资讯详情
从学雷锋到学英雄:60年一以贯之培根铸魂
- 作者:
【概要描述】
从学雷锋到学英雄:60年一以贯之培根铸魂
本报特约通讯员 顾巧英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从1963年开始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由此迈出了英雄教育60年探索之路。“学生的成长需要一把心灵的钥匙,雷锋正是这把开启心灵的最好钥匙。”谈起当时为何选择学雷锋,并带领全体教师持之以恒开展学雷锋、学英雄活动,在附小坚守了33年的老校长顾德桢如是说。从学雷锋到学英雄,学校4任校长一棒接一棒,谱写了一曲曲不同时代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之歌。
不断传承创新,擦亮儿童精神底色
立“雷锋榜样”,引领儿童身体力行,织就英雄结。1963年,老校长顾德桢深入思考育人本质,抓住契机在全校掀起了“学雷锋”热潮。以雷锋日记为内容组织学习,以“像雷锋叔叔那样”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并将“小雷锋”称号授予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员,树立身边雷锋式的小榜样。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一个个红领巾小组建立,一位位“小雷锋”涌现,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长。学雷锋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李永军校友在《雷锋精神在母校闪光》中写道:“我们是附小六十年代的学生,已奔赴在祖国四面八方,不少人成为各条战线骨干。记得在学雷锋活动中,老师带领我们奔向社会,了解社会。那时在雷锋精神鞭策下,学校成立了各种学雷锋小组,帮助同学补课、帮助小同学打扫教室、慰问军烈属、帮助军烈属买米买煤等,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树立了正气,展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思想素质也是过硬的。”
树“雷锋信念”,引领儿童价值守正,延续英雄情。附小绝大多数教师确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的完美结合,任何人也抹煞不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岁月里,学生缺课本,教师们就用雷锋故事教育他们懂得怎样做人,引导他们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同学们数年如一日地铺路、植树、打扫校园。学校门窗从未碎过一块玻璃;同学们在校园栽下的枇杷树年年长满果实,没有一个人偷摘。一些同学自发组织连续6年接送一位行动不便的李同学。李同学曾在《感谢您——母校的老师》中充满感激地回忆了往事,并汇报自己带着温暖成长为福利厂的车间主任,还出席了浙江省第一届残联联合会、当选了嘉兴市第一届残联委员会委员。陈文广校友也在《心声》中写道:“那时我第一次理解雷锋。雷锋不是空洞的英雄偶像,而是以独特存在启迪了人类天性中所有的真善美。记得我班王兴、戚步健俩人是母校的业余理发师,为全校学生义务理发整整3年。在工作岗位上以雷锋精神为标准,也成了我人生的信条。”曾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的沈国权校友五年级时就勇敢冷静地抢救了一位不慎触电的陶同学。入伍后,他多次来信讲述,正是小学时代“英雄精神教育”让他不断进步,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颇有建树的军官,还被评为“南京军区学雷锋积极分子”“空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
设“雷锋中队”,引领儿童爱党爱国爱人民,立下英雄志。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受“金钱至上”观影响,有人制造 “雷锋精神已过时”的论调,这使学校学雷锋遇到了新挑战。为统一认识,学校请老山前线二等功臣张国权等先进代表作报告。从英雄和先进人物的现身说法中,师生们深深懂得英雄模范人物正是在雷锋精神指引下成长起来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于是“学雷锋,学老山英雄,为祖国学习”活动在学校蓬勃展开。1984年起,学校将“雷锋中队”作为荣誉称号授予表现突出的少先队中队,四年级两个班被命名为雷锋一中队、二中队。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中队诞生了。不久,张海迪、邱少云、许明清等一个个英雄名字在各中队响亮起来。学校全面铺开从学雷锋到学英雄活动,激励师生像雷锋、像英雄一样爱党爱国爱人民、勤奋朴素向前行。
丰“雷锋内涵”,引领儿童学做先锋,播英雄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社会发展速度迅猛,价值取向更具多元。学校审时度势,积极拓展学雷锋、学英雄精神内涵,将雷锋精神与时代英雄人物教育资源对接,大力开发杨利伟等新时代英雄人物资源,全面实施开放性德育工作,以实践体验为形式,继承和发扬学雷锋、学英雄的光荣传统。平湖市首家社区学校和社区中队、平湖市首家少年交通警察学校、英雄教育史迹陈列馆、英雄教育网……一个个学雷锋、学英雄载体应运而生。迈进陈列馆,一尊洁白的雷锋雕像,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代表着英雄群体的崇高形象与精神,指引着代代附小学子。学校以英雄教育理念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学校发展,把学英雄活动拓展到学科学习领域,激励学生像雷锋叔叔等英雄模范那样,勤奋钻研、刻苦学习、永不放弃,做自己的英雄。
持之以恒培根铸魂,落实大思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将学雷锋、学英雄全面渗透,努力做到“五个融合”,培根铸魂,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领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雷锋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特别爱看英雄和战斗故事。他说,我一定要像英雄吴运铎一样,长大后努力工作,把一切献给党。学校依托“英雄少年宣讲团”和“英雄中队”开展讲故事、听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方式,全面立体认知英雄。学校还将特色“版画课程”与学雷锋、学英雄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近雷锋等英雄生活的时代,为每位英雄人物创作系列红色版画,如人物肖像、人物小时候生活故事、人物工作生活故事等,以木刻、胶板等多种刻画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刻画自己心中的雷锋等英模形象。学生在此之间,潜移默化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宗旨使命和纪律作风,坚定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引领儿童立下报国志、强国梦。雷锋曾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他将个人梦想融入到祖国的梦想之中。学校各“英雄中队”的英雄榜样,都是不同时代祖国事业发展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都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学校开发《英雄中队班本课程》,聚焦英雄精神特质,从学一位英雄到一个领域,再拓展到学一群英雄与多个领域,每月在班队课上开展,使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学校还成立了“英雄少年成长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习军务、学军知、唱军歌、练军姿、行军旅、听军旅故事等,感受军人铁一般的意志,忠诚为国为民的情怀,勇于担当的英雄本色。在学习实践中,学生的爱国心、报国志、强国梦被唤醒、被激发。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少年警校已坚持20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红领巾社团”。
与集体主义教育相融合,引领儿童爱集体、能担当。少先队的队礼——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境界。雷锋等英模之所以崇高,就是因为他们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学校成立“小英雄自治中心”,创生了“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治方式。“自治中心”下设五大部门:文明观察部、活动策划部、文明宣传部、校园礼仪部、志愿服务部等。每个部门又细分为不同岗位。例如,文明宣传部就包括校园广播、电视台小主持人、校园小记者以及后期制作小达人等。学生在学雷锋、学英雄、学自治的过程中,主人翁精神、集体感和责任担当意识都获得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逐渐在心中建立起来。
与勤奋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引领儿童爱学习、有钻劲。雷锋热爱学习,具有鲜明的钉子精神,善于挤,善于钻。以各行业杰出人物命名的中队英雄,都是像雷锋这样行业的标杆。他们立足专业,勤奋钻研,勇于探索,苦练本领,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学校一是以《“英雄·星”特色评价体系》为抓手,全学科渗透,全过程评价,激励着学生认真、踏实、勤奋学习,做更好的自己。二是连接“英雄”汲取力量,如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两次来校,给队员们讲雷锋的故事;在学雷锋纪念日发来视频,嘱咐队员们学雷锋,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钱学森中队收到钱永刚爷爷的来信和赠书,杨利伟中队收到杨利伟寄来的寄语、书籍、火箭模型等,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爱子于辛和队员们通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钱绍钧与队员们书信往来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等。这些联系不但缩短了英雄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还激励着他们像英雄那样爱学习,勤钻研。
与公民素养教育紧密结合,引领儿童养习惯、递友善。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学校根据公民素养组成内容,结合学生好习惯养成,研制了一至六年级《小英雄修炼手册》6册,每周一重点,引导学生以雷锋等英模人物为榜样,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形成良好公民素养,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学校还开辟了多个“学雷锋实践基地”,依托“星光义工联盟”带领学生进洁芳老年福利中心、当湖颐养院送温暖,到社区结对孤寡老人加中打扫、照顾,到孤儿院看望、陪伴等,践行雷锋精神,传递友善与温暖,涌现了一批雷锋式的好少年、好团队。陈璋宇同学坚持几年每月参加两次社会公益活动,被评为“嘉兴市五彩少年”;朱雨萌同学热心公益,全面发展,被评为“浙江省突出贡献少先队员”;“熠心小队”长期在社区服务,学校收到了社区送来的感谢锦旗等。
从学雷锋到学英雄,60年守正创新,一甲子培根铸魂。学校希望通过6年教育,在代代学子心田播下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种子,未来成长为像雷锋那样有益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