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在劳动中生成责任感
- 作者:
【概要描述】
在劳动中生成责任感
参与适当劳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家庭责任感。但当下,一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参与劳动,或觉得指导孩子劳动实在是费时费力费口舌,还耽误学习,不如自己亲力亲为,致使孩子缺乏责任感已成为社会普遍性问题。那么,如何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纠正偏差,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为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帮助其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拥有劳动技能对孩子成长和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我召开了专题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介绍了发达国家的劳动教育经验,如美国的“特色生计教育,认识劳动价值”,德国的“强调生活教育,体会劳动意义”,芬兰的“关注生存教育,培养劳动精神”等,有效纠正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使其配合学校做好劳动教育。
家校合力,获取劳动的成就感。我向学生如实反馈了家长会的情况,再次与他们分享了国外劳动教育情况,并约定:从今天起做“劳动小达人”,先从整理自己的课桌和做好值日开始。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谁做得熟练、打扫得干净,就能获得一枚“劳动奖章”,并能在班级优化大师的“劳动小能手”中加两分;值日生每天尽职尽责做好值日,可在“优秀值日生”项目上加分;让家长拍下孩子做家务时的照片,做成“四从教育”简报,打印张贴在教室展板中,定期轮换,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为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品味劳动成就感,我还让大家利用双休日、假期学做饭菜,把烹饪的过程记录下来,拍一些照片,并请家长写两句“品后感”,在电脑上编辑后发到班级群里,供大家欣赏。学生特别喜欢这项作业,写出来的文章也妙趣横生,充满了真情实感。
岗位承包,在劳动中催生责任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感,我把班级各项日常维护项目细化为与班级人数相等的55个劳动岗位,并交由专人负责。果然,同学们一进教室就各司其职、各行其事,精神头十足。为让此制度长期“保鲜”,我还制定了将岗位职责量化考核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量化考核和各种评优树模相结合的考评办法。
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使其接纳、尊重劳动本身,提高了动手能力,提升了自身价值,而且还改善了对自己与他人的劳动价值的理解,促进了班集体的和谐融洽,让同学们在劳动中顺利生成责任感。
(甘肃省酒泉市第七中学 杨丽玲)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