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拆掉思维的“墙”

  • 作者:

【概要描述】

拆掉思维的“墙”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4 14:29
  • 访问量:
详情

拆掉思维的“墙”

 

前段时间,因为要参加一个微型课的教学比赛,我每天都沉浸在深度备课中,竟也获得了额外的奖赏——认识到思维的局限性,进而提升了自我认知能力。

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曲折而收获满满。参加工作的前7年,我经历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四代更迭。因此,我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入了教师行。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业务无人问津。同样是在这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备课就是通过仔细阅读课本、认真学习教参,然后形成教学设计就可以了。但是,我很快就发现用这种方法上课,学生只是很浅地理解了内容,过后依然不理解所学的知识。近几年,我又因为经常被安排参加赛教,正深深地受困于日常的碎片化教学。在二者的夹逼下,我痛下决心:一定要摆脱困境。

幸运的是,我接触到了《后现代课程观》一书,我第一次知道“课程”既是一个名词,又可以是一个动词——师生共同创造并经历的一段道路。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要用课程思维超越课堂思维,用课程超越课堂。

于是,2020年秋季,从接手新班级开始,我尝试在班里开发“小先生,大素养”课程,基本理念是:以“输出倒逼输入”。具体而言,在每节数学课的前5分钟请一位提前做了准备的同学分享数学知识。

可喜的是,这项持续了近三年的课程一直在迭代升级。首先,分享内容一直在升级。七年级时,主要聚焦于数学家的故事;八年级时,聚焦于主题分享,比如“勾股定理”的证法分享了近两个月,“悖论”和“定律”分享了近一个月;九年级时,主要进行中考真题的分析和讲评。其次,分享形式也在升级。刚开始时以课前演讲为主,后来有同学利用PPT辅助讲解,再后来有同学排成情景剧进行表演,还有同学制作成带字幕的视频,到现在多种方式并存。再次,反思方式也得到了升级。七年级时,同学们分享后我会提出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分享这个内容”“准备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八年级时,我借鉴了新教育实验提出的“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特别准备了一个共写本,开始师生的共写之旅;升入九年级后,我和学生已经将“写”内化为共同生活的一部分。最后,记录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时,主要是以图片的方式记录,中期用“图片+文字”,后期用“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记录,而且后期还引入了微信和钉钉这两个APP来记录和分享。

特别要提的一件事是,这项持续了近三年的课程成果斐然。20221114日,陕西省榆林市城区因为疫情封控了,当天我就组织所带的两个班的学生成立了“987数学部落”(榆林实验中学九年级8班和7班),每天一人在线分享一道数学中考压轴题,这样一直持续到2023120日。

开学后,奇迹出现了——两个班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水平大大超出了疫情前水平,得到的额外收获是,数学中考模拟题的压轴题得分率很高。从我202317日的微信朋友圈日记中可见一斑——

“今天是寒假第一天,上午我认真地批改了学生的假期计划并做出反馈,这已经是这样做的第二个假期了,我希望能把‘以终为始’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两年半里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小先生,大素养’课程一直没有停,还开发了新的课程——‘987数学部落’。经过两个月的在线‘共同生活’,部落已经有了共同体的样子——润泽的教室里(腾讯会议中),民主、自主、合作、信任开始蔓延,并随着挑战性任务的难度变化而不断增强。987数学部落近况是:其中的10位小讲师希望在寒假里组成‘中考压轴题’联盟,将共同体精神进行到底。”

回首向来,这三年里我们虽偶尔遭遇危机,但始终坚定地站在一起,我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形成了数学学习共同体。这一切都激励着我将这门课程持续做下去。

近三年的“小先生,大素养”课程共建时光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一定要拆掉思维的墙,用课程去超越课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我们要拆掉思维的墙,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拥抱每一天,终将过出平凡但不平庸的教育生活。

(陕西省榆林实验中学  许钰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