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考
- 作者:
【概要描述】
学生自主管理的思考
班主任是学校育人的核心担当,教书育人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以思考为灵魂。因此,育人工作应从启发思考开始。思考力与思维力的开发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和内驱力,而自主性与内驱力的产生不能靠强压与控制,主要通过启智、唤醒、感染、激励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自我教育。
一、主脉络文化引领,纵横深度研究,长期持续熏陶,打造品牌班级
班级文化是重要的德育阵地,班级“软文化”环境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班级整体风貌的优劣与否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断深挖伟人、先贤的光辉事迹,以其精神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并通过演讲、课前分享、微班会等活动逐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的对象是人,要想对学生进行更精准、更科学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了解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引,我们将法家、儒家、道家的思想与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把高中生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管理。(见左图)
二、分团竞争,小组合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采取了“两团分治+小组合作+智囊团创新”的学生自主管理策略。
学生分团分组必须把握均衡原则,否则不利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根据弗洛伦斯·妮蒂雅在《性格解析》一书中对人的四种基本性格类型的描述,测试学生的个性偏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绩、男女生比例等进行合理分团,两团内部再合理分组。总体上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三、学生在不同阶段综合素养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区别施策
在两团分治和团组文化建设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过程性资料。
1.团队管理方面。建立由团队核心人物组成的管理团队,两团各自制定管理制度与规章、团组成员宣誓书等。
2.小组合作方面。共同设计小组文化墙,组名、组呼、组徽、组目标等内容。
3.学生个人成长方面。共同制定积分币制度、团组成员性格测试方法、学生学习落实情况调查问卷、班团干部总结班会等,形成在班主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子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培训方案。
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激励人心,鼓舞士气,唤醒人性优点,点燃人生理想,悟出成长规律,实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达到事半功倍、幸福教育的功效。
(山西省运城中学理想分校 郝彩姣
山西省临猗中学 宁保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