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的“师徒爱心组合”
- 作者:
【概要描述】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的“师徒爱心组合”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当时“小先生”的含义是即知即传。他曾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理念,为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明晰了自身的定位——班主任是引导者、激励者、培育者,并还原了班级管理的本质,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小先生制”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在班级管理及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为载体,通过“大手拉小手”“师徒爱心组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同伴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氛围。
我们班共有46名学生,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学习成绩与学习习惯较好的作为“师傅组”,相对较弱的则是“徒弟组”,一个“师傅”搭配一个“徒弟”,成立了23个“师徒爱心组合”。班会课上,我带领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学艺”仪式,制定奋斗口号,创意制定组合名称,明确师徒责任……
努力奋斗组、开心麻花组、学无止境组、最具潜力组、最佳搭配组……独具匠心的组名,让大家感受到了仪式感;“师傅组”的奋斗口号是“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徒弟组”的奋斗口号是“勤学好问,勇往直前”。每个“师傅”都要常备一个小记事本,用来记录“徒弟”的日常表现。
“师傅”职责:1.督促“徒弟”按时完成作业;2.解决“徒弟”的作业难题,帮助其提高成绩;3.督促“徒弟”遵守纪律;4.督促“徒弟”的卫生情况。
“徒弟”职责:服从“师傅”的安排。(备注:若“徒弟”一日之内有两项作业未完成,“徒弟”扣两颗星,“师傅”扣一颗星。)
这样,班里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或帮助他人,或接受他人的帮助。这种人人参与的形式,使每名学生都感受到存在的意义。课余时间,有的是“师傅”拿着书本找“徒弟”了解学习情况,有的是“徒弟”找“师傅”请教问题。午自习时,我们班允许学生自由走动,这是师徒互助学习的最佳时间。为了保证辅导效果,每一次改错题、改试卷或检查背诵,我都安排师徒两人互相检查。放学后,当天没改完错题的学生会在“师傅”帮助下尽快改正,绝不把错误留到明天。“师徒爱心组合”活动浓厚了班里的学习气氛,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经过这样的组合互动,“师徒”关系越来越密切,同学感情越来越深厚,大家都感受到了共同进步的快乐。
学期末,根据各组合的表现,我们会颁发“优秀师傅”“优秀徒弟”荣誉奖状。看到每一名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高效学习,快乐生活,作为老师,我时常感叹:“学生如此上进,为师甚为感动!大善!”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的“师徒爱心组合”让学生成为“小先生”,直接参与学习与相互指导的全过程,在这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成为建立在其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学生之间互为“小先生”,使其有更多机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向别人传授,它便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因为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河北省石家庄市南石家庄小学 郝立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