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了解不同情绪,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 分类:班主任之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2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张燕,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学校校长助理、数学老师、班主任。广东省高红妹工作室核心成员、深圳市孙安懿工作室核心成员。近年来,先后在《德育报》《新班主任》《河南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入选《中国好教师》杂志社“2017中国好教师”“2017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被《中国德育》杂志社推选为魅力作者。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所带班级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深圳市优秀中队”。
了解不同情绪,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概要描述】张燕,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学校校长助理、数学老师、班主任。广东省高红妹工作室核心成员、深圳市孙安懿工作室核心成员。近年来,先后在《德育报》《新班主任》《河南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入选《中国好教师》杂志社“2017中国好教师”“2017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被《中国德育》杂志社推选为魅力作者。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所带班级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深圳市优秀中队”。
- 分类:班主任之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22
- 访问量:0
作者简介:
张燕,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学校校长助理、数学老师、班主任。广东省高红妹工作室核心成员、深圳市孙安懿工作室核心成员。近年来,先后在《德育报》《新班主任》《河南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入选《中国好教师》杂志社“2017中国好教师”“2017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被《中国德育》杂志社推选为魅力作者。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所带班级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深圳市优秀中队”。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工作对象的不同,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不关涉学生的情,没有触动学生情的教育也绝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结合近十年的班级管理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情”。
了解不同情绪,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昭兰在《人类情绪》一书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小学生处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但是对情绪的认知和掌控尚未成熟。
让学生明白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地压抑自身的情绪,而是有很多疏导的方法,例如闭上眼睛深呼吸、默默地数数、听听音乐、运动一下、分散注意力或者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感受等。班会课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主阵地,班主任可以针对班集体中近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利用班会课来医“心”、育“心”。
分享一个真实的班会课案例:班会课伊始,先组织学生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一人表演另一人根据表演情景猜有关情绪的成语(愁眉苦脸、欢天喜地、忧心忡忡、怒气冲天、激动万分、咬牙切齿、眉飞眼笑),表演者不能讲出与要猜的成语有关的字词或读音,只能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来表现。现场采访学生,参与游戏时你有什么感受?猜不出来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在学生玩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现场抓拍学生不同情绪的照片。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情绪表达的样子,进而让学生想想自己不同情绪表达的样子。紧接着让学生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引起消极情绪的事?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师生小结: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间分享了自己失败的事情、受委屈的事情、和同学闹别扭的事情……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不快乐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果我们能把不快乐变成快乐那该多好呀!
此时,学生对情绪有所认识,紧接着,让学生将不快乐的事写在纸上。四人小组讨论,就写出的烦恼提出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对待的,应如何把快乐带给同学、朋友和家人。
情绪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在班集体中轻松、愉快、自由地学习生活,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恩情回报体验,培养学生感恩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时寄语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独生子女缺乏关爱意识的现实使“恩情体验”显得更为重要。家庭关系中“儿童中心主义”的情形使老人、长辈日益得不到子女的关心,儿童甚至缺乏基本的孝敬父母的责任心。
“感恩”是永恒的话题。情感的产生来自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离不开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获得“爱”与“被爱”的双重感受,体验父母的辛苦,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育活动: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主题为“护蛋之情·感恩之心”的护蛋活动。孩子们是“蛋宝宝”的“蛋妈妈”和“蛋爸爸”,护送“蛋宝宝”从家到学校,在学校的一日生活中一直将“蛋宝宝”带在身边,和“蛋宝宝”一起做操、上课、午餐、午休……孩子们像大人照顾孩子一样小心地呵护着“蛋宝宝”,一刻也不离开,动手动脑想方设法完成“护蛋”任务。
在“护蛋”过程中,时而传来小朋友间相互提醒的鼓励声,时而有因为疏忽让“蛋宝宝”破碎的叹息声,当然也有成功完成“护蛋”任务的欢呼声,各种各样的声音汇成了一曲跌宕起伏的“护蛋曲”。“护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学会体谅父母、感恩师长,得到了成长!
感恩教育还可以通过完成感恩卡,即:绘感恩画、说感恩话、读感恩诗、唱感恩歌、做感恩事,进一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将感恩教育的因素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切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心灵共鸣,使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感恩意识,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发展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说有情感的话,培养学生说话的艺术
我发现有些学生会写作文也会做阅读题,但是说话交流时语言不够流畅,有些结巴。“想说”是欲望,“敢说”是基础,“能说”是要求,“会说”是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体贴宽容,学会互谅互让,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并形成话语,达到和谐交流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逻辑关系词语,可以让学生把“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放在句子中,学习这些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还可以将“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放在讲述当中,慢慢地养成习惯用关联词或者序数词之后,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描述问题的时候就能一次性表述清楚。在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数学应用题、语文阅读题比较灵活,需要通过思考才能做出来,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对题目的解题思路和理解。让学生能说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就是在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之后,逐渐让学生说有情感、有温度的语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批评的话赞扬地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是很好的情感语言示范。如果发觉学生最近有些沉闷,老师可以说:孩子,老师和同学们都需要你的热情;如果发觉学生在课堂发言时比较紧张,老师可以说:说错了没关系,我会帮助你;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老师可以说:孩子,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以后我们共同研究一下。如果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多次指正也没有用,你不妨试试,指着他的作业或卷面说:我很喜欢你的“狂草”,你的字“龙飞凤舞”,有书法家的风范,但我要求你写的不是书法作品,你能认真书写吗?巧妙的话语既给学生台阶下,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在班级中引导学生每天与老师、与同学互相关心问候,“你昨天晚上睡得好吗?”“你今天运动了吗?”“你今天心情好吗?”这三句日常问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仪式,说话的时候要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学生在分享情绪时,老师要悉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近距离认识情绪。如:一个学生有些不开心,老师就可以说:“王同学,你问问你的同桌是不是还没有吃早餐就来上学了,好吗?”当学生知道老师可以观察到他们的情绪时,学生也会学着去观察别人的情绪。当王同学问候同桌的时候,旁边的其他同学也会跟着询问同桌同样的问题。这时老师要马上表扬他们的行为,强化同理心,让孩子在积极的暗示中懂得“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最终把自己的话语变得有情感、有温度,就会在班级里营造出一个互相关心的温馨氛围。
做有情感的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而教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必须塑造健康、丰满的人性与人格。所谓的学会做有情感的事,不是教学生如何圆滑,而是在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良好的行为感染他人。
例如,如果班级有同学身体不适呕吐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服务班级,有的同学会主动带他带医务室,有的同学会主动拿起拖把清扫呕吐物。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感染着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位学生也都很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每个人的生日都具有特别的意义。我担任班主任多年来,为学生送生日礼物从未间断过。对我来说,能参与学生的生日就是一场生命的庆典。根据班级花名册上学生的出生日期按月份送出一张张充满祝福的贺卡以及随机小礼物,全班同学甜蜜蜜地为“寿星”唱“生日快乐歌”已经成了我们班的小确幸。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祝福他人就是祝福自己。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走向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小可爱文文拦住了我,笑着说:“张老师,你能闭上眼睛走进教室吗?”我好奇地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什么花样?”看着他急切的眼神,我还是照做了。睁开眼睛的一刹那,孩子们齐唱“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纯真动听的歌声在教室回荡,空望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再转身看到黑板上一条条祝福的话语以及全体学生的签名,霎那间,幸福如丝如缕绕满我的心房。
教师节,办公桌上那一束束鲜花,让我心潮澎湃;大年初一,一条又一条学生的新春祝福,让我激动不已;当我生病请假时,同学们纷纷打电话问候,“张老师,您辛苦了,希望你快点好起来!”稚嫩而又真诚的话语,让我热泪盈眶。
这便是“爱出者爱返”这是只有做教师才能收获的感动。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是师生的情感互动故事不会被遗忘。
班主任一定要重视“情”在教学和班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努力探寻培养学生“情”的途径与方法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不断以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影响学生,不断总结与反思情感培养的效果,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情商、高技能的人才。
校长点评
从“心”出发 呵护成长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学校校长 邱炳辉
张燕老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十余年里,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早已完成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学大循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根据自身喜欢读书、细心温柔等特点,张燕老师形成了深入浅出讲理、缜密思维预见、和谐互助氛围、爱心高效管理的班集体模式,她从“心”出发,用爱心、耐心、恒心,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以“爱心”为起点陪伴成长
陪伴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爱。早上迎接,课堂课间交流,午休照顾,下午放学目送,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张燕老师一直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她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每学年为孩子们量体打造学年目标,一年级是“我们快乐,我们读书”,二年级是“坚持就是胜利”……师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实现定下的目标。曾经有一个性格倔强、争强好胜的孩子,与同学相处极不融洽,她根据这个孩子爱辩论、喜阅读的特点,独创了辩论教育法,陪伴孩子看书,看后师生交流感悟,每次老师都旁征博引并取得辩论的胜利。孩子不服,再看再战,两学期下来,循环往复,孩子渐渐变得文明有礼了。和孩子相处,张燕老师必以爱动其情,以严导其行,严而不苛,宽而不纵!
以“耐心”为支点发现成长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耐心”就是那个支点。张燕老师依据多年的经验,想方设法地去创设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情境,与孩子交朋友,细心地等待那个可以改变孩子的契机,发现每个孩子的进步,她都会大力地在班级、在家长群表扬。“良言一句三冬暖”,她始终觉得教育的可贵在于向孩子传达真正的价值,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的学习找到更便捷的途径,让孩子在课堂中体验生命的狂欢,助力他们成长为大写的“人”!
以“恒心”为终点呵护成长
张燕老师深深地懂得,丰厚自己才能给学生指引方向。一路走来,虽很坎坷,但她并未气馁。恒心相对于张燕老师来说,是十余年来早出晚归的勤奋努力,是十余年来全心全意地热爱孩子,是十余年来对待每一个孩子的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十余年来对待孩子们的微笑和鼓励。她认为,班主任虽然不能做到让全班的孩子一样优秀,但要努力让孩子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她时时像对朋友一样和孩子们促膝相对,像对子女一样洞察他们的内心,让教育成为孩子们自信、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十余年的早出晚归,张老师希望永远做一名普通的“撑篙人”,将满船的星辉送给孩子们,他们开放需要时间,他们的成长需要过程,但有老师的信赖与尊重,每个孩子定会绽放灿烂的微笑,每个孩子璀璨的生命一定会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同行赞誉
轻轻飘洒细无声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康艺学校 魏佑林
一位质朴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女孩,像一只春蚕,吐出一根根银丝,这就是我的同事——张燕老师。
我有幸于2010年和张燕老师成为同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被她身上那种兢兢业业、努力进取的精神所折服。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张燕老师平时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在实践中更新教学观念。她利用假期自费参加各种班主任培训,回来后,又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践到自己的班级教育之中,并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张燕老师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这些年,她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在各项活动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并荣获2018年深圳市年度优秀中队的称号。
张燕老师时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自己率先垂范,书不离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总是挑最脏、最累的活,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她每周都去家访,下课也总是和学生们在一起。她总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和学生一起静待花开。”根据后进生、学困生的学情,张老师专门为他们制定了教学计划,哪怕有了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张燕老师的学生们最喜欢称她为“燕子妈妈”——她像慈爱的母亲一样,无时无刻不关心着那些可爱的小精灵。遇到同学们有心理或情绪上的问题时,张老师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干预,尽快帮孩子们排解心中的烦忧。在全校经验交流会上,她告诉同事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医“心”、育“心”,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用心用情去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她说,疏导学生情绪的时候,教师要尽量不去评价事情本身的对错,让学生感到充分的尊重。
作为她的同事,我深感荣幸,因为我们一起在康艺学校走过了秋的萧瑟和春的绿野。她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目标。她似一滴春雨,轻轻飘洒润无声。从她身上,我明白了一名教师的真谛与执着,理解了一名教师的奉献与进取,懂得了一名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