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四川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余 科

  • 作者:

【概要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余 科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5 10:32
  • 访问量:
详情

 @四川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我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和谐共生的心育环境、教给学生有效的心灵自护方法,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一、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病耻感,即觉得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是一件很丢脸、很可耻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在课堂上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出现心理困扰是一件普遍存在的、可解决的事情;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关注和情绪接纳,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求助,敢于正视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营造和谐共生的心育环境

学生的健康心理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多方面的共同维护。作为教师,我们要营造和谐共生的心育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去积极评价学生,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发掘自己的优势,塑造学生的自尊自信;要把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手段,多维度、多层次地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提升家校共育的协同力,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给家长普及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要积极鼓励学生践行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理念,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等形式感悟自身价值,提升心理韧性。

三、制作科学的心灵自护手册

当学生身体和心理出现如睡眠失调、饮食突然没规律、情绪突然暴躁或低落等状况时,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简便易操作的心灵自护小方法。如“蝴蝶拍”“呼吸训练法”等可以渐渐平复烦躁的情绪;“转移注意力”“合理情绪疗法”等可以有效地纾解情绪上的困扰;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每日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心理愉悦指数,也能减轻生理上的困扰;还可以向可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班主任、心理老师等求助,在他人的帮助下缓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困扰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