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用无条件信任促进孩子成长

  • 作者:

【概要描述】

用无条件信任促进孩子成长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7 15:19
  • 访问量:
详情

用无条件信任促进孩子成长

 

 

当代德国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提到“信赖能够改变人”,我对这句话是深信不疑的。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总结出,教师的信任和支持有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

第一次听到他的大名,大概是在我到申都中学不久吧。那是一个上午的第二节课后,有一位女老师跑到我办公室,眼含泪水委屈地说:“校长,只要朱某在这个班,我就不再给这个班上课,要不就给我换一个班,这个班我是不教了。”我让老师先平复情绪,讲讲缘由。老师给我列举了若干朱某如何欺负老师,如何扰乱课堂纪律,如何自以为是地叫嚣辱骂师生的行为,可以说是罪过不胜枚举。

为了稳定女老师的情绪,我让老师先回办公室,并答应她会尽快处理此事。老师走后,我通知政教处主任把这个叫朱某的学生叫到我办公室来。不一会儿,他就来了,时髦个性的发型,符合时代潮流的着装,还有耳朵上那一排耳钉。呵!十足的一个社会青年,这哪儿是学生,难怪他有如此不符合学生身份的行为。桀骜不驯的他,在我面前展示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架势,“任你千言万语,我自百毒不侵”。我看了看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让他静静地站在那儿,而我自己干自己的事,以此来挫败他的锐气。原本他站在那儿做好了心理准备等我来批评,但我的冷处理让他不解,也觉得有些尴尬。他忍不住说:“校长,你叫我干啥呢?”我不说话,只是盯着他看。他又说:“我知道你叫我来就是想骂我,还想知道我为啥气老师。”我觉得谈话的时机已成熟,就和他展开了交流。交流中,他列举出了批评他的老师的种种不是,言语中流露出对老师的不满。由于身份原因,他对我还是相对恭敬的。我觉得这样谈下去毫无意义,但仍抓住他不尊敬老师这一点进行了说教,而这种说教苍白无力,也只是勉强说服他。他低头了,表面上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就让他走了。

他走后,我意识到,今天的教育是肤浅的,教育效果是暂时的,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接着,我对他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和他的小学老师、邻居、同学以及他本人的多次交流,我认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与老师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有老师曾对他说:“你来学校只是长个子就成了,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睡觉也行,看其他书也行。”老师的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老师们对他这样的态度和语言攻击也导致他对老师仇恨、对同学嫉妒,所以做出各种出格行为来吸引师生的眼球,证明自己的存在,提升被关注度。其次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就了现在的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再加上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都很照顾他,每个月都会背着父母给他零花钱,导致他从不缺钱,但没有人教他要有感恩之心,他也就认为一切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语言粗暴、口无遮拦甚至棒打。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不听话就要挨打,暴力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他在和其他同学交往中,经常用暴力来制服同学。

2

经过分析,我制定了转化策略。首先,要树立他做人的自信心,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过“正常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有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才可能奋发向上。于是我让他寻找自己的长处及优点,并把它们写出来,这也就有了后来我和他的交流日记《心语随录》。我想通过这种教育反思日记,让他走进自己,了解自己。其次,我决定和他多交流谈心,每周至少座谈两次,走进他的心灵,让他解除对我的警惕。再次,积极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我的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改变孩子的生存、生活方式,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从此,道德的长跑拉开了帷幕,我要求所有任课教师要对他降低各方面要求,只要他每天有改进即可,即使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予以肯定。每堂课上教师必须提问他,根据情况让他回答最简单的问题,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心。他在《心语随录》中写道:“今天我很开心,因为老师上课提问我的问题我回答出来了。尤其是数学老师对我特别好,他还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例题,只是由于我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现在学数学特费劲,不知该怎么办。老师,你能帮我吗?”看到他的这些话,我心中窃喜,把这个问题的回答交给了他的数学老师孙老师。孙老师认真地解答了他的困惑,并给予了积极引导。只要他在《心语随录》中提到的问题,涉及哪位老师,我就把本子交给哪位老师,让他们进行书面交流。所有老师都给予了他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的表现比以前大有好转。

我在教师例会上读了从他的《心语随录》中找出感恩老师、积极上进的句子,让全校教师都了解他,从而改变对他的看法,并重新接纳他。会上,我要求老师们用放大镜来寻找他的优点,并不断地把优点放大放大再放大,只要发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但我要求老师们领会理解我的教育用意即可,不能太明显地表现出来,踏雪无痕的教育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会上达成一致的教育观,每位老师都参与到了这一伟大工程中。

他和所有老师的关系渐渐得到了改善。他说:“校长,最近老师们都变了,都对我特别好。”我说:“这是因为你最近表现很不错,主动问好老师、帮老师提水、打扫卫生等。你看,只要你付出了,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其实你是一个好孩子,只是你对自己缺乏了解。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你现在过得是不是很幸福?”他说:“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被人尊重的感觉。”这说明我们形成的教育合力逐渐发挥出作用。时间在溜走,我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收到他的日记,用心读并及时予以回复。他向阳而生,我也松了一口气。

3

日子在《心语随录》的相互交流中慢慢流逝,即使后来他偶尔也迟到早退,对师生们有时也出言不逊,但相比以前好多了。我鼓励他、帮助他,在学习生活中时时提醒他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求他学优秀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九年级一年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临近毕业时,他给我写了十多页回忆初中三年生活的反思文章,期间流淌着对我的感激之情,从文字中我看到了他的成长。

在毕业典礼的头天晚上,他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校长,多谢您一年来对我的关心。如果没有你,我就不会有毕业季,或许现在就是一个社会上的混混儿。是您拯救了我,我想在明天的毕业典礼上为您和同学们献上一首歌,希望您能答应。如果给您添了麻烦,就不要勉强,我就不唱了。”我没有回复他,却立即给主持毕业典礼的老师打了电话,在定好的议程上加了一项内容——朱某的独唱,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在毕业典礼上,他唱得那么动情和投入,赢得了阵阵掌声。歌声打动了同学们,有些同学听着歌流下了眼泪。唱完歌,他面向主席台的我,深深鞠了一躬,此刻只有我和他知道这歌声和这一躬的意义。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但彼此心照不宣。

在对朱某的教育中,我认识到教师对学生无条件信任的情感和态度每时每刻都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流露出来,这种暗示的力量将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甘肃省岷县教育局教研指导中心   瀚)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