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教育需要点燃孩子的“心火”

  • 作者:

【概要描述】

教育需要点燃孩子的“心火”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8 09:47
  • 访问量:
详情

教育需要点燃孩子的“心火”

 

苏格拉底说:“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教育的作用就在于点燃孩子们内心的火种,唤醒他们内心的力量,激发他们释放出无限的潜能,从而展现出精彩的自我、奋斗的自我、自信的自我、正能量的自我。

让孩子们在为其搭建的平台中点燃“心火”。点燃孩子们的“心火”需要在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中搭建平台,如辩论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问题化的学习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时间、有一定分工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对小组学习和展示进行评价的机制等。这些平台就像点燃孩子们学习“心火”的火种,只有给予了孩子们不同的火种,才能在课堂学习的各个时段、各个层面,让孩子们学习的“心火”始终被点燃,学习始终有激情。

让孩子们在教学情景中点燃“心火”。就像任何燃料燃烧都有着火点一样,点燃孩子们的“心火”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教学情景,即让环境达到着火点,促使老师精心做好教育教学准备。好的教育教学情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社会的热点,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思考,有一定的学科内涵和育人价值,简单明了,最好能够贯穿课堂始终。如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情景设置“圆明园毁灭前后的视频对比”,就是很好的学习情境,很容易燃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让孩子们在目标引领下点燃“心火”。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学习行为也是如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设置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达成的、可检测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且让孩子们熟知。有了目标的引领,就像给汽车设置了导航,孩子的学习活动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就有了成就感,就可以在成功的不断积累中走得更远,孩子学习的“心火”就可以燃烧得更旺,也更有激情。

让孩子们在同伴合作中点燃“心火”。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同伴合作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说的“兵教兵”,既可以是通过同伴交流,进行疑难共商,更重要的是让掌握一定知识和技巧的优秀学生,给同组、同班甚至同年级的孩子们传播知识、技巧和感悟,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让孩子们在自我展现中点燃“心火”。人都有展示自我存在的需求,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如此。因此,展现精彩是点燃孩子心火和学习激情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展现精彩一般是指学生在自学或合作基础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又分为个体和小组展示两类。为了推动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我们提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来满足学生自我存在和学习收获的需要,在不断的精彩展示中,激发孩子们持续的学习激情和动力。

让孩子们在肯定和认同中点燃“心火”。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认同是每一个孩子内心所期盼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认同需求。从心理学上来说,认同是指个体得到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可,从而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感或满足感。在教育中,可以通过家长老师分享孩子的成功,而给孩子带来满足并增强个人自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认同就是对孩子学习成长的评价,可以让孩子得到收获和成长的快乐,点燃孩子学习成长的强烈欲望和动力。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孩子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认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积极的评价认同激励孩子不断成长。

(北京实验学校顺义学校  李银乐)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