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在“小确幸”中发现幸福的张力

  • 作者:

【概要描述】

在“小确幸”中发现幸福的张力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8-18 09:50
  • 访问量:
详情

“小确幸”中发现幸福的张力

 

 

在教育中,教师要抓住那些微小而短暂的“小确幸”,引导学生以多元的幸福观在平淡的每一天中寻找实实在在的幸福和快乐,以注入温暖和前进的动力,成就幸福的人生。

一、寻找“小确幸”

寻找“小确幸”是对幸福的“知”。人们的大脑中有一种负面偏好,总是习惯去想生活中的坏事,而忽略那些好事。在操场上踩到水坑,鞋子溅到水,真是倒霉;同桌把我新买的钢笔弄坏了,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当学生对负面事件关注太多,往往会陷入焦虑和抑郁,而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方法是更多地去回忆和品味那些进展顺利的事情。于是,我借鉴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高幸福感的简单做法: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每天晚上睡觉前写下三件好事,引导学生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就会不断丰盈,当笔记本被密密麻麻的字写满时,幸福感就会溢满心田。

二、体验“小确幸”

体验“小确幸”是对幸福的“情”。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感受和美好的心灵体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对幸福的感知能力。我在班级中开设了心育课,通过“我的素描”“我的生命线”“我是一个独特的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觉察,让生命不断被滋养;开展了“我的小确幸”主题班会,“我的铅笔掉在地上,刚想弯腰去捡的时候,琪琪伸手帮忙捡起,我们彼此微笑着,那一刻幸福感拉满……”当学生把写在笔记本上的每天三件“好事”通过真挚的情感、个性化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耳朵时,暖暖的温情在教室内流动,幸福的味道如圈圈涟漪慢慢漾开,幸福度指数在节节攀升。

三、创造“小确幸”

创造“小确幸”是对幸福的“行”。班级是生命共同体,因此,教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创造“小确幸”,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新学期在黑板报开辟“全员到齐”专栏,把全班学生的“大头贴”围成大大的爱心,当学生灿烂的笑容与大头贴上的笑脸碰撞的那一刻,那是怎样幸福的体验啊;抓住重要成长节点,如开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为学生创造积极体验幸福的情境;向学生征集体现幸福感的照片,在教室电脑桌面创设“幸福”壁纸,让幸福感溢满屏幕,让教室成为学生幸福的源泉。

(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  马志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