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征服”学生
- 作者:
【概要描述】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征服”学生
近日举行的初中语文县片联教活动,年龄56岁,教龄34年的李老师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李老师执教《蒹葭》,我们不禁有些担心,师生之间年龄差距这么大,李老师能够让借班上课的学生主动积极起来吗?
情况出人意料,李老师上完课后,竟然余音绕梁,教学效果非常好。那么,作为老教师,李老师在课堂上是怎样征服学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李老师用丰厚的生活经验深入解读文本。
《文学文本解读》一文指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感受和理解一定是融汇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和欣赏经验的。对此,笔者在评课时认为,李老师之所以能把《蒹葭》这节课上这么好,首要原因是他对这首诗“情有独钟”,他应该是凭借了自己丰厚的人生经验深入解读了这首诗。果然,李老师后来与我们闲聊,他非常喜爱这首诗,每当阅读或想起这首诗,就能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原来,李老师读初中的前两年,学习成绩并不好,初三时与阿巧同桌,在阿巧的鼓励下,李老师刻苦学习,初中毕业时已名列前茅。阿巧聪颖美丽,家境很好,李老师是农村孩子,在初中阶段,阿巧是李老师蒙眬中的“伊人”。机缘巧合,他们考入了同一所高中并且又在同一个班级,李老师当班长,阿巧当文娱委员,那时班上的活动比较多,两人的接触更多,在彼此深入的了解中,李老师已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伊人”。高中毕业,遗憾的是阿巧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加高考,李老师考进了一所师范学校,但两人的书信联系不断。最让李老师感动的是,有一次放寒假,阿巧“不远万里”,出现在校门口……经过多年的追求,李老师梦想成真,终于让“伊人”阿巧成为了自己的爱人。
所以,老教师应该像李老师一样,用丰厚的人生经验深入解读文本,就能更好地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是李老师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设计。
正如李老师在研讨时所说,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己深知诗歌的教学离不开朗读,离不开朗读指导,为此,教学设计时他决定在“朗读”方面狠下功夫、狠作文章。课堂伊始,让学生听《在水一方》的歌曲,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进入情境,为朗读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二步是让学生集体读,初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师生共同纠正了“跻、沚”等字的读音。第三步是让学生再次集体朗读,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第四步是教师范读,教师读完后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第五步是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前一个分句,女生读后一个分句。读后让学生找诗歌形式上的特点:基本上是四言;三章分别押什么韵;重章叠句、反复、一唱三叹……第六步是指名男女同学合作读,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美。第七步是自由朗读,让学生通过意象、写法等体悟诗歌的情感美。第八步临近课堂结束,学生一齐深情地试背,全班学生居然真的很有感情地背诵了全诗。课堂最后一个问题,李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伊人除了爱情中的爱人,还可以代指哪些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学生找出了亲情、友情、理想和自由等等。这个课堂结尾可谓是画龙点睛,提升了本诗的教学价值。
所以老教师要像李老师一样,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学设计插上创新的翅膀。
三是李老师用丰盈的积极心态保持课堂激情。
客观公正地说,李老师的普通话并不是非常标准。但一开始上课,李老师敢于大声地使用普通话,他的自信和乐观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他在范读时,哪里是在读,分明是饱含深情地全身心投入地吟诵,这种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全体学生。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学生、启发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直到课堂教学结束,都是激情满怀……宣布下课时,教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久久不愿离开。
愿老教师们都能像李老师一样在课堂上征服学生!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初中 符礼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