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904期

第201904期

【概要描述】

第201904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904期   2019年2月10日    

 

第一版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当中
□  湖北省蕲春县行知国际学校   周军建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学校教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还应通过学生管理工作,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校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想切实做到以生为本,需抓住心理特点,注重鼓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完善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例如一些学生智力情况发展良好,但是性格胆小懦弱,缺少自信心,这一类学生需要他人的肯定,为此教师应在他们做好一件事情或者答对一道题时,多用类似“你做的非常棒!”等语言表扬、鼓励他们,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信、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此同时,想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还应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得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都能够保持最佳,能够接受更多教育者传授的知识信息以及教育信息,并进行自我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为此还应改善传统粗放式的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加强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我的行为,减少一些不良习惯。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尽量减少单纯的说教,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教育效果更好。例如,开展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感恩教育日”等,能促使校园形成良好的风气,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其次还应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严谨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案,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的系统化、科学化。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方案,应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对工作方案进行整改,并落实到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能够积极适应不同的环境,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还应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力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健康、积极的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学校应加强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管理工作的联系,对学生进行严格化、科学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应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礼貌对待长辈、不随地乱扔垃圾、主动帮助他人、孝敬父母等等。社会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监管,在学生上下学期间,应维持学校周围的正常秩序,禁止出现随意乱停车等违反规则的行为,家长应在学校门口有序接送孩子上下学。另外社区也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如“读书开放日”“亲子互动”“社区唱歌”比赛等,丰富孩子们业余活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中心小学   高  琴

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最辛苦的、是最琐碎的,但我发现这份工作又是最锻炼人的、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是美丽神圣的。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天真活泼、日新月异的孩子,只有我们用爱、用心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享受到那份特有的快乐与幸福。然而,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
一、智抓常规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没有听明白的要及时询问。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积极仿效,事半功倍。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爱而不宠
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让学生在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例如,有一次班上几名学生一起逃课,其中有班级的两位班长,假如因为有两位班长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这两位班长可能也误以为班长犯了错误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危害甚大。这不是爱,是宠是害!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无论是谁,有错误都必须及时改正;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经不起风吹雨打。
四、后进生转化
1.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为了促进我班宋超然的转化,我和他爸妈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与家长达成共识,首先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在课堂上我对他严格要求,回到家后则由父母及时进行督促。
2.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在上课时多提问他,他不会时就让同学们帮一帮他,还经常为他的进步表扬他。如果他的作业稍有进步就在他的本子上打两个红花,并写一两句鼓励的话,没多久,他就重新找回了自信。
3.调整座位,帮助他克服自身缺点。根据他爱走神、上课不回答问题的特点,我适当的采取了一些方法。
4.课后“开小灶”,尽快提高学习成绩。根据他基础差、上课反映慢的特点,我加大了对他的课后辅导。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间,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神圣的教育工作中去。


 

班级管理也要“权力制衡”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东集河北小学   王光华   颜  景

我的班级整体表现为:学习气氛浓,自觉性强;纪律稳定,言行规范,基本没有损坏学校和班级形象的事情发生;绝大多数同学心理健康,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体现了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团队精神。这主要得益于笔者在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建立班委机构。在新的班级集体中,建立一个强壮的班委机构,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经过一个月的临时班委的考察和试用,确立正式的班委组织。
二、明确班委职责。明确各个班委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工作都有其负责人和具体操作人。一般遇事要班委集体商量,班长作决策,如有困难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再做决策。
1.班长:抓班级整体工作,进行每天的考勤工作,定时参加学校德育处的班长会,召开班委会商量本班的事物,一般活动有自己的决策权。有难解决的问题与班主任商量,做出决策。同时,有义务将班里发生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否则要承担责任。
2.学习委员:监督小组长的学习,每星期一收家长的《教育日记》,每星期二、四分别收A、B组学生日记。有权利为班级建设提出建议,有义务配合班长的工作。
3.卫生委员:主抓班级每天的值日工作,督促值日生按时、按标准完成打扫卫生的任务。有权利为班级建设提出建议,有义务配合班长的工作。
三、避免出现“特权阶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的关系。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双方才会互相敞开心扉;只有平等,才会出现双方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班级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班级中就不应该有“特权阶层”。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切忌剥夺或架空班委干部(包括小组长、科代表)的权力,把本属于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干。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说,心里可不舒服,渐渐地就会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而老师信得过的“特权阶层”也可能因此而遭到孤立。所以,班主任必须树立一种观念: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四、建立班级激励机制。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表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尽量设立奖项,实行全方位鼓励。每学期设立各种奖项,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给以全面评价和鼓励。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推出优秀,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不断改进。
五、做好权力的管与放。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管是为了不管”。这提醒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手段,“不管”才是目的,但“不管”绝不意味班主任对班级发展听之任之,相反,班主任的“不管”是为了全体学生能实现“共管”,是为了追求班级管理的“大治”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班主任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并适时地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但是,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管得过严、过细、过全,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责任心弱、依赖性强、创造性差的后果,不但会妨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也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中而不能解脱,于自身发展与班级建设都不利。
因此,要想真正做到“管”与“不管”的最佳配合,班主任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与智慧。一般说来,在一学期的过程管理中,“管两头、放中间”更符合教育实际;在以学年为单位的层次管理中,低年级要严管,高年级要宽放,这是大势所趋;在常规与特色管理中,常规管理宜从严要求,做到整齐划一,特色管理宜百花齐放,各具匠心。


 

读书之乐
□ 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417班   王星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读书总难免被看作一项苦差事。诚然,读书之苦有时是极恼人的,但我以为读书亦有一番大乐趣。
读书之乐,乐在增长见识。同学之中,总有几位时常因见识广博引来旁人钦羡的目光。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缘何而来:想必大部分应由读书而来。书籍所描绘的斑斓世界。既是现实自然的重现,又是人类生活的延伸。阅读的过程,正是一个认识自然,发现自己的过程。看看那些如饥似渴的读者们,他们脸上如痴如醉的神情有力地证明了,阅读中蜂拥而来的新奇的知识是多么的令人沉醉,令人欢悦啊!
读书之乐,乐在获得教养。赫尔曼·黑塞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要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而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人们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读书对于获得教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一个被书籍滋养过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平和、欣悦的。他看待事物的目光也会是柔和、宽容的。因读书而获得的教养使他对生活生发出无限的热爱,这热爱又将让他的心保持愉快的跳动。
读书之乐,乐在跨越时空,与作者倾心交谈。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更是那些伟大的灵魂所留给我们的财富。诚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在感悟前人的思想、经验、追求时,仿佛听到了他们久远浑厚的絮语,仿佛已经和他们面对面,捕捉他们脸上或忧郁或自信、或痛苦或欢乐的表情。杨绛先生曾写过一则有趣的比喻:读书的趣味正在于穿过一扇隐形的门偷偷溜进了作者的房间。好一个“偷偷”!那一份和作者交流的好奇与私密,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恣意享受着的幸福。除此以外,与作者思想的不断碰撞还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读书确是有一番大乐趣的,那些彻悟的瞬间,那些美好的感悟就是最好的佐证。


 

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
□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雷锋小学   刘  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是决定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文化环境熏陶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高洁、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环境,培育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能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熏陶师生心灵,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
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
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下,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让学生深入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请老协、关工委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课,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
做好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与家长紧密联系,及时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接受群众的监督,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好下一代的良策。许多家长能够为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支持学校课改工作出力。只有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使教师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能够胸怀远大理想;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


 

小学生音乐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关小学   王艳飞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根据我这几年开展音乐活动的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一、渲染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在歌曲教学《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播放音乐,老师讲“乌鸦反哺”故事!
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的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呀都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自己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飞出了家。妈妈高兴地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这就是“乌鸦反哺”。从中明白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用爱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幸福快乐地成长。愿同学们都能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更愿大家能像小乌鸦一样,做一个懂得爱长辈的好孩子。再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了培养。
二、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教《卖报歌》时,我首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挂图、配合音响,讲述旧中国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的现实。通过这首歌的学唱,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烈热爱,对反动、黑暗腐败的旧中国无比憎恨的感情,学生们表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认真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欣赏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途径。心里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里特征。借助这一特征,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可以充分结合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在校内社团活动中组织小合唱社团,使学生懂得,只有协调一致、团结协作、不凸显个体,才能唱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组织舞蹈社团,排练以反映儿童思想、学习生活为内容的多种表演形式的小节目,使学生在排练演出过程中受到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鼓乐社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此外,各种乐器的练习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版  

 

关爱“问题学生”要讲方法
□ 浙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郑伟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特级教师丁有也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名言。这些教育家的言行深深启发了我,要想转化“问题学生”, 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让爱的阳光温暖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问题学生”的成长。从而让这些孩子走上一条阳光积极、思想健康的道路。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要舍得把自己的温暖倾注与孩子的心田,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同呼吸。如前一届的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觉得她可怜,就什么事都宠着她,要买什么零食、玩具都依着她。她任性得不讲道理,课堂上孤僻得一声不吭,与同学之间经常闹脾气,上学经常迟到。有一次,她父亲无奈地对我说:“都怪我以前太宠她了。哎,现在我的孩子上学之前总跟我要钱,满足了才肯上学。”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缺少母爱的孩子,平时除了倔强以外课后非常爱玩,穿着也整洁,是个挺可爱的孩子。我跟家长沟通了爱孩子不等于溺爱的道理,就开始寻求转化的策略。课余时间,我与她比赛跳绳;课堂上,及时表扬,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会读;班队课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全班同学评价不良的习惯。渐渐的,孩子胆大了,喜欢交流了,坏习惯也改掉了,学习也突飞猛进。有一天,她竟突然从背后抱着我,还说我像她妈妈,激动的我紧紧搂住了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孩子。
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暖暖的爱,但对于那些小学高年级身心急剧变化,变得叛逆、个性极强、偏激的孩子,却不能把关爱明显地表达出来。她们从书籍、社会阅历、成长经验中逐渐有了评价家长老师的想法,认为自己长大了,凡事不需要大人管着,向往那种天马行空的自由。如:我班有一个六年级的女生。一次,因一张小卡片与班中一个男生发生争执,竟用指甲穿透男生的围巾刺伤了皮肤。我把他俩叫到办公室后,男生态度非常好,她却一脸的不服气,态度极其恶劣。冷静了几分钟,我想跟她聊聊。她竟说:“我才不要跟你们老师交朋友呢!”我心头一颤,这个平时都敢跟母亲打架的女孩,心理的障碍是多么危险。于是,我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她:“你放心,老师也不会跟一个不讲道理的孩子交朋友!”顺势,我询问她的朋友有几个。没想到,她竟然蒙着脸哭了,边哭边摇头。交谈中,心灵之窗打开了。我在她例举的实例中分析了友谊难得的原因及不妥之处。聊到今日的事件,我一反常态,问她这件事错在哪里。心情平复后,她也渐感自己的错误之处,并且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不是所有的孩子只要你蹲下身子,她们都会亲近你,愿意接受你的关爱。对于这些叛逆的、偏激的、自大的孩子要注意策略,善于抓住孩子心灵最软弱处去打开心门,友谊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作为老师,我们的内心要无比强大,知识的武装要丰富。这样,学生才会敬你服你。有时,师生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美。所以,爱有时也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我”手写“我”心
魏书生说:人的错误像隔年拔的草,拔得不彻底还会长出来。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特别是那些爱打架的学生,一般的校规班规都约束不了他们。但是,他们怕写作文,以前的检讨书两三句保证起不了彻底改错的作用。于是,我在了解了他们犯错的缘由后,让他们写犯错说明书。说明书的要求是字数500字以上,写出事件的具体过程,要把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打算怎么改等都详细地写出来。如刘某某同学就是一个转化的成功范例。脾气暴躁的他动不动就打人。写吧!我还让他在课堂上朗读。这样写过几次之后,他的好思想便越来越强,坏毛病在灵魂深处的地盘越缩越小。有一次,他又犯错了,还没有走到办公室门口,他就两眼通红,连连道歉。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往后,他终于改正了缺点,还成了班中勇于认错的好孩子。


 

如何有效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第三小学校   李丽梅

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思维和逻辑的课程,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面对小学生的数学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老师就需要思考通过哪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到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原理和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实际的一些案例去解释数学问题,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还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使得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策略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从教学策略这一个方面来进行突破,使得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更加深入地贯彻到教学工作当中去。
1.进行课程导入的生活化。课程导入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于统筹的数学学习或者是某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印象。老师要在课程导入时期就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比如说,学习分数时,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分蛋糕的视频案例,同一个蛋糕来切分,几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数量不一样,让学生去思考和判断这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点。这样生活化的课程导入能够让学生把数学同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联系起来,从而消除他们对于数学的一种恐惧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
2.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老师在举例子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如果能够从语言到理解难度都尽量生活化一些,学生对于数学的亲近感也就越强,就越愿意进入到问题情境中去,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比如,学习打折的有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提前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跟着家长去商场购物,尽可能地去一些打折促销的地方,购买一些打折的商品,然后记录打折的原价、促销价和付款金额,在课堂上老师再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一起通过计算来整理清楚打折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学,让数学运用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加深印象,从而帮助他们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二、数学语言生活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使得生活化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师生交流中去,老师就要将数学语言尽可能地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去联系生活经验,调动他们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学习利息的有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试着提问:“如果我有10000块钱暂时不需要用,放家里又不安全,那么我可以选择什么方式去安排它?”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储蓄这一概念和方式,然后在如何选择最佳的储蓄方式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信息,通过对存款时间、银行利率的了解来计算利息,以此找到最合适的储蓄方法。再比如学习人民币的数值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有效分配这些人民币;学习圆形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的许多物体是圆形的?圆形的设置有什么好处?在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中老师也要通过各种实践和思考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相关的生活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运用能力。
三、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乐趣
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上,老师不能够忽视游戏教学的作用。比如说,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出许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设定具体的形状,像长方形、梯形等,让学生在里面找出相应形状的物品。再比如,给出四个一到十三中的任意数字,让学生对这几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使之计算结果为二十四,且每种运算法则只能运用一次。在各种数学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放松,还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存在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加强某项数学技能。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正是通过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实际数学化,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读来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也正是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使得小学生更加融入到数学情景中去,自主地接收数学信息、掌握数学知识。因此,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向。


 

做学生的“开心辞典”
□ 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   高  岭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我们都有过困惑、迷茫和焦虑。面对问题学生的挑战、职业发展的迷茫、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大事小事困扰着教师。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部分老师的各种抱怨,对这有看法对那不满意,却从来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致使自己没有了工作的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么如何摆脱困扰我们手脚的各种束缚,做一位身心放松、心灵阳光的快乐的教育工作者呢?也许我们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种修炼。对于工作来说,无论平凡或伟大,无论困难或容易,你的态度都将决定你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卓越的态度可以使平凡变成伟大,平庸的态度可以使伟大变成卑微。因此教育其实是一种态度。从赏识的视角去对待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从而改变学生认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探究人生,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美丽的蜕变,教育的方方面面莫不如此。
教师要做到身心阳光,与学生一起分享忧与乐。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难免有一些天真的想法,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才会与他们产生共鸣。教师要学会放下身段保持一颗童心,聆听学生心意,做出积极的反应,可以用面部表情,比如,哈哈地大笑等,也可以用各种手势,比如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等等;让自己变成孩子,放松自己的情绪,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被激发,就会给人生带来各种改变,而态度就是激发这种能量的导火索。
一个学音乐的年轻人很自卑,偷偷地躲到山上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他遇到一位特殊的老妇人。这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长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那位年轻人……一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老妇人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
老妇人对年轻人说:“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接着拉吧。”
年轻人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拉得不好。老妇人鼓励他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妇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年轻人的心,他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得有几分兴奋。以后,他每天清晨都到小树林里练琴,那位耳聋的老妇人也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他,看他拉琴。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年轻人的琴艺日渐长进,逐渐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
后来,年轻人知道了那位老妇人并不耳聋,而且还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当过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教育是雕塑人的心灵的艺术,绝不是单向的灌输和给予,而是在双向互动中的交流应答与碰撞。正如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一旦他意识到这种力量的存在,并开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运用它,他最终会改变自己整个人生。
故事中女教授的形象,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丰碑,高高地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动冲击着人们。还有什么比用简单的语言赞美和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更能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能唤起学生沉睡心底的激情呢?女教授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教育家,她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赞美之词来引导年轻人刻苦练琴,而只是用润物细无声般的语言“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接着拉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和认真倾听的方式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塑造了一颗热爱生活、满怀信心的美好心灵。
所以说工作的状态、人生的方向完全受控于个人态度的牵引。你在工作中所秉持的态度犹如一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你的每一次选择,最后也就决定了你的一生。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什么样的事。改变态度,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放松身心,抓住今天、把握住今天,把今天的工作做好,用一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的态度做教育、做学生的开心辞典,成就他人也就成就了我们自己。


 

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 辽宁省沈阳市一三六中学   王  丹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通过教育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班主任是实施育人计划的执行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自己的存在能够影响到班级风气的形成与学生德、智、情操、志趣的培养。对中学生而言,德育工作极其重要。
中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爱,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黄静华老师曾经说过,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时时体验一种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含有友情又超过友情的师生情。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火。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应该教导学生爱家长、爱老师、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爱自己……这些是一个人基本的爱,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然后上升这种爱,提高爱的范畴,再上升一个层次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
首先,要因材施教。我们应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所有学生相同的机会。这既是因材施教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学生做人的准则。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漂亮的,或不漂亮的,他们都希望被关注和被尊重。我们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根据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方法,在比较愉悦和宽松的环境下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因为差异的存在,我们永远都找不到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一种问题。教育的情景性使教育永远充满挑战,也使我们班主任永远具有向上的空间。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反思与总结。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理清自己班级工作中的“是”与“非”、“得”与“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觉消除或纠正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同时,我们要善于总结与学生交往或处理问题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更好更实用的管理经验。
最后,班主任要努力地提升自我。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的工作,是一种塑造人们心灵、雕琢人的情感与性格的伟大事业。为了学生的成长,不断提升自我。段惠民老师曾说“成长源于改变,每天改变一点点,每次改变一点点,不知不觉便能走向成功”。我们要努力学习,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书籍,借鉴古今中外先贤大儒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素质,做一位学生信服的德师、能师、慧师。
一个胜任的教师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自己塑造出来的。教育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是一件件小事的积累。把人人都可能想到的事情做实,做得富有成效;把一般人感到不在意的事情做得让人感到需要在意,把小事融汇到学生的人生里,让他终生难忘,于是小事就变成了大事,变成了决定命运的东西,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把课堂还给学生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庄新庄小学   张  玉   庄福义
教育家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给孩子一点时间,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新天地。课堂是学生生命活跃的殿堂,是儿童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活动场所。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展示、尽情交流,师生双方共同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绽放出绚丽的个性之花,成为舒展个体生命灵性的舞台。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课文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大家说说鸟的天堂里都有什么?为什么称为天堂?”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有大榕树,有很多很多的鸟儿……它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所以称为天堂。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得不同,他说老师真的有天堂吗?天堂是什么样的?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全面的回答,我说天堂就是美好的地方,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生活,真正的天堂是不存在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我的回答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创设情境,催生鲜活的思想灵性
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在课堂上,师生间平等的应该是心与心的碰撞,思与思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教学不应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应是师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对话中发生的碰撞,从而催生鲜活的思想灵性。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枯燥的、生硬的、苍白的、乏味的。学生不能从中参与什么,不能获得什么,就更难说是创造什么了。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能激活灵性的情境,让学生切身地体验、感受。不仅有益于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唤起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激发灵性,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让课堂焕发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天赋,只要给他们创造机会,提供舞台,语文课堂将时时处处闪现智慧、充满灵性,创新的火花必使课堂熠熠生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他们的个性飞扬在语文课堂中!


 

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小学   李进贤

数学是一门具有延展性又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而创新性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创新意识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培养,它是创新的前提和积淀。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之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发挥学具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今多媒体在教学中已普遍运用,它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些越俎代庖。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发挥学具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精神。
如教学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割补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不但理解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还掌握了转化思想。
再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如果按照课本的推导过程利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也能接受理解,但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在此,我这样安排教学,让学生们分组用“割、补、拼”等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们情绪高涨,并探索出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发展。
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脑子灵活了,解题思路拓宽了,相应的实践能力加强了,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的习惯,也学会了创新。
二、注重思维的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求异性。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为了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过程的省事省力,则过于求同。教学中的求同求多,常常导致课堂成了“一刀切”“一言堂”,它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已形成“人云亦云,缺乏创新”的弊端,所以要想训练学生思维不只限于求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求异,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着力点。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在学生了解了各月的天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算一算全年的天数, 当大部分学生都采用31×7+30×4+28这个算式计算时,我一方面对学生算式的正确给予肯定, 另一方面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开动脑筋看还有没有更简单更快的算法,这下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一下子又说出了两种算法。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常常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
三、积极创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媒介。开放性问题与传统数学中封闭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封闭问题是学生思考的基础,开放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开放性问题的特点表现为问题设计的开放,问题答案的开放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途径的开放。因此在教学中要用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以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如何判断平年、闰年时,我先通过观察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闰年出现的规律,讨论得出四年一闰和判断闰年可以通过加4、减4的方法去推算,然后进而问学生“4”和闰年还有什么关系,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平年、闰年,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导师”。作为教师,为了着眼于学生未来,为学生的发展考虑,我们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启迪学生大胆猜想、探讨、创造,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



 

第三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第四实验小学   张  静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
一、借助中国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珠算教学,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而且在启迪思维,开发右脑,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即使在当今计算机时代,它还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还有许多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刘徽、祖冲之、陈景润……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让他们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博,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从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素材的。
三、示范导行,引导学生向上向美。数学课上,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时要列式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做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要注意策略性,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妙语生花方显智慧—— 浅议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 辽宁省沈阳市振东初级中学   孙  悦

众所周知,历史故事是历史事件的具体化,蕴含着很多知识。如果能把历史故事引进历史课堂,融入学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妙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妙用”进行了探讨。
一、“妙”在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故事生动有趣,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课堂导入,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跟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用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时,所选历史故事必须与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故事情节要紧凑,故事讲述要尽量简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冲击。利用构思巧妙的故事导入,自然地将故事内容过渡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妙”在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在讲述历史故事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知识产生好奇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他们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烽火戏诸侯”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闹剧最终害了谁?导致了什么结果?教师还可尝试利用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对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学生从中得出了什么样的启示等等。利用历史故事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三、“妙”在优化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知识点比较模糊;加上学生成长的环境与历史中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在情感上难以与相关知识产生共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历史故事来引经据典,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的认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经济危机”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讲述的是美国,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实,使学生将经济危机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转移到具体的事例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场危机对美国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这样能有效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妙”在教学拓展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就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具有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巧妙地把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实情,选用合适的历史故事,将其穿插于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解读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现象、认知历史规律的有效媒介,最终达到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绩、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让学生学史明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浅说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乡中学   李先金

众所周知,历史故事是历史事件的具体化,蕴含着很多知识。如果能把历史故事引进历史课堂,融入学科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妙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妙用”进行了探讨。
一、“妙”在激发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故事生动有趣,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课堂导入,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跟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用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时,所选历史故事必须与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故事情节要紧凑,故事讲述要尽量简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冲击。利用构思巧妙的故事导入,自然地将故事内容过渡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妙”在自主学习。《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在讲述历史故事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知识产生好奇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他们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烽火戏诸侯”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闹剧最终害了谁?导致了什么结果?教师还可尝试利用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对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学生从中得出了什么样的启示等等。利用历史故事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三、“妙”在优化课堂。初中历史教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历史,另一部分是世界历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知识点比较模糊;加上学生成长的环境与历史中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在情感上难以与相关知识产生共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历史故事来引经据典,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的认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经济危机”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讲述的是美国,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实,使学生将经济危机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转移到具体的事例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场危机对美国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这样能有效降低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妙”在教学拓展。随着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就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具有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巧妙地把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实情,选用合适的历史故事,将其穿插于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解读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现象、认知历史规律的有效媒介,最终达到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绩、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目的,让学生学史明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微课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城镇初中   郭东波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微课使初中英语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它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重点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性,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还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平台。本文根据微课的特点和主要内涵,浅度分析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案。
一、微课的英语课程内容导入
一个好的课程教学,离不开好的课程内容,所以英语课程内容导入极为重要。好的英语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喜爱,调动课上的活跃气氛,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好英语的学习基础。因此,收集视频图片声频素材和制作教学视频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不偏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制作有亮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英语教学视频。
二、模拟英语情景环境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课程都是书本上的,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而初中生在这个年龄段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认知也没有全面性的形成,教师很难把正确的英语实际运用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中单词的多用和句子的应用情景。微课的存在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模拟的英语情景中,有益于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加深使用英语句子在实际场景中的印象,它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便利的口语学习平台,通过观看视频,使单词的读写结合,做到能说能写,不说哑巴英语,从小加强英语口语的锻炼。通过微课模拟情景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于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让英语学习在生活中能实际应用。
三、抓取英语课堂中的重点
在学校的英语教材中,包括两种内容,一种是英语课程重点即英语课程大纲中的内容,另一种是扩展知识点即非重点内容。扩展知识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但是当扩展知识点增多的时候,眼花缭乱的知识点使得学生不能准确抓取其中的重点、关键点、疑难点、混淆点,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就会增大,学生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上面,从而导致重点内容被忽视,被忘记。微课的英语教学可以避免发生这类情况,它通过分析重点,给学生们总结每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抓取重点知识,掌握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
四、帮助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初中英语的课本阅读有一定的局限性,若不谈及考试,以兴趣出发学习英语的学生,如果想要在英语学习上更上一层楼,那就不能缺少课外阅读,经常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比只读英语课本内容的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高。读英语课外读物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微课引入了许多英语方面的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他们的学习视野不仅局限于课本。通过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记录一些美句,还能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鉴赏能力。
微课,顾名思义,把课程微小化,这类课程可以解决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某一章节的知识点时遇到的问题,它循序递进地讲解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使用风趣的视频等作为教学素材,相比于传统学习模式,它的优点在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学习自己不熟练的章节,它能够提供更细致详细的学习资料,而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大范围的,宏观的,不能更细致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在学生寻找学习资料的时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微课能节约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基于微课的英语学习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模式,微课让英语学习从学生兴趣出发,学生自发学习,微课能提高学习效率,结合生活应用,让学生学习英语更轻松。


 

好奇是数学教育的宝贵财富
□ 陕西省黄陵县河西小学   徐  亮

好奇心是数学教育的宝贵财富,所以要想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就要不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下面就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谜语、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导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利用游戏、谜语、故事等,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引导学生互相夸奖,以及自己要向别人哪些方面学习,然后整体对学生进行评价,夸奖他们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并出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者为谁的内角和大而争吵的课件并邀请他们帮帮三角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跃跃欲试,有的同学说用量角器测量,有的同学说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先撕下来然后再拼在一起,还有的同学说用折叠的方法…… 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二、提供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 动手操作,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拼组》时,先让学生用自制的学具(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摆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这样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摆出各种美丽的动物图案,如蝴蝶、恐龙等等,然后引导学生“你们还能摆出什么图案呢?”这时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他们摆出了松树、太阳、挑水的人、唱戏的人、房屋……居然还有孩子用摆出的大山、太阳、小鸟、鸭子、大树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直到下课时孩子们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这样不仅能激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感觉数学很奇妙,进而逐渐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启发好奇心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既教育了孩子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教学《营养午餐》时,学生一看到课题就会提出好多问题,如:怎样的午餐才算营养?午餐的营养标准是什么?……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特大,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老师,我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搭配午餐才更有营养,进而对自己家的午餐进行合理安排,有的学生还联系到生活中吃零食、挑食、烧烤都是不好的习惯,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这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面积》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摸长方体后沿粘合处拆开而感知到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求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的面积之和,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先沿着折痕把上、下两个面剪下来并重叠在一起,通过观察发现上、下两个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即面积相等;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相等这一结论,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拆、剪、拼的操作过程,自己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上面的面积×2+前面的面积×2+右面的面积×2或(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右面的面积)×2,再进一步得出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这样使学生处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喜悦之中,进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平等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共建“新”课堂
□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   张囡囡

我校的教学改革从2010年起步至今已八余年,我们用“说课标、说教材”解决了老师们“教什么”的问题,用“模式构建”解决了老师们“怎么教”的问题,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参与,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是构建理想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一环。到底该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优化分组,营造氛围。我们班有学生73人,按照优、良、一般、差进行等分合理搭配,同时兼顾视力、身高等因素,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每组的优等生是4号,中偏上是3号,一般为2号,差为1号,4号为该组的组长,一般把其排在后一排,便于召集该组成员合作讨论交流。为了实现小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我们在组内实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4号帮扶1号,3号帮扶2号,组内实行分级管理制、组员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便于公平竞争。组长选定后,与组员商讨制定组规,确定组名,召开组会,让每个学生在组中担任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二、精心设计,明确责任。为了真正实现合作的高效,我们还针对本班学生特点制定了组长与组员的管理细则,召开组长培训会,定期进行学法指导,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管理艺术。比如利用班会课让小组间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把小组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与同学们共商对策。我们老师还经常把自己的优秀管理方法推荐给组长。“功夫不负有心人”,班里小组长的责任心及管理能力都在逐步增强,各小组团结一心,积极进取。有的组长一下课就会主动指导自己组学习比较薄弱的学生,现在“不让一名组员掉队”已经成了组长们的座右铭。
三、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我们班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集体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把作业完成情况,课上回答问题、质疑及倾听情况,小组有序合作情况等都纳入到组内量化中,为了避免优等生“抢风头”,学困生无事可做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班又制定了特殊的加减分标准,如:组内1号学困生每发一次言正确加10分,2号加8分,3号加6分,而4号只加4分;1号作业认真完成加6分,而4号只加2分;1号上课能够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高可以加到15分,而4号只加5分;1号进步大时要加双倍的分……实施后,组内变得更加团结,每组的4号会更真诚地去帮扶1号,从而实现“一帮一,一对红”的预期目标。
评价与奖励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班一般采用“一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周一评比”的形式进行奖励,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前由两名组长汇总计算分值。根据分值选出前三名,各加上一颗星,然后各组分值都归0,第二天重新量化。到每周五下午进行一周的汇总,根据得星情况评出冠、亚、季军,可以获得减免作业、发奖状、奖品等奖励。他们对于最后两名的小组,周一班会课后给他们召开小组会议,每名成员分析本组落后的原因,并商讨出相应的对策,以求进步。
无论是加分、减分还是奖励,最终我们都是想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气氛,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通过小组的团结来建设班级的团结。当然在整个实施阶段也要靠教师的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落到实处,课堂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四、感动收获,快乐分享。小组合作实施以来,我们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班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展现出课堂“新”风貌。
新教育提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促进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应更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真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第四版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马庄小学   曹  利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半湖小学   史  静

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具备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规范纪律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基本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又都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最终实现的目标又不完全一致,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与可行性。
一、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经历了从环境到行为习惯的改变,因而对小学生活既陌生又好奇。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五天的学习、生活全在学校,班级无疑是学生的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家庭。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一切充满好奇。另外,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避免不了要娇惯孩子,养成他们在行为上较自由、散慢、以自我为中心不足为奇,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经常犯错误,甚至屡教不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我就根据他们的喜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配合课内教学。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906期
下一个: 第201903期
上一个: 第201906期
下一个: 第201903期
上一个 : 第201906期
下一个 : 第201903期
上一个 : 第201906期
下一个 : 第201903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