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一版
架起家校“连心桥” 唱响教育“和谐曲”
——山西省洪洞县高质量推进家校共育共建工作纪实(靳松林)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山西省洪洞县教育科技局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以做好家庭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先后出台《洪洞县教育科技局家校共育工作实施方案》《洪洞县中小学家校共建共育工作管理标准》,努力推动家校共育共建工作提质量、上台阶,营造家校同心同向、和谐共处的良好教育生态,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切实推动洪洞教育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多彩活动育人 点亮成长底色(田 波)
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教育发生的基本形态。活动育人就是促使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坚持“让创新为师生成长导航”的教育理念,守正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平台,拓宽活动育人路径,以多彩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动办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下转第二版)
绘小英烈画像 弘扬爱国之情(杨显有 轩 荣/摄影报道)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11月1日起施行
学生欺凌治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通讯员 王 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底线要求。日前,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实现教学和开放“两兼顾、两不误、两推动”(通讯员 王 峰)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从今年起,甘肃省财政安排资金对省属学校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的,分类分档予以补助,对市县开展此项工作效果显著的给予奖补。
二版
文明花开满校园 活力绽放向未来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实验小学创建文明校园纪实(周长青)
创建文明校园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铸魂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实验小学在“活力教育”的办学思想引领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的标准,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四轮驱动推进“活力宜学” 跑出发展加速度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中学特色办学实践(钟战华)
“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历史悠久的浙江省海盐县,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礼仪之邦、旅游之地”而著称,如今有一所嘉兴市域乃至浙北地区都颇有知名度的教育新星正在这里冉冉升起,这就是海盐县武原中学。
(上接第一版)
用心理活动为学生成长护航
润心从来细无声,最是坚持能致远。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而且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讯员 陈 蕾)
最美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最好教育,是家校共育的互动。近日,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来自3个级部的近200名家长代表受邀参加。
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心小学:爱的接力,助她勇敢向前“跑”(通讯员 周小玉 彭娇杨)
“近几日大雨,一定注意脚下安全。”清晨,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心小学校门口出现暖心一幕:一名男教师一边温言提醒,一边半蹲让学生趴到背上,随后双手紧扣向三楼教室出发,校长韩杰接过书包后撑伞在旁“护航”。
三版
“五张名片”促进“五育融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本报特约通讯员 甄 姣)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好少年?如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提出了“爱读书、会写字、好劳动、擅表达、强体质”的培养目标,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融合”,进而锤炼并打造出“诗意玄龄”“翰墨玄龄”“红色玄龄”“活力玄龄”“劳动玄龄”的“五张名片”,矢志做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大文章。
奇思妙想巧创新 亲近自然润心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以科技创新推动劳动教育新发展(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 艺)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做海绵戚风蛋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厨神培训中心厨师李伟康刚讲完海绵戚风蛋糕制作步骤,同学们已迫不及待,开始动手操作……
这是西山小学课后兴趣班上的一幕。
谁偷走了我的睡眠?(叶慧雅 洪 佳 郑逸农)
一、教育现象
看完这集就睡、再刷一遍社交软件、再熬一会儿也没事……不少人会在夜晚迟迟不愿入睡。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睡眠拖延”,是指个体在不受外界客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习惯性推迟预先计划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熬夜的危害性已经是老生常谈,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却仍然挣扎在熬夜的前线。
四版
校长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刘 瀚)
教师成长是校长的第一责任,学校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做好教育的使命之所在。找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与策略,有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与速度。现将个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分享如下,希望对教师成长有所帮助。
看见,让故事美好地发生(侯立元)
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位师生都是故事的主角。故事,每天都无处不在地发生着。
沐“双减”春风,探教育本真
—— 河北省邢台市家乐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掠影(王丽伟)
河北省邢台市家乐园小学位于邢台市襄都区,于2013年9月招生并正式投入使用,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386人。建校以来,家乐园小学教师团队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已成为襄都区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2020年,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国培示范校,陆续获得河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邢台市智慧校园、邢台市五A校园、邢台市少先队改革示范校、邢台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邢台市中小学“阅读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先进学校、襄都区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获评省市级“文明单位”。
五版
随风潜入夜 爱润花自开(陈月娇)
冰心曾经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三尺讲台是神圣的土地,我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我没有伟大的、自豪的执教历史,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是日常的工作片段。那一幕幕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撑一支长篙,在教海里漫溯
——读于永正《教海漫记》有感(柴海燕)
近日,读完了于永正老师的著作《教海漫记》。读这本书时,就好像和于老师在促膝长谈,听他语重心长地将教育故事娓娓道来。读罢掩卷沉思,心中仿佛亮起一盏明灯,阵阵暖流流过全身,我不禁要提笔写点什么,记录此刻的感受。
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李正强)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就成为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结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写作素材从“心”中升起(何 蕊)
写作是我们精神海拔的展现、精神面貌的见证,也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对于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张祖庆老师在他的《从课堂到课程》这本书中提到,写作素材就是写我所想,想我所写;写我所做,做我所写。
六版
利用动漫资源 激发奋斗精神(路仕忠)
动漫主题多样,表现生动,人物鲜明,有丰富直观的视听语言和强烈的情感渲染,能轻易获得青少年的心理认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动漫资源,深度挖掘其正向价值导向,以引导学生感悟并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以榜样力量激起学生的奋斗精神(赵 静)
有人说,当下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榜样多元的时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榜样崇拜情结。该情结对于人类认识自我,尤其对于点燃学生的奋斗精神,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社团活动中涵养学生奋斗精神(卢红旭)
国庆假期,为了让社团里的学生熟悉AI和数学软件的使用,我布置了一项挑战任务——在ChatGPT的帮助下用MATLAB(一款数学软件)画小动物。开学后的第一次社团活动,当我问谁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动物时,发现只有极个别学生完成了,其他学生有的低着头,有的则努力解释为什么没完成。
神奇职位唤醒“躺平少年”(李 莎)
“立民(化名)——”无人应答,“立民——”我提高嗓门,再一次点名,依然无人应答。我快速地走下讲台,大力拍着他的桌子,大喝一声“立民——”他猛然一惊,抬起头眯着眼慢腾腾地揩了揩嘴角的口水,霎时,班级里哄堂大笑。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李老师,他早就已经躺平了,你就别管他了,叫不醒他的。”那一年我中途接班,一进教室点名,立民立马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弘扬亚运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段小华)
“段老师,这次的校运会我可以不参加吗?”
“段老师,我跑不了800米!”
“迎面接力跑,我可以‘躺平’吗?”
……
如何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陈 娥)
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种勇于拼搏、不怕困难的心理素质。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呢?
如何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文良勇)
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表现为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努力。奋斗精神鼓舞人们迎难而上,不畏挫折,强调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直至达到目标。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七版
一张“违规通知单”引发的思考(韦培龙)
小杰(化名)是一名插班生,人长得秀气,头脑灵活,但行为习惯比较差,经常违反班级纪律,因此在班级小组评比中,经常被“文明督导小组”点名批评,甚至扣分,并多次收到班级“违规通知单”。
换一种表达方式会更好(渝 文)
这天,我带着两个女儿乘坐地铁,二妹很兴奋地与我分享她的趣事。可能大妹觉得她讲话太过大声,便不停地对她做“嘘”的手势,并说她“好吵”,弄得二妹情绪不佳,两姊妹都觉得很不愉快。
让每一朵花都绚丽绽放(徐晓枫)
开学前我就被告知,我的初一新生班里有一位“特殊学生”——小龙(化名)。小龙1岁时,他妈妈因无法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失手将其杀死,被判入狱服刑。失去双亲的小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性情暴躁,在小龙犯错误时经常粗暴打骂,导致小龙性格乖戾,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打架成为家常便饭。对于学习,他更是早已放弃,语、数、外成绩都是个位数,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问题学生”。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魏 榕)
今年九月,我再次接手了一年级新班,学生瑶瑶(化名)引起了我的注意。瑶瑶是个“特别”的孩子,他心智不太成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弱。开学没几天,学生们就发现了瑶瑶的“与众不同”。看到几个调皮的孩子嘴里喊着“低能儿”,模仿瑶瑶的样子取乐,我虽然立即制止并批评了他们,但心里还是特别难过。
班主任要成为家校信息共享的“把关人”(王志向)
家校信息共享是家校共育的一种常用策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家校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便于双方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信息。在当前的家校共育实践中,除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校级层面的共享方式外,班级层面的家校信息共享主要体现为家长和教师在班级群中彼此分享文章、图片、视(音)频以及链接等。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群的创建者、主要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通常承担着“把关人”或者“守门人”的角色,需要对班级群里传播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筛选和过滤。
八版
建设全新的“太阳班”(耿志宇)
全国优秀班主任、常州市特级班主任王晓波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过,“在这个班级里,一定藏着班主任读过的书、见过的人和走过的路,也藏着班主任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儿童的认识”。
这个九月,我又一次成为班主任。如何和学生一起创造一间“辽阔”的教室呢?为此,我动了一番心思。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张 军)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我时常在班级开展“找优点”活动,边实践边摸索。半个学期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夸赞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增,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箴言交流 启迪心灵(黄 婷)
“励志箴言交流”是我们班颇受学生欢迎的一项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箴言交流的分享者,也是读者,更是箴言的创作者,大家交流箴言,展示各自的才华。
班主任要有“在场”观(何春奎)
大多数学校都有诸如“五到场”“六到位”的规定,要求班主任在两操、班会、集会等活动和有突发状况时“到场”,开展监督、管理、指导,这是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的基本操作。
让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荣爱华)
成绩不理想的杨同学,总是选择后墙角的位置坐。我找他谈心,他说很多课听不懂,犯困,坐在后面,省得睡觉时被值日校领导看到,要扣班级量化分的。他集体荣誉感还挺强的!“语文课听得懂吧?”“嗯。”我便请语文老师多关照他一些。抽查课文全文背诵时,把他放在最后,再借口时间有限,只让他背诵一段(提前一天通知他),之后在学生面前对他大加赞赏,鼓励他。一学期下来,杨同学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又建议语文老师任命他为语文课代表,他感觉特有面子。他工作积极主动,把班级语文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也终于不再缩在教室的角落里了。因为要搞活动,他经常奔走于学生社团之间,俨然是班级中的“成功人士”。
被学生顶撞之后……(郭晋霞)
一天早上,我在楼道里看到一个学生边走边踢着一个塑料瓶,于是叫他将塑料瓶捡起来。结果这名学生不仅不捡,还回嘴说:“这瓶子又不是我扔的,凭什么让我捡?”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你先捡起来,是不是你扔的并不重要。”结果这个学生还是不捡,仍然在大声强调自己的理由。他高声辩解引得很多学生围观。我说:“你先捡起瓶子,到我办公室来。”他梗着脖子说:“我不去。”被学生当众顶撞,我顿时又怒又气,感觉有些下不来台。恰好此时一位经过的老师看到了,他走上前来,对这个学生说:“郭老师让你到办公室去,是不想让这么多同学看笑话,是对你的保护,你想想,怎么办更好?”他低下了头,想了想,捡起瓶子扔进垃圾箱后同我去了办公室。
扬长避短,让每一个人都被需要(黄 兴)
班级内出现个别学生受“排挤”的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学习成绩极差者、行为习惯不佳者、个体特征明显者(如眼睛很大、耳朵很大、身材过胖或极瘦等),这些稍显“另类”的学生往往是受排挤的对象。消除这种排挤现象,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2025年1月1日 总第1810期
2024年12月25日 总第1809期
2024年12月18日总第1808期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