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无声的“桥”  走心的“爱” ——运用同理心让孩子敞开心扉

  • 作者:

【概要描述】

无声的“桥”  走心的“爱” ——运用同理心让孩子敞开心扉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01 15:39
  • 访问量:
详情

无声的“桥”  走心的“爱”

——运用同理心让孩子敞开心扉

■ 郭古月

 

新学期开学,新生报到时,小豆(化名)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遇见小豆的场景并不美好,短短的几分钟,她一直紧紧地抱着妈妈,头依偎在妈妈的身上哭泣不止。任凭我准备得多么充分,手里的棒棒糖、夸夸卡、小贴画……在那一刻都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小豆特别爱哭,教室里、操场上,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别人一句话没有说对,触碰了她心底的那根“弦”,一场嚎啕大哭总是在所难免。开学快一个月了,我多次走进图书馆查找各种资料,翻阅杂志里的经典案例,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寻求帮助……后来,我从其他家长处得知,小豆在幼儿园时就是这样。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豆的这种表现呢?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就小豆的在校情况与家长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原来,这频繁哭泣的背后,是一颗敏感的心。为了帮助小豆顺利融入集体生活,我与小豆的家长积极沟通,希望家校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

《儿童微行为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儿童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心理学解释,都隐藏着孩子最真实的情绪。

小豆不由自主、不分时间和场合歇斯底里大哭,其实是安全感缺乏、情感脆弱、情绪调控弱的表现。我了解到,小豆出生时髋关节发育不良,整整18个月,她都带着矫正器,没有像其他婴儿一样得到应有的运动和自由。进入幼儿园后,她走起路来也不是很协调,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并不融洽,平时不太爱笑,又经历过两次转学,所以总害怕别人笑话她。如今因为要上小学,她回到合肥与外婆一起生活,妈妈每月回来探望一次。我想,应该是小时候的经历加之目前与母亲的分离,使小豆产生了焦虑、敏感、脆弱、情绪失控等表征。

《儿童微行为心理学》指出:由于儿童还不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经常采用哭、推、咬等方式来引起他人的关注,以此来实现自我交往和表达的意愿。而小豆的“大哭”,正是源自于她不知道应如何与同学、老师正常沟通与交往。

小豆不由自主、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大哭”行为有了缘由。她突然“大哭”或者“推搡同学、老师”,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自我保护。她不自信且过于敏感,又不知该如何与人沟通,就只能用“哭”这种方式选择性地逃避或者引起他人的关注,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怜惜。当她发现我愿意拥抱、安慰、理解她的时候,反而增加了她内心对“爱与归属”的渴求,“大哭”的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成为了一种常态。

原来,小豆是一个缺乏关爱,因分离而焦虑,且极度不自信又高度敏感,心中想和老师、同学交往又不会沟通的孩子。

之后,我与小豆的外婆和妈妈就如何帮助她进行了具体沟通,并和小豆达成了共识,为她搭建了三座“成长桥”。

创设走心的“冷静区”,

共筑“平复桥”

“冷静区”是我和小豆的“平复桥”,这里“安放”着她的童年,也温暖着她那颗敏感的心。“小豆,郭老师知道你很希望自己能够在哭声中平静下来,但是有时无法控制自己,那我们一起想个既不打扰同学,又不伤害自己的办法吧。”她告诉我,她想找个地方静一静。我读懂了她的心思,和她一起创设了属于她的“冷静区”。此后,小豆情绪失控时,都会到这里进行自我调节。每次在这里,她都会深呼吸,也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还会在“心情晴雨记录单”上写下自己的心情,我也会及时给她回信。慢慢地,小豆去“冷静区”的次数变少了,去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她在图书馆里精心挑选书籍,全神贯注地品读,有时还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书写“心情晴雨记录单”,

共筑“沟通桥”

“心情晴雨记录单”是我和小豆的“沟通桥”,这里记录着她的成长,也温暖着她和我的心。小豆虽然不爱表达,但她学习能力很强。每次当她哭泣不止时,我会通过“心情晴雨记录单”和她对话。我在上面写:“你现在好一点了吗?想不想回去上课?如果能够平复心情了,就在上面写‘可以’,不会的字你可以用拼音代替。”“今天为什么哭,能和我说说吗?”小豆会回复我:“小彭在剥豌豆的时候捣乱,这样会影响咱们班的纪律考评,我劝他,他不听,我急哭了……”“郭老师,咱们班《小脚印故事吧》母亲节特辑这一期,我特别喜欢也特别感动,但也有点难过。我有点想妈妈了,我妈妈在阜阳,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小豆真诚地诉说着,我耐心地回应和呵护着。“心情晴雨记录单”是我陪伴小豆的方式,更记录了她敞开心扉努力成长的足迹。

撰写“私人定制”版评语,

共筑“破冰桥”

藏头不藏爱,爱你在心笔尖来。“藏头诗”式的评语里藏着她的名字,“自画像”式评语里描绘着她的样子……一向不爱表达的小豆,在看到眼前的“藏头诗”和“自画像”式的评语时,也咧开嘴美滋滋地笑了。我想,评语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温度;不仅要有新意,还要让人感受到心意。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携手走过了一年的时光。现在的小豆乐于表达,也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她和妈妈一起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故事吧”表演,还经常帮助老师和同学。现在的小豆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这一路的蜕变更是让小豆收获了许多荣誉:“语文大明星”“小小书法家”“三好学生”……我想尽可能地给她多打开一扇“窗”,多为她搭建几座“桥”,努力做她心理的同龄人,成长的同行者。灿烂的笑容,沉甸甸的荣誉夹,这是小豆的成长,更是她七彩的童年!看着眼前小豆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脸上绽开快乐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闪闪发光。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我们处理任何事情之前,应该先看到眼前的人。即使是一段简短的评语,一次走心的沟通,一座无声的“桥”,也可以体现出你的爱与智慧。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