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莫让目标成为成长的包袱

  • 作者:

【概要描述】

莫让目标成为成长的包袱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01 15:40
  • 访问量:
详情

莫让目标成为成长的包袱

 

目标是美好的,但不能让目标成为孩子成长的包袱,因为那些翅膀上系了黄金的鸟儿难以展翅高飞。

进入初三后,儿子每次大考前都会异常焦虑,有时下了晚自习回家后,还偷偷开夜车到凌晨,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导致第二天学习效率低下。我很焦急,多次劝慰儿子不要学习到很晚,但他仍自我加压。

这周末,我决定带着儿子去爬离家不远的奚公山,减减压,借机引导他,注意学习方法。尽管不情愿,他还是在我的劝说下我和一同出发了。

阳光和煦,秋风温柔。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山脚下,触目所及,天高云淡,百草丰茂,儿子也来了兴致,一扫多日来满脸的阴霾。他一会儿找到一棵奇形怪状的小树,一会儿发现一小片野菊,一会儿驻足聆听大树上不知名的鸟儿啼叫,一会儿追逐着一对花蝴蝶奔跑……每当儿子只顾着拍照、玩耍而流连忘“爬”时,我都故意催促:“赶紧爬山,山顶更美。”

爬山途中,无论儿子是想摘几片红叶,还是要捡几块奇异的小石子,亦或是逮个隐藏在草丛中的小蚂蚱……他一旦被眼前的事物绊住脚步,我都要不由分说地赶着他往上爬。

等爬到半山腰,我俩都累得气喘吁吁,儿子想休息一下,我没有同意,催促他继续攀登。此时,儿子渐渐没有了刚开始的欢呼雀跃,要么喊苦叫累,要么只顾低头爬山。

在我的连催带赶下,我俩急匆匆地爬到了山顶。我故意表现出异常兴奋的样子,一边向着山下大喊,一边手舞足蹈地唱跳,儿子则无精打采地呆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儿子好像“看不惯”我的自我陶醉,哭丧着脸说:“妈妈,你觉得这样的爬山有意义吗?只顾着爬山,没有拍照,没有赏景,没有说笑,筋疲力尽,味同嚼蜡,真没劲!”

我故作不解问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爬得快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

儿子听我这样解释,好像气更大了,“爬到山顶确实是我们的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的追求。拍拍照、聊聊天,摘些野果,吃些带来的美食,边爬边欣赏沿途的美景才有意义!”

听闻儿子这样说,我知道火候已到,便微笑着说:“其实,学习不也是在爬山吗?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目标就如这座奚公山,大家都在努力向地上爬。我不明白,你平日那样‘点灯熬油’、加班加点地打体力战,能欣赏到多少爬山途中的美景呢?”

儿子恍然大悟:“考上理想的高中,确实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要劳逸结合,享受生活。目标是美好的,但不能让目标成为我们的负担,累垮了身体,得不偿失。”儿子终于体会到了我的良苦用心。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绚烂的青春需要飞翔的目标,但是,目标是要不断去追求、不断去实现的,目标要切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的,是用来指引孩子成长的。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要立足当下,正确引领,着眼发展,功在未来。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无须约束的自觉、无障碍的人际沟通、高效的跨界融合,积极的情绪、全情的投入与体验。以终为始,关注孩子一生的成长,才是目标。

在这次刻意安排的母子爬山活动中,我想让儿子亲自体验,发现学习、生活中还缺少什么、更需要什么,事实证明,其效果远胜于苦口婆心、夸夸其谈。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中心幼儿园   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