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824期三、四版

第201824期三、四版

【概要描述】

第201824期三、四版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824期     2018年8月30日

 

第三版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 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中心小学   杨晓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建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对自己的定位。教师应该切实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实现由课堂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并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加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

二、要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的设立需要有科学性、合理性、分级性以及确定性,这几种特点需要从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体现出来,这样对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老师要能够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获得相应的知识。

三、需要全面掌握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的,作为老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面既要立足于课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整个过程当中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准备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知识扩展和范围的延伸,注意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四、需要精心进行教案的编写,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和能力

教案是反应一个老师教学思路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老师,需要具备精确编写教案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每班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活动,并且将每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和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标注,完成之后看是否达到该效果,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正。教案既要包括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课时的分布、每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教学后反思等内容,还需要注重对课堂整体的把握。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一定要精心编写教案,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师帮扶机制

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欠缺,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教学能力,学校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师帮扶机制,给年轻的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并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听课任务、作业批改任务以及备课和写教案的任务。

六、建立奖惩机制和评价机制,激发年轻教师的教学潜力

作为年轻教师,需要最多的是鼓励和支持,这对于其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建立奖惩机制和评价机制,对年轻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上进行综合考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激励和支持,能够增强其作为教师的使命感,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教学责任意识和教学能力。

七、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学生课堂总结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可以使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在讨论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桌讨论的方式与小组讨论相比更能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参与到课堂总结中,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一个判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社会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加强学习、充分挖掘潜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文化修养水平,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心倾听   激趣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 山西省沁水县端氏小学    张素堂

小学课堂常常听到教师这样的抱怨:认真备课、讲课,可学生就是不听。尤其低段学生年龄小,好动,常常沉浸在自我世界。教师努力的讲了半天,一些学生还完全处于蒙圈状态,甚至不知道老师讲哪页哪题。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

一、明确要求  规范倾听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一门学问,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探求新方法去引导,去培养。教学中,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给学生讲清上课的具体要求,低段学生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规范要求。如:三二一(坐整齐),小手(放平),双脚(并齐),腰背(挺直),小眼睛(看老师)等,这样师生互动对口令,让学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  乐于倾听   

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分饼》一课,我创设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情境,猪八戒去化缘,得到3张同样的大饼,师徒4人怎么分?孙悟空又化得9张同样的大饼 ,师徒4人又怎么分?课件配了西游记的音乐和动画。学生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动画情境中,聚精会神,在分饼的有趣情境中轻松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及其意义。

三、多种手段  激趣倾听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再现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比如,我在讲授《圆柱体的表面积》时,用课件展示剪拼的过程,动画演示,前后对比,学生能更清楚看到剪开的长方形与原来圆柱侧面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容易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课堂效果来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专注倾听,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2.多种形式游戏竞赛的运用。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就像一支兴奋剂,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游戏竞赛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倾听。如计算在教学中是相对枯燥的内容,它必须反复练习,可在练习中采用“过河”“接力赛”“送信”等方法进行。游戏式教学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3.卡通人物的运用。新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其中有许多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教学中我努力利用这些资源,让他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跟这些卡通人物进行合作,进行比赛。例如:“熊大熊二遇到了难题,他们想请大家帮帮他”“喜羊羊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聪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引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卡通人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贴近生活  诱导倾听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情境,感悟数学的应用之广泛。如在教学“周长”概念时,我就让学生触摸各种物体的边线,量一量自己和小伙伴的腰围、颈围、手腕的一周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的周长,联系各种操作,学生很容易理解周长的含义。

五、关心鼓励  爱上倾听

教师的爱如春风化雨,温暖学生心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动力。一句“有进步!”“你真棒!”“真了不起!”等等,能使学生增加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智慧,更有修养;学会倾听的课堂会更生动、更精彩。

 

 

我看青山多妩媚——  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汪  卫

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中的重要话题,辛弃疾有“我爱青山多妩媚,愿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感慨,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心声。

一、想说爱你不容易

人们呼唤和渴望和谐的师生关系,然而真正处理好又谈何容易?对教师而言,可能是受传统说法“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影响,再加上老师这行业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舒适度层面考量都算不上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行业,有些人选择当老师只是无奈之举,所以缺乏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之情。老师,既要负责教育的重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他们的成绩以应对林林总总的考试。假如学生都是一些品学兼优又聪明又认真的孩子,老师肯定喜欢,可是做到不讨厌那些满嘴脏话、像个小混混的学生又谈何容易?还有一些学生教三遍五遍都不会,让人看着就生气,又怎么会喜欢他们呢?所以作为老师不调整心态接受学生,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不容易。

二、我看青山多妩媚

常言道: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笑。一个不热爱学生,整天板着脸孔对待学生的老师很难获得学生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表扬学生,会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会认为是惩罚,教育和教学的目标都很难实施。因此,老师不能厌倦学生,要热爱学生。

“老师,他踢我一脚。”“老师,他对我打喷嚏。”……总是如此,真让人厌倦。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这样的学生,逃避不是办法,厌倦他们只能让自己难受。既然我们不可能选择学生,就只能调整自己,慢慢改变他们。

不厌倦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能以宽容之心、慈爱之情面对学生时,学生也会真心地喜欢这个老师。

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作为教师,仅仅不厌倦学生是不够的。任小艾曾这样说过:如果老师不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父母般的亲昵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那么就很难教育好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喜欢哪个老师,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就学的很好,这一门学科的整体成绩就高。其实并不奇怪,“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他学习功课好像就是回报喜爱的老师,老师对自己这么好,不努力就有点对不起老师。因此要想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脑筋让他们喜欢你,进而喜欢这门功课,上起课来就会感觉好一些。对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要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挖掘他们的优点,多夸奖、多赞美,让他们不那么烦上课;对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应尽量鼓励他们,时不时地找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让他们感觉老师也是关心他们的,努力用行动赢得每个孩子的喜爱和信任。

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耐心、宽容、负责的老师,而学生们也还只是些孩子,如果能够推己及人,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四、青山见我亦如是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会板着脸孔上课,不愿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不仅会拉大师生的距离,还会使整个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研究证明宽松愉悦的氛围,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避免形成死气沉沉的氛围。

鼓励的语言,能让学生拥有自信;风趣的语言,会使课堂充满笑声;赞美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不会沉默和呆板,学生只会更愿意学习,更热爱学习,也会更热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师生关系也自然会更加和谐融洽。

 

 

巧用课前预习 轻松学英语

□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实验小学  王丽娟

预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前预先独立地学习有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都有着预习语文和数学的习惯,却很少有预习英语的思维。小学英语知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而四年级教材的知识量明显增大,仅靠课堂四十分钟完成教学要求,时间会显得非常紧迫,所以为了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必须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让孩子明确预习的任务和要求

布置预习内容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预习内容要由浅入深,以解决下堂课的重难点为主。四年级教材每单元都涉及新的句型、单词和对话。因此我要求学生分单元分部分预习,对于每一单元的预习不是统一规定要求,而是让学生自主预习,比如我在布置预习部分课文板块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依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我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A级:缓进生,B级:发展生,C级:快进生。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我提出了不同的预习任务(如下所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层次,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A级:能跟读录音,找到哪些是学过的知识。

B级: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本课中的疑点和难点。

C级:能背诵课文,并能通过一些途径自行解决问题。

二、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四年级学生初学预习英语,教师应该对预习有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分析,学会读、划、查、思、问。预习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听力训练,朗读记忆,发现问题,排除障碍,准备材料,系统归纳,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不懂的用“?”标出,听磁带跟读,模仿发音,在书上标上升降调,并在图片的提示和结合旧知识的情况下猜测新知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引导其解决问题,如果解决后用“*”标出。

三、让孩子参与竞争的激励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加分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实践中将预习与加分制相结合,并到月底后再根据分数情况给学生颁发“预习习惯之星”的奖状。这样的激励评价让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高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让孩子重视预习的检查机制

根据不同的任务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估。

1.家长督促,建立家校联系本。

2.建立学习小组,组内互查。

对于书面的预习作业,由组长负责检查;对于朗读,默写等,小组成员互查,组内每位同学既是检查者,也是被检查者;对于思考类的预习作业,组内学生交流并做好登记。

3.课堂提问,教师抽查。

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这样,教师既督促了学生,又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背后必然有艰苦卓绝的准备与付出”。预习为孩子们精彩绝伦的展示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更使他们懂得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含义。我相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只能再次体现预习的价值,而且永远不会脱离预习。课前预习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长期以往,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就掌握了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

 

 

“苦学”为“乐学”:浅议小学数学教学

□ 湖南省衡南县中高小学   阳午生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让学生被动的学、机械的学,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和认识数学的本质。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是什么,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以及数学有什么样的魅力,我们为什么要学它等问题。为了让学生把上述问题弄明白,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课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要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实现。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把带悬念性或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入到课堂中去,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取得的微小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和喜悦的感觉,才能真正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使学生快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建构。

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擅长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转换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在引导地位,学生处在主体地位,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每节课要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异和创新。老师主要起导向作用,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解释。在以往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不仅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扼杀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运算中,教师尽量让学生探索多样的运算方法,在学生表述了自己探索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做好统计,根据实际情况,给不同学生鼓励。同时,教师要准许学生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想法与题目大相庭径,也应对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进行保护和鼓励。由此可知,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和鼓励了学生探索、表达的强烈欲望,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动手操作,具体动手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起点,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就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操作活动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科学,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活动中认识、理解、热爱数学。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复习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计算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让学生们动手尝试,把纸进行裁剪,并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想办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把等腰梯形转化成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反过来也一样,可以通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了以前的内容。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动手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创造性。

数学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教好。特别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课堂实效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促进教师成长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   李  康   巩向峰

当下,一线教师都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能分身出来的脱产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对于学校和教师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一、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的精神气质和内在品格的新型团队

一是深入系统抓师德,规范教师言行。学校通过集中学习、分析案例、自我剖析、思想交流等多种途径,强化“师德规定”是教师从业底线的意识,引导老师加强自我保护,规避“职业陷阱”,追求高尚,远离庸俗。

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建设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学校力求用简单、平实的语言表明立场和主张,让老师一看就清楚,一听就明白。如:我们以“第一看工作,第二看工作,第三看工作”为准绳,引导教师树立工作第一的思想,以“重大节也重小节,同时不忘关注细节”作为教师日常工作和言行的标准,我们以“共同的价值永远高于个体价值”为主导,来提醒老师注重团结,加强协作。

三是不回避矛盾,坚持“错误的言行必须受到惩诫”。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教师,我们主张在分析“是主观还是客观”“是初犯还是累犯”“是能力还是思想”的基础上,坚持原则,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回避矛盾,不搞一团和气。

四是广泛发扬民主,树立教师主人翁意识。学校的重大事项和决策,坚持透明公正,广泛征求教师建议,组织进行深入讨论,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替他们排忧解难。

五是开展各类活动,增进团结,愉悦身心。教师过生日,学校送上一声祝福、一张合影、一本散文、一个蛋糕,聘请专人教女教师练健美操,每周举行健身娱乐活动,创造机会让大家集体聚餐、外出学习等。将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理念植根到每位师生心中。

二、在推进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一是必修课程推进采取课程负责人制,由教研组长全权引导。作为必修课的语文大家系列、数学大师系列、生物的“生命与自然”、综合组“乐器进课堂、班班合唱团、阳光健体”已初见成效。

二是选修课程推进规范有序。首先由教导处牵头成立学校课程规划小组,负责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设计。其次在教师申报基础上,课程规划小组予以审核选修课的开设,指导教师编制学科教学纲要。第三,在学期第一周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每个学生人手一张课表;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个内容;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申报成功的选修课材料将上传至张店八中校园网上,确保选修课的质量。

选修课开设日常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三、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带动作用,抓好教师队伍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化建设

我校重视改进班主任、副班主任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典范带动作用。班主任校本化培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同时提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培训每周一次,分别由教导处和年级组组织。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了解家长需求,注重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沟通方式、充实和丰富内容。

在年级组长主持下加强班会课研究。班主任、副班主任、心理教师集体研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协同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周主题班会与间周一节的心理课要围绕学校目标体现系列化、常态化。

各学科组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如,数学学科的敏锐、专注、有序、细致;体育学科的勇敢、坚韧、毅力、忍耐;政治学科的孝敬、感恩等,从而形成植根于学校基本内容上的学科根基。

 

 第四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学师德建设

□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初级中学   左  群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四有”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树立恰当师德给予了殷切而强烈的希望。作为人民教师,应当不负期望,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实践和传播当中,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既传承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让教师自身价值充分体现,让党和人民满意。

一、提高自身师者素养,既育人又传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踏入讲台的那一刻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人,而是对学生发展、民族提升、人类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的师者。高尚的师德是一名教师的天然素养,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一个都不能少,教师应当肩负起育人和传道的重大任务,既向学生传授安身立命的知识技能,又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深学识将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播和延续,使得受教育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一位具有高尚道德和端正品行的教师,他本身就带有一种无形的教育魅力,可以营造清正的教育学习环境,对受教育者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教师的存在价值还体现在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从某种层度上讲,教师还能够体现和反应每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导向。当代中国教师言谈举止、传道授业之间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理念,涵盖了大到国家,小到每个人的价值层面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作为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等多方面的使命,国家、社会、人民对着教师有着深切的期盼和特殊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对其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更新,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言行。

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才能够用自己的所学和行为来感染学生,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满的浸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

二、严格自律,成为立德树人的好榜样。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在社会中发挥着示范作用。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的品德层次要照比一般社会成员高一些,具有其独特性和高层次性。为此作为教师,应当严格自律,自觉的做好示范引领。

这不仅仅涵盖教师自觉自律的遵守道德、培养道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引领作用,引领价值导向,进一步引领社会氛围。

不可否认,当前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师德水平同职业不吻合的现象。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其身正,不令而行”,师德建设需要教师严格自律,同时也需要社会氛围、国家法律的他律。广大教师要依托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立德树人出发,努力自律,主动增强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衷于传播正确价值导向、科学知识和民族优秀文化,无私奉献,有高尚道德的师者引领社会风尚,久而久之,国家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必然会得到提升。

三、肩负重任,发挥中学学校的自身特色育人。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正经历着由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期,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越来越以成人的姿态要求自己,而中学阶段的教师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着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发展。因此,学校应当勇于肩负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中学教师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