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说“长”道“短”助成长 ——“身体力行、自强不息”主题班会设计

  • 作者:

【概要描述】

说“长”道“短”助成长 ——“身体力行、自强不息”主题班会设计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25 15:28
  • 访问量:
详情

“长”道“短”助成长

——“身体力行、自强不息”主题班会设计

■ 李明国

 

【教育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命陪伴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唤醒生命,感受生命的力量。

2.让学生明白,我们都在追求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我们自己也是他人的环境,修己亦可达人。

3.将小我融入大我,形成成长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一个主题为“生命唤醒生命”的励志故事,在课堂上分享。

2.学生准备一个主题为“生命影响生命”的负能量故事,思考应对策略,制定自我教育方法。

3.教师在课前整理所需的案例、材料和视频,并制作课件。

【班会过程】

一、榜样的力量

(一)播放视频

播放一段以“生命影响生命”为主题的励志故事视频。(视频内容:一匹马半个身子陷入泥潭,无法动弹。两个牧马人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无法将马拉出泥潭。绝望之际,其中一个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赶来马群,让马群围绕着泥潭狂奔。一圈,二圈……原本已经绝望的马突然看到同伴围着自己狂奔,顿时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终于一跃而起,成功跃出了泥潭。)

(二)学生活动

1.观看“马陷泥潭”的视频。

2.议一议:这段视频包含了哪些积极的思想?

3.聊一聊:你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吗?(可以是亲身体验,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故事)

4.悟一悟:这段视频给我们带来的成长感悟是什么?

(三)教师总结

这段视频很让人感动,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命陪伴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唤醒生命的力量。在人生路上,我们有时也会陷入生命的泥潭中动弹不得,真正能帮助我们的,是唤醒,是引领,是激发内在的潜能,是对生命的渴望。而真正能使你从泥潭中奔腾而出的除了别人的引领及唤醒,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觉醒。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能拯救自己的还是你自己。

设计意图:视频中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情景动人心弦,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带入本次班会的主题学习中。

二、正确面对不利的处境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马尚且如此,何况人呢!古人一直教育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如果你的身边都是一些成功和充满正能量的人,相信你也一定是充满阳光和激情的人。所以说,改变一个人,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改变这个人的周边环境,因为环境足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如果我们遇到了影响斗志、影响成长进程的环境,应当如何面对呢?

(一)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夫妻骑驴”的故事。(故事大意:夫妻二人出门,刚开始是妻骑着驴,夫牵驴步行。路人说:这女人太不像话,居然让男人牵驴。妻听了,便和夫交换了位置,夫骑驴,妻牵驴步行。没走几步,又有路人指点:这男人太不像话,居然让女人牵驴。夫脸红了,他们决定夫妻一起骑驴。两人骑着驴,没走几步,路人指点得更加厉害了: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这分明是虐待动物。夫妻俩这下彻底不知所措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干脆都不骑了,两人一起牵着驴赶路。可结果呢?他们夫妻二人还是被路人指指点点:这两个人真傻,明明有一头驴子,可谁也不骑,那你们养这牲口干嘛用呢?夫妻二人很是后悔牵着驴子外出。)

(二)学生活动

1.议一议:故事中的夫妻二人遭遇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2.聊一聊:你有过这样处境不利的生活经历吗?(可以是亲身体验,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故事)你是如何应对的?

设计意图:如果说处于不利境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事,那么正确应对不利的处境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本次班会课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导向作用和行为引导作用。

三、年少正是追梦的年纪

(一)学生活动

1.读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生命清单”。

2.议一议:戈达德是如何设定梦想的?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二)教师总结

戈达德把自己的梦想列成清单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种追求不能是朦胧的或模糊不清的,可以把它具体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此外,敢于梦想、敢于追梦,最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行动使梦想成真,没有行动,只能是空想。想一想,你还在坚持最初的梦想吗?你可以把梦想细化为几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呢?

设计意图:戈达德的“生命清单”是非常著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梦想成真的励志故事,通过自主讨论让学生明白理想不能是空泛的,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梦想成真的最重要因素是行动。通过对这一故事的分析,让大家了解如何设置梦想,以及如何去实现梦想。

(三)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面对巨人》片段《永不放弃》。

2.议一议:视频反映实现梦想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四)教师总结

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正如大家熟知的一篇古文中所写的那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师生一同背诵荀子的《劝学》)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同学们认识到要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背诵荀子的《劝学》,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四、少年,中国梦

(一)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一位学长的访谈录》。(主人公廖至博是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17届毕业生,现就读于空军航空大学,自初中时便立志做空军飞行员。)

设计意图:从身边人实现梦想的历程中感悟追梦的信念,真实可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学生活动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梦”。

(三)教师总结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让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神州大地狼烟四起、列强环伺,帝国主义欲将我鲸吞蚕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生在此时的梁启超先生深感时局危难,却对未来中国充满了希望。同学们,他的希望在哪里?

(四)师生齐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选段。

五、课堂小结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是近代以来每一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与每一位中国人休戚相关。生活在这样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心怀梦想,力行理想;还要心怀天下,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历史。“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自我的梦想追求应该与民族、国家的梦想追求融为一体,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才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赋予青少年的使命。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将个人的人生追求与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将情感进一步升华。

【教育反思】

这节励志主题班会,从小的层面来讲,旨在消解当下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太积极上进的思想或行为。我最初选取了一些反面案例,以此警示学生,但后来想到这样违背了正面引导的德育原则,于是将反面案例全部替换成正面例子,如著名的戈达德的“生命清单”、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长的追梦历程等。这些故事或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信服力,也使整个德育课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为达到德育的宏观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我还选用了当下“中国梦”的例子,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借此让学生懂得,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相关联,激励学生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让学生感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梦想的力量,进而使这堂课拓展了“梦想”的深度,提升了“励志”主题的高度,实现了德育目标。

(作者单位为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专家点评:李明国老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案例,真实可信,感人至深,且联系了今日中国发展宏图和学生成长现实开展力行教育,相信会让学生获益匪浅。如何才能知行合一?若能有所探讨,相信这样的班会更富有价值意义。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德育顾问、原北京101中学副校长  严寅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