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第201818期 2018年6月20日
第一版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大张学校 崔 波 何美丽
当前,教育改革已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迈入“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期。我校始终把“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深化课改进行深入思考:课程观决定教育价值观,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素质结构,课程实施水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与课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主要渠道;孩子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学校推进课程建设,既要立足学生学习的当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未来。基于此,我校坚持“学校教育以课程为核心”的理念,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树立“从知识到生命”的课程理念和“生态润泽”的课堂理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实现了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生态润泽课堂
我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中,引领校干教师不断学思考探讨:在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发展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通过教学最终要把学生带向何方?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校干教师逐步认识到:落实“双基教学”是课程改革的1.0版,实现“三维目标”是课程改革的2.0版,提出“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3.0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语)。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21世纪教育需要着力于“人的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责任、人文底蕴、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通过课程与课堂来承载。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借鉴吸收“生本、生态、生长、生命”的课改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创设“生态润泽”的课堂,优化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明确构建“生态润泽”课堂的基本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确定了“一案、四步、六环节”(【一案】:导学案,【四步】:导—学—展—馈,【六环节】:目标定向——自主先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练习运用——总结评价)的生态润泽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和“以学为中心”课堂学生展示标准、课堂评价机制。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学”——“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补充、质疑、总结、评价、小组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学习能力培养,变“教堂”为“学堂”,引导激励学生“会学、学会、乐学、学乐”,课堂实现了“学生活起来,发言畅起来,辩论多起来,掌声响起来,笑声多起来,思维灵起来”,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我校坚持“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共享师生生命的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上,科学制定《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生本化开发、综合课程主题化开展”三个方面,探索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优化了学校课程结构。
我校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在“构建生态润泽课堂”课改目标引领下,该校不断优化各类学科课程的教学,研讨明确各学科教学主张、课型框架、教学策略等,探索形成了“思维活跃、生本高效”数学课堂、“学生喜欢、轻松愉快”英语课堂、“灵动多彩、趣味个性”综合学科课堂、“体育课堂教学、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体育活动课”四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等,逐渐探索构建起学科特色课堂。例如,语文学科提出“构建拓展开放式语文课程体系,积蓄享用终身的语文素养”的课改目标,明确“夯实基础增量阅读,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教学主张,构建“经典诵读、一主两翼、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形成“精读课型、略读课型、自主阅读课型”等课型基本框架,语文课程朝着“诵读百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方向迈进。
根据“崇德明礼·乐学善思·尚美养趣·砺能笃行”的培养目标,在开展学生课程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德育、智育、艺体、技能”四模块“菜单式” 校本课程。目前共设了《经典诵读》《节日课程》《兴趣韩语》《民乐》《合唱》《陶艺》《排球》《田径》《建模》《围棋》《微机》《金话筒》等32门校本课程,学生100%参加自主走班选修课程学习。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开设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同时,根据“主题统领,课程整合,形式灵活”的原则,设计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校园吉尼斯、快乐假日课程等综合课程,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几年来,我校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上升。先后立项淄博市“十二五”两项规划课题研究并荣获科研成果二等奖,开展了4项为全国、市、区级“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承办了“张店区小学品德学科研修”“淄博市音乐教学研讨会”;《学校课程规划》荣获淄博市学校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在省、市、区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比赛中:学校荣获山东省中小学创客大赛最佳组织奖、淄博市中小学生实验课题创新成果奖、淄博市智力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张店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合唱》连续三年“蝉联”区一等奖、市一等奖,并荣获省一等奖,入选“中国梦·校园情——山东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展演”在山东卫视播出;《器乐》《戏剧》《舞蹈》《排球》《田径》等荣获全区比赛优异成绩。
学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而这一点恰恰是通过构建学校课程实现的。我校在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为主线,努力构建学生喜欢的课程,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学校课程走向民主与开放,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成为了课程的一部分,努力把学校办成真正属于学生的学校。
教育孩子是一场修行
——亲子沟通的三种不良方式
□北京圣仁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詹惠元
由于工作忙碌,成人的内心容易急躁,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当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脾气暴躁,时间长了,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大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提高声调去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在这种歇斯底里中,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师生关系也会慢慢地疏远,于此同时因为彼此关系的疏远甚至是紧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问题。破解导致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每个人的感知、情绪和性别都在个人挑选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上对沟通结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知道其实孩子不是故意不听,他可能是不喜欢你的沟通方式,所以总是忽略了你的话,因此,跟孩子沟通不是你想说什么或者你要说什么,而是要知道孩子听到的是什么,所以对于孩子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
通过15年来,尤其是近5年对于教育的探索,我将生活中易出现的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归结为三大类:
第一类,断层式沟通。当你出现不喜欢的情绪的时候,你选择的是直接规避不说话或转身离开,最明显的就是不说话。当孩子有情绪,你还表现无所谓的时候,这叫断层式沟通。孩子在种沟通模式下立刻感受到了人间的无情,世间的冷漠,感受到没有爱,孤独,所以孩子就会呈现出对这个世界没有生存的希望和动力,那一刻死亡动力是最大的,所以容易导致放弃或自杀。
第二类,结节式沟通。当你将负面感受和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转化成自然而然的有毒的语言通过对方的感官及浅层思考从而储存在心灵深处的精神毒素,使得对方对自己及世界产生错误认知。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拿的是“结节”,就是把自己很多很多负面的信息组装打了一个包,然后突然有一天跟人沟通的时候,以一个小管道的方式直接把这个包的所有的信息汇总到一个空间和一个维度,直接像炸弹一样扔出来,最后导致对方根本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或者会曲解你表达的信息,最后就会导致关系的破裂和受损。或者说是由于自己过往经历了一些伤害或者痛苦,这种负面情绪多批次地没有经过疏导,没有化解,这种怨恨、憎恨储藏在内心深处,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当你把这些变成语言与人沟通的时候,一股脑就说出去了。
第三类,穿孔式沟通。什么叫穿孔?我们做个简单的假设,就是捅破窗户纸,自以为用手捅破窗户纸穿个孔就可以看到屋子的全部,结果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穿孔式的沟通就是指我们自以为是地以过去经验为导向,忽略孩子的感受,已呈现自己的目的为动机表现得急切的方式。判断一个人沟通是否专业就看他是不是穿孔的,而穿破的则是孩子的心灵,你把孩子的心穿破了、刺伤了,你不知道,孩子内在世界的认知是,你不顾及他的感受,也不顾及全部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做的沟通都是穿孔式的沟通。最常见的就是孩子还没有把话说完或者孩子把话说完了,父母或者老师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直接穿过孩子所说的内容,然后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种穿孔式的沟通最后将导致孩子认为父母或老师不懂自己。
教育孩子是一场修行,就如同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为人师,为人母的我们要学会静下心来,体会孩子带给我们的美好,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然后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有话好好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在行为上做孩子的榜样,在语言上想办法说到孩子心理,做一个懂孩子的人,只有你做到这个程度,你才会发现,你说话孩子愿意听,这个听,也代表着他愿意思考……
共选、共读、共悟、共写
——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的策略研究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郑文强
阅读对学生成长影响至关重要,影响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师生共读”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重大突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一、精选内容,打造班级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要关注本班实际,对学生的阅读书目精心甄选,打造班级个性化的阅读。
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读有一定年龄坡度的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例如,在低年级,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学生阅读绘本。在中高年级时,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文学类、经典类书籍成了推荐的首选。在初一上学期,还重点推荐了《城南旧事》一书,并作为一本全班共同的阅读材料,开展了多次阅读交流活动,反响较好。
二、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保驾护航”
在实施以班为本的师生共读活动中,我主要从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从班级环境布置方面入手,创设师生共读的显性条件。在班级图书角,明确图书借阅制度,这样耳濡目染,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定期进行好书推荐。并动员学生贡献自己的书籍来充实班级的读书角,并在班级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好书在孩子手中一一传递。
从隐性条件入手,保证充足自由的阅读时间。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我让学生在书海中尽情遨游;或是在班级中开展好书推荐课、阅读汇报课、剧本表演等,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也要多走进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亦可充分利用早读、晨会、班会等平台,轻松愉悦地与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
三、共读、共情、共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阅读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可是他们读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吸收了多少精华?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阅读汇报交流或展示课来检验学生阅读的成果。阅读汇报课要以学生为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成果,教师只要起到穿针引线的辅助作用或担当一个活动的主持人即可。这样的师生共读交流,学生阅读兴趣持久,教师给予学生的是阅读的拐杖,而学生掌握的是打开自主阅读的金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因此,在阅读交流课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切忌用技巧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是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品读中感悟文本精华,真正做到共读、共情、共悟。
四、积淀、内化、拓展,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二者紧密相连,开展师生共读活动,不仅要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共同完成阅读行为,还要把阅读活动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相融合的能力,让学生做到“在读中思、在读中悟”,把课外书籍中的精华内容通过积淀内化为自我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多写、多思考,在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让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一点,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做采蜜集、阅读书签、撰写漂流感悟、专项的练笔训练或片段仿写等来推进师生共读的进行。
通过这样长期的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从原先无意识地模仿,转变为有意识地引用,在作文中,引自课外书籍中的成语、名言、诗句等俯拾即是,加上教师的适时表扬,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点滴收获。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在师生共读中,我们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同时也让阅读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可以说,师生共读是一种双赢!让我们携手共进,点燃孩子的读书热情吧!
如何让学生写作业不偷懒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中心学校 豆白云
一般来说,学生写作业偷懒的主要原因有:
1.速度慢。做作业时常左顾右盼,爱打岔。作业一多就完成不了。
2.不会做。由于智力或其它一些原因,造成学习障碍。可是又不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遇到困难绕着走,绕不过去就不走”。
3.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天性喜欢玩,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业再去玩”。
以上几点,无疑是学生“偷懒”的表现。因“懒”而慢,因“懒”而不多思考,因“懒”而先玩。那究竟怎样根治这种“懒疾”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起点。学生升级了、换代课老师了、分班了、有新同学了,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刚开始他们都会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包括做作业),一个星期以后,渐渐暴露出自己以前的坏习惯,偶尔不做作业或漏掉几个题、只做一部分作业,统统都会表现来。所以教师刚接触到新一批学生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坚持一个月,以后就不会再为学生“懒”“习惯太差”而发愁了。
2.多表扬。一位网友说:“赞扬是照在孩子心灵的阳光,没有这种阳光,他们就无法发育成长,一次鼓励和表扬,胜过一百次的批评和指责。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只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就得马上表扬。我们只是多费一下口舌而已,却肯定了孩子的价值。有的老师批改作文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挑剔得很。为什么不能‘骨头里找肉’呢?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语言大师。哪怕只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马上说它是排骨。” 好一个欣赏教育。看来对待懒学生的有效办法也是表扬。静静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赏识语言是太吝啬了点,而确实严厉似乎远不如表扬的效果好。
3.要信任。信任,胜过千言万语。要改变学生爱偷懒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激励教育,还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压担子,并信任他。比如:有一次,我在讲授完一课的时候,勾画了一些重点,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先背诵然后再检查。三分钟时间过去后,我便让能背诵下来的同学进行背诵,这时我忽然发现班里的郎宁茹同学似乎想举手,但又很犹豫的样子,郎宁茹是班里学习成绩回头2、3名的角色,看到这里,我立刻点名叫她,当时,她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然后慢腾腾地站了起来,这时我看到许多同学不屑一顾的样子,甚至流露出怀疑的表情,我告诉郎宁茹说:“相信自己,老师会帮助你的。”她定了定神,开始背了,没想到她背得非常流利,立刻,大家都愣住了,几秒钟的寂静,我连忙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都为她鼓起掌来,掌声过后,我说:“郎宁茹同学,你真的很棒!相信你以后会表现得更好!”从那以后,郎宁茹同学果然比以前表现好多了。课余时间,我又与她促膝交谈,鼓励她继续努力,把时间抓紧,多一份自信,少一份自卑。至此,她有了信心,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4.改作业。要多方改革作业,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如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和数量。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 记得有一次 ,教学“年、月、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A.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组填空题。
25分=( )秒 60个月=( )年
8日=( )时 1时15分=( )分
3年=( )月 120小时=( )日
5时=( )分 24个月=( )日
B.制作月历: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今年二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的月历。(教师提供每月第一天为星期几。)
C.查找有关年、月、日的资料,了解年、月、日的来源,了解历法的形成过程,完成一张知识小报。
有层次的“自助餐”型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一份信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总之,偷懒是学习的大敌,久而久之,形成懒惰,那就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进步。老师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学生告别懒惰。
严爱结合打造幸福班集体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杨春艳
从优秀的初中班主任到小学班主任的转变,在一般人的眼中应该是很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也是这种想的,但是当我身在其中时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和不易,回顾第一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爱充足、严不够,总感到有些小小的遗憾,总结了一下得出:当我再继续做班主任工作时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打造幸福班集体需严爱结合。
一、新班集体建立明确班级要求
学期初第一节班会上,我就和学生一同商议,制定了我们班的常规制度,如:
1.每天晨读午写,一名同学值勤。督促全体同学来到以后,尽快交上作业,认真读书或写字。
2.每节课前,第一遍上课铃声响过以后,尽快回到教室,由班长负责监督,全体同学齐背课文或做题,等待老师到来。以上班规的制定,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由此辐射到其他方面,促使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是师生共同商议而定,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执行。
3.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每周评出卫生纪律优胜小组一名,将其张贴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
二、班级“家”氛围的营造
走进我们的教室,您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整洁和清新。那一排排整齐的桌椅,那一尘不染的门窗……这是班级中每一个孩子,每天为自己和其他的孩子送上的第一份礼物。班级中各项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会精心地为自己、为他人能有一个美好的环境而做好自己的工作,班集体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孩子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
走近我们班的孩子,您会为他们的懂事而感动,他们个个学习努力,他们讲文明,懂礼貌,对同学团结,对老师尊敬,他们朝气蓬勃。但他们有时也会很淘气,可我不会有太多的在意,那是他们的天性,应该给他们提供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
记得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为我们班制定了班级口号“快乐班级我的家”。进入这个学期,我把班级口号略作改动——“让幸福住我班。” 制定了班级宣言:“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幸福成长!”班训:“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幸福每一天”。在班会上多次强调,让学生明白,现在他们有两个“家”,一是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家”,第二个“家”的名字叫“班集体”,激起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头脑中有 “班集体”的意识,自觉维护班级荣誉。
三、对待孩子应有“慈母”心和“严父”的理性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我第一年担任小学班主任时,我把我的爱给了我的学生,但是孩子却有时在纪律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时在自习课上,在课堂上不该说话的时候随便说;教师在课堂中正讲着课时,有的孩子就随便插嘴。有的任课教师到办公室找我提到这个情况,我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收效甚微,班级刚刚建立时就要从严要求,不然孩子的坏习惯不仅养不成反而会更放纵自己,有了这样的经历,这一学年开始我就自我反思,从建班开始我就从严要求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到班里强调需要孩子们注意的方方面面,渐渐的,学生的好习惯形成了,他们把一些要求变成了他们的习惯,孩子们都说我像一位“父亲”,一位严厉的“父亲”。
班主任也要有爱孩子的心,哪一个孩子生病了,我都会及时地问候他,哪个孩子受了委屈我也会去拥抱他,当孩子犯错并且知道自己错了,而暗自哭泣时,我也会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去安慰了……在平时,我还常常用表扬某个孩子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孩子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爱严结合,所以,有的孩子说我就是他们的妈妈。
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不断地成长,羽翼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强健,我将更精心地呵护我的班级——这个大家庭,让它幸福,和睦,温馨,快乐!
第二版
小学生家访工作案例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张金军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美丽,怀惴一颗真诚的心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背景,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更好地教育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学生:韩某,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家庭负担很重,无暇顾及他的学习,而且妈妈文化水平低,晚上无法辅导孩子写作业。
案例事件: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有的同学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他,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结果没有了自信,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他妈妈的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爸爸因病去世,妈妈负担很重,无暇顾及他的学习,而且文化水平低,晚上无法辅导孩子写作业,可一旦发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对孩子大打出手。这种方式令韩某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
家访过程:
2018年3月5日,我联系了家长,家长愿意接受家访。走进学生家庭,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困难家庭。
我从表扬孩子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谈论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劳动积极,参加学校体育队训练,能吃苦。家长听了也点头认可,可是,不学习可不行,将来没有知识干什么都吃力。现在管还来得及,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什么人才,做家长的也不会留下遗憾。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妈妈说他们也管,可是管不好。
我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原因:第一,家长管得不到位,本身水平也不高,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教。第二,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第三,可能家长还不知道怎么管教,方法不当。
最后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及时关注班级微信群,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二、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管就要管得彻底,要让孩子心服口服。三、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分析建议:
1.个别面谈。
我经常与韩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其实韩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韩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长多给韩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与韩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要求韩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韩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韩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
4.创造良好的环境。
指导韩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韩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些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韩某不再旷课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改善,在他的努力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期末测试有了明显提高。我相信有了好的开始就有成功的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我班的差生状况一定会得到改善。
如何进行数学例题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王美云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例题教学,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例题既能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范例,又能揭示数学方法,规范思考过程。无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都要重视课堂例题的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效果,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在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探索,谈谈个人思考的一些看法。
一、恰当选题,帮助学生减负增效
例题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代表性,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恰当选择例题,不能一味追求解题的难度和技巧,要选择典型的,能体现现阶段教学目标,能蕴含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例题。另外,恰当的例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题海战”,使学生减负增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置分层例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由于各种因素,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就是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例题设计中,根据学生基础设置不同层次的例题,把原本统一的教学内容变得具有层次性,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要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尤其是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积极行动,这样就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讲解到位,全面呈现解题过程
例题教学中,教师在出示例题后只沿着自己的思路讲解,一个一个条件分析,直至得出结果,这样的讲解看似很流畅,丝毫没有浪费时间,也不会节外生枝,但学生听得很乏味,往往会出现“会做的地方不想听,想听的地方没听到”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在进行例题讲解时,教师要分析清楚、透彻,讲解到位,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解,什么情况下适合这样解,如何规范表达解题的过程等等,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分析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例题讲解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要全面呈现解题过程,暴露如何想,揭示怎样做。某些特殊情况下,教师还应“稚化”自己的思维,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态势,或者假装遭受挫折,一筹莫展,让学生独立分析原因再继续探索等等。
四、注重题后反思,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例题讲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例题的知识点、题型结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等理解透彻并及时进行反思。进行题后反思,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巩固学习成果,真正达到解题的目的;进行题后反思,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从而达到摆脱题海战术的目的。
批评也要讲究艺术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朱连荣
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 的习惯,主动完善自我。批评运用得好,可以使人警醒,运用得不好,会给学生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首先,批评学生应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性格暴躁的学生不宜操之过急,应先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再入情入理地说服。对活泼开朗的学生,不必绕弯子,应像朋友般畅所欲言。对个性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平时表现好的,偶尔犯错误后认识好的,鼓励他将功补过。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要将批评与关爱相结合,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会使他情绪低落,丧失改正的信心。
批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受学生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因素左右。个别教师奉行“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就迁就,而对犯同一错误的后进生却不依不饶。这不仅无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反而会助长优生的不良习气。
批评学生要讲究“度”,不宜过频过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并愿意改正时,就不要抓住问题不放。批评学生时也不必声色俱厉,要把握分寸,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批评学生不能感情用事。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错误就失去理智,气不打一处来,不假思索、不讲方法、不计后果地讽刺、挖苦、甚至谩骂、体罚学生。这样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造成反抗、辍学等。
批评学生应注意提出明确的建议和方法。要切中要害批评,并细心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批评学生应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敏感胆小的学生,最好单独谈心,用语尽量温和些。
批评后要不忘安慰和鼓励,可以说一些激励性的话,如:相信你能改正缺点,做得更好。或给他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使他感受到你的信任,让他意识到自己还可以为班集体出力,唤起他的进取心。
总之,批评学生要能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不能让必要的批评变成伤害。
让“特殊学生”不再“特殊”
□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路小学 李岱
在一个班集体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很特殊:要么是身有残疾,要么父母离异,要么是班干部,要么是后进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且不可小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
一、残疾儿童的教育
作为老师,应该给残疾儿童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虽身残而心不残。残疾儿童身有残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卑感,不主动和周围人接触交往,长此以往,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就给班里的残疾儿童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他们谈心,引导他们和周围同学正常交往,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生活,感受到同学的友善、老师的关爱和班集体的温暖。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积极地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孩子创设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伙伴交流来往;不管孩子取得成功或遭到失败,都要导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经常和孩子一起读文章,引导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单亲家长们积极实践,果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班干部的教育
当班干部的孩子由于在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表现相对突出,就难免产生优越感、自负感。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和其他同学搞好关系。基于以上原因,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教育班干部以平和的心态和同学相处,不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育班干部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学业优秀;教育班干部努力为班级服务,吃苦在前,以身作则,不计较名利得失;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在工作中不偏袒班干部,使他们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四、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的表现一般都不尽人意,这令班主任很头疼。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理解、尊重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严、自尊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要注意保护。
(2)以真诚的爱生之情,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总觉得低人一等,怕没人跟他们玩,同学看不起,老师瞧不上,所以自卑感比较强。班主任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后进生心里的创伤,陶冶他们的情操,用精神的甘露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增强自信心,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3)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能学”变为“会学”,告诉他们如何预习,如何听讲,如何复习,如何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考试前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地方,给他们定下目标。
(4)及时检查反馈,辅导矫正。班主任要对后进生的各个方面及时检查,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面改,监督其及时改正。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帮他们改掉坏习惯,使他们慢慢跟上班集体的步伐,融入这个大家庭。
总之,对特殊学生要采取非常之教育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摸索,在特殊学生的教育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师生同行在爱的路上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 刘灿珍
新教育把阅读作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提倡“通过推广阅读,让阅读这盏灯,去点燃更多人的心灯,让全社会每个人都参与到共建精神家园的行动中来。”结合学校“悦文化”品牌下的师生共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共同读写,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新教育中的一些做法:
一、爱在师生共读中扎根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读书使人目光远大;读书使人思想深邃。读书的好处这么多,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师生共读,就是不错的选择。师生共读,可以是教师读给学生听,学生读给教师听,也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读。师生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舒适惬意而又有童趣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阅读,让孩子们将来能厚积而薄发。
二、爱在师生共写中延续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结合新教育理念:提倡师生共写。我要求学生们每天坚持写日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难在坚持。学生们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去思考、去观察、去读书。写着写着,他们会面临着写不下去的困境,于是纷纷向我抱怨。我把自己的教学随笔拿给学生们翻看,让他们明白,老师除了备课、批改作业,还在坚持学习,书写随笔。我还经常把自己写的文章和学生们分享,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我告诉学生,他们每一天写的东西就是一颗珍珠,这颗珍珠单看可能不圆滑,不光亮,但是你把这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一串美丽的项链。学生们听了我的话,继续行动起来,书写日记。
学完了《第一朵杏花》,我告诉学生们:“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发现北京的第一朵杏花是4月5日开放的。在我们校园里,奇妙的花草树木随处可见,欢迎同学们去发现它们,认识它们,了解他们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并写在日记里。这样,你们也会成为‘小小植物学家’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下课,学生们跑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花坛边、大树下、竹林里、假山下……通过校园实践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身边的植物,增强了爱护植物的意识,掌握了一些植物养护方面的知识。一份份喜悦由此滋生、蔓延,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扩展再扩展。学生们爱上了观察,爱上了写作。
三、爱在社会实践中永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学,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所以,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体验生活,满足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发展。
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我们在家委会的配合下,组织学生分别走进了徐州墨上集、永安生态园、走进大美临沂之旅。大自然是本书,是个大课堂,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体验着大自然的馈赠,乐趣无穷!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到平时学校和书本当中接触不到的知识,见识了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起到了开拓视野,挖掘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作用,这对孩子的知识积累,未来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
四、爱在播撒中收获硕果
我认为,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幸福的孩子,一位热爱生命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身心健康的孩子。在收获一个个精彩日子的同时,是新教育给了我最强烈的幸福感,是新教育让我收获满满。我班的岳林冉同学的《我的好朋友》和《我爱读〈弟子规〉》均荣获市中区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市中区“小小朗读者”的比赛。我也因此荣获市中区辅导一等奖。
作为新教育的普通一员,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和孩子们诵读天下最动听的乐章;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夕阳,我目送孩子们走出校园。坐在桌前,看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笔迹,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做新教育的传播者,让新教育的种子洒满大地,让爱灿烂绽放, 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与幸福!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张 锋
对于数学来说,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用回到生活中去,如此方可让数学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教师应深入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当中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可借助于现实生活来获得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的经历中,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经历中来学习知识。这样就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于自我的亲身经历来获得真实的体验,以此来理解与掌握知识。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得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学习,可将外在知识内化,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精心创设能够体现出生活实效性的教学知识内容。
二、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新课改发展趋势下,教师应在教学当中不再沿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机械记忆,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定,让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当中,尤其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应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应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考虑数学问题,并合理应用数学技能。这将教学生活化真正体现在小学数学当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灵活应用生活化理念,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知识置换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三、合理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即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当中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在教学当中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既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在现实生活当中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学科之美”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丁国慧
《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能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数学知识中的美,使学生能够欣赏美、发现美、感受美。
数字——发现数学学科的“简单抽象之美”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美得让人惊讶,美得让人感叹。简简单单的1、2、3、4、5……,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包罗万象的数字谜题。如数字黑洞123。任取一个整数,将组成这个数的偶数的数字个数,奇数的数字个数和这个数的位数依次写下来,组成一个新的数,重复上述步骤,你会发现,最后的结果始终是123。如518054—336—123;13246670125—6511—134—123。数学游戏也可以让人大开眼界,一张薄纸,不断对折,折30次后,纸叠得有多厚?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它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这是可以计算的:一张纸,折一次有二层,折二次有四层,折三次就有八层……依此类推,当折到第30次时,有2的30次方层,而2的30次方等于1073741824,就按这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计算,它也有10737.41824米高,而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只有8844.42米高。
一年级的孩子初次感知数学之美,不用这么高深,可以源于“认识10以内的数”,每个数字以不同的形态呈现,表示不同的含义,学生在学习书写这些数字时,边写边感受每个数字的不同之处,发现每个数字之美。数字抽象也存在于生活中,孩子们通过学习数字,能够将数字所蕴含的含义与实物的数量对应起来,能够正确地将实物数量与相关的数字联系起来。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能促使孩子们对抽象事物更进一步的了解,感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那些“貌不惊人”的数,创造着数不清的奇迹。
数数——探究数学学科的“逻辑之美”
0、1、2、3、4……,单个的数缺少更多的美感,但是当数与数之间有了逻辑关系的时候,就变得不一样了。解决每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都用到了数与数之间的组合、运算等逻辑关系,使解决问题呈现多样化。这时,数学问题本身会因一定的条件产生规律,同时,在逻辑推理中解决数学问题,显示了人参与其中所起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出人与数学之间的和谐之美。
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数数。1个1个的数、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不同的数法,感受不同的规律。各种数法挑战孩子的思维,能够独立找到其中的规律,并顺利数下去的孩子就非常棒了。在数数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数,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2个2个数的时候,能够对偶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对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点做一个了解,为今后学习因数、倍数的知识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一年级的孩子对在数数中出现的规律,有时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如10、20、30……,孩子们知道这是10个10个的数,但是出现的是23、33、43……时,部分孩子就弄不清楚了,看到有个3,会说这是3个3个数的。这对于孩子们的思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找到其中的规律,还要依照规律找到后面的数。不同要求的数数可以展现不同的规律,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逻辑之美。
数形结合——感受数学学科的“直观之美”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图形与数、数量关系联系在一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各数量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在数学学习的初期,学生对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难接受的,参不透,感悟不深刻。但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思想方法逐渐清晰起来,能自主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在最初用实物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初步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移多补少”时,就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图形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小明有14支铅笔,小丽有6支铅笔,小明给小丽几支铅笔他俩就一样多了?
概念、思想、方法——感悟数学学科的“统一之美”
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步统一的过程。统一的目的也正如希而伯特所说的:“追求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我们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一年级的孩子们就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习个、十、百……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数位等基础的数学知识,知道数的基本组成,能够按照要求读数、写数、数数;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等;探究简单的数学概念,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考虑问题,了解统一计量单位、数学计算方法等的必要性,层层铺垫,为今后探究未知数学领域奠定基础。爱因斯坦一生的梦想就是追求宇宙统一的理论。他用简洁的表达式E=mc2揭示了自然界中质能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统一的艺术品。但他还是没有完成统一的梦想。而我们的孩子们正朝着这样的目标勇敢地前进,在未来探索的道路上,孩子们会更多地感受到数学之美永无止境,不断前行,就能看到更加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
总之,数学之美远远不止这些,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数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关注,感受数学之美源于生活,源于思维,源于不停的求知。
第三版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刘景海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世纪教师的职责。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想象,把他们的设想说出来,发挥他们的天赋。”由此可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一,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从以往“指令者”、“传授者”、“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引导者”,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第二,用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关爱的感情,温柔友善的态度,通情达理的语言,尊重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支持学生的新思路。这样,学生才有想法敢争辩,有疑虑敢提问,有发现敢说出。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促动,才能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才能摩擦出创新意识的智慧火花。
二、创设疑问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使创新的前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有创新的思维,就必须首先创设疑问的情境。问题情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又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设计一系列的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新意见。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之间与高有什么关系?他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用梯形面积的公式计算呢?引导学生用推理、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有“疑”质“难”,探究问果的意识。
三、进行多角度的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它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途径,甚至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多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可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多、新、奇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给你一个硬币,请你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为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启发学生自己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1、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2、把硬币放在直尺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就可以得出直径的长度。把硬币跟两边三角板的两个触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它的直径,再找出中心就是圆心。
3、用笔把硬币的轮廓画下来,再剪成一个圆,然后对折,既能找到它的直径,又能找到它的圆心,用尺子可以量出直径的长度。
4、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到圆心,通过圆心画出直径,量出长度。
由此可见,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弊端,让学生寻找一题多解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创新的愉悦
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欢乐。
总之,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应用,使学生感到自我学习的价值,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吴秀清
音乐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兴趣与爱好恰恰是鼓励、激发一个人学习某种事物的动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重点、细节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通过游戏教学,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利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间像小马车》时,就可以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分组表演进行教学,这种音乐剧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玩”中体验音乐的美
小学生受年龄、文化、心理特征的局限,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例如在教《洗手绢》一课时,我设计了“排列歌词”的音乐游戏:让学生拿着带有图画和歌词的图片。教师在弹唱歌曲时,学生根据听到的歌词从座位跑到前面并根据歌词顺序排队。这样不但帮助学生记住歌词,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们兴趣很高,争着参与。又如关于动物的一课内容教学中,我走下讲台,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做个游戏: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请你表演给大家看!”学生们一听,高兴极了,一头钻进了资料堆里,七手八脚地剪裁、穿戴、模仿、嬉戏,课堂“乱”成了一锅粥,我不但没有生气,反倒要为这种“乱”鼓掌叫好——多好的学习氛围!一阵忙碌后,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一个个亮出了自己的“绝活”:长鼻子的大象笨拙的走来;红头冠的公鸡“喔喔”叫;竖耳朵小白兔蹦蹦跳;学生们载歌载舞,一直“玩”着学会了歌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能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玩”,充分体验音乐作品的旋律美、节奏美、速度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做到有趣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创造表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合理应用乐器进行音乐教学
合理地应用各种器乐对学生教学,既是音乐教师扎实基本功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情的重要手段。作为音乐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在音乐课上,学生总喜欢自由歌唱,总喜欢在课堂上“狂”一下、“野”一番。这也难怪,爱动本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教师过分的压制反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对此,我经常引导他们通过器乐演奏来释放自己“狂”、“野”的情绪。在课堂上,我常常会抱上一堆乐器(以打击乐器、竖笛为主),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并演奏。每次学生见到这些乐器都非常兴奋。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调动思维、寻求知识的力量源泉。在教学设计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它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融为一体,可以很便利地在教室创设音乐教学所需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音乐,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音乐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可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形式,不断为音乐的教学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有趣的音乐教学情境,最终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提升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并广泛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沣西中学 时朝晖
结合长期以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笔者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在组织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如何清晰浅显地阐明某项实验的特性,简明扼要地诠释其原理和作用,并将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效是值得我们一线物理教师认真探究思考的。下面笔者就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班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感观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直观呈现实验结果、阐明实验原理的常用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手段。但是,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在课堂实验教学组织过程中,结合初中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思路,提升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自信感和快乐感。教师结合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讲解,进一步诠释实验原理,揭示客观现象和自然规律,鼓励学生思考疑问、互动交流,在肯定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其认知能力。通过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提升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了解,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己不断进步的意愿,鼓舞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及时的鼓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直接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思维密度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三、边学边实验教学,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形式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开发
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边学边实验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等形式,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动机,变被动的学习为主体的参与,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开发。使学生克服了某些消极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师认真备教案、备学生、备仪器,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法的优势,以提升物理教学实际效果。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章末复习的教学片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谢 峰
一、小组合作,课前准备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本章知识思维导图,将本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等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画清楚。
【教学意图】利用思维导图用形象的图形和丰富颜色吸引学生参与归纳平行四边形整章知识,先将知识点整合,建立结构思维,对已学知识加深领悟,知识点储备好,对练习训练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平行四边形知识回顾、归纳一遍,提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