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架起家校“连心桥” 唱响教育“和谐曲” ——山西省洪洞县高质量推进家校共育共建工作纪实
- 作者:
【概要描述】
架起家校“连心桥” 唱响教育“和谐曲”
——山西省洪洞县高质量推进家校共育共建工作纪实
■ 本报特约通讯员 靳松林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山西省洪洞县教育科技局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以做好家庭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先后出台《洪洞县教育科技局家校共育工作实施方案》《洪洞县中小学家校共建共育工作管理标准》,努力推动家校共育共建工作提质量、上台阶,营造家校同心同向、和谐共处的良好教育生态,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切实推动洪洞教育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转变认知,提升素养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为了切实唤醒父母的育人主体意识,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丰富家长家庭教育知识,洪洞县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均建立了家长学校,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让家长们可以免费获得全面、科学、系统、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压力大时,及时利用家长学校开展“赋能,让未来更美好”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减压活动。
同时,为积极发挥各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洪洞还注意推动各社区和家长学校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开好公益课堂,真正让家长学校成为家长们的“加油站”。
家长在哪里,就把家长学校办到哪里。近年来,洪洞县各校还与时俱进,发力线上,打造了一系列在线课程,突破时空限制,让家长们随时随地都能学。如,大槐树中学家长学校已陆续在线上举办了《家庭类型决定孩子命运》《教育孩子40问》等专题讲座100讲,参加学习人数达1700余人。
洪洞县通过大力建设“线上+线下”的家长学校,切实满足了家长的学习需求,帮助家长纾解了育儿焦虑,深受家长好评。
多元并举,强化沟通
成立家长委员会。全县中小学原则上选举产生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产生班级、校级二级家长委员会。班级一般3~5名委员,年级一般5~9名委员,学校一般9~15名委员。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有效夯实了家校共育之基。中小学家委会委员团结带领全体家长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协调家校关系,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全县家长委员会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定期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活动情况,增强学校、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凝聚学校、家庭之间的管理智慧,全县中小学会定期召开高质量的家长会。会议召开前精心准备,确定主题,制定方案,注重仪式感。会议召开时,中小学校长现场倾听家长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结束后及时改进并反馈。
及时进行家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共性的疑难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集中处理,但一些学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唯有走进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思想动态、学习表现和生活习惯等,才能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全县中小学将家访对象分为一般学生和重点对象两类,针对一般学生,教师主要在周末、寒暑假定期进行家访;面对重点对象,教师会根据需要随时家访。为了切实提升家访的有效性,各校坚持访前有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全面准备学生资料;访时有耐心,客观反映学生在校表现,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平等讨论、积极引导;访后有落实,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家长的需求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及时拿出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
设立家长开放日。为多方面、多角度向家长汇报办学成果,展示学校教师风采,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全县中小学积极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进校园。曲亭镇中心校将家长请进学校与学生共进午餐,学生给家长端饭的情景让很多家长感触颇深;明姜中心校开展亲子运动会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比赛,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家校间的理解互信,还和谐了亲子关系。各校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有力促进了家校共建共育工作的和谐开展。
强化线上沟通。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除了创造各种机会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借助微信、电话、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及时便捷地与家长进行线上沟通。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家长,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很少有机会参与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构建起常态化的线上沟通渠道后,能有效促进其与学校多交流。如今,全县中小学班班都建有家长微信群。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随时给家长分享班级动态、推荐育儿知识。
挖掘潜能,家校共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群体藏龙卧虎,有效挖掘其育人潜能,引导家长进课堂,能有效弥补学校相关师资的不足,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如,大槐树中学率先开展了“百业家长进课堂”活动,定期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进课堂。为深化育人效果,学校精心设计活动流程,每次活动由学生欢迎、孩子介绍父母、亲子拥抱、家长讲解、全班互动、亲子合影、家长与全班同学合影7个环节组成,仪式感满满。此外,该校的家长进课堂并非成功人士的专场,而是只要有一技之长谁都可以进,如今已经有1440余名家长走进课堂,有效丰富了学校课程,拓宽了学生视野,增进了亲子关系,创设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当然,家长进课堂的作用并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的这个过程,还能带给孩子无穷的成长力量。如,堤村中心校堤村学校,一年级学生刘炯霖的妈妈刘瑛,为了走上讲台,用了一周的时间认真学习、备课,终于给全班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交通安全课。看到妈妈备课时的认真和在讲台上授课时的神采,让刘炯霖备受感染,事后不仅听课变得更专心了,作业也都能认真完成了。
除了引导家长进课堂,洪洞县各校还注重培育“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学校各项育人工作。如,大槐树中学家长委员会自愿成立“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家长走进课堂,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发挥特长,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安全护学岗,保障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如今,洪洞县各校每逢举行重大活动,都能看到家长志愿者活跃的身影,他们和广大教师携手同行,一起为学生成长做好引路人、撑好保护伞,真正从教育的“跟随者”变为“同行者”。
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森林的模样,每一寸土壤,每一滴水分,每一缕阳光,每一抹空气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共同促使树苗茁壮成长。洪洞县教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洪洞要进一步在平台搭建、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等方面下功夫,健全完善家校协同育人这个育人大生态,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