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班主任要有“在场”观
- 作者:
【概要描述】
班主任要有“在场”观
大多数学校都有诸如“五到场”“六到位”的规定,要求班主任在两操、班会、集会等活动和有突发状况时“到场”,开展监督、管理、指导,这是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的基本操作。
“场”在这里可以解读为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空间,一种互为影响的场域。我更愿将班主任的“到场”,上升为“在场”。“在场”作为一种社会学的概念,是指“亲身在事情发生、进行的现场”;班级管理意义上的“在场”,指通过师生互动,传达出“我们为对方而存在,我们与对方同在”的信息。班主任“在场”,强调人在场,心在场,作为在场,因一种教育影响、教育策略而存在。
“在场”是一种责任内化
如果说“到场”是落实学校要求任务的例行公事的话,“在场”则是将班级管理内化为自身生命行动的一种教育责任。校会上,有的班主任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前列,与学生站在一起,做出榜样示范;有的班主任却躲在一旁,三三两两闲聊,不管班级队列的混乱状况,这就是“在场”与“到场”的直观区别。
“在场”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使命。有些学校注重提升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参与度,如某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作出了这样的规定:班主任按时到岗加1分,跟在队伍后面跑步加2分,跟在本班队伍后退场加2分……这其实就是从细节上,强化了班主任的“在场”意识和责任。班主任“在场”,强调班主任的身体在场,要在场见证、在场倾听、在场引导,更注重班主任的心灵在场,要主动作为、积极发声、高效引导。“在场”是积极的,通过倾听、关切、交流、阐释,向班级这个特殊场域注入活力。
“在场”是一种时空陪伴
“在场”是“在这里、在这个场里”,在班级现场。有人认为,班主任是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角色,与学生相处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的:“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班主任的“在场”,应是一种生命在场,时空陪伴,体现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行为的楷模。当发现苦口婆心教育下仍有学生早读经常迟到,宣布“向我看齐,如果我哪一次来迟了,一样接受班规惩罚”。早读时,我总是第一个到位,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几天后早读迟到现象绝迹。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做班集体的一员,将自己视为编内的大“学生”。以前有个同事,没课时总是坐在教室后排的一个座位上,或备课,或听课,或课余与学生谈心……学生因此习惯了他的存在,当然,他的这种行为也内化在了学生心中,即便他有时有事不在教室,学生心中始终认为班主任就在身边,与他们同在。
“在场”是一种情感投射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全面、最深远、最持久,有时他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都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命运。班主任要将师爱融入自己的灵魂中,运用到工作中。班主任的“在场”,不是冷冰冰的枯守,不是一脸漠然的监督,不是态度生硬的否定,那样只是“在场的缺席者”,应该是静谧里的生动,躁动中的和谐,严肃里的温情,紧张里的放松,是汩汩流淌的情感清泉,融入学生心田。
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主动接触学生、尊重学生,用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这样的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而是学生身边的好伙伴。班主任要通过细节提升“在场”的品质。我平时在教室做的,不外乎就是捡拾学生掉在地上的纸屑,摆正歪斜的课桌,看看课间活动时有没有学生受伤,隔着窗户看一看科任老师课上时有没有空座位……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间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班主任的“在场”要具有一种心神俱在的融入感,无论是在教室、操场,还是校会、春游,你在场,学生心安,你在场,学生就有心灵寄托,你在场,就意味着一切。
(四川省西充县张澜学校 何春奎)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