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811期

第201811期

【概要描述】

第201811期

【概要描述】

详情

201811   2018515   

 

第一版

 

脚踏实地,狠抓习惯养成  着眼未来,打造优秀品质

——江苏省灌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德育工作亮点纷呈

江苏省灌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     黄金霞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习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中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校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本着“成人成才,从良好习惯开始”的理念,以人为本,扎实有序地开展德育工作,学生良好习惯和良好品德的显著提高,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同时还成为全市创办特色素质教育基地的一个亮点。

队伍建设抓素质提高。为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我校定期组织班主任、教官、教师等德育工作者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参加省市县培训班学习,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大家对做好德育工作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班主任、教官、教师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师德素养。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话家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次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教官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我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通过家访工作引路,从而形成德育工作经验,形成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教书育人风气,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品德的舆论氛围。

我校将主题连队会作为教育学生切入口,将老师们仔细观察到的学生日常行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升华为连队会课主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主题连队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利用主题教育馆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通过校长室的精致化管理检查,及时总结在检查中表现优秀的连队和个人,指出不足和改进措施。利用“防火·防水·防电·防震”综合实践课宣传安全知识,突出实践基地科普馆室优势,形象生动,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良好习惯养成见效快,良好的品德修养成效显著。重视养成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强化了养成教育,本年度,为突出我校的德育主题,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开展“争当文明连队”活动,以连队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进入实践基地扑面而来的是张张笑脸,耳畔充盈的是声声问候。学生的礼仪习惯让我们引为自豪。我校继续强化了“文明连队”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守纪、礼貌、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每天公布各连队得分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求真务实的德育内容,鲜活生动的德育形式是取得德育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德育工作作为贯穿我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抓德育教育形成特色,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近两年连续被评为市优秀实践基地,德育特色工作功不可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规范,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着力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德育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中幸福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班风好比人成长的环境。大家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懒散的圈子助长惰性,而如果成天和优秀努力的人一起就会觉得自己勤奋一点是很平常的事情。记得老人曾经有句话,结交需胜己,似己莫如无。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有学习的方向,和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人多交往沟通就可以潜移默化受他好的影响。放到学生身上,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大都向上求学,积极进取,那么这个班的班风就整体有股催人上进的力量。而教师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课堂的管理和纪律,不能让少数“捣蛋分子”占了先机,成了影响班级的主导力量。

要留意观察那些同组小孩的优点,有某些方面特别突出、值得学习的孩子(比如有领导力特强的孩子、有亲和力极高的孩子、想象力创意很多的孩子等等),尽量让所谓需要转化的学生和他们多接触成为好朋友。朋友就是影响我们的圈子,学生的玩伴也很重要。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组内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我要尤其关注小组长以及组内最有影响力小孩的动向,让他们把正能量传播到整组。

我发现班里有些小男孩特别难以管束,这样的男孩多数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或者数个姐姐,而男孩是家里众人宠溺的“小皇帝”。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关于分析犯罪心理的帖子,在分析罪犯成长背景的时候,提到一类人,引用原话:“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高(小皇帝),而原生家庭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家境贫寒),这样成长环境中的孩子极度自卑又自负,因家中宠溺造成很多性格缺陷且不易与人相处”,而在学生时期又因家境不好同时性格不好而备受外界嘲弄排挤,极度反差的内外环境会让孩子三观扭曲。所以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一味打压批评,一味受到排挤会使小孩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严格打压的政策对于这样的孩子远远不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重要是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孩子明白了是非,自然会从“问题学生”慢慢向好的方向转化。

老师要定期与他谈心,对他讲清楚道理,跟他谈谈你对他成长的关心,让他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深的,是对他们最用心、和他们交流最通畅的人。虽然我们只是陪伴学生走过很短的一部分中学时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用心,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老师的成绩机器。

我发现班里有些小男孩特别不喜欢学英语,他们多数有个共同点,就是不喜欢记忆单词,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记住然后又忘了”。然而英语单词的学习却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掌握好每个单词的发音和书写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把学过的单词分门别类放在一起记。例如季节: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学科:English、Math、Physics history、Chinese……我们要抓住单词这个难题,多督促学生检查听写,达到反复记忆掌握的效果,借此契机猛抓管理。

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我们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要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学生,把和煦的微笑送给学生。

 

 

让写作文成为抒发真情实感的平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中学  赵启虎

写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状态,“立人”和“立言”是相统一的,作文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修炼过程。所谓的“我口写我心”,一是“我口”表达得很流畅、很丰富;二是学生有“写”的兴趣;三是作文材料的获取、选择、组织和表达艺术的提高。现在初中学生在作文时大体有以下三种状况:

一、从心理层面讲,学生没有兴趣来写。

我们对300多名初中学生进行的关于“生活与作文”的调查统计表明,学生“不喜欢作文(应付,为完成任务)”的占29.7%,真正“喜欢”的也只有13.0%,他们中的不少人觉得作文是一种负担,甚至更糟糕的是“害怕、讨厌”作文的也占到了11.3%,35.3%的学生认为“写作的动因”就是“为考试作准备”,35.3%的学生感到“应付考试,照搬套路,过于功利化”是“当前作文最大的弊端”。

二、从生活层面说,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他们的生活就是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家庭的两点一线。我们的调查统计表明,30.3%的学生认为“作文写不好的原因”就是“生活单调无新意”,27.3%的认为“当前作文最大的弊端”在于“远离生活,缺乏感悟,过于高调化”,他们笔下之所以写不出丰富多彩的东西,实际上是他们相对贫乏、单调生活状况的反映,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没有打开,他们的思维天地没有打开,没有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世界,或者说没有引导他们投身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认为“有所感悟,不吐不快”“写作动因”的学生就占38.7%,而34%的觉得“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情感体验”是“最能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这说明学生有强烈的写作愿望和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渴望。

三、从方法层面讲,学生不懂怎样去写。

深入学生实际看来,现在的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为了应付的作文。他们按成人社会的模式来应付,言不由衷,说的不是他们真实的思想,也不是他们的心理、他们的身份、他们的情感所应表达、所能表达的内容,从语言到情感到形式都跟他们的生命状态相差甚远,这是我们作文的现实状况。脱离现实生活的、闭门造车式的作文课“苦”了学生,急煞了教师;硬逼着学生仿范本、编作文如同八股取士一样有害于创作,更不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与成长。

周围生活中常有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演绎,社会热点、影视歌星、节庆活动等都可以引发他们心动神摇。这些情感体验、心理活动都可以入文。大自然、社会、家庭、师生、邻里间的真善美、假丑恶也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澜,审美丑、辨真假、抒真情,以情入文,皆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与其年复一年地说套话,发一些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豪言壮语,不如让学生袒露心扉,追踪热门,指点江山,循情成文。

另一个层面是他们私下的写作。也就是他们私下的交谈、他们那些带锁的日记、他们传递的纸条,那些反映他们真实的东西,他们一般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或者同龄人之中传递,很多情况下他们不给老师看、不给家长看,甚至有一些极端的学生也不给学生班干看,他们要寻找他们的知音,寻找他们的同伴,那些文章反映其真实和本质。但我们时常发现不了这些智慧,开发不了这些作文资源,我们的作文无法深入到他们的这个真实的情感世界里,这实在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但又实实在在说是我们今后作文教学的增长点。

长期用两套语言来交往和表达,用两面性格来应对人生,说得严重一些,将会扭曲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不把作文变成学生真实的世界,变成他们抒发真实情感的一个平台,那么作文就失去了意义,相反还会有害。所以,新课标十分强调说真话、抒真请,“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我们要允许学生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甚至对他们的一些出格言论都要用一种爱护的、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应该过分苛求、过分理性地脱离他们的年龄、身心和情感发展特征去规范他们,这样才能跟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相吻合。

 

 

在经典诵读中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路中新

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最佳,诵读经典可以滋养文化智慧,美化心灵和升华情感,对提升小学生的素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熟读成诵,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经典有利于小学生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例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句子可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的——“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为在《论语》《孟子》等古代典籍里,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经典著作往往融哲理、事理、情理于一炉,蕴藏着大智慧。 

诵读经典除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外,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正所谓 “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因此,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能使学生说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到了高年级,基本上能做到恰当得体地引用所诵读的经典名言警句,使大部分的学生达到“要说口吐莲花,要写笔下生花”的境界,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熏陶涵咏,培养人文素养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在中国,犹如《圣经》在西方,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处世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和教学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是那么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脍炙人口的《弟子规》是一部规范青少年和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书,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育人价值。

实践表明:熏陶涵咏,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特别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让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路径。

三、增强思辨,预定人生目标

通过诵读经典,让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懂得真、善、美,假、恶、丑,对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孔子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但学业难以精进,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互相学习虚心请教,以利于自己的发展。

让孩子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中,学生心里装满了秦汉文章和唐诗宋词元曲,不仅语文功底厚实了,也开阔了思想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传承祖国文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让经典诵读引领学生精彩的人生旅程吧!

 

 

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少先队微课三原则

北京市朝阳区北皋中心小学   赵春鲜

少先队活动课的开设为少先队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创造了新的契机。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确保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少先队活动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的活动课。

在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中,我校试探着开展了“少先队微课”活动,使之成为了辅导员们开展活动课的崭新方法。

一、“微”主题——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队员接受教育的规律是由小到大、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微队课的主题宜小不宜大。在安排上,每节课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学校工作重点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才可深入到队员们的心中。

例如:我校一年级辅导员开展的微队课“入队这一天”:当新队员宣誓入队后,回到自己的教室中,辅导员即组织队员举行汇报、出旗、唱队歌等仪式,而后又让队员们翻看自己的书包,找出父母赠送的一包礼物(礼物事前是保密的),里面有父母写给队员的祝福和希望。当新队员看到父母的这份礼物,惊喜溢于言表,辅导员趁热打铁,让每个队员说说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队员们说出了“这个建队日真让我难忘!”“我要爱护好红领巾!”“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等发自肺腑的言语,既不失童真,又具有真情实感。简短的时间让每个队员都进行亲情教育,更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符合《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中的政治启蒙、组织意识教育的内容要求。

二、“精”环节——加强活动的针对性

“文灭质,博溺心”意为不要做过多的修饰,那样反而破坏了原本纯真之美。而微课,真因为时间短,所以要“精”环节。

例如:两节端午节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其设计环节如下:

主题:“端午风味粽有情”展现了八个环节:简述——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各地风俗;朗诵《端午情》《端午节的怀念》;演讲《端午大江赞》;知识竞赛——伶牙俐齿说端午;观看——赛龙舟和各地格式粽子;活动——现在包粽子;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展示——各小队的手抄报、摄影、书画成果;讨论——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主题:“粽情粽意话端午”少先队活动课采用微队课展示环节:简述——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各地风俗;讨论——端午节的精神品质及其现实意义;活动——辅导员为队员佩戴幸福五彩线;分享——粽子情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两节活动课的环节进行比较,第一节活动课内容多、环节多、形式多,犹如添加了过多调料,而失去了事物原本的味道。

三、“活”形式——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针对队员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辅导员可以灵活地利用时间,如大课间、队会、大队活动前的15-20分钟,选择合适的地点,在教室、操场、大队活动地点等场所因事制宜、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地对队员进行鲜明、生动地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可运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方式。

例如:二(1)中队的辅导员展示的一节微队课——“快乐十分钟”,可谓是形式活泼多样。在了解“课间活动不文明”环节中,采用“红通社采访”的形式,展示他们在校园中收集的一系列照片和视频等,让队员们意识到课间活动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然后一组队员通过现场演示推荐踢毽子、跳绳、板羽球、下棋、拍手等游戏;接着全体队员纷纷上台表演翻花绳、抖空竹、溜溜球,队员充分感受到了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这时候中队长再送上贴心的建议,让队员明白课间还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通过快板的形式,让队员们认识到快乐课间的重要点是——既安全又有意义。献计献策环节是通过全体智慧的贡献和推广,有意义又快乐的事情要大家共享,大家将自己编写的《安全童谣》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向全校。让全体队员都拥有一个安全、快乐的十分钟,最后在《哦,十分钟》的快乐歌曲中结束本次微队课。

微队课是我校初探的一种少先队活动课的新形式,它不仅保留了传统少先队活动课的重要环节,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情景再现、合作体验等活动将少先队元素渗透在少先队员的活动中,在各种活动中能够调到每个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时效性和时代性。

 

 

第二版

 

因材施教,实施分层作业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二小学  

核心素养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真正体现育人功能。分层作业,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作业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

一、摸底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在生理、心理、能力发展等诸多方面。 因材施教,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熟知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考试成绩等,把学生分成优秀学生、中等学生、需要努力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从而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二、分层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实施分层作业正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遵从“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体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程度不同的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有效。每次做作业,学生的正确率高,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

三、设计分层作业——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有效设置分层作业?

(一)分层作业的根本目的

通过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在设计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让学生得到发展?是否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是否关注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分层作业是让那些已经对基础知识掌握非常扎实和牢固的同学,鼓励他们进一步向稍难一些的题或者是质疑题挑战,完成更高的研究性作业;让那些学习、理解和领悟能力稍微慢一点的同学,打好根基,从巩固基础知识做起。

(二)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

1. 统一作业与发展作业相结合。每次作业基础题的难度要适度,内容针对性要强,作业量绝不过大。发展性作业一至三道题,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

2. 高质量与零作业相结合。高质量与零作业就是当天的知识掌握非常牢固,作业质量非常高,不留统一作业,学生们就不用做这部分作业了,因此需要努力的学生集体没有作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个别的学生当天的知识掌握非常牢固,作业质量非常高,也有机会不做这部分作业。当然学习好的同学对于这部分作业零作业的机会更多。尤其是周末零作业的实施,孩子们可轻松地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学到书本课堂无法学到的知识。

3. 自主性与选择性相结合。一开始学生做哪部分作业是我规定好的。但是实践一段时间后,学生开始找我,想多做一些题,基础的学生想尝试难一点的题,优秀的学生想自己独立出题做,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完成作业。

(三)分层作业的设计内容

分层作业不应该是课堂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是课内知识、课本知识的延伸,是多元化的拓展,是学生自己的探讨、挖掘。所以分层作业的内容,我主要从基础题、自编题、互动题、自创情境题、调查实践题、数学调查报告、试卷分析等方面来体现,创造丰富多彩的作业情境,避免每天都让学生重复做书本的题。

(四)学生轮流讲评作业

以往反馈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都是我讲,学生兴趣不浓。我改变了形式,让孩子当小老师,轮流到黑板上板演,讲给大家听。讲完后,轮值同学与听课同学互问互答。轮流讲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是一种挑战,但他们成功了。

分层作业更好地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采用了“分层作业”后,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做作业,尝试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分层作业真正把自主、健康、成长还给了学生,让教育回归了本真、回归了自然、回归了生活和儿童天性,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姚庄小学   张广清

小学科学的许多知识都是归纳概括的产物,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以及认识科学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原因,都是归纳概括的结果。在认识这些知识时,必须经历一个把外部的感性材料经过头脑的思维加工,提炼出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方面为学生归纳概括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以最准确的途径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

一、精心准备观察材料

向学生提供必要而良好的感性材料是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的保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的观察实验材料。例如,教学《植物的茎》一课,由于植物的茎节在外形上常是不明显的,不易被学生清楚的看到,而有节是茎的共同特征,因此可以选择茎节明显的蓖麻和竹做观察材料,还可根据季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柳树、南瓜、狗尾草、黄瓜的茎。

再如,《果实的共同特征》,选择的观察材料既要有肉果,如苹果、梨、黄瓜等,又要有干果,如甜椒、花生等,便于学生获得全面的感性认识。

二、组织学生进行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的前提和基础 。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抽象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了使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获得清晰、准确、深刻的感性认识,就必须引导他们经历探究过程,带着探究的问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以充分感知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认识植物的果实时,让学生解剖后观察苹果、梨、甜椒、花生、黄瓜这五种果实由几部分构成,通过观察知道它们的外部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这样就使学生充分感知了果实的本质特征,为后面的归纳概括打下了基础。

再如,教学《两栖动物》时,针对学生对青蛙和蟾蜍的特征难以理解,同猫、鸽子、鱼的表面特点相对比,从而认识到青蛙和蟾蜍身体表面没有毛、羽毛、鳞(甲)等覆盖,再用手摸一摸,亲手感觉青蛙和蟾蜍身体表面很粘滑、光溜,既无毛和羽毛,也没有鳞(甲),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身体表面裸露,很自然得出二者在外形方面的特征是身体表面裸露。

三、指导学生归纳概括

学生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相同点为线索,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抛弃非本质属性,抽象出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讨论、研究,由个别到一般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教师要让学生口述思维的过程,并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

例如,对植物的果实,在观察不同植物果实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这些不同植物的果实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归纳出它们都有果皮和种子,然后根据这一发现概括出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

又如《哺乳动物》一课,通过比较得出毛牛、猴、狮子的外形相似,相同点:身体表面有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等。抽象出“身体面有毛”是共有的,也就是它们在外形方面的共同特征,再比较出它们在繁殖喂养方面的共同特征是胎生、哺乳。把这几方面综合起来就是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并让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得出所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总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必须结合具体事物,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先从模仿开始,然后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渐体会掌握方法。

 

 

滴水可以穿石——记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一中学   盛金芳

“家长会不就是告状会吗?”“老师肯定会把我们这一段时间表现不好的地方统统告诉家长,回家免不了要挨一顿骂,搞不好还会挨一顿打!”“其实我爸妈根本不愿意来开家长会。”……教室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心目中的家长会就是这样?如何消除孩子和家长们长此以来对家长会的误解,如何利用第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每一个孩子成长真正的关心,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孩子成长的积极性,成了我谋划这次家长会的最主要的着眼点。

这是一个刚组建两个月的新班级,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在新的集体里给新老师一个好印象,所以都在努力表现。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有存在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经过深思,我决定把这第一次家长会的主题定为“这个秋天,因感动美丽”。我收集了孩子们在这两个月中的点点滴滴的令人感动的小细节,每个人都有。根据这些照片,创作了长诗《从盛夏到深秋》,并邀请孩子们一起参加家长会。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家长会怎么会让学生参加呢?同时又好奇老师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而且,我在教室里制作PPT时,还故意不小心让他们偷看到几张图片。在惊讶与好奇中,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中学生活的第一次家长会。同样好奇的还有我们的家长们,那天他们也都早早地走进了教室。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孩子们在学校两个月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看着每个孩子都在为班级而积极忙碌的身影,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暖暖的笑意。

黄同学的爸爸因故迟到了十分钟,把孩子急得不停地跑到学校门口张望,爸爸终于来了,孩子跟爸爸坐在一起时,看着爸爸还没有来得及脱掉的工作服,听着爸爸粗粗的喘气声,孩子的眼泪流了下来,爸爸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手!我相信他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父子之间最动人的心灵的交流!

在《时间煮雨》的音乐声中,我发挥了语文老师的朗诵特长,献上了这首长诗:

从盛夏到深秋

——献给我第六届二班的孩子们

2015年的八月,

盛夏时节,

三十六张如向日葵般绽放着笑脸

汇聚到一起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

——六(2)班

八十三天来,

你们用那颗水晶般的心灵

带给了老师太多太多的感动

叶嘉豪,

还记得那天教室里没有垃圾袋了

你立即跟我说

老师,我回家拿,我家就住在学校门口

要知道,当时正下着雨,

你就这样跑回家了

 

朱宇龙

那天老师批评你了,

你流眼泪了

可是不一会儿

老师又看见你默默地走上讲台

把讲桌底下打扫得干干净净

 

邹响

你是个不怕脏不怕累的孩子

每次值日都很认真

小小的你

钻进卫生橱

仔仔细细地清理垃圾

……   

一个孩子,一段话,一张照片,从部分孩子红了眼圈,到后来教室里唏嘘一片,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二天,孩子们都激动地交上了他们的成长记录。其中一位妈妈写道:孩子主动邀请我看了那篇她和爸爸一起开家长会的日记,她对我说,这是她第二次写文章的时候流泪,可见她在其中倾注了多么真挚的情感。我看完后也很感动,同时也有点小“嫉妒”。孩子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盛老师别具一格的家长会方式,让我在脑海中想像当时的场景。孩子深受教化,发自肺腑地发出了有如朱自清之“背影”的感慨。这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我曾一直觉得孩子对我们的付出是抱有理所当然的态度,我想这个变化一定是因为盛老师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并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了。我很惊喜于孩子的这种变化。非常遗憾,我因工作原因,昨天没能和孩子一起出席家长会,因而让她爸捡了个实惠,孩子写了个他的背影,真让我有些嫉妒。我也许缺席了她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时刻,但我以后一定会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陪孩子一起成长,见证生命的精彩!我期待着下一次家长会的到来!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我们用真爱去呵护成长!我们要认可孩子的每一次努力,赞赏孩子的每一个善行,让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分量,感受到孩子对集体的归属感。

我坚信:爱的水滴定可以穿破误解的磐石!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刘庄小学   沈洪波

《新课标》要求“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对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程领域采取了“大力开发”的策略。这就要求,电脑和网络等应成为学生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手段。要求教师普遍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据处理有关的繁难运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运行,数学的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融会贯通。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富有情趣的情景,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因此,我们只要深刻理解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努力探寻网络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就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师制作课件提供了所需的资料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信息来源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或直接取材于因特网,大大丰富了课件内容和表现形式。现代信息技术能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增大课堂语言流量及容量,从而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比如我们在学校网站或教师的个人博客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到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现代化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改革的前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拥抱现代教育技术,接受挑战,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下工夫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合理而恰当的进行课堂运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与黑板、粉笔、教具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数学教学乃至整个教学教育才会真正事半功倍。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会越来越精彩!

三、运用动画技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于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时,往往演示不好,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如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光点的闪烁,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姜岩岩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生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努力开创教与学的新局面。

一、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丰富

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让学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我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我所教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虽然和大自然很亲近,却也往往不能把生活和生物学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会常常利用各种时机,主动为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我事先安排了学生利用周日回家的机会,发动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对生物的种类进行调查,使他们获得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再加上我的点拨引导,使学生们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把它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把生活知识带进课堂

学生年龄虽然还小,但仍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

其实,我认为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它最忌生硬和勉强,需要的是自然而然地融入。

三、动手动脑,在生活中探究、运用生物学知识

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了具体问题。

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还要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这样,既让学生应用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探索精神,还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的餐桌。开学后,学生对这样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从生物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他们的贡献。

 

 

浅谈记忆性钢琴练习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冯雨曦

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尝试过多种钢琴弹奏背谱记忆的方法,如听觉记忆法、视觉记忆法、运动觉记忆法和概念型记忆法等。每一种记忆方法都能够担任不同的角色,并且由于它们的相互影响,使我们能够很熟练地去默记乐谱。

听觉记忆法是通过耳朵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当我们在练习弹奏乐谱的时候,一边弹奏一边低声唱,使我们对乐谱上的旋律和音符重复记忆,当有唱错或弹错的音符时,我们马上就可以听出来,并在下一次弹奏时得以提前注意和改正。

视觉记忆法是通过眼睛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我们练习新曲目的时候是需要看着谱子的,这样反反复复无数次练习之后,就能够把乐谱默记在脑子里,即使不看乐谱也能顺利地完成弹奏。这种记忆法也使我们能够通过直观的方法亲眼目睹演奏者弹奏时身体的运动状态,有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运动觉记忆法是通过肢体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我们练习弹奏乐曲时在哪里抬手、踩踏板,手指如何在琴键上移动的位置,身体怎样向左向右倾斜等,靠弹奏时身体的律动自然或有意识地记住乐谱的每一个细节。

事实上,听觉、视觉和运动觉这三种记忆法都是被动性记忆法,它们只是把乐谱牢牢地记在心里而已,这样只能产生刻板机械的记忆行为,而概念性记忆法则有所不同。

概念性记忆法是一种有意识的活跃型记忆法,它能使我们有意识地去感觉这种记忆方法,要求在背谱的时候,必须记忆包含音符、和声、音乐作品表达上的细腻变化、乐谱的分句法以及参照标准等等,是让我们能够把乐谱里的许多音乐数据集中起来记忆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学习钢琴的人都必须经过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来练习弹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科学适宜的方式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琴者取得好的成绩并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至关重要。我认为,钢琴记忆性练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尝试性训练。

 

 

校本研修共同体——在欣赏型探究中积极体验

四川省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任天彪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那么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将怎样转型?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其核心素养又是什么,且将怎样形成?德育工作又怎样立足校情开展校本研修,构建发展共同体?

一、欣赏型探究,带来研修共同体建设的新视角

欣赏型探究是一种致力于能力建设的以优势为本的积极方式,其实起步于最初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好问题”。即,在某一组织中,高管们为员工的高离职率忧心忡忡:两年后将有15%的员工离职。管理层就此现象展开专题研讨。当他们开会讨论调研结果时发现了一长串的抱怨与不满:薪水太低、福利不稳定、工作环境压力过大等等。紧接着的讨论就是对于问题根源的不同看法,随后就是相互指责和恶语谩骂。争辩双方坚持已方无错而责任全在对方。最后,一位外部顾问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到底是公司的哪一点使得85%的员工愿意留下来呢。再次调研结果发现了大量意想不到的正面事例。如此一来,他们整个工作的重心就从过去的固守于所看的问题,转移到现在他们所意识到的核心优势方面上来。须知,一个小小的变动,却能带来巨大的改变。为此,欣赏型探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这种有关组织变革发展的系统思想和方法体系,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欣赏型探究抛弃了传统上那种纠缠问题、瞄准缺失的组织管理观,强调组织管理变革,重要的是要发现组织已有的长处和优势,进而引导组织成员共同大胆梦想和实现梦想,从而推动组织管理的积极变革和发展。

二、欣赏型探究,带来研修共同体建设的新形式

1.构建骨干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在今年5月成立“骨干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制定章程,聘请导师,提出“欣赏探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增进友谊,共同发展”主要研修目标,开展系列活动,促使成员之间在多种形式的“草根式”共研中,建立更为广泛而亲密的联系,促使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同提升,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带动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发展。

2.构建年级组(群)发展共同体。着手重点建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的班级教师群体核心和年级教师骨干的主体作用,每月定期开展不同主题内容和形式的“年级备课组”“教导会”等活动,促进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有效沟通,共同思考和交流探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学科教学等措施方法,跟进班级和学生个体等变化,积极构建年级师生发展共同体。本学期以来,我们还尝试打破年级组的行政组织壁垒,开展跨年级组群的共同体建设,把九个年级的班主任分成三个“教研组”,确定研修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分享各年段的教育经验和优势,共享和互补教育资源,增添了新群体专业成长的新感悟。

3.构建班级师生发展共同体。班主任努力实践欣赏型探究理论,挖掘和整合班级潜能、优势,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精神目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班务岗位、主题活动、评价激励方法等等,不断激发、创生和融合及优化班级学生成长氛围,丰富班级组织教育内容,让一批批“好学生”涌现出来。倡导鼓励班主任在创造性的班建工作中,在师生的良好互动合作中,不断传递和生长班级正能量,促进师生共建班集体,共同成长。

4.构建家校社发展共同体。引导班主任注重加强与班级科任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所在社区等合作共建,以活动为纽带,如,校园读书节、校运会、家长学校和家委会等活动,还有“绿色家庭”创建表彰会、家长节活动展示会、“和谐社区”共建推进会等,借助各方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和整合各方参与共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班建支持系统,让班主任不再“孤军奋战”。

 

 

第三版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谈

广东省英德市第六小学    莫庚娣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学风的必备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开展了“放飞学生思想,张扬学生个性”的“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专项活动,力求使教室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幸福的学习乐园。

一、班级风尚牌——擦亮班级特色文化主题

为了突出班级文化特色,我给班级起了“飞羽中队”的名称,以“展翅飞翔,实现梦想”为治班理念,寓意是希望同学们就像小鸟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并把它与全班集体相片制作成“班级风尚牌”,放在教室门口,让学生时刻记得自己班的文化主题。另外,我还引导学生设计了班级口号——“创更好的班级,做更好的自己”,让同学们意识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同学们争取事事尽力、处处文明、个个发展、人人快乐。  

二、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创造温馨幸福的学习乐园

优美、有个性的教室物质文化建设能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

1.“公布区”——实用的班务栏

班务栏里有课程表、座位表、值日生轮值表、班干部情况一览表、班主任寄语等,周围点缀的布置却是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师生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布置出来的,统一又不失个性化的班务栏,美观又实用。

2.“天高任鸟飞”——寓意深刻的评比栏

班里要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就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于是,根据“飞羽中队”主题,我设计了“天高任鸟飞”这个寓意深刻的评比栏,每个同学就是一只小鸟,只要思想上、学习上、纪律上是有进步的,都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在名字上贴一根小羽毛,比一比谁飞得更高、更快。目的是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百鸟争鸣”——展现自我的作品栏

“名篇名画名作不如孩子们的作品更有激励作用”,所以我根据本班的主题设计了“百鸟争鸣”这个作品栏,定期将学生的书画作品、优秀作文等更换上去。让学生欣赏到自己的佳作,提升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4.“硕果飘香”——增强自信的荣誉栏

好的榜样,对学生有激励、导向、榜样示范的作用,所以班里布置有动态的荣誉栏,每个月都会将班级或个人新获得的荣誉张贴上去,展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5.“书香飘飘”——温馨的图书角

让书香溢满教室,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了让大家能有更多的书籍阅读,并能更方便地在下课读到好书,所以我在教室班务栏下创设了图书一角——书香飘飘。同学们在这里可以把自己的爱书共享给其他同学,大大开阔了同学们阅览的视野。

6.自带花草——绿化美化教室

绿色的花草,不但对教室起绿化美化的作用,还会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活力。因此,我动员学生自愿捐花草带来教室,摆在教室的前面和后墙边,教师讲台上也摆放一小盆兰花,让同学们精心打理,巧妙布置,并设计了一条温馨提示:“我整洁了,我美了!”每天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纸屑,还要做到“见到垃圾伸伸手,见到纸屑弯弯腰”,力求教室和谐、温馨、空气清新。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学生随心所欲不逾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校纪校规,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了“飞羽中队”班级公约:1.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相互问候有礼貌。2.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行为规范要遵守。3.锻炼:持之以恒是关键,体魄健壮素质好。4.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5.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上下楼梯有秩序。6.离校:离校熄灯关门窗,平平安安回家去。这“班级公约”条文简洁,易于记忆,操作性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很好的规范作用,有利于他们在这点点滴滴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师生共同的精心布置,我们的个性化的教室呈现在了孩子们面前,教室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印记着他们成长的足迹。

 

 

谁才是课堂的主导者?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中学   闫洪达

我们经常发现,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在年终考核中,会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位教师表现优异,而另一位则落后许多。

这是所有学校都不可回避的现象,对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位教师差别的真正原因不在于业务能力而是他们在班级里所拥有的主导权不同。优秀教师往往主导学生,落后的教师则被学生主导。尽管,某些专家呼吁把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但我们不支持此观点。

专家希望更深层次地将学生的潜能激发,这点毋庸置疑。然而,现实中的孩子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往往会将主导权变异,在师生没有得到协同的课堂上,主导权的转换带来的不是进步,是混乱。

专家关注课堂角色的转换,我们更关注如何掌控课堂,这一点上,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应永远是主导者。

有三个相关问话值得深思。

问话一:现在,如果学校里水平最高的教师布置一项测验、考试或家庭作业,而学生做得很差,他/她会责备谁呢?

预测答案:他/她自己。

问话二:现在,如果学校里最差的教师布置一项测验、考试或家庭作业,孩子们也做得很差,他/她会责备谁呢?

预测答案:学生、或者家长,或者学校行政部门等。

问话三:教师在课堂上能控制谁的行为?

唯一可能的答案:他/她自己的行为。

另外在《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一书中,托德·威特克尔也撰文支持了此观点,摘录如下: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能预言学校里的哪位教师明天把孩子们请进办公室的次数最多?后天呢?当我提出这个问题,一屋子的校长几乎都会举手。我接着问:“你们怎么可能知道呢?难道你们已经有了孩子们的花名册了吗?”答案非常简单:他们知道,因为教室里的主导者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有趣的是,我对任何一群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他们都有同样的反应。(通常说来,那两三个不举手的就是把学生请到办公室次数最多的教师。)

答案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托德·威特克尔关注的是教师的应对,即事件发生时教师做何反应。因为他知道优秀教师都会不懈地改进主导权,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能控制的东西——他们自己的表现上,缺乏掌控力的教师则等待变化,甚至被学生主导。

显然,最优秀的教师时刻为课堂的好坏承担责任,他们会经常反省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是否合适和得当,而最差的教师则正好相反,总是在为课堂的失控寻找借口。

曲欧,15岁,在课堂上特别喜欢插嘴。无论什么讨论,他都插言。无论什么风吹草动他都抢在教师前面评论。他的这种做法让教师很是烦恼,更为严重的是,甚至在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也敢插嘴。

对学生主导权的丧失导致课堂一次又一次失控,面对无法忍受的状况,教师想出了一个办法,课前他给曲欧写了下面的便条:

亲爱的曲欧:

我写这张便条是为了争取你的合作。请你在每节课都限制自己只说两次话。如果你有更多的话要说,就把它写下来。将便条装进信封,把你的话寄给我。我期待你的个人信件。

你真诚的老师

收到一封老师写给自己的信,曲欧感到惊诧又高兴。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并努力在每节课上参照老师的话去做。

其实,有效和无效老师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而在于他们如何行动。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关键是能演绎好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掌控好课堂的发展,做课堂教学永远的主导者。

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就像一个娴熟的音乐家一样,会倾注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获得掌控课堂的技巧,并时刻反省自己。有些教师哀叹:“这是我见过最差的一拨学生!”另一些人则迎接挑战,要把每个班都教成最棒的。

如果每个人都反省自己:“到底谁是主导?”学校生活就会大有起色。这种强有力的办法能提高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并将最终感染学生。

 

 

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张晓梅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和良好的语感,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显然,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来谈一下我多年的体会。

一、培养信心,让学生敢于说英语

孩子在小学阶段,应该把英语学好。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尽早摆脱语言羁绊,更灵活地安排中学各科目的学习时间,尽早把宝贵的青春,投入到其他学科。而自信心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例如:在讲Unit1 Hello这一单元时,当我教授完之后,即兴练习“What’s your name?”句型时,在学生起来回答“My name is……”后,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Great”。然后,我又问指着图片中的男孩,问:“What’s his name?” 学生接着大声回答:“His name is……”“Well done!”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意识到了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能引导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并有一种学有所得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英语口语能力都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既能将知识牢牢掌握,又能将知识迁移。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说英语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来源,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学英语往往从兴趣出发,若强行要他们学英语,反而容易引起厌学情绪;且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害怕出错,不敢张嘴。我们只有从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英语,说英语。在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cake、cat”这两个单词时,我先拿出画有图画的卡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他们会说出相应的单词,然后,我紧接着说“It′a ”,学生接后面“It′a cake/cat”然后我边说边问“Do you like the cake?”马上就会有学生回答“Yes”我就说“Yes,I do.”接着要求学生分组重复练习。然后,我由肯定回答提出否定回答的表达形式,可能极少数学生知道,于是我就说“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 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调动起来了,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再搭配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习惯。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英语

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首先,教师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好教材。小学英语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意识地开口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表演Unit2 My family时,有的小组增加了Mother和Father的角色对自己的种花爱好现身说法;有的小组将家里的喷水壶带来,并将教室绿化角的盆栽搬上“舞台”,布置场景,俨然一台舞台剧即将上演。在这些表演活动中,孩子们充分投入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并将之转化为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开口大声说英语便成为内化的需要,学生自然也就乐于说英语了。

小学英语口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通过以上方式激起学生内心想说英语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自由、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英语,在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最终敢于说英语,爱上说英语,乐于说英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说英语,那么,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坚持不懈地说英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和学生都充满信心、积极探索、锐意创新,那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

 

 

打造初中化学有效课堂初探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一、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我在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一)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二)过程活动式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学生是独特的人,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能够调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能够感染学生的。当教师自始至终板着脸讲课,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造成心理闭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812期
下一个: 第201810期
上一个: 第201812期
下一个: 第201810期
上一个 : 第201812期
下一个 : 第201810期
上一个 : 第201812期
下一个 : 第201810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