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

  • 作者:

【概要描述】

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29 15:10
  • 访问量:
详情

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本”,就成为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结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设计教学目标要立足“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础。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指引性、规定性的作用,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设计《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我根据新课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发现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这个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目标要求是“感知父母的辛劳,孝敬父母”;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要求是“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三学段(56年级)的目标要求是“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要求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整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教育要求。由此,我就紧紧围绕“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学段目标来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体会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小记者采访、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二、选择教学方法要聚焦“核心素养”

在如今的家庭中,小学生往往被家长视为“掌上明珠”,享受着长辈们的百般呵护。他们在情感上得到的总是单向“输入”,不懂得如何关心家人,凡事往往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对日常的生活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很少顾及家庭和长辈的处境,对父母的辛苦付出视为理所应当,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结合《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小见大,用一些细节作为教学突破口,聚焦核心素养,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父母辛苦操劳的回忆,激发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课前,我通过班级家长群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请他们拍一张自己在家做家务或工作时的照片发到家长群。家长们把照片发上来之后,我在这些众多生活画面中选取了一些最能触动学生内心的照片,如一双粗糙的手、磨破的一双鞋、花白的头发……然后做成了一个音乐相册。在上课伊始,相册在《爸爸妈妈辛苦了》的歌声中缓缓打开。当孩子们从相册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家中忙碌的身影时,无不为之动容。

三、联结课堂内外要围绕“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时,通过对班级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了解,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三项课外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学到的“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布置学生写一篇以“父母一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观察日记,让学生用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父母一日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二是结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算一算每天父母花在工作上、操持家务、赡养老人和培育子女上的时间各是多少。三是结合学生在劳动课上学到的贺卡制作方法,让学生为父母制作一张“感恩卡”。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中感受父母的辛劳。最后,通过开展“我为父母尽孝心”主题活动,让学生谈一谈怎样做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布置适当的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行动践行“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核心素养要求。

四、发挥评价功能要基于“核心素养”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学生在展示他的爸爸是一位马路清洁工时,其他同学都“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位同学的脸也“唰”的一下红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清洁工”这个职业在学生心目中的“不屑”,并及时告诉同学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尊重不同的职业,并示意让这个学生说下去,当同学们听到他爸爸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看到他拍的爸爸在寒风中打扫卫生的照片……同学们都禁不住赞叹起来。这位同学也由刚才的窘迫变得自豪起来。最后,这位同学拿出自己制作的一张“感恩卡”,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爸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您用勤劳的双手,给我们的城市一个整洁的容貌,给我们的街道一个干净的衣着……爸爸,我爱您!”一阵热烈的掌声顿时在教室里回响了起来。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把“以学科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积极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东伏小学  李正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