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2024年5月15日总第1782期

2024年5月15日总第1782期

【概要描述】

2024年5月15日总第1782期

【概要描述】

详情

总第1782期         2024年5月15日

 

一版

 

沐浴心育阳光  守护少年成长

——山西省阳城县教育局坚持以“四强四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王 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山西省阳城县教育系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纵向贯通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横向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全方位织牢、织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网,切实保障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在校园播撒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向敏  程先国)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常识”。以此为契机,重庆市开州区关坪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关坪完小”)因地制宜巧创新,开辟种植园、开展主题活动、开发相关课程、开拓研学基地……不仅让中医药文化这一国粹在校园得到传承,还以此为支点有效撬动德智体美劳五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美食节嗨翻天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五洲小学在操场上举办了主题为“劳以启智,动以润心”的校园美食节,各式各样的美味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直咽口水。图为学生们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

陈仕川/摄影报道

 

黑龙江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记者  王峰)

本报讯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黑龙江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以美育浸润学生、教师、学校,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河北设立校园体育实验班(记者  王峰)

本报讯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自2024年起在省内首设校园体育实验班。

 

安徽畅通学校食品安全投诉渠道(记者  王峰)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食安办、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建立食品安全“你呼我应”工作机制。

 

二版

 

下好“五子”棋  融合出效益(覃 剑)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夷陵区教研中心)是夷陵区教育局所属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担负着区域内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职能。为了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来,夷陵区教研中心通过下好“五子”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打造“教改教研,服务争先”党建品牌,有力推动全区教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好宣传“组合拳”  筑牢反诈“防火墙”(周洁  华小雁)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系统无诈校园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深化防范虚假信息诈骗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师生家长识别、防范虚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全力遏制虚假信息诈骗入侵校园的势头,保障学校师生及其家庭的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甘露实验小学凝聚多方力量,深入开展“无诈学校”创建活动,真正让防骗意识、识诈技能深植师生内心,实现了校园零诈骗。

 

山东省临沂桃园中学用脚步丈量世界  用眼睛记录风景(通讯员  张永兰 公彦利)

本报讯  “研”途皆知识,“学”中促成长。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山东省临沂桃园中学举行了春季序列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行走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信义实验小学给书包瘦身  让快乐倍增(通讯员  詹凯媛)

本报讯  一个合适的书包重量应该是孩子体重的10%左右,过重的书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负担。现在小学生的书包普遍过重,为了帮助孩子们给书包减重,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及“五项管理”精神,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信义实验小学日前发起了“小书包,大瘦身”活动。

 

河南省陕州中学创编校园课本剧  用心演绎品经典(通讯员  梁林红  宁旭霞)

本报讯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阅读经典最过瘾的方式莫过于套上戏服,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近日,河南省陕州中学为学生们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开展课本剧展演,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在学校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三版

 

韩庆芳:做“走心”的教育(孟繁烨)

在山东省高密市豪迈高中教师韩庆芳看来,真正的教育应当是“走心”的。她认为:“班主任每天都走在学生的身边,但不一定都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不‘走心’的教育,孩子们不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也很难实现教育的效果。”

做班主任工作已20多年,韩老师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教室,最愿意上的课是班会课,最愿意交的朋友就是学生。作为一名知天命的老班主任,韩老师依旧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依旧在激情四射地教研,依旧在能量满满地带领团队、帮扶别人。

“在做好‘尊重教育’‘动力教育’和‘大视野教育’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为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启幸福之门。”在韩老师看来,成长是内在的需求和自身的追求,是超越平庸,突破瓶颈,主动提升生命价值的基本状态。

 

江苏省黄桥初中教育集团着力构建劳动育人新模式(叶继生  吕小军)

“同学们,今天我们齐聚黄桥小南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我们要深刻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近日,在江苏省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劳动实践活动开营仪式上,新城分校校长陈红林这样激励同学们。

野炊烹饪、舞龙、丰收锣鼓、芋头酥制作、香囊制作、陶艺、烹饪、稻草编绳……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兴致盎然。

 

对“体考神器”热销不能听之任之(张立美)

当下,全国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排上日程。记者调查发现,号称“体考神器”的兴奋运动液“重出江湖”,有关学生相约购买的信息在网络平台流传,部分网购平台相关产品的销量达数万。

实际上,这些号称“体考神器”的兴奋运动液氮泵产品,主要成分之一是咖啡因,且咖啡因含量普遍较高,往往是正常饮料的多倍,甚至有的多达18倍。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长期服用液氮泵产品,过量摄入咖啡因,很可能造成身体不适,会出现头晕、心动过速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甚至面临死亡风险。如果发生这种情形,不但无法发挥神效,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反而给体育中考拉后腿,危害考生身体健康。换言之,家长跟风给孩子服用“体考神器”,很可能瘪了钱包,坑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着想,家长不要胡乱给孩子服用号称“体考神器”的兴奋运动液,特别是不能给心脏有问题的考生服用。

 

“AI+作业”只能是助手而非“枪手”(张淳艺)

“我天生对文科不太感兴趣,所以高一时很多文科作业都直接扔给AI了。”在广东省揭阳市读高二的黄毅,向记者分享了使用AIGC帮助自己写作业的经历。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却提前一步进入了中学课堂,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连接到了“AI+”。

近年来,AI技术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焦点,今年的全国两会,许多代表委员针对教育领域如何引入AI技术建言献策。而在现实生活中,AI技术已经开始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正在使用AI完成作业。

 

四版

 

好校长要有“烟火气”(龚俊波)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能够成就一群好老师,培养一批好学生。校长,作为管理的“灵魂”,学校的“名片”,教师的“首席”,不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更承载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热切期盼。

对于好校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好校长要有“文气”,有的说好校长要有“霸气”,有的说好校长要“大气”……而我,更希望好校长要有“烟火气”。校长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有“烟火气”的校长,让家长觉得更亲切,让师生觉得更亲近,让社会觉得更亲和,让教育更亲民。那么,如何做一个有“烟火气”的好校长呢?

 

教师团队有效激励的基本原则(霍庆)

有效激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内部实施的能够达到正向激励效果,有助于提升全校教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并能够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及学校整体建设目标达成的激励行为。实施教师团队有效激励,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现代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调动、利用甚至挖掘一切可用的资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具体而有效的帮助。同时,更应坚持以下激励原则。

 

老师,我就不种菜!(陈康和)

学校里有一块菜地,取名“南山菜园”,绿油油的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家长们的朋友圈分享也是有音有画、高调炫耀。校长很自豪,决定大干一场,要种植更多品种的瓜果蔬菜,让菜园四季如春,能长时间“生长”在朋友圈里。

这个任务落到了四年级学生身上。老师一声令下,他们立即松土的松土,种菜的种菜,浇水的浇水,忙得不悦乐乎。站在一旁的我,眼前似乎涌现出一大片“绿意浓,满园春色正葱茏,李白争相艳,蜂蝶纷飞觅蜜踪”的景象。

 

五版

 

一节有温度的作文课(齐帅)

这学期我开始带学校的趣味作文课,班里汇集了好多没有挤上“豪华快车”的落榜英雄——因为人数限制,没有报上别的兴趣班的学生。

一进教室,看着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反感,我微笑着告诉他们:“咱们这节课不写作文,就聊天。”此话一出,个别学生用怀疑与好奇的眼神看着我。

紧接着,我便模仿电视台记者的样子,微笑着走到一名男同学面前说:“帅哥你好,我是白小日报记者,想采访一下你,你为什么来参加作文兴趣班?”我这一问,直接把眼前这个高个子男孩给吓懵了,他脸颊微红,不知所措地站在座位上。此时,教室里早已笑成一片。我接着以夸张的语气问:“是因为爱写作文吗?还是无奈之选呢?还是听说教作文的老师是个大美女啊?”“哈哈哈……”教室里又一次传来一阵狂笑。

 

探索非遗文化  深化劳动教育(黄亚妹)

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沪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Traditional skills”(传统技能)学习中,我与学生一同踏上了一段探寻中国非遗文化的旅程。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劳动教育深刻内涵的探寻。

遇见非遗之旅:劳动之美的探寻

旅途中,学生亲眼目睹了鸬鹚捕鱼的壮观场景,感受到了渔夫们与鸬鹚之间的默契与协作;亲手尝试编织了中国结,体会到了手指间细腻而精巧的劳动;欣赏了捏面人的精湛技艺,惊叹于劳动者们用双手创造出的生动与灵动。这些非遗文化不仅展示了劳动的魅力与创造力,更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好课需要“慢工磨”

——《金波作品选》交流课心得(刘娟)

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整本书交流课更不容易。为了继续践行新课标,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给章贡区老师上一节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金波作品选》的交流展示课,我用一个月时间研读、备课、磨课,圆满完成了任务。

1.一定要研读文本

只有上课老师做到心中有书,才有资格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从拿到《金波作品选》,整整一个月,它和新课标一直跟随着我,一有空我就翻阅。特别是每一次试教,研讨后,我不急着修改某个环节,而是先消化研讨的内容,再去读这本书,细细品读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玩具、每一个游戏、每一个故事。不停地在问自己,为什么今年的必读书目要改成《金波作品选》(以前的必读书目是《一起长大的玩具》),这与里面选取的13个故事到底有什么关联?如何找准一个共同点切入?先前以“章贡好声音”留声卡朗读为什么支撑不了这本书分享交流的整个课堂?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车轮式”的试教磨课下,我以“有趣、温暖”作为切入点,以“任务一:玩具大观园,任务二:故事博览会”作为学习任务群驱动,每个任务又有三个子活动作为主线,这样的课堂瞬间明朗起来。

 

突破自己的一般般(朱欢)

从教16年,我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逆袭,变化的是地点,不变的是对教育的热爱。16年来,我对专业成长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做一名好老师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过,一直用海量阅读和大量实践充实自己、丰盈自己、成人达己。

在乡村小学初为人师

2008年7月,我从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考入了南昌高新区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学后不久,我迎来了第一次全校公开课。记得当时,我上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我利用几张卡纸做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可是由于粘性不够,上课时教具不停地往下掉,这让我惊慌失措、乱了方寸,可想而知:我的人生第一次公开课以失败而告终。评课时,我一直红着脸、低着头,接受大家中肯的建议。

几天后,我在想:难道我不适合当老师,怎么才能突破自己的一般般?于是,我想到了阅读。在寂静的乡村夜晚,有孤独,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我先去书店购买了专业成长的书籍,然后就在那个夏天伴随着蛙声一片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阅读,在那个冬天北风呼呼中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地思考怎么把课上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第二学期的公开课如约而至,不过这次是体育公开课。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份自认为不错的教案,照葫芦画瓢,全盘复制粘贴过来。虽然,课上得没那么生动活泼,但至少是完成了所有的教学环节,胆子大了些,心态也不那么紧张了。

 

六版

 

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谭岭)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促进学生积极前行的强大力量。它宛如一把金钥匙,能够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我一直把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作为重要目标。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激发内驱力的关键。如海伦·凯勒所说:“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接手新班级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我都会以生涯规划、人生理想、高考目标等内容为题,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奋斗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目标如明灯,能照亮前行的路。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林丹)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而非被动地漂泊?作为班主任,我深知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在实践中尝试了一些方法,并得到了积极的效果。

首先,我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兴趣  培育情趣  涵养乐趣  树立志趣(李文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其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求知?这是每一位教育者都需深思的问题。内驱力是学生持续学习、自我进步的核心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我总结出如下学习内驱力提升的“四趣”之道。

一、激发兴趣:点燃求知的火种

二、培育情趣:深耕学科的热爱

三、涵养乐趣:体验学习的幸福

四、树立志趣:明确学习的意义

 

打造班级风云榜  撬动学生内驱力(蒋永明)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基本上是依赖教师的外力督促,缺乏自觉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学习往往缺乏动力,呈现出消极和佛系的状态。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所在。作为班主任,我尝试用班级风云榜激发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满足感,继而形成对学习的兴趣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家校联动,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罗番)

“苏苏(化名)上课又打瞌睡了!”“苏苏作业又没完成!”“苏苏成绩又下降了!”……我班科任老师们纷纷向我“投诉”苏苏的种种不良表现。苏苏是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我校的,但现在她学习不在状态,成绩一落千丈。科任老师们很着急,对苏苏格外关注,企图通过齐抓共管,帮她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可苏苏却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我想借助家长的力量来转化苏苏。于是,我联系了苏苏妈妈。电话一接通,苏苏妈妈就向我大吐苦水:“老师,苏苏这孩子咋一点学习的内驱力都没有啊。上高中以来,我发现她成绩下滑很厉害。我们对她的学习很上心,周末给她报了好几门线上课程,还请了家教老师,可她一点进步也没有,反而越来越厌学。老师,现在都高二了,你说这孩子还有希望吗?我们家长很焦虑……”苏苏妈妈的一番话引发了我的深思。在学校,老师们严抓严管,尽心尽力帮助苏苏;在家里,父母想法设法,给苏苏安排各种辅导课程提升成绩。老师和家长把该做的都做了,可苏苏却还在“沉睡中”。症结在哪呢?

 

点燃“学习内驱力”之火(周丽雅)

说到学习,我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发光发热的燃料。虽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都可以让他们燃烧,但若想这把火长燃不灭,关键还得看学生自己是不是乐意学。因此,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至关重要。教育,就是点燃“学习内驱力”之火,学生是燃料,环境是氧气,方法则是补给。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燃料合适、氧气充足,补给不断。

一、点燃的基础——燃料合适:学生有动力学

二、燃烧的关键——氧气充足:学生有底气学

三、不灭的奥秘——补给不断:学生有想法学

 

三维度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王怡)

我以L同学的成长为例,从奥苏贝尔提出的内驱力三维度——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谈谈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方法。

一、以自我提高内驱力为根,满足胜任需要

有些学生常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比别人差,L同学就是其中的代表。直到那次,轮到L担任值日班长,他到校早,上课专注,询问老师问题时声音响亮。放学总结时,也准备得很充分。原来L并不是不可以,他只是缺少获得自信心的机会。那天后,我将擦黑板的工作交给他,也鼓励他报名参加运动会和艺术节演出。渐渐地,L脸上展露了笑容,走路抬头挺胸,虽成绩起色不大,但阴郁的气质有所改变。

我不仅为L同学提供班内岗位,还鼓励他通过努力胜任这些工作,让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是转化的第一步,也是根本的一步。

 

七版

 

教育的有痕与无痕

——班级叙事中的评价艺术(王荣平)

自从加入新教育实验以来,我一直积极实践“师生共写随笔”。通过随笔这一形式,我和我的学生共同分享生活的感悟,交流彼此的思想。至今,我们已经累积了87篇班级叙事,每一篇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学生轮流书写班级故事,记录一天的感悟与思考,而我也会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从中找到话题,分享感悟、提出建议、给予评价。

 

以“四步法”培育学生规则意识(杜长军)

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生。亮亮(化名)是新转入我班的学生,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然而,正是这样的学生,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树立规则意识,进而融入集体。

 

自习课上的反思

从简单粗暴到智慧引导(学赵静)

在不久前的一节自习课上,课堂上原本安静的氛围,被小浩(化名)的低沉声音打破,他未专注于作业,而是在与同桌交谈。有同学抬头看向他,我也小声提醒:“小浩,别说话了,快写题。”可他只安静了一小会儿,又开始说话。我再次提醒,但没多久他又找同桌说话。这次,我快速走向他,厉声喝道:“你,出去!”

 

直面失败,勇敢前行(花兴)

小雨(化名),那个总是以出色表现赢得赞誉的女孩,周五下午却带着犹豫和不安来找我。

 

八版

 

如何起一个好听又响亮的班名(李云)

班名,作为班级文化之魂,承载着集体的荣誉与梦想。一个独特的班名,既能彰显班级特色,又能激发同学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为班级取一个富有意义且引人深思的名字,是每位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也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

 

倒计时牌也可化焦虑为珍视(罗番)

百日誓师后,为了激励学生抓紧宝贵的时间,学校高三年级各班都在黑板正上方最醒目的位置设置了高考倒计时牌。它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学生时间的紧迫。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倒计时牌,却隐藏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劳动创造美,实践铸辉煌

——博毅班“美食制作小达人”活动纪实(钟春兰)

劳动创造美,劳动最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拍摄微电影:记录班委工作好风景(邓晓悦)

班委工作总结,是每学期结束时班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由于组织形式单一、参与人数有限等原因,学生对于班委报告式的工作总结早已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使班委总结几乎流于形式。为了改变现状,也为了适应班级项目制管理的需求,这次我想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本学期的班委工作总结。

 

助力农村孩子踏上探索之旅(李艳玲)

教育家卢梭曾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与其抱怨农村学生的局限性,不如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引路人,帮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情投意和”——为学生幸福成长赋能(曲艺宁)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因遭受挫折或压力过大不快乐时,班主任如果能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情投意和”四个方面,引导学生重构认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赋予每一次努力以积极的意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使学生习得幸福的方法与能力,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