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728期

第201728期

【概要描述】

第201728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728期   2017年10月20日   

 

第一版

 

重德育常态  抓生活细节

山东省莒南县石莲子中学      山东省莒南县第五中学  曹殿卿

教育无小事,细节无处不在,细节决定学生的成长,细节决定德育的成败。细节的重要,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有完美的教育细节,就没有宏伟的教育大厦,而常态化的德育工作是长期的、细致的,也是时常被人所忽视的,很多时候德育工作往往是“投入多效能低”。究其原因,有德育目标定位问题:太过理想化;有德育方法问题:说教多,行动少;有德育内容的问题:贪大求全,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有家庭教育的问题,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还有德育管理的问题,德育只停留在嘴上,而落实不到学生的“人”上。

新形势下,就德育创新建设,莒南县石莲子中学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取得显著成效。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成功的秘诀何在?

一、常规德育,于细微处入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学校德育工作固然是大事,但不宜好高骛远、纸上谈兵,而必须追求“实”追求“细”。学校结合实际,拟定了“以德育统领教学,德育贯穿始终”的德育工作策略,采取“一横一纵”的德育工作措施。横:学校团工委、政教处每周设立一个德育专题,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教育活动,如“小手牵大手,共筑碧水蓝天”“读书、明理、做人”“拥抱春天,播种绿色”等;纵:从课堂教学到学生三餐前的《弟子规》背诵到课间操“习近平寄语”,一日学习生活无不渗透德育。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小广播”和校园宣传栏等,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宣传引导:学生弯腰捡起一片纸屑、捡到的饭卡、水卡及时上交、帮助残疾同学上下楼梯……这些看似细微的事情,通过校园广播或宣传栏进行“放大”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机制,促进学生时时、处处、事事育德。

二、文化育德,于熏陶中入情

 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充满生机活力的花草树木,整齐排放的车辆,洁净的座椅,温馨的安全提示,感人的励志故事,暖心的校长寄语,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产生一种规范的体验,而且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励上进的作用,学生不自觉地在“文化”校园中得到熏陶和启迪,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学校除了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集体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外,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如依托少年宫开展绘画比赛、书法比赛、棋艺比赛、球类比赛等,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等,每年举办一次汉字听写大赛等,将道德、情感、创新内化至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学校极力推进国学进课堂,每学期举办“诵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三餐前集体背诵《弟子规》,课中表演经典国学情景剧,王德明校长主导推进书法进课堂并亲自施教。国学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吟诵古人篇章,倾听古人教诲,汲取古人智慧,积淀了文化底蕴,铸就美好品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生活育德,于体验中入心

道德教育的生活化过程,是个人与其生活世界在意义上的理解过程,亦即生活的文化意义解释过程。当然,回归生活,也不仅是回归当下生活,因为任何生活都是延续的,不可能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停留与展开。因而,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也会在当下生活的延展性上,引导个体理解自己所在世界的过去,即理解自己文化的由来,与自己文化的过往发生意义的联结,让自己所在文化的过去之光,照亮当下及未来。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德育工作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道德需求,努力践行“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1.主体参与,释放生命潜能

学生是感性的生命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鲜活情感的人。如学生会的“文明监督岗轮值”,班级的“班干部轮岗制”,学生自我主持“国旗下的讲话”等,唤醒了每位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了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方面。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参与,珍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满足,明确了学生道德生成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能动的、自主的、情感生命得以释放的人。

2.经历体验,生成道德意识

生成在于活动。学生的道德规范不是完全靠外部力量塑造的,更应该在亲历体验中生成。为此,我校创造性地开拓德育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情感,在亲历中生成道德意识。如学生在“今天我帮厨”“今天我当家”“一日班主任”等一系列活动中亲身参与、真切体验,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深刻感悟,明理践行,创造性地为丰富和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创造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亲历,生成道德意识。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也是王德明校长的座右铭。他常说,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也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更是做好其他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多寻找生活中的细节,抓住契机,使德育与生活紧密结合,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持之以恒,扎实推进,让德育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让学生自然参与其中,少抡铁榔头,多用绣花针,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学校德育工作定能取得更好的实效,结下丰硕的果实。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

湖南省冷水江市岩口中心小学   卢克玲

一、体育教师要具备安全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责任心。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发自内心地去为学生的安全考虑,并为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进行周密的考虑,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安全进行保障。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保护技能

除了要具备爱心与责任心之外,还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保护技能,这样在学生受到安全威胁的时候就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首先,体育教师要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可能用到的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性检查,除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上课情况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班级的上课情况,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上课的场地要有明确的范围,最好能安排有关人员在场地周围做好警戒工作。对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器械,如破损、老旧等,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故障。

其次,要对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判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活动,身体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可以适当地不参与体育活动,在上课前应对学生的所有情况进行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注重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有危险性的活动要做安全化的处理,并且注重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防止出现运动伤害。

第三,要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测,并进行初步的危险排除。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要第一时间采取初步的救援措施,让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并积累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危险。

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防护措施的教学,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流鼻血、跌倒、肌肉拉伤等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

三、体育教师要优化工作程序

为了防止体育课堂上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就要在教学之前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的教学规范、体育器械的使用制度、体育馆的使用制度等,在制定规范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严禁任何人违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障。

四、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体育课程的安全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学生的参与也格外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也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安全要领和防护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将安全视为重要的行为,当学生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用体育课堂中学习到的防护技能进行自我保护,以逃避可能的危险。

五、结语

安全是学生幸福的保证,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由于体育课具有特殊的活动特性,使得课堂中难免出现一些运动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教育,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并且灵活和熟练地应用课程中的内容,结合体育实践课程来对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以便顺利地展开体育教学。

 

 

文章不厌百回改

——小学生高段作文批改感悟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小学    

怎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师轻轻松松地批改好学生作文,同时又能通过批改学生作文,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效果,结合小学高段作文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对比修改,改中提升

教师的精心指导,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到了高段,小学生每篇作文可能会在很短时间内一气呵成,不费很大功夫,一篇作文写好了,任务看似完成了。这时候,老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告诉或让学生明白现在离一篇成功的作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千万别认为一切搞定了,万事大吉了。让学生不能被暂时的“胜利感”所左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学生在语言组织能力、推理能力、表述能力、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势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说一阶段的作文只是一篇成功作文的雏形而已。因此,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暗示”学生,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暗示方式莫过于以点带面,让学生自行醒悟,自觉进行修改。当作文初稿完成以后,教师可以按照好、中、差三个等次各选几本在班里范读,让学生通过“听”,体会好的作文好在哪里,差的作文差在哪里,同时,通过学生认真听、仔细想,并针对文章的选材、结构、修辞、句式、用词等提出不同的疑问,从而达到共同辩证,共同认可,共同进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听他人,谈他人,鉴赏他人作文的同时,在心里暗暗形成一个对比,滋生一种动力,快速而准确地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一来,会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时候,教师不再用更多次,重复地去纠正一个或几个相同的错误,而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对较集中的,相同或相近的毛病和问题进行点评和修改,让作文批改达到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效果。

二、借助范例,自评自悟

在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帮助下,每个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已经很清楚地浮出水面,接下来就是修改的问题了。

常言道“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见修改这一环节在成就一篇好的作文中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小学生练笔,提高作文整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和方式。如果和范文作文中犯有同样的错误,存在同样的问题,修改起来比较容易,因为问题已经明确了,学生只要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和纠正便可以了,难点在于对一些潜在和隐藏较深的问题的挖掘,要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必须在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自己作文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重复领会自己作文的语言感情,另一方面要仔细推敲句子,锤炼语言。用心去体会,感悟、领会自己作文的败笔之处,从而达到修改的目的。

其实,“当局者迷”的情况在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自己很不容易发现,往往是自以为是,感觉良好。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除了自读自修,还可以采取同学之间互换读作文,以便深层次地找到问题,进行修改。这样逐步发现,逐步修改,不但使小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作文能力。采用这样的方式批改作文,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批改量,为教师从事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腾出了时间。

三、精心批阅,找准问题

一篇作文,从立意、谋篇、用词、理句到形成、修改,经学生层层把关后再交给教师手中的时候,可以说已经是一块没有多少瑕疵的“玉”了,篇篇看着精彩、鲜活、引人入胜。不管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已经能够经得起推敲和琢磨了,教师这时候再去批改就轻松容易多了,只有点化一二,便可以使作文成为上乘之作。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可以把腾出来的时间用在一些作文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对他们进行面批面改,悉心指导他们如何把句子写通顺,如何把意思表达清楚,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尽力挖掘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上是我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相信大家还会有许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新,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在我们的指导下得到应有的提高。

 

 

育生命自觉,促师生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王鑫鹏

从事教师这一工作不知不觉间已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我内心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彷徨。我脑海中经常这样想:怎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教学质量高就可以称之为好老师吗?我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当接触过叶澜先生的新基础教育思想后,我内心产生的疑问得到了解答,我也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培养生命自觉的学生,成长为生命自觉的新型教师,是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深刻内涵。

在学习中,新基础教育中一些理论知识、实践案例,让我增长了教育智慧,提升了自身能力,让我感受到教育工作不能一成不变,教育工作不是单纯的进行授业,还要进行“道”的传授。新基础教育更多的是追求人的行为与思想的共生成长。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叶先生的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热爱学生生命个体,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作为教师也要避免忽视学生生命的孕育和发展中的差异性。

新基础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符合主题”的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一部分,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教育将类似“驯兽”。这句话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不自觉地在反思自己的从教历程,想想自己有没有成为这样一名“驯兽人”。我想,这样错误的道路我也是曾经走过的。在工作之初,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以一种认真仔细的态度去完成,对学生的要求不具有差异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的“学”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体现。在阅读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我想,如果我早一步接触到“新基础教育”的话,可能我会更早地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以主动健康发展的积极心态、主动能力和健康精神去培育学生,在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取向上充分考虑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不求近利,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了长远的规划与打算。这样,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真正得到尊重,才会在幸福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主动的态度,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挖掘出自身潜在的生命色彩。

在阅读新基础教育后,教师要成长为生命自觉的新型教师这一点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事业心,将事业发展、职业生命与整个人生融为一体。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责任心。另外,“爱心”是教师素养中较为特殊的要求,也是一名教师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爱的教育才能与学生搭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才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而观察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倾听学生意见,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教师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具备自我发展的追求。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是作为一名专业化教师的基础。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培养自己广泛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单纯地依赖教科书,只研究自己所学的科目,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来说是不够的。教师广泛的涉猎文史哲专业书籍,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读懂人生与世界,能与他人更好地沟通与交流,能弥补自身对生活与未来认识的不足。叶澜先生在书中还提到教师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要具备敏于探究、善于策划、强于反思和反思基础上的重建与敢于开拓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境,才会勇于尝试更多自己未做过的事,敢于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

教师的生命成长也要注重日常实践中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能熟练掌握所任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范围、性质与相关程度等,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发展,是一种汲取知识后的思想沉淀,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内在认知产生影响。同时,教师的教育专业研究,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更深入地进行教育实践研究,最终实现自我生命成长。

教育是一曲华美的交响乐章,师生的生命成长,就是那乐曲中正在跃动的音符。我相信,在新基础教育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会发展,学生会成长,教书育人的使命也将更好的实现!

 

 

让评语架起学生成功的“心桥”

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刘庄小学   朱玉国

后进生由于智力、方法等方面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但渴望成功、渴望表扬是每一个学生内心的基本愿望。通过操行评语给学生以希望,无疑成为学生逐步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一、用好放大镜,给学生以信心。一个班级,总有一些学习、纪律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粗看,在他们身上好像找不到优点,此时我们要用好“放大镜”,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放大学生的优点,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一个“我能行”的人,进而增强其进取的自信心。比如我给一位学习不专心、爱搞恶作剧的后进生这样写评语:“孩子,那一次当我看到你那么积极地帮其他小组的同学擦黑板时,我是多么高兴!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你身上的闪光点,我相信它们一定会继续发光、发热下去的!如果你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努力的话,一定会有收获的,老师期待着你在学习上能更进一步,你能行!”

二、唱好“励志曲”,给学生以激励。教育应是一个“以情育情”的过程,教师的情感能够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传达给学生,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因此操行评语应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奏响催人进取的“励志曲”,时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期待,满怀拳拳爱意,让教师的期待流淌期间。班级中有一位留守儿童,虽然聪明却不爱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留下的是希望,守护的是美好。你是开在老师心中最美的花朵,运动会上曾留下你矫健的身影,朗诵赛上曾传出你悦耳的声音,联欢会上曾有过你优美的舞姿。孩子,聪明的头脑是你最大的财富,可是天才出于勤奋,如果你能再勤奋一些,你的学习成绩将更进一步,老师对你有信心,老师期待着……”

三、铺就“希望路”,给学生以方向。最后,学生的缺点应该在评语中有所反映,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这样对学生才是负责任的,但措词上不要生硬,要体现老师的关怀和期望,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情意,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给一位平时学习努力,做事认真,但成绩不佳的学生写评语时,我这样写道:“孩子,我凝视过你渴求知识的眼睛,目睹过你勤奋努力的身影,倾听过你真诚爽朗的笑声,擦拭过你委屈难过的泪水,但我更忘不了你考试前的担心,考试后的失望与无奈……坚持不一定胜利,但放弃注定会失败!老师期待着你能改进学习方法,扬帆远航!”

 

 

语文教学中要学会巧妙设疑

湖南省华容县禹山镇南山中学   严慧远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之端,学之端。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激发疑问,能有效开启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己任的语文教学,思维能力训练尤为重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如何巧妙设疑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在知识的重点处巧妙设疑

每堂课的教材总有那么一、两个关键处。在教材的关键处激疑,不仅可收到纲举目张之效,而且可促使学生思维多方面发散,有助于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学习《阿长与山海经》,眼看着学生已速读了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概括出了内容要点,马上就要进入到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课文写法的程序中来,节骨眼上可提出问题:文中体现作者对阿长情感的话有哪些?主体情感到底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就抓住了作品“尊敬、感激、怀念”的感情基调而不至于偏离到“讨厌、怀恨、批判”等理解上去,下一程序中的学习便可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二、在学生学习的困难处巧妙设疑

学生提出疑问,应尽力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自主解决。一要知道学生的困惑处;二要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三要适当铺垫,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不仅有利于激发了学生思考,解决疑难,而且也能从教师的激疑中学到一些思维的方法。

三、在学习的难点处巧妙设疑

激疑就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不仅读懂字面上的东西,而且还要领悟字面后的深意。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无疑处发现问题,解除疑惑。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的“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一句,学生往往容易识别这是个比喻句,就是不能进一步思考,没有问题提出来。教师可在这个“无疑处”激疑:“万里”“和“一步”各比喻什么?“一步”和“万里”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把具有国际意义的“夺取全国胜利”的事件比成“一步”?朱熹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师从无疑处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深思,深思后释疑,既深入了解了内容,又提高了认识。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

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四、在学生学习之易错处巧妙设疑

一般来说,学生致错除学习态度外,往往是由于事实不明,或者概念不清,或者观点含混。教师应探明原因对症激疑促思:或补充事实,或理清原委,或发散思考弄清概念,可分析鉴别明确观点……宁鸿彬老师在执教《中国石拱桥》时,为理解课文说明对象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及举例说明方法的特点而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课文只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是否是说中国的石拱桥有一部分类似赵州桥,一部分类似卢沟桥?②为什么只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③为什么只举这两个例子而不举其他例子?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纠正了“中国石拱桥分两类,恰如赵州桥和卢沟桥”错误认识,并获得了说明文通过恰当举例来说明写作对象的某些特征的规律性认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五、在教材体系的拓展处巧妙设疑

教师要善于在教材学习基本完成后,巧设疑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和迁移,使学习内容得以拓展。为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内在的人文教育素材,使学生学习达到举一反三,人文共举的目的。如学习《台阶》,在学生理解了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在梦想造台阶、准备造台阶、建造新台阶、台阶建成人老去的情节中表现“父亲”人物形象后,不妨这样设疑:本小说发表于什么时候?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如何?小说要表现的就是“我的父亲”吗?然后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小说“引发读者对‘父辈’生活的理解同情和命运关注,含蓄指出农民生存状态需要改变”深刻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中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愿各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能巧妙置疑布惑,有效开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训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是十分可行的一项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引和带动,提高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不断思考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版

 

如何有效地进行片段作文训练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城镇初中   霍海霞

这两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小作文写作占八十分之多。其中包括描述性训练、说明性训练、评议性训练、续写、文章赏析等多种形式,很利于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片段训练的针对性

片段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

1. 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所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用片段形式反映它。

2. 作文片段训练,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经常写生活细节,有意无意去观察认识生活,就会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3. 片段训练的可行性。作文片段训练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只用一节课的时间。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因此,这种训练方法方便易行。

二、片段训练的具体方法

片段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笔头练。

1. 仿写。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段,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

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也许有个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 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避谣演说”;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段练习。

3. 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方式。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

其二是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内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此外,还可让学生把学校生活片段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及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三、片段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有计划性。教师心中首先要有个训练线索:初一,以写人记事为主;初二,以状物说明为主;初三以上以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加一些其他有关的训练。

2. 用大作文和周记的训练同步配合。把大作文作为片段训练的综合运用,每周一次,应用文也应在大作文本上进行;小作文用来作片段训练;周记本用来作总结。作文片段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必须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不能求之过急,不可半途而废,且每前进一步,都作一次小结,写作水平才能竹子开花———节节高。

 

 

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探讨

湖南省衡南县云集中学   全天国

1. 我国现代外语教学相关理论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教育实践受教育理论的支配和影响,使教学效果也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我们要理清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思路,不断地培养充实英语教师的教学理论的具体内涵,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我们要努力让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研究自己的教学体系,以实践结合理论来实施教学,避免肓目的随从,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现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首先进行理论的学习,然后加以反思应用,并投入实践验证。在投人实践研究之后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进行教学探讨,最后上升到理论。

2. 英语教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有很多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备课,只有通过教师备课,方可保证教学有序的进行。初一年级是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做好备课准备,保证教学质量,并针对学生的成绩差异做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案、备学法、态度、价值观等,应用创新思维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英语教学涉及到的是词汇、句型、短语、语法等知识要点的整理工作,因而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只依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要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知识,不断地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小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程序可按照一般程序进行,每个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目的。

3.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情感交流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教师要严以律己。英语学习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尤其是小学生,会把负面、正面的情绪都带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老师学会观察学生们的情绪变化,情感环境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学生心情较愉快的时候,思维就比较敏捷,接受知识的速度较快;而当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思维会受到阻塞。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熟练地应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情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消除学生的消积与畏惧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面对学生的不同心理,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情感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英语学习的活跃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要只顾着赶课时,一味的授课,而不注重学生的负面情绪。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加一些对话、游戏等,以活跃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同时可以加强他们的读说能力,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来对学生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4. 在加强英语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一些学生虽然很努力,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指出他们学习的薄弱环节,帮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温故而知新。要每天给予学生一到两个小时用来练习听力,适当地做一些不同的题型加强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

课后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强化他们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并给英语学习者介绍一些较好的书籍,使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不能只顾着学书本上的知识,要学会如何熟练地运用英语。     

5. 结语

在我国现代英语已经成为大众学习的主流,而我国的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小学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口语及日常的交际用语的培养,中学英语教学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并不能做到听说读写同时加强。

针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努力加强英语教学,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

 

 

中专生思想教育浅谈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职业中专   李桂亮

中专生能否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到中专合格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和未来。为此,中专生思想教育工作应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立足于提高中专生的素质,以新的思路调整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充实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在观念上、方法上实现思想教育工作向开放转变,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应有作用。 

一、调整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完善思想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在新形势下,环境变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变了,教育对象的特点也变了,中专思想教育也必须随之转变。这种转变可从两方面着手:教育目标要由以单纯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单一规格,向更明确、更全面、多层次要求的方向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因此,高校思想教育目标,必须按照世纪人才需求来确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观念,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紧跟时代步伐,加宽教育内容。中专学生思想教育内容,要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具有针对性,要将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吸呐进来,增加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内容。除了要继续抓好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尤其要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同时,还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开展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美育在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同时,能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能增强调控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二、大目标教育应通过一系列的小目标教育来实现

所谓大目标教育,一般是指远大理想、前途的教育。所谓小目标教育,一般是指具体的阶段性工作和学习目标,乃至个人的前途理想方面的教育。作为中专学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技术的新型的建设人才是我们的总目标。从整体着眼,分析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包含了以下的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及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改革开放的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等,这些教育体现着中专学生思想品德的特色及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各项教育内容应互相参透,互为补充,发挥整体效应。为了增加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把思想教育目标化、具体化。我们可以把专业思想教育这个大目标分为“四个层次”落实到“三个阶段”。所谓“四个层次”就是“了解专业,安心专业,热爱专业,立志献身专业”。所谓“三个阶段”就是“导向阶段(一年级),定向阶段(二年级),立志献身阶段(三年级)。”

三、在思想教育实施途径上,要形成学校各级人员齐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健全科学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调控体系,以学工部(处)、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为主干,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现在中专任课教师与学生脱离,这种现象必须扭转,要通过建立导师制或任课教师分工负责制等形式,使教师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转变思想中发挥作用。 同时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中专生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有分清是非的能力,有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积极性。因此,要培养中专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使他们由被动走向主动,从而发挥中专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   王智勇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新课标中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着数学学科的魅力,它的内容包容万象。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立德育人。

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德育素材

数学课的内容表面看似乎较为枯燥,除了一些单调的符号就是一些直观的数字,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牵制到如何去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上,往往忽略了题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教材中搭配有很多的阅读资料“你知道吗”,其中就介绍了很多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教师应充分重视,合理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你知道吗?”之后,介绍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科学化、规范化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三、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整齐,书写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要求中年级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划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

 

 

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山西省稷山县稷峰一中   文春燕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与方法的体现。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有哪些策略呢?

一、下工夫钻研教材,把握课文重点

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教材,要在“语文教材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课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便很难做到以课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我任教初中语文多年,每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设计教学。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我从实践中总结了创设情景如下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景;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名言警句创设问题情景;借助各种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借助各种媒体创设问题情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总结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一是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用暗示激励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欣赏的话语,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允许学生提出无价值的问题,不轻易否定。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汇报讲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三是重视对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

三、突出重点,略去无效环节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有序,教学过程中要坚定一个课堂有效的理念,略去无用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以导入环节来说,在之前我所上过的公开课上,总是把导入设计过繁,虽然语言优美或设计新颖能吸引听课者的眼球,但是归根结底如果没有很好地达到为我的教学任务服务的目的,那么它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需要认真改进。因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华娟博士谈到,导入便是“读书人的引子”,要精粹、要短,重点在于让听众安静下来,进入状态,巧妙地衔接到说书人要讲的故事中去。我从实践中对比总结出好的导入要做到三点:“衔接紧密”“引起兴趣”“富于实效”。在备课时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更不能为热闹而活动,一定要看学生能通过每个教学环节收获什么,在高效的理念指引下进行教学,略去那些无用的、花里胡哨的环节。

总而言之,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任务和经历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能力成为新课堂的有机整合训练目标。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浅谈发展创造性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王美云

发展数学创新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下面,就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谈自我的见解。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 数形转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与形是和谐统一的,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用数形转化思想解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函数的教学中利用数形转化进行解题。

2. 逆向思维, 培养灵活应变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就是利用某些概念、性质以及运算法则的可逆性来求解的一种方法,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把一些常见的逆向思维的技巧用于解题中,不仅可以深化对基础的理解,同时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中,公式的正向和逆向运用。

3. 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非常规解法是相对于常规解法而言的,即根据题目的特点,简捷而合理地求出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适当采用这种特殊的解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如:特值代入法。

4. 引导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和选择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活跃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综合性的突发心理现象,是人脑中最优越的功能,是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灵感一经触发,就会被突然催化,使感性材料突然转化为理性认识。

1.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对于学好数学具有强烈而持久的作用。可见,紧扣教材,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心理状态,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学习中体现学生的自信心及自我价值?如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知识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前,可以插入我国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在学习“勾股定理”前,进行操作、观察、测量、猜想、验证等步骤,引入新课。

2. 创新学习方式

创新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应该强调“教师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测量、猜想、验证、合作、探索、交流等途径,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几点建议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结构, 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数学知识。

2. 教师要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避免使自己成为“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力量”。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探索,给学生创设情境,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3. 在中学阶段,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数学观的培养,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因此,有效地培养数学解题的能力,解题之后的反思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第三版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东凫山小学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导者,承担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对学生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调整班级管理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学中,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其他科任教师的桥梁,是学生工作的实践者,同时,班主任也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对班主任而言,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是学校教育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健康、生活和学习的人。总之,和谐班级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作为班级建设中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二、班主任积极推进情感教育

首先,班主任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将学生放在工作的首位。一些学生的家境较差,往往会遭到周围同学的嘲笑,这时,班主任既要帮其调整心态,更要教育班里的其他学生,让其明白嘲笑别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其次,班级里总会有一些爱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不可对其全盘否定,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与学习情况,发现其闪光点,从而给予学生发挥优势的机会。在学生犯错后,班主任不可一味的批评,而忽略对其心理和思想上的教育。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学生,注重细节,爱捣乱的学生可能在音乐、体育方面较为优秀,班主任要及时发现挖掘其潜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严格遵守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

三、关心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实时观察学生的微小变化,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在新时期,社会各界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学生教育的关键点。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班主任在发现学生进步时,需要对其进行鼓励,激励其更好、更快的成长,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其能够始终用饱满的热情来面对生活、学习;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出现退步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增强其心理素质,以免日后遇到事情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性

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学生的激励、问题的沟通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导等方面。

(1)学习激励中的艺术性激励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和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来产生同样的激励效果。

(2)沟通过程中的艺术性沟通是一门学问,如何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来收获同样的沟通效果是值得每位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灵活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如,对于那些不善于当面沟通的学生,可以通过QQ、邮件、微信等方式与其开展持续性的沟通,从而对其心理状况有较准确的了解,为实现班级有效的管理奠基;同时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设法让学生体会到此次沟通的目的,从而促使沟通目标的顺利达成。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心灵比较单纯,所以说话比较直爽,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沟通问题。

21世纪是一个自由化的时代,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向的引导,鼓励其形成良好的个性,摆脱那些不良的习惯,实现自我的良好展示和发展,为将来步入社会创造价值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岩泉小学   邓元秀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师应细看文本,深入挖掘教材。

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实,语文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日常教育中。如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奇怪的大石头》一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字词,教师还应挖掘主人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求索的高贵品质。在引导学生理清李四光如何得出关于巨石的结论过程中,慢慢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二、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

语文教师应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工作来进行。例如,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在交流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分配时间,做一个懂得劳逸结合的人,做一个乐观的人,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三、语文教师应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丰富学生精神的家园。

四、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以为其主阵地仍然在课堂,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文本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众所周知,任何教育学著作论及的对象都离不开老师和学生,教材和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文本)的实际。从内容上讲,每个文本所负载的信息都有一定的认知指向,尽管这种指向不是单一的,并且随着认知对象的区别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制约着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从形式上讲,每种文本都有着内在的特质,其认识规律是不尽相同的,对教和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二是学生实际。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生命个体的特点,包括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这种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放飞心灵,张扬个性,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文本教学的超越就是要在这些既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使教和学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因素,要求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主动的去发现和转变角色,并在转变中去总结各种有效的德育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好落实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造就具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

 

 

浅谈初中英语总复习中的素质教育

山西省方山县第二中学   张奴平

素质,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讲,就是人们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一种潜能,即它是人们的英语能力的形成及发挥的内在要求。多年来的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经验使我领悟到:要想达到总复习不忘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听说能力的训练

1. 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在这段时间,教师也可口述或朗读一些短篇故事、对话,提供听说机会,同时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口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学生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习惯表达法。

2. 复习每篇课文前,通过听教材课文录音,模仿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通过听力练习,鼓励学生再现课文的内容。

3. 适当补充难易适当的听力练习,再强化听说能力。中考试题听力部分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与其专门留出时间来搞听力专项训练,不如“化整为零”,把功夫花在平时。只有这样,学生的听力能力才能有较大的提高。

二、“听写”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

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毕业班的不少老师忽视了听写,甚至取消听写。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有悖“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反馈信息证明了听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坚持始终。听写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运用。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必须“耳到”“心到”“手到”。长期坚持听写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读”有两种概念。一是出声“朗读”(即“念”),二是不出声“阅读”。在毕业班复习中,自然以后者为主。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技能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有三个基本的要素:速度、理解、和词汇量。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语感,而语感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从中考角度看,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占重要地位,所以阅读训练在英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1. 强化阅读训练。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不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学好,也不是几个月就能突击的。它需要平时点点滴滴、日日夜夜积累。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每日做一篇阅读理解题,每日在打印答题卡上写一个句子,让学生交上来批改;其次,下课时可让学生简要复述一篇短文的大意;尔后,可对学生错得最多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们的自觉性就慢慢提高了。

2. 教会学生带着问题理解。理解对阅读能力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应设计一些合理的阅读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中、后都要向自己提出些问题,并鼓励学生都用这种带着问题阅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3. 训练学生阅读速度。我们在复习一段时间后一般要进行单项训练。在阅读单项训练时一定要做限时阅读。在限时阅读(每分钟60单词左右)训练中,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回视”的坏习惯,培养“跳跃式”阅读法,逐步扩大“识别间距”和逐步克服“心译”的依赖。这样训练多了,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类题时就不会感到棘手了。

4. 词汇的掌握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词汇越多,阅读速度才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因此,我们在总复习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而且要适当补充一些常用词汇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素质和潜能增加了。

四、素质教育熔于英语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善于培养、发现那些优秀语言学习者,使他们具有强烈的语言交际欲望,给他们创造语言表达的各种机会。要培养毕业班的学生有这样的素质,就必须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书法、词汇、讲故事、演讲等竞赛,组织“国庆”“元旦”“五一”英语朗读会、英语晚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外“英语角”活动。只要有机会就鼓励他们与他人交谈。对那些表现好,效果显著的学生,发点小奖品,以资鼓励。

总之,初中毕业班的教师肩负着双重重任,他们既要帮助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总结、巩固初中三年来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中考的应试能力,使他们顺利通过中考这一重大考试,又要为进入高中学习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在初中英语总复习中一定要将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以切实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素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素描训练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素描是绘画术语,是指以单色调描绘的画,是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素描训练不仅具有明显的“发展性”,即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陶冶他们审美的感情,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r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0910期
下一个: 第201727期
上一个: 第200910期
下一个: 第201727期
上一个 : 第200910期
下一个 : 第201727期
上一个 : 第200910期
下一个 : 第201727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