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725期

第201725期

【概要描述】

第201725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725期   2017年9月10日   

 

 

第一版     

 

 

关爱留守儿童  创和谐社会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三小学  潘玲燕

如何确保“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能够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将对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大家都来关爱留守儿童,创和谐社会。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多数人能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社会。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乡两极分化巨大差异的吸引或诱惑等等,越来越多的农村男女不惜“抛家弃子”,背井离乡,远赴城市打工。因此,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缺乏关爱的未成年人。被“遗弃”在家的这批未成年人,我们把他们叫做留守儿童,他们本应该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然而他们却不得不孤独地、毫无自信地生活在缺乏监督的“空巢”之家。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通过支教、走访、帮扶、问卷调研、资料整理研究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根据家庭教育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单亲教育,即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且以父亲在外为主;第二类为隔代教育,即双亲都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这样的情况约占留守儿童的15%~20%;第三类为寄养教育,即双亲都在外打工,由亲戚朋友照顾孩子,这样的情况最少,不超过5%。由于存在家庭教育缺陷,他们在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监管、思想上缺乏开导、安全上缺乏保障,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习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来才被提到人们关注点上的“留守儿童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不到位。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的作用不大,留守儿童在家里得到的更多是溺爱和物质供给。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二)道德行为习惯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自理能力低下。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极差,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他们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行为自私、任性,打架斗殴,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走上犯罪道路。

(三)心理发展不健全。由于与父母长时间不能见面,留守儿童们普遍对亲情存在渴望。寄居的生活,让他们缺失了童年的欢愉;隔代的磨合,让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出路;留守的尴尬,让他们在交往中丧失了自信,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且对人对事都比较敏感。从而导致其心态失衡,呈现焦虑情绪、偏激思想和举动。而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使得孩子们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以致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四)安全意识差。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企图拐卖留守儿童,尤其是未成年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害的主要对象。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也令人担忧。

三、对策与建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真心关爱。社会和学校教师从内心要多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高看一眼”,默默地关爱,经常与他们交流,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教学中多以鼓励式教学为主,不要将“留守儿童”一词经常挂在嘴边,以防不懂事的小学生互相对比,让留守儿童觉得“低人一等”。

(二)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尤其是了解清楚其父母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以信件或短信等方式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让其在工作之余多教育其子女。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曾经有一位同学潘明,其父母均在深圳打工,他们经常打电话来了解其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沟通,这位同学在心理上感觉其父母就在身边。

(三)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个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环境,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教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没有什么责任。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父母在外工作时应与监护人和孩子班主任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业、行为动向,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并与孩子定期通电话,让孩子感到虽然父母在千里之外,但随时都在关心自己;二、在于孩子电话交谈时,“要注意谈话内容,尽量能打动孩子,使孩子从内心感激父母,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心理产生不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进而就形成较强的自制力和进取心”;三、抓住每次返乡的空闲时间修补缺失的亲情,重建亲子关系,从多方面关心孩子而不是只看孩子的成绩。我们必须承认,既然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尚需时日,那我们就要最大限度地弥补它所带来的危害。

(四)多与管护人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一些爷爷奶奶找到学校反映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不做作业,管不住,让老师在学校多管管。这些同学往往由于其爷爷奶奶忙于农事或与孩子很少交流,不知孩子之所想和所需,因此老师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与管护人交流,从而使老师、管护人相互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使学校、家庭对留守 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五)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让“学困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明德小学   孙利娟

学生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每一个班集体或多或少总存在一些特别的人,他们成绩总是掉车位,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高分,他们上课总是自由散漫,他们这些行为并不是他们真心的表现,他们也同样渴望得到老师表扬,同学的认可。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总会提到“学困生”三个字。学困生的问题是最需要教育者交流和探讨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学困生的关爱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用微笑感染他们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作为教师,面带微笑的与学生交流沟通,更容易感染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于学困生,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更加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师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学困生本身自制力比较差,上课总爱开小差,搞小动作。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况时,作为一名教师,心里总是会很生气,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生气了,批评了他,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加打击他的积极性。这时,我总会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微笑看着他,如果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慢慢走过去,轻轻敲敲他的桌子。这样的做法,既不会让他觉得老师很严厉,又让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心,反而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很快就能将心思放回到课堂上来。我们的微笑,给了学生安全感,给了学生亲切感,更能拉近学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二、用关爱走进他们

爱是教育的灵魂,缺少爱的教育,是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耐心地去教导他们。学困生则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学困生”是学习生活中的弱者,他们在学校得不到同情与温暖,就只得到社会上去找安慰寻乐趣,会受到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的影响和拉拢。如果老师漠然置之,不能主动热情的接近、关爱他们,就会在客观上把他们推向反面。人民教师应从“弱苗多施肥”的农谚中得到启示,借鉴农民的做法,更多的关注、理解、爱护、帮助“学困生”,倾注更多的爱,把温暖的阳光洒在“学困生” 身上,照遍他的全身心,让他们快乐成长。

三、用鼓励激发他们

对待“学困生”,要相信其可以转化为中等生或优等生的潜力,做到:体贴“学困生”,动之以情,关心帮助;教育“学困生”,晓之以理,正确引导;要求“学困生”,以身作则,导之以行;挽救“学困生”,耐心教育,持之以恒。教师、家长、同学都要善待“学困生”,学会喜欢他们,欣赏他们。要善于捕捉、挖掘并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其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把握教育的良机,及时加以引导,给予肯定与表扬,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动力,为转化创造契机。“要做育苗大师,不做拔草专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教师要让“学困生”抬起头来做人,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是成功者”的信心。爱心与赏识可以转变“学困生”,给“学困生”带来无限的安慰与快乐!

四、用帮助引领他们

“学困生”学习、表现上都有诸多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必须给予热情的帮助。帮助要从关怀、爱护、鼓励出发,使学生逐渐体会进步。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像朋友一样用心走进学生,用心创造让学生亲近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体会到“敞开自己的心,自己会更美丽、世界会更美丽。”教师要及时、长久地关怀、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否则,差距会加速发展,越来越大。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秉持对学困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坚持不变的信任,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去浇灌他们,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当中,让阳光照耀进他们的心田,他们一样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陕西省定边县第二中学    蔡瑛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证明,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又可促进智力结构的改变,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实践力。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把刻板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呢?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就是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朗读诱发美感

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够感受朗读带来的快乐,以及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文本的真切体验融入自己的朗读。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二、逐步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难舍难分、血脉相承的特殊关系。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大多数为文质兼优的典范作品,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特别是文学作品,美育不仅是其固有的教育内容,而且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互为依附,不可分割。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美好的艺术意境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扑捉信息,从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三、通过点拨诱导感受美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拔,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持之以恒,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教学中更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中学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我们比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具有辨别美丑的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加强语言教育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心幼儿园    

人的语言之所以会产生,儿童的语言之所以会获得、会发展,都离不开交际需要这一原动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从宏观上为我们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指出了方向,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操作中,需要我们对幼儿运用语言交往涉及到的语言环境、语言类型以及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进行思考分析,使之具体化,否则改革的实践就很难进行。

一、         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提及语言教育,一般人会认为在幼儿阶段也就是讲讲故事,说说诗歌,每当与家长谈及这类话题,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家园以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着手。

二、         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买些符合其年龄的书籍,但并非一定要买许多的书。比较好的做法是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多带孩子去商店转转,告诉他们书的种类很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从而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其认识到看书与看电视不一样。此外,还可以多让孩子看些图文并茂的书,以此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其阅读兴趣。

三、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起点,没有兴趣,阅读就会成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学龄前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而相关的阅读教育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孩子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阅读越早越有利。因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摆放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除此以外,我们还根据幼儿听读识字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四、与爱同行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幼儿,相信幼儿有无限的潜力,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幼儿,发现他们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它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幼儿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老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幼儿、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家庭教育,从“小”做起

——我和女儿一起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许曰华

教育是影响人的事业,家庭教育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许多好品质、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在家里由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要重视“身教”的作用,从“小”做起,即:从“小事”做起,从孩子“小时候”抓起。

一、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

其实,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进步,并渴望得到及时发现和认可。现在我回家时,总是先问孩子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一天的经历,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适时作出中肯的评价,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欣赏。对孩子做的不足之处,要及时点出,并适当鼓励,提出期望,充满信任。

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自觉性,养成好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形成的阶段。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1.按时作息的习惯。平时,我总鼓励孩子早睡早起,中午要午休,明白有规律的作息的重要性。这种按时作息的习惯,她从上幼儿园就养成了。

2.阅读的习惯。从看小画书到每天听家长讲故事,到自己看着书让家长读书,再到现在独立阅读。孩子已经养成了快乐阅读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学习和做人帮助很大。

3.讲卫生的习惯。孩子从小就很注意个人卫生,从小就不轻易坐在地上,衣服也脏得慢,不洗脸不出门。

4.注意整理的习惯。她的衣物、玩具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玩完后一定会放回原处。

5.正确书写的习惯。家长要比老师更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书写习惯,直至养成正确的习惯。

6.少看电视的习惯。过度看电视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的精神发育,家长要想办法控制,关键是家长要做好表率。

不过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家长要清楚: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版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双泉学校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老师们都会发现,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等到了八年级时,已经极为严重。我所在学校八年级学困生的比例能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对此,我经过反思,找出了原因,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学习数学兴趣的缺乏。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之余,做什么都凭兴趣。前人总结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再强硬的教育也无法让成绩飘红。

(二)学习方式不正确,同时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相比小学数学,中学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课时也相应减少,教师辅导更少。学生如果不积极主动去学习,再加上有的学生适应性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而不是去想办法战胜困难,学习成绩必然下降。

(三)前面的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后面学习困难重重。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的衔接比较紧,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所学知识的基础,前面没有学好,没有掌握,后面的学习就会遇到困难,跟不上班级的节奏,最终成为差生。

(四)思维方式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还不成熟,而且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直接表现就是数学学习、接受能力上有差异。

二、         解决的办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怀备至、沉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去爱孩子们,用真诚走进他们,鼓励和扶持他们,让孩子们首先从情感上喜欢上教师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还要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艺术上、多媒体运用等方面来吸引学生。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学困生适应能力差,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到中学后,老师就要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要让学生变小学时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说的、能做的,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说、自己做,让他们在说和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争取家庭的配合。合理安排双休日和每天下午放学后的这段时间。对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要在时间安排上照顾数学,或请家教补课,或通过教辅书藉自学,家长要多鼓励、支持,增强孩子的信心,否则问题越积越多,孩子必然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找准了原因之后,老师和学生如果能按照解决的办法持之以恒地默默努力,教学质量才能持续提高。

 

 

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何立新

手风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件比较年轻的乐器,手风琴音色丰满,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逐渐地运用到了舞台上。同时手风琴的广泛应用也吸引了众多的音乐人士开始关心手风琴的发展。这件年轻的乐器自二十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到现在,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手风琴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推动国际手风琴发展事业上也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手风琴自二十世纪传入我国可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时期、曲折中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接下来我本人分别对每一阶段的手风琴发展状况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 建国初期萌芽阶段 (1949—196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刚刚从战乱的苦海中解脱出来。由于中国在过去一直属于半封建社会,闭关锁国,自鸦片战争后一直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落后。当时中国人民首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所以说我国的音乐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不过当时的文化艺术宣传工作还是要搞的,而且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开始采取积极扶持的政策。因为手风琴在建国前已经深受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建国后手风琴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基础,所以说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手风琴热”现象。这在部队的文艺宣传队中更能体现出来,他们不仅在部队中进行文艺演出,而且还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演出。因为手风琴本身携带方便,而且音域宽广,音乐表现力丰富,理所当然地变成了部队的首选伴奏乐器。当时部队文艺演出队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手风琴训练班,就这样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员。比如这一时期的张自强、张子敏、李敏、李遇秋等都是我国第一批从事手风琴专业的音乐家。

这一时期,我国手风琴大多还是作为歌曲伴奏乐器。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根据民族乐曲或歌曲改编而成的手风琴曲目,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花好月圆》《旱天雷》《四季调》等许多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民族化韵味、情绪乐观向上,但是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技法上与外国作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曲折徘徊阶段(1960-1976)

众所周知,1960年中国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民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温饱问题,因此根本无法顾及文艺发展事业。当时上级要求工厂工人、学校师生要去四清前线,就在这个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可以说十年动乱期间全国各地音乐院校艺术团体的一切文艺活动全部陷入了瘫痪状态。这对于在中国刚刚有些起步的手风琴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它并没有因此消亡,因为在当时中国又掀起了群众性的歌咏运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文艺宣传队,因此为了当时政治的需要,手风琴这件特殊的乐器又挑起了为歌曲伴奏的大梁。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又使手风琴这件乐器“红”了起来。可以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手风琴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使手风琴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它。

这一时期,手风琴作品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在那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只能以样板戏音乐为标准,这个时期的手风琴工作者们移植了广为流传的革命现代舞剧、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作为独奏曲”。

(三)快速发展阶段(1976—至今)

“中国需要认识世界。这是我国全社会和音乐界的普遍需要和呼声。”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中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了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因此,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也开始日益频繁起来,这对于我国的手风琴艺术发展事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首先,各式各样的手风琴专业组织相继诞生。当时有很多学生选报了手风琴专业,同时更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手风琴专业。

这一时期的手风琴作品更是有很大的突破,体裁形式也出现了重奏曲、组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多种演奏体裁。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艺术的日益频繁,外国大量的手风琴作品流入中国,使我国的艺术家们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探索出了具有我们民族风味的创作之路。

 

 

论小学语文情境感悟式教学

山西兴县教研室   曹瑞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海峡两岸同胞间的真情故事。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真挚的爱心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语言质朴而饱含情感,平中见奇,寓意深刻,读之,字字叩击心魄,文之所至,情之斐然。

主要教学策略及具体应用: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小学语文情境感悟式教学活动的主要策略有三个:创设情境、引导阅读、诱发感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多处采用了画面以及场景的教学方法。比如,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图片,老师缓缓叙述,这是台湾历史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看着惨不忍睹的局面,听着扣人心弦的数字,我们该如何读“就在昨天……”霎时,学生情绪低落,仿佛身临其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感受。利用情境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和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高尚的医德作铺垫。

为了让学生真正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我设计了几个步骤:

我采用了变序教学方法直奔“台湾”相关段落。先学后面捐献骨髓这一动人场面,紧紧抓住文本,围绕“静静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中台湾青年在危险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段落,想像当时的场景并努力挖掘人物内心所承受的痛苦,再通过图像材料加深对人物内心品质的深刻感受,两个勇敢沉着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自然清晰树立起来。这样再读课文就不是简单浮于表面的读,而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自然就能体会到文章所内蕴的感情。这样教学真正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层次性,不仅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不同角度去阅读,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当我们的心贴着台湾青年的心把目光移向大陆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小钱命悬一线的悲惨处境,小钱是不幸的,学生们伤感情感自然被激发,然而,小钱是幸运的,台湾青年骨髓点燃了他的生命之花,让学生真正体会在许多人的帮助下,人们没有放弃这个年轻的生命,正是“生命桥”的价值体现。

在情境感悟式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阅读,诱发感悟,这三者是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的。学生是在学习,也是在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课文言语,享受这美好的语言文字。他们既是在享受今生,也是在创造今生,同时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做好了语文方面的准备,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价值观,为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生活中学习、生活和发展。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方法浅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  孟祥云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小学英语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把大量时间都花在朗读、识记、背诵单词上,机械的、枯燥的操练反而会适得其反,扼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产生一种厌恶之情。

一、单词教学要与歌曲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新奇,比较爱动爱唱爱跳,所以歌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不管会唱还是不会唱的,他们都愿意唱,同时,他们还会自发地加上自己优美的动作。所以英语教学要与歌曲结合起来,对一些英文歌曲的部分歌词进行替换。请看下面的例子:学习bear 这个词时,就可以把这个词放在前面所学的歌曲“What's this in English ?”中,把歌词中的It's a pig .换成It's a bear .还可以把这个词放在歌曲“Are you Linda?”中,把其中的Linda换成我们所学习的单词bear。当然还可以放在“Lovely animals”“What's your name?”等很多歌曲中。不仅仅是这个词,《快乐英语》教材中的几乎所有表示物体的单词都可以放在歌曲中学习。当然还可以谱成很多的其他儿歌的调子。像学习一些单音节词时,就可谱上字母歌的调子。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习英语,在玩玩唱唱中学习英语,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优美动作把相应的物体表达出来。这样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也达到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且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二、动作呈现法

所谓的动作呈现法,其实是一种简单的说法。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身反应教学法”,意思是把身体语言,尤其是活动和动作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儿童还不能进行语言输出之前,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儿童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否达到内化程度。它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中,这也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思索、认真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向学生表达单词的意思。例如:在教body(身体)这一模块时,教师一边读这些单词,一边指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老师以他为模特展示身体各部位。当学生熟悉“head, face, mouth, ears, eyes”这些单词后,可以play a game(做游戏)。教师发出指令touch your head,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eyes并和学生一起做动作,看谁反应最快。这时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可以快速判断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然后小组练习,或请一位“小老师”发指令,全班练习。这样,把全身反应教学法融于各种活动中,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的语言生动有趣。动作呈现法的使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唱歌、画画、游戏中学好英语。在教学中要熟练应用“全身动作反应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肢体语言,包括动作、声音、表情的设计,我们在教学中都需要多花心思,力求做到恰到好处。

三、单词教学要与竞赛结合起来

英语教学同样还可以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竞赛比游戏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深受小学生的喜欢,而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争强好胜,不肯轻易服输,所以把英语教学与竞赛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同样是学习三个表示水果的单词apple、pear、banana,教师根据班级四行,分成四组,教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计时,让四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单词,每人只准说一个词,每三个人所说的不许重复,其它三组的学生当载判,说错一个或重复一次去一分。这样,进行的组和没进行的组的同学的注意力都特别集中,进行组的同学怕说错给本组去分,没进行组的同学认真地在挑错呢,他们能溜号吗?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没有兴趣吗?经过这样的竞赛,学生对所学单词能不持久记忆吗?

当然,适合英语单词教学的活动不仅仅是上述这两种,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的教师潜心钻研,把英语教学与各种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肖桥小学   丁永艳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新课程就在全国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面启动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们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

二、实施悬念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思想品德创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悬念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促使小学生产生探究意识与探索思维,以此来激发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悬念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征,精心设置悬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社会呼唤诚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悬念:让小学生说诚信成语、讲诚信故事,表现优秀者有奖励?小学生为了得到奖励就会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讲诚信故事或说诚信成语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与真实含义,并且自己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而奖励则可以是一个荣誉称号、一朵红花或一句表扬等。

三、时事阅读与课外延伸。在小学教育阶段,虽然学生客观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为一般,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些见闻或知识,包括看新闻、报纸或杂志等,阅读时事,把思想品德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所总结的信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动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了解解放军战士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而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让小学生感受到驻守边疆的人民解放军不畏艰苦,为国奉献的情怀,体会军队与人民的鱼水之情,热爱解放军。

四、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工厂排除的污水流入河流,河水被污染了,鱼常常被毒死很多”。有的说:“废渣、垃圾处处可见,看到可难受了。”……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了,有的说:“我们要多种些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家乡。”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特批作业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钢小学   王翠霞

课铃响了,我夹着作业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

教室里特别安静,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了笑,说:“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边说着,我边举起了一叠作业本,稍作停顿,我接着说:“告诉同学们,今天刘老师还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不待我讲完,同学们就一下子把目光投到学习委员身上。我再一次停顿了一下,激动地大声宣布:阳阳!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笑脸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用掌声向阳阳表示祝贺!”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这个“优”对于阳阳来说可是“放卫星”的大事了。一年级刚上学时,我就感到阳阳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也真正领教了他的作业铅钢笔描红笔画不到位,田字格写字歪歪斜斜,拼音格里的拼音更是“上天入地”,作业中错字连篇。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李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

此刻,我望了一眼阳阳,平时很能说的他,这时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脸上有些疑惑与不解,然而,我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兴奋与激越,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他还没有从课间的那一刹那中回来……

课间十分钟,我埋头赶批着作业,一路打钩,批到阳阳的作业时卡壳了,我叫同学把他“请”到我的身边站着面批,他的作业本上有两个错别字了,我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千叮咛,万嘱托,不要写错别字!要仔细检查!”声音不高,分量却很重。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他没有说什么,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中充满伤心和无奈,继而便深深地低下了头。我的心为之一颤。

等他走后,我又重新审视这份作业:字的“个子”缩小了许多,在拼音格里的章节排得很匀称;一笔一画写得重重的,十分清晰有力;他还默了整整两页词语,哦,相当于做了四天的作业呀!我着实吃惊不小,不觉翻看起他前阵子的作业,他的作业整洁了,字迹端正了,每天的默写总是别人的两倍,而等来等去却看不到一个“优”。记得前两天我发作业的时候,他老是悄悄地翻看优秀作业的名单,而我当时还曾不屑一顾地阻止他……噢,我对他做了什么?猛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带着期盼的眼神了,仿佛一下子明白他所有的含义……这份作业好沉,这是一个孩子用“心”写的,一个简单的对错符号只能来判断作业的正误,而面对一份真正有质量的、蕴涵着特别价值的作业,必须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

因为懂得了,所以也特别珍惜,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盖上了三颗鲜红的“星”,还特意画上一张迟到的笑脸。

此后,这样的“特批作业”多了起来,作业本上又多了许多丰富的内容:一面面鲜艳的小红旗,一个个可爱的笑脸.

 

 

小学英语多彩课堂助力务工子女口语表达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华学校     

英语,对于我们务工子女学生而言,百分之九十八的是第一次接触。家长的见识决定孩子的高度,而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无法改变家长,只能想方设法了解学生、改变学生,找准目标,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习惯,鼓励孩子们大声说英语,自信说英语,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品性。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起始课程,开启认知;吸睛动画,激励欲望

每学期初,两课时的起始课程,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伴随着欢快的背景音乐,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段吸睛的“迪士尼”动画出现了。兴奋、激动、渴望的眼神瞬间闪现在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此时此刻的教室里,回荡着迪士尼动画中优美的音乐,地道的英语。孩子们屏住呼吸,生怕错过每一帧画面。就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英语语言的美。趁热打铁,一个简单的chant引入课堂,伴随着手指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英语学习的路……

二、兴趣领先,习惯助航;多样游戏,边学边玩

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课堂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于是,在课堂中,跟孩子们约定暗号。比如,请同学们坐好,师说sit well,生说one two。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教室,孩子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好,眼看老师。当我要求孩子们眼看黑板,眼看老师,或观看视频的时候,师说here,生说one two,学生的眼睛会齐刷刷地转过来,或者,我会说,我看谁的眼睛最漂亮,孩子们都想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那一刻,我便是焦点。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礼貌当道,一声hello,吸引所有孩子的注意,当回答完问题其他学生点评后,一声Thank you彰显了我们的素质。同样,小组展示时,亦是如此。如若大家觉得汇报的学生或小组非常好,一句good,good,very good的赞美,恰到好处地鼓舞了学生,使他们增强自信。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孩子们的赞美最纯真,孩子们之间彼此的认可,至关重要。当它们之间彼此伸出大拇指,他(她)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透漏着喜悦,散发着自信的气息。我们坚持堂堂练,课课练,相信孩子们会从基本的礼仪开始,收获好习惯,收获英语知识。活泼好动的孩子,善于模仿,乐于参与,乐于表现,因此,课堂中少不了多样化的活动,比如,我们在学习单词时,高低音,开火车,闪卡,谁最快……孩子们个个兴致盎然,课堂活跃。课文的教学,从一声hello开启英语之旅,到good morning,how are you ?孩子们的表达从词过度到了句子,能力日渐成长,同时,我们的英语渗透着礼仪,渗透着情感,渗透着友谊。比如,今天当孩子们沉浸在歌曲good morning中时,给孩子渗透最亲近人的单词,妈妈mum,爸爸dad,亲爱的妈妈,dear mum ,亲爱的爸爸,dear dad。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声,dear mum,dear dad。相信,爸爸妈妈收获的已经超越了“喜悦”二字。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增加了一份情愫在其中,暖暖的……

为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比如,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英语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文具、生活用品、电器等)为这些物品贴上英语标签。教师定期让学生自办英语小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培养了创新思维,锻炼了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随时留意身边生活的英语,安排他们扮演一位城市英语小侦探的角色,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在街上看到的英语。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可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给力软件,扩充认知;助力口语,培养自信

英语趣配音、少儿趣配音以及“一起作业网”的应用,很大程度提升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为主的练习方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Miss Li ,今天有没有 ‘一起作业’?”“Miss Li,今天我又在趣配音完成了一个小片段。”骄傲的语言中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自信。

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下,孩子们仰起富有朝气的脸,用稚嫩的声音问候Hello,Miss Li,那一刻是最幸福的。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自信表达,畅游在英语的世界中,感受语言的美与魅。核心素养下,我的英语多彩课堂助力务工子女一起成长。

 

 

 

第三版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中学   白雪垠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它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

一、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体验数学语言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克服数学课无啥可读的错误认识,不能片面地把朗读、背诵限定为语文、英语、政治学科,认为数学只要“理解”就行了。对于数学学科,同样需要朗读和熟记。教师可以利用好早读课和新认识概念的时机让学生放声朗读,强化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提问中使学生养成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在大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必须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也就是教师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课堂研讨过程中,对于某些疑难问题、解题思路,以及知识的系统规律等,可以让学生自己争鸣、辨析,教师起点拨作用,大开群言堂,力戒一言堂,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自我体验。教学中,通过公式、定理、法则的证明、讲解,并采用层层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教师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除”与“除以”、“数位”与“位数”、“数”与“数字”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之类的语言就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是“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三、走进生活、解读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处理生活语言、数学语言与学生表达的关系

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苏科版数学教材遵循《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的文本素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语言、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广泛的数学探索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依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按这样的脉络展开课堂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探索问题,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理解数学语言,构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实践”。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三种语言的理解和定位、处理的问题,生活情境为我们提供了数学学习的材料、例子和事件,它的呈现往往是故事、画面、实物等形式,是白描式、夸张式、叙事式的,它是以一种“生活语言”的形式呈现的,它是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源头、原型。但又不同于教材中的文本语言,数学教材所阐述的数学知识是以“数学语言”的形式呈现的,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是科学、简洁、通用的,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

 

 

如何管理好班级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东鲁小学   邵长河  

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以下就如何管理好班级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班级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是班级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就不可能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班集体;集体荣誉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激发学生战斗力的催化剂,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的实现也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从组织学生学习《班级规章制度》入手,利用学校“常规检查评比”为契机,要求每一个学生以“做好操、读好书、值好日、说好文明用语”为切入点,达到“正德、正言、正行”之目的。通过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使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统一,奋斗目标逐渐一致,为争创“班级之星”创造条件。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出既能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士气、显示集体力量的班级奋斗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言行时刻影响到集体的荣誉,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为实现班级目标、争取班级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孩子们在快乐的竞赛中成长。

二、制定好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学生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制定好班规。我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科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这样制订出来的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而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令必止,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平时注意利用报纸和优秀文章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知识的重要性。每月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月奋斗目标,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学生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会有学习、生活的动力。

四、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古人云:“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上课就绝不迟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力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五、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转变角色。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渴望的老师要拥有平等性、亲和力和宽容度。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那就要求我们,放下平时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努力做学生的朋友,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保持一颗公正的心。我记得与学生交流时,学生也给我提了点建议,希望我能再时尚一点,再风趣一点,再温柔一点。现在想来,作为班主任也不能闭门造车刻薄呆板,也要与时俱进,抓住时代脉搏。那班主任应该扮演哪些角色呢?总结一下专家所言,大概如下:首先做一个“关注者”。要能给予学生亲切的关注和赏识,宽容和期待。其次做一个指导者。及时热情的给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再次,要由管理者转向服务者,要由灌输者转向促进者,由统治者转向平等共处。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适时的做学生的心理按摩师。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用高尚的理想引领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只要我们有一颗持久的爱心,持久的用心的做好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我们终将看到满园芬芳的桃李,还有那璀璨夺目的彩虹!

 

 

谈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

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实验小学   杨海峰

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推广、应用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这是法律赋予每一位教师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岗位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可是,在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讲课时使用方言,这显然违背了教师的职业要求。怎样才能克服说普通话的思想障碍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普通话教学。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724期
下一个: 第201723期
上一个: 第201724期
下一个: 第201723期
上一个 : 第201724期
下一个 : 第201723期
上一个 : 第201724期
下一个 : 第201723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