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717期

第201717期

【概要描述】

第201717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717期    2017年6月15日

 

第一版

 

求真向善,博雅致美,让成长更美好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学科美育”工作浅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作为淄博市美育实验学校,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着眼点;以学科美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逐步形成了“求真向善、博雅致美”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管理立美,课堂立美,活动立美,体验立美的“大美育”格局。

一、以美辅德,德美融合,管理立美

班会主题系列化启迪美。班会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是传递美、宣传美、启迪美的最好教育阵地。围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分别制定了各年级的班会课主题,逐步完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成就教育”,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了每周班会的内容及要求,做到了班会主题明确化、系列化。让学生在班会教育中感受到了美的气息、美的思想、美的行为。

班会作业反思总结提升美。学校倾心打造学生成长美育阵地——《进德铸新》作业本,举行了“德育课程”展示观摩活动,不断完善了德育体系,大力推进了学科德育,构建了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提升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把对美的教育理解外化于美言美行。

级部美育活动体验美。学校充分发挥级部工作的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符合级部特色的德育活动。比如高一年级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美,高二年级开展人生规划美,高三年级进行成人责任美。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美育递增螺旋上升。

文化阵地创设美。文化阵地是最好的美育教育资源,学校加强设施建设,艺术地塑造物质文化环境,使学校精神内核的外部呈现。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让墙壁说话、围墙发言。并通过校园广播、校史馆、宣传栏、校园网、校报校刊等,宣传法律法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刊登文化艺术作品,使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美好的环境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于无声处发挥其规范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无时不育人的无声老师。

管理不是冷冰苛刻的制度,而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只有让学生在管理中认识美、体验美、感知美,进而才能创造美。置身课堂,学生们展现的是才情美;置身操场,学生展现的是健康美;置身艺术节,学生们展现的是艺术美;置身校园十分钟,学生们展现的是自信阳光美。

二、以美启智,美智相济,课堂立美

学校成立了美育实验领导小组,出台了“学科渗透美育实验”实施方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通过艺术性的教学,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发现、创造美的能力。

2016年初,在学校“1+1”深度校本研修及“一师一课”创课实施方案中,对于“学科美育渗透”提出了更明确要求。同时,“美育目标”也明确地写进了“课堂评价”指标中。并举办了“学科教学渗透美育”教学课例比赛活动。王衍芳老师执教的贾平凹的《我不是一个好儿子》,通过“感受亲情、触摸亲情、畅抒亲情”等几个环节,充分挖掘文本教材中美的元素,积极创造“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张静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基于生活中“数学”举例,积极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将枯燥的“数列”知识在对“菠萝”等的观察研究中迎刃而解。

三、以美引善,美行相伴,活动立美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我校作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各类汇演,为广大艺体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2016年,校园剧《手机世界里的你我他》荣获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取得了淄博市参加本届省艺术大赛的最好成绩。2017年,舞蹈《彩虹桥》再次荣获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的殊荣,标志着学校艺术教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通过活动的参与,学生们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自信心。

四、以美启真,扬美求是,体验立美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科优势,重视学科特色项目的开发,注重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

语文组传承国学经典,涵养美丽人生。把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开发了校本教材《国学诵读集萃》。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们领略了华夏古老文化的神韵,从中懂得仁义礼智信,懂得人生信念,懂得生命智慧,使学风、校风、家风得到了和谐发展。

化学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物质组成之美;同时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变化,让学生体验物质结构的动态之美,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身心愉悦地进行学习。利用模型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教师把“真”的知识所固有的“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体验物质变化之美。

地理组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学校开辟了临朐山旺硅藻土页岩矿和古火山口遗迹考察、望鲁山地形地貌考察、鲁山岩石与植被考察、马莲台黄土地貌考察等基地。学校还高度重视地理学科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投资34万元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天象厅,学校与淄博市气象局联合投资12万元兴建了淄博市第一个校园气象园地。系列活动的举行,扩大了学生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从而将学生导向求真、向善、赏美的境界。

生物组积极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实验之美”。“泡菜的制作”“葡萄酒的酿制”“豆腐乳的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家庭、社会,用于指导生活,改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生物模型制作,让学生体验“创作之美”。“校园植物分类”“创建小小生物实验园地”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一把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数学组的解题能力过关大赛,讲题比赛;英语组的百词竞赛;社会组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展评;信息技术中心的“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电子报刊制作比赛。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拓宽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了美。

 

着眼核心素养,构建“自主教育”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中学    

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和新航标。基于此,学校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着眼核心素养,创新建构了以“自主行为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健体习惯、自主管理习惯、自主个性发展习惯”为内容的“自主教育”体系,融学生“做人、学习、健体、管理、个性”发展为一体,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自主修身”以立德

高尚的道德是智慧之源、立身之本、立业之基。身不修则德不立。我们以“修行”“修品”“修心”为要素夯实学生修身立德。修行: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制定了《学生应养成的30个好习惯》《学生行为标准60条》,并通过主题班会、集体宣誓、“习惯之星”评选等途径,让学生在“刚性要求”与“自律自悟”的并施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行有其范、动有其规。修品: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高尚的情操。为此我们设计开展了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并以每天一个德育故事、每周一节主题班会、每月一次感想交流、每学期一次主题演讲“四个一”为载体,教育学生知恩感恩、负责任、有爱心、讲诚信。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修心:就是增强学生自信的力量。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我们抓住了“扬长”这一关键要素,深挖自信的潜力,激发自信的动力。通过开展“找优点”、课上自主展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第二“自主学习”以启智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呼唤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学会自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我们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一次写字训练、每月一次写字比赛、每月一次优秀试卷展评、每学期一次自主学习之星评选,还通过印发《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手册》,实施自主学习习惯评价等,促进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三“自主健体”以强身

体健则智明。学校在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的基础上,以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校园体育节等为载体,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健体活动,营造“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自主健体习惯,为其终生幸福奠基。

第四“自主扬长”以致远

致远,即:远志、远瞩、远略。学校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着力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高素质的未来公民。一是以社团教育等为载体,激活潜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英语口语、书法、音乐、健美操、科技等20多个社团,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二是创新构建“学生自主个性发展‘广场’”,通过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校园团体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张扬个性的广阔平台,引导学生挑战青春、搏击未来、一展特长。三是通过组织学生励志远足、参观革命纪念馆、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实践,让同学们走出校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拓宽成长空间。

第五“自主管理”以育能

学校创新实施“小组合作互助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改革,推进班级自主化。以学生自治为核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通过落实班务承包责任制、值日班长制、小组自治等,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自我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个个是主人”,进而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习惯。

 

优秀校长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初级中学   何建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高度评价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充分说明了校长在学校的作用。校长的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校长的意志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前景。那怎样当个“既有思想,又善管理”的好校长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恩格斯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可以看出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其在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教育信念,具体来说就是校长对于为什么要办中小学教育、办什么样的中学教育、怎样办好中学教育等基本问题所形成的信念,体现为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育教学观。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其行为的指挥棒,校长迫切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形成清晰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校长只有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管理活动,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信念后,才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使学校有了“魂”。

二、要有持久的学习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而持久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乃至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明确规定,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一名校长,更应该多学、长学、始终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行的学校管理,良好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教学等等。只有养成了持久的学习习惯,才能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有效管理,把先进教育思想落地开花,把学校从纵横引向前进。

三、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首先校长要“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了解知道他人有哪些专长、特点。“善用”,就是合理地分配他人的工作任务,以便人人都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差,光几个班子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其次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还应善于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多提意见,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再次,校长要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校长,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必须集思广益,立足本校实际,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其重要含义在于“完善”,也就是说,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实际的需要,不断充实,不断修正管理制度。

四、要有广阔的视野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校长,更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所谓广阔的视野,就是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去思考个人的发展,并跟学校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面向世界来说,就应让我们的教师多走出校门,去见识了解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清醒地分析自己,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未来。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校长,教育创新,校长责任重大,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创新,在创新中获得共同成功!借鉴先进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大张旗鼓地进行试验。力争成功,不怕失败,实事求是,逐渐发展。为此,校长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有广阔的视野,快速适应和接纳新事物。善于观察、学习、总结和思考。要树立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良好的人格形象和稳健的心理素质。研究创新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紧随时代步阀,以超前的眼光,采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机制、新模式,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集思广益,与全体师生集体创新,使学校在创新中发展。

 

着力培育“有爱”的孩子

辽宁省抚顺市方大实验小学   周艳梅

抚顺市沈抚新城方大实验小学于2011年1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实验二小在辽宁的唯一一所分校。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323人,教师70人。学校秉承着爱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智慧的爱,引领家长理智的爱,学生在收获爱的同时,在心中播下爱的种子,然后将爱传递并与人分享。几年来,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娴熟的业务促进人,以实际行动感召人。一路走来,他们用心、用情、用爱践行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实现着教育理想。学校将“以爱育爱,爱育美好”作为教学目标,将“以书立人、以艺修身”作为两条主线,把“播种爱、传递爱、分享爱”作为三个目标,融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种文化作为支撑,努力探究“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

一、坚持德育为先,在活动中塑造美好形象,争做美好学生

1.启动“博爱卡”。教育由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学会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父母、爱家庭,爱大自然,爱身边一切值得爱的事物。学校启动了“博爱卡”,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转化为博爱积分,记录在卡中的虽然名为分数,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是责任、一种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做人准则。学校分别从学习、劳动、体育、礼仪等七个方面制作了七种颜色的博爱卡,多把尺子衡量孩子,让更多的好孩子涌现出来。

2.成立“博爱超市”。作为博爱系列活动的后续活动,学校成立了博爱超市,学生的博爱卡累积到一定分值可以到博爱超市换取各类精美的奖品。博爱超市试营业以来,整个校园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同学们在博爱理念的感召和激励下,向着博学多智、进取争先、互助友爱、勤勉自律的方向蓬勃发展。

3.特色活动展教育思想。本着让孩子们“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精神,学校将常规体育活动与创新体育活动、小型竞赛相结合,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体现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学校自编了球操、武术操、韵律操,坚持开展校园体育节,让足球、篮球、羽毛球走进课堂,实现了让学生在欢乐中健体。此外,新生入学仪式、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特色班级展示、晨会、班队会等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仪式课程。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学校举办了“读书声声 受用一生”校园读书节,通过开展读书漂流和读书型家庭的评比,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热爱读书,让每一个家庭都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快乐读书。学校先后将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葛竞请进学校,与孩子们面对面,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如今,已经有100多个书香家庭诞生。我们真心希望他们的童年生活因为阅读习惯的养成而完整、美好。

二 实施课程改革,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的美好成长搭台

在方大实小这片教育沃土上,我们一直致力于“个性发展”的社团文化。学校坚持“社团活动辐射全校”的特色教育,倾心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诵读主持、武术、衍纸、轮滑、合唱、手工、书法、舞蹈、水鼓、剪纸、文学社等社团的建设都成为实小艺术教育百花园中的闪亮之星,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每周三下午,学校的各个社团都要开展活动,学校正在努力打造“书鼓和鸣”的文化,将书香、书法与鼓文化有机融合,彰显学校特色,以大鼓、水鼓带动其他社团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而全面发展。

五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先后被评为抚顺市师德标兵单位,辽宁省语言文字示范校,辽宁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单位等。学生也更自信、更具学习力,形成了规范书写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在课堂里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让学习延伸到书本之外,让能力形成在探究合作中,让课改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生的幸福和美好。

 

小学古诗可以这样教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孙建华

一、充分认识古诗教学的重要所在

中国被称作“诗的国度”。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为精华的部分,其含义的深邃、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可以对孩子们起到启蒙作用。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日益被重视起来,很多名篇被选编到小学语文教材里。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更有义务把这一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二、有效实施古诗教学

1.读出诗中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需要用朗诵来感知古诗。小学生对古诗第一个感觉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把古诗中的重点典故、意境、古诗的风格讲解清楚,以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语言类学习、文化素质的积淀与自我性格形成黄金时期。与中学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古代诗人的审美特点、诗歌中语言、情感培养。例如在学习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时,读到“侧坐莓苔草映身”时,老师可以配上一个形象夸张的动作,来展示出诗中垂钓者的形象;当读到“路人借问遥招手”时,老师可以摆摆自己的双手。小学生学习每一首古诗之前,老师都需要首先“绘声绘影”地示范引读,学生听到这样有韵律的颂读,他们就会急切地去读,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模仿老师的样子,不知不觉间就能把古诗读顺了,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情境。

2. 教出诗中情

对于古诗词教学而言,朗诵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但是需要注意一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老师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朗诵,则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刚开始读的时候速度由慢到快,声音由低到高,从不知不识到共振共鸣,再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古诗内容广泛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也是丰富多彩,比如爱国情、亲友意、思乡怀、哲理思……

(1)爱国情。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年作者已经六十八岁。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写下了这一首热血沸腾的诗篇,爱国之情不言而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作者心理复杂之态。老师在教授的时候要把这种矛盾展现出来,让学生更能理解其中含义。

(2)亲友意。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到达了顶点。主人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3)哲理思。古诗词寥寥数十字,但是所表达的哲学含义无限,值得人们深深品味。例如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艰涩,本诗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

 

第二版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议

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凤仪路一小    

德育即育德。德育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引领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过程。德育,是素质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内容,它以人本思想为基础,通过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的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都蕴含德育因素。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巧妙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通过优秀文本的内涵,向学生传达多元化的德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

一、提升自身素养,树立典范,身体力行,深化德育效果

保证德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有纯洁的品行。因此作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韩诗外传》中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仪,人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除了具备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和熟练的教学技巧之外,还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表率,在与学生探讨文本时,从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二、设计导语时渗透德育

导语,是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之前的开场白。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导入新课时,如果巧妙设计寓德育于语文知识中的导语,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生渗透德育,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德育意识。在教学《掌声》这一有关“爱”的课文时,我首先与学生谈话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经历的掌声,导入课题。你拥有掌声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同样有一个女孩也拥有别人的掌声,但她是残疾人,想了解掌声对她有什么作用吗?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果然,孩子们被我问住了,一个个苦思冥想。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关爱残疾人品质,也能培养学生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

三、理解内容时渗透德育

课文中的德育之处,大都蕴含在优美语句或典型事例中。只要教师有德育观念,就会全心全意去考量,将课文的德育之处彰显出来,传达给学生。这样,在解读课文内容时,就可以对学生渗透德育,激活学生的德育细胞,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就有意识给学生讲解爱国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拓展环保视野。我设计了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阅读与感悟:如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趔趔趄趄”,即使挨饿也不用国旗换面包。将自己的理解放到课文中想想画面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把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如在学习“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作者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真切地感受爱国情感。通过“读”,去感觉、去联想、去领悟、去汲取文章营养,让作者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使文章得到了升华,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充分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德育行动,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德育情操。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湖南省祁阳县肖家镇中学 

1、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我国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已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并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以探究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信心

新课程提倡建立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智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智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习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物理奥秘。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

(1)创设情景引发探究。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主要从不同物体发声的情景:声带的振动、水撞击石引起空气的振动、工件和砂轮相互摩擦引起的振动以及青蛙通过气囊的振动发声等,利用图片和媒体展示从不同的方面产生声音的情况,意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对事物共同点的注意,启发学生探究思维,让学生找出发声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2)联系生活现象,产生共鸣,激起热情。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这一优势,借助生活实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光的折射教学从叉鱼问题、池水变浅、钢笔“错位”、折射断筷、海市蜃楼等实际现象,进行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共鸣,从而引发积极探究的热情。提出猜想、激起探究的热情,这样探究活动很自然地展开。

(3)问题搭桥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巧设问题: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过程。例如:大气压强教学通过一些实验,如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易拉罐中,稍后用面团封住易拉罐的口,发现易拉罐被压得变了形。然后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似懂非懂,从而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开始主动思考“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再提出大气压有多大?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可能,进而设计一些气压对些物体形成的实验,如纸能把杯中水托起、马德堡半球实验等,让学生讨论大气压的存在和所产生的现象。

科学探究教学的一般方法是在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猜想的基础上,在学生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进行引导。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设计出实验方案,再讨论选择出最好的实验设计并验证实验过程。这一教学环节,采用完整的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启迪思维,收集适合问题的资料提出假设、运用已有知识原理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总之,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论是从教学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新课改的教学能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怎样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   于海清

案例介绍 

李xx,男,五年级学生。有点小聪明,喜欢自己动手拆装收音机、录音机等,性格外向,学习成绩中下。三年级开始,他迷上了玩电脑游戏,上课难以集中精力,总想着玩游戏的一幕幕情景,经常一放学就去网吧玩。父母批评、打、骂都不起作用,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后来他发展到逃学,还假冒家长写请假条,偷拿家里的钱,甚至看到别人家里的钱他都想窃为己有。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因经不起诱惑而导致厌学逃学的案例。该男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差,因迷恋于电脑游戏而无心上学读书,甚至采用欺骗手段以满足自己贪玩的需要,如不及时地引导,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

辅导方法

1.建立信任,主动倾听。这样的孩子缺乏对成人的信任,尤其是老师,已经成了他的反抗对象。因此,和这类孩子建立互信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头等大事。我先通过和他的谈话慢慢探索他的兴趣所在,发现可以和他接近的话题。从这些话题开始,先和他交朋友,在进入主题。在消除了他的敌对情绪后,我指出过度玩游戏的危害:一是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过度疲劳,视力下降,且长期保持一种紧张的姿势,会导致脊椎畸形发展。此外,经常受到电脑的X光辐射,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二是影响学业。将主要精力花在游戏上,只能使学习成绩下降,要想赶上是比较困难的。三是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学习不认真,很快会成为落后生,结果是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形成恶性循环,自暴自弃。而且也易养成说谎、偷窃等恶习。引导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恶果,有所醒悟。

2.定期与李某的家长联系,同时要求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提醒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既不能迁就放任,也不能简单粗暴。

3.设法让李某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使他的兴趣发生转移,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如多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而且使人心胸开阔,易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以通过参加班级组织的文娱活动,提高说、唱的能力。同时让他参加义务“图书馆小小管理员”小组,每星期到图书馆帮助整理各类书籍,装订报纸杂志等。教师借机给他介绍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以便他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教李某掌握一些自我控制、自我暗示、抗拒诱惑的方法,以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先帮助李某采用定时法,也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玩游戏的计划,例如每天只玩半小时,过几天习惯后,再把计划调整为三天玩一次,直到能完全控制自己为止,老师和家长要多关心配合,给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促进孩子巩固效果,消除不良行为。总之,走一小步就比不动强,鼓励他身上的每一个小变化。

5.举行团体心理辅导课,在全班开展一次“怎样看待玩电脑游戏问题”的讨论,并找机会让李某袒露思想,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启发帮助。会后有两名同学主动与李某组成学习小组,帮助和监督他树立信心,尽快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6.定时反馈。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其总结这一段时间取得的成绩。鼓励其坚定信心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让其觉得老师在时时刻刻关心他。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与集体凝聚力的感染,李某认识到自己过分迷恋游戏的行为是不好的,干扰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养成了一些恶习,对自己的成长非常不利。他开始逐渐减少玩游戏的次数,不再进网吧,学习也专心多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教师随想 

孩子在生活中出现差错和摔跟头是难免的,我们一开始可能会感到紧张,导致对孩子的担心增多,信任减少,控制与限制在孩子教育中就成了经常的行为。但是做为孩子的保护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更有理智,用我们爱心与智慧去引导他们,去害存善,让其走出阴影,走向阳光。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张守勤

一、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众所周知,以前语文教学分为四大块,即“听”“说”“读”“写”。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教师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听”“说”是教学的附属品,可有可无。对于教师而言,考试不考,不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学生也不关注它,因为不会妨碍他们小升初。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往往被忽视和淡化。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战场应该放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和程序科学的教学环境。通过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际,既可以丰富口语交际中词汇的使用量,也可以掌握口语交际中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的一种日常交际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需要设定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日常的口语教学活动中需要精心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容易激起共鸣,课堂的自主性和情绪也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在如此环境影响下,满怀情感,兴趣盎然,一步一步进入设定好的情景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多元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要内化为能力,需要经过大量的锻炼和实践。通过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等形式,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锻炼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然,需要注意两个环节:(1)作好“互动”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谈;(2)加强“互动”中的调控,让学生想说、乐说。

(三)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40分钟,必须提高利用效率,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但要如何做到,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的同时,掌握好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交际课堂上应该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他们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四)为学生提供一些口语交际方法

在口语交际课上,很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到了教学内容上,对于学生表现的语言习惯和交际的质量有所忽视。学生在交际中往往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明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进行纠正。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则需要教师着重强调。同时,在交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口语交际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要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学生学会“倾听”。

 

实施高效课堂   让数学课堂放飞精彩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东沟镇初级中学校   王帮荣

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现在课改最为给力的高频率的响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全面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已成现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更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弘扬课改理念,探求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结合初中数学课的特点,启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推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小组,规划教室布局,建立班级文化墙,营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反馈和总结。

二、探究数学实践,稳步推进高效课堂模式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编制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关注学法指。经过一年多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初步形成“展示—反馈—预习”的高效教学模式,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数学教学模式,学生初步形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中老师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投入新课,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另外,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让教师掌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方法。示范引导,强势推进。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反思课堂教学,逐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发现问题,确立校本研究课题,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强势推进高效课堂。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从展示、反馈、预习三个环节进行全程听课。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推进高效课堂,搞好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为学校打造一批高效课堂课改能手,引领学校高效课堂强势推进。

三、总结经验形成模式,使高效课堂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教师重点是导引、纠正、点评、释疑、拓展、总结,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营造“三动”课堂: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动脑(预习阶段)。

(2)开拓创新。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措施,深入开展研究,撰写高效课堂阶段性汇报材料和教学论文。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参与意识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中学  文治平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这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

数学的问题情境在不同的理念支撑下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但最主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点,展示出设计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展示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讨论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最终找出答案。也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用故意错误的问题或片面的说法,引导学生的“参与”,自己分析解答,最后确认正确概念。

2、问题的提出要从教材入手,寻找思维素材,同时问题要“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包含的事件应当是现实的,为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适时地将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综合理解并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探索实际事物,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设计一些具有疑问性、思维性、说理性、扩散性等特点的问题。问题要“新”,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有新颖性、思考性,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成为思维的主体。

4、问题要有“度”,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要有梯度,起点低,有层次性、发展性;其次要控制难度,即难度要适当,是学生通过现有数学知识有能力解决的可行性问题。

5、通常的一些数学题往往有明确的结论,学生的思维都被封闭在“条件——演绎——结论”这一模式中,因此,学生之间的探讨相对较少,教学中要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6、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知识迁移,可设置旧知识的问题链,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衡量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润实验小学  王秀伟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体育课是百分之百的喜欢。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为什么既没有成功的体验,也得不到快乐呢?这还是教学模式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积极实施体验式教学。这是以实践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是能促进个性发展、情感培养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例如健美操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内容,学生都不愿学习。我在教学这项内容时,把它设计成“闯关”的形式,学生在一关一关的闯关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主动求知,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求胜的心理,既使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次满足个体差异与需求

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但是还有个别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他只是被动地进行,这使我有了新的思路。首先改变教学目标的制定方式,目标引领教学内容,这是新课标提倡的,书中说要让目标变成具体的、可检测的、可操作的内容,于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有了改变,例如在学习抛实心球时,以前是通过学习实心球,初步让学生学会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等等;现在,我把教学目标变成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抛过三米、四米和五米以上,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一一去完成目标。其次运用体验式教学必须把学生摆在真正的主体地位上,也只有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开展体验式教学,因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是教师无法代替的。运用体验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但体育课的内容有难易,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有优劣,于是我尝试改变场地的设置,还是根据上面的例子来具体说一下,要是按照以前我就设置三个场地,一个三米以上的、一个四米以上的、一个五米以上的,这样设计容易造成强强组合和弱弱组合,不利于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我的改变是给每个组设计一个三米以上的、一个四米以上的、一个五米以上的,再把每个班分四个组,那么就是12个场地,每个小组的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自由选择场地,从而避免了那种在课堂上好生吃不饱差生够不着的现象,每个学生都找到了目标,都学有所得。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运动的快乐。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中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快中进行学习。

三、体验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运用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过程评价,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中得到充分发展。当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比如说: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要及时给予鼓励,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在完成动作时要及时表扬,增加其信心;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结合体验式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我的左右铭,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是我鼓励他们的机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会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更为真诚,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使体育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三版

 

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山西省晋城市金村镇进村教学区赵庄小学   陈王斌

一、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使情境更接“地气”

与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比,教材更新速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有时会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进并吸收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用以充实教材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数学。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探究、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课堂内容更具生活性和操作性

教材提供的素材,常常把生活情境直观地以图示的方法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主人公”的形式让学生亲力亲为。所以数学教学可让学生提前感知生活,经历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会要求学生课前到商场、超市调查各种商品的标价,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价目表。在课堂上,我利用学生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也能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这样,我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不仅如此,数学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物体,丰富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触摸、交流讨论,建立实物表象,然后通过自身的体验,形成形体特征,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由此可见,开发教学资源,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选取合适的情境呈现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趣味性、动态性原则,选取恰当的呈现方式,使课堂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

(1)尽量选取动态方式呈现情境。如,在教学“周长”时,我选择把教室中的一个方阵看作一个图形,从一个起点开始绕方阵走了一周,让学生体验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经过我的动态演示,将书本上静态的情境转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数学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因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有些生活情境不好表现出来,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如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编成小故事,把小动物进行拟人化处理,配上图片、声音、课件,使学生身处童话动物世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于生活实际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教师还应注重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擦亮学生的“数学眼睛”,把学习的时空向课堂外延伸。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要求学生到商店观察价格标签,进行购物活动,在实际的环境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又如,学习“统计”后,我有目的地让学生统计班级中近视学生的人数,通过统计,学生了解到班级近视人数较多,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视力的必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完整过程,获得了课堂上得不到的练习机会,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如,学习完“吨、千米”等大单位后,让学生通过坐车发现“1千米有多远”,通过乘电梯感受“吨”这个较大的单位。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湖南省祁阳县长虹街道明德小学     杨玲娟

一、根据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特点,培养学生正确、丰富的情感

1.适宜地激活水平。主要是指在练习活动中,达到适度的紧张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鲜明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要根据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运动环境的复杂性,选用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积极,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适度的紧张能使神经中枢不断积蓄力量,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心理的动员,以取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2.创造适当的情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抓紧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产生某种健康积极乐观的学习情绪。课堂的环境和体育场地、器材设置都要符合教学的要求,以形成适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情景。

3.培养情感调节运动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和调节行动的能力,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使其善于支配与控制自己的情感,承受大的运动负荷量,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二、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向学生说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掌握相应的知识、技术的具体意义,特别是实用价值,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多样化,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动机得到积极的强化。

3.创造学习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学习情境是指学习体育的环境、条件和气氛。学生在良好的情境吸引和激励下,便会从心里产生愿意学、愿意练的愿望,这时的学习情境就成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达到的水平及时做出恰当而公正的评价,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这是保证学习体育的动机按教育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培养学习动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把一般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情兴和志趣,使兴趣发挥效能作用。

2.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兴趣化,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

3.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态度,做到多表扬少批评,通过及时恰当的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4.结合体育教材内容的特点,加强课余运动训练和课外辅导,组织运动竞赛和校外体育观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意培养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1.意志是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意志行动必须在各种练习活动中进行锻炼,使其在练习中提高认识,加深情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感受。加深情感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给学生帮助,增强信心,充分实际锻炼的机会等引导他们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和锻炼自己的意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在练习活动中成为学生意志行动的强大动力。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暴露出各自的意志特征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对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的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大胆、果断、勇敢的意志品质;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制能力,培养坚持性的意志品质。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完成每一任务的后果有明确的认识,有情感的体验,激发他对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和信心,从而使活动动机成为强劲的推动力,以激起他们去作巨大的努力,达到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某些意志品质的目的。

4.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随着教学、科研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方面必将展现更广阔的前景。

 

小学语文与德育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北安阳小学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讲文又传道,“文”“道”有机渗透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

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隐藏在教学内容之中。思想教育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德育应紧密联系生活

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及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都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用道德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导行,导行是讲和思的继续,必须适度,要求不宜太高,太高了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过低又不能激发道德实践的愿望,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使之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如教《高大的皂荚树》,作为教师不能讲大道理让学生像皂荚树一样有奉献精神,而是应将这课学到的皂荚树的奉献精神细化成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内容去规范生活中的言行,如让学生日发组织校外护绿小队,每周活动一次,还可教育学生做到不践踏草坪,遇到别人有踩踏花草的现象要有意识地制止。这样将高难度的进德行为细化成生活中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即易做到又达到了课文的育人目的,还可引导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千姿百态的现象,明辩美丑是非,以增强抗腐能力,使德育渗透卓有成效。

四、德育要把握好阶段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也有阶段性。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这样就使道德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向命运挑战》《詹天佑》等教材的教学,我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都争先学习,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与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镇元茂隆小学  刘晓杰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该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如何抓好小学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现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们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

1.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说、唱、玩、演、看”等各种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英语、运用英语,使他们通过小学初始阶段的学习,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为今后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在课堂中,运用新理念进行评价,促使课堂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应避免出现肤浅性、狭隘性、苛刻性、偏离性和不切实际的完美性。

2.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性,不局限于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尺。《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价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敢于在教学中创新,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洽。教师要真正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第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外语会呈现不稳定状态,产生阶段性差异的变化。为此,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差异变化,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要不断加以调整,保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控制课堂教学评价范围。首先,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听力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迷惑,不知该堂课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技能。

3.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实效性,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教师一方面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延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

第三,课堂评价形式是保证评价内容得以实施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等。我们可将这些形式划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个体评价、小组群体评价三个方面。但评价的具体形式要根据每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性质选用相适应的评价形式,教师无需将所有评价形式都在一堂课中体现。如,以口语训练为主的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单个说句、二人对话、表演游戏等活动,着重采用个体评价和教师评价方式;以听力训练为主的课,可着重采用个体评价与同座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读写为主的训练课,可着重采用教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等。

课堂教学评价因受时空限制,教师一般通过口头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但为了能让教师更系统地全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不妨制定几种课堂活动评价记录表,发给学生,定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718期
下一个: 第201716期
上一个: 第201718期
下一个: 第201716期
上一个 : 第201718期
下一个 : 第201716期
上一个 : 第201718期
下一个 : 第201716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