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第201626期 2016年11月30日
第一版
学校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王希新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当前,学校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校安全教育,把安全责任事故降到最低?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应该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各个方面的安全工作。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协助组长管理好学校各方面安全工作事物。中层领导及班主任作为成员,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的安全工作。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各方面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学生课上、课间、活动、放学等方方面面,都设有专人负责。如:课堂上由任课教师负责,课间由值周教师及带班领导负责。细化到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具体各项工作者是主要责任人,从领导到教职员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通过法制讲座、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工作研讨会等形式,面向全体师生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按学期制定学校安全教育计划,要以安全主题活动形式的要求,有计划组织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并利用板报、广播、晨会进行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等宣传教育,并聘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讲座”,请交警队来校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与消防中队联系,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和举行消防演练。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使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极大提高,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健全制度,执行到位
建立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食堂卫生管理,饮食住宿安全,信息网络安全,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溺水、防传染病、防意外事故等值班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检查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工作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学校将所制定的制度装订成册,相关人员必须知晓自身安全职责和工作要求,并认真执行,学校随时监督执行情况。
四、转变观念,创新安全管理新模式
每逢特殊日,如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4.30)、国际禁毒日(6.26)、中国消防宣传日(11.9)、世界艾滋病日(12.1)、中国法制宣传日(12.4)等,学校举办安全知识手抄报、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漫画自作展示、演讲比赛、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将安全教育寓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学生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纪律意识等。
五、全面排查,落实整改
对学校存在的安全和卫生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如加强了放学时校门口路段管理,每天均有教师组织学生有秩序行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发现宿舍通风不好,有异味,立即责令负责教师做好通风和被褥晾晒,并对宿舍进行消毒;针对学生下课时在走廊嬉戏、打闹、跑跳等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
总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既是工作责任,更是政治责任,而安全稳定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工作原则 ,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学校安全工作做早、做细、做实,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营造新型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钢小学校 王翠霞
目前世界正在飞速发展,正在经历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需要具有手脑高度并用的素质,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担当起“开天辟地”的重任。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培养此类人才,所以它的发展势在必行。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国民急需培养的最主要的能力,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标。它的实施也成了主要任务。
一、立足个体,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
实践活动课程是门较特殊的课程,它的本质就是要做到关注个体和个性的发展。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让学生真正回到知识学习的“原生态”,让学生好奇地问、舒畅地说、自由地想、批判地谈、大胆地写,让实践课内容的答案丰富多彩,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魅力。比如:学习“奥运”知识知多少这个课题,可以让学生从奥运的历史谈起;可以从奥运明星谈起;可以从奥运的田赛、竞赛分类谈起……在表达他们对奥运的设想中,可以让学生画;可以用橡皮泥捏;可以用实物做;还可以写……只要学生努力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值得表扬。因为这样做真正让学生的思想驰骋起来,将他的能力、智力、创造力尽情地迸射,展示了鲜明的个性。
二、教师要努力营造新型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实践活动课程是集语文、数学、物理、科学、音乐、美术等各门课程的综合性课程。范围之广、之大,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建立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换言之,教师必须要努力营造新型课堂,和学生进行多向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宽松灵活的环境中,加倍地感到自尊,三倍地感到自重,四倍地感到自信,从而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勤于动手。这样一个课堂,会让学生的思维开阔、兴趣提高,乐于把知识探究出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创造力。
三、家校联手,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
实践活动课的素材较广,既有课本上的,又有课外的。如: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路标的认识、小区的卫生状况、学生乱吃三无食品等等,好多课题需要家长和教师帮助孩子研究,尤其是家长,孩子外出时,应该陪孩子去调查、去访问,在孩子做难度较大的制作时,可协助他们完成;老师也要放手,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准备过程。学生的准备过程非常重要,课堂也可以说是展示他们准备材料的一个场所。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提供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让他们鼓足干劲,努力完成自己的课题,提高创造力。
遵规守矩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朱东幼儿园 朱慧娜
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们,总是坐得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小手背在背后,见到人来,头都不扭一下。看到此情此景,总是会听到赞美的声音,称赞这些孩子是多么听话、多么乖。然而,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如此整齐划一地坐在小板凳上,免不了心疼和担心,这样的整齐,让孩子失去了个性,真的好吗?
每个幼儿,可以说都是一张白纸,教育将会为他们画上绚烂的色彩,其中也包括孩子的个性。幼儿时代,孩子们大多都是活泼好动的。面对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我要让他们整齐划一,实际上很不容易,需要经过严格和长期坚持的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对孩子来说恐怕是一道十分难过的坎。
有的家长也向我们反映,说孩子去了几天幼儿园就不愿意去了,家长总会以为是不是老师不好?受小朋友欺负了?等等的原因,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幼儿园要接受整齐划一的训练,孩子坐不住。但是,又不得不照做,让孩子觉得很累很拘束,这样便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了。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好处。但如果为了整齐划一的坐姿对孩子进行严格训练,有些可能违背小孩子的成长规律。事实上,幼儿园里主要以活动为主,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游戏来体现,真正需要孩子整齐划一坐在那里听课的时间很少。但为什么一些幼儿园要对孩子进行如此训练呢?目的就是满足一些家长的要求,还有就是给上面来的领导参观时看。这种带有功利性的训练,对孩子个性培养十分不利。
个性培养,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最好的开始就是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启动。在幼儿时期,由于孩子心智发展远未成熟,是否听话、是否乖都不重要。我们幼儿老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都应该包容并认可,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游戏等活动进行适度引导。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对孩子的要求多了,规矩多了,孩子的成长就就少了一些快乐,就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整齐划一,是“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无外乎就是让孩子们多听教师讲知识,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不应该给予提倡和鼓励。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幼儿整齐划一的坐姿问题,是个小事,不值得这样上纲上线,但笔者认为,从长远看,这却是大事,是关系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怎能不认真对待和高度关注呢?也许,在有些老师看来,孩子听话、很乖,管理起来方便、简单,不用那么费劲,也不用花那么多心思,想那么多办法。但是虽然管理起来简单了,可是孩子磨掉的个性却永远找不回来了,这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轻重缓急”话交友
□ 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南栾小学 马 娟
笔者认为,处理部分学生交友不慎问题,要做到轻与重、缓与急的有机统一,举重若轻而又举轻若重,缓得适时而又急得恰当,才能使学生从交友误区里走出,进而促进其健康良性发展。
一、轻——不要轻易给学生扣“品德不良”的帽子。
毋容置疑,交友不慎是很多孩子走上歧途的主要原因。但我们须明确的是,学生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校和家庭没有满足孩子被尊重的需要、家庭内部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孩子与社会不良青年进行结交,进而满足其得到群体认同的心理。针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要轻易给学生扣上“品德不良”的帽子,因为一旦有了这种错误认识,我们处理问题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他们内心都有向上向善的火苗,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点燃。我们要以耐心和爱心对待他们,以平等和尊重与他们交流,相信孩子具有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智慧的办法。
二、重——引导学生要高度重视交友不慎对自己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在行动上常常表现得盲目不稳定,对什么是友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并且很容易误交损友。作为老师要切实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提高自身“免疫力”,要让他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主动、提前对他们交友给予正面引导,防患未然比亡羊补牢要简单有效得多。“立身之本,以德为先”,要交志同道合、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交这样的朋友往往相处非常融洽,才能在学习和做人之上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三、缓——克服处理问题的急躁情绪。
发现学生结交不良朋友,千万不要急躁,“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教育需要耐心。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一定要沉住气,耐心细致开导他们,要让他们看清楚他们所交“朋友”的真面目,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批评。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由于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识别是非的能力不完善,有时会被“朋友”的假象所迷惑,因此老师必须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教会孩子如何选择朋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考虑,而不是仅仅为了干涉自己的自由。
四、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扩大学生正常交友范围。
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得到增强,从而激发学习的斗志,鼓起前进的勇气。帮助孩子学习各种可以和他人分享的技能,一旦他们有了能一起分享这些兴趣的伙伴,也就不会结交不恰当的伙伴了。建立同伴互助关系,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亲情和幸福,如安排班委会成员主动与他结对子,在学习上帮助他,慢慢地和他做朋友,逐步将他带入自己朋友圈;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多抽时间陪陪孩子,聊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在家里还能找到一种归属感,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增强孩子的自尊心。通过以上举措,切实增强学校和家庭的吸引力,生活充实了、快乐了,孩子自然会疏远不良朋友。
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孙悟空身上学什么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郭 梁
当前,新基础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要求,其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的可能,让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多向互动来支撑教学过程的构建。
《西游记》文中的主要形象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迥然不同。唐僧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猪八戒有活力、幽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沙僧在人情世故上,别有一番冷静和准确,他不会天真地一头热,也不会幼稚地盲目乐观。而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
孙悟空身上既有神性,又有人性和猴性,他是一位顶天立地、战天斗地的英雄,是作者生动刻画、着力歌颂的代表人民力量和愿望的好汉,几百年来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文学形象。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孙悟空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遇到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在不依靠别人的情况下,孙悟空能独当一面,主动参与到降魔除怪的过程中。从唐僧的认识说,孙悟空是充满野性的猴头;而从猪八戒的认识说,什么事都有猴哥去办,自然自身就懒了些;从沙和尚的认识看,我在小组内不被别人看中,只好任劳任怨罢了。
孙悟空具有合作学习的愿望,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并不是唯我独尊。在对付红孩儿的问题上,孙悟空联合猪八戒、沙僧共同抗敌,斗智斗勇,取得了胜利;在通天河东岸的陈家庄,专门吃供奉的童男童女的妖怪被孙悟空等三人变化的神仙所蒙蔽,搅乱了他们的计划。
孙悟空具有探究学习的精神,遇到问题,他并不囿于一种思维,总是能体现他的独特处理方式。譬如在大闹天宫时,二郎神与孙猴子的一番打斗,孙悟空利用七十二变的技法真是令人叫绝;车池国与妖怪斗法,艺高胆大,不乏调侃,精神可嘉。
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观、教师观、学生观,自主、合作、探究无疑成为一种真正为人的终生发展而推广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构建信息化生动课堂中开展工作呢?
其一,解决思想的问题。孙悟空对于压在身上的石头能自己解脱,却因为上面的一道符咒却动弹不得,而唐僧仅仅给孙悟空揭去了符咒而已。贴在符咒上的是什么呢?是思想。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校长的思想境界决定改革的走向。校长必须有一种执着的信念,能朝着一个目标迈进,积极为每个教师创造合适的发展氛围,引导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校长要具有现代学校管理的思想,将学校打造成阳光的学校;培养现代教师和现代学生,从教师单纯的当一名教书匠的思想到学生的人生引路人的根本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无用到学以致用的根本转变。
其二,解决制度的问题。唐僧如何控制孙悟空呢?靠紧箍咒。为什么用?什么情况用?怎么用?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完善、科学的制度。校长要切实抓好制度的建设,把制度变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制度解决边界,文化解决寿命。”学校制度必须修正控制的管理,让它走向服务的管理,为教师的精神生长开辟一块充满人文情怀的肥沃土壤。
其三,解决技术的问题。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如何应对妖魔鬼怪?靠七十二变、靠金箍棒、靠三根救命毫毛,靠上级领导如来、观音等,靠团队成员。孙悟空的成功靠三点。一是有名师指点和培训。在菩提法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最基本的战斗技能;通过若干次体验式培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二是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根定海神针成了妖魔鬼怪闻风丧胆的利器,三根救命毫毛也时刻能发挥独有的作用。三是孙悟空有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每次和鬼怪们交锋,最先质疑的是孙悟空,靠他的火眼金睛,能奋力打斗的也是他,敢说的也是他,有独创性思维的还是孙悟空。
虚幻的神话小说如此,作为教师也应亦然。教师的思想高度决定学校办学品味的高度,教师的思想深度决定学生探究学习的深度。为学校的发展着想和学生的未来着想,就得抱着一颗对得起教育事业的心,加强师德修养,加强专业培训,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培养能实现中国梦的一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
带孩子逃票,这样的便宜不要占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张云明
傍晚,看到《现代快报》对“逃票”现象进行评论的内容:有家长在带孩子去公园时,为了节省已经达到身高标准孩子的门票,想点子让孩子曲腿或者歪头,逃票蒙混过关。对此网友分为两种声音展开了讨论,支持者认为不能用道德大棒打向家长和孩子,毕竟孩子不一定会因为这样的小事情成长为道德败坏的人;第二个理由是孩子可以通过这件事学会节省钱,培养珍惜金钱的观念。
对这样的观念,我提出几点想法与各位家长进行了共勉!
首先,不利于满足孩子渴望长大的心理需要
成长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方面的需求,儿童的成长是基于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当体格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孩子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与之相匹配的需要。当孩子的运动能力提高,他就会要求活动范围扩大,并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获得自信;当体格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希望自己能享受和体格相适应的尊重。如案例中的孩子到了需要买票的身高时,对孩子来说把他当做成人看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延续对待幼儿的方式和心态就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把能购买票当做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情来看待,尊重他的成长,并为他的成长而喜悦,甚至要设计情景让孩子独立购买他人生的第一张成人票作为纪念,孩子也会在这样的成长标志性事件中获得成人感,并用成人的思维面对自己的生活,责任感会得到强化。否则,父母不仅阻碍了孩子成长的步伐,拖了孩子成长的后腿,也无法享受孩子正常成长所带来的喜悦。
其次,不利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培养公民和公民社会建设相悖
购票是一个公民履行社会责任应有的表现,逃票所省下来的钱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珍惜金钱的意识,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逃脱责任的意识,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相悖。家长可能会说,公民社会与我何干?我不就为自己节省了点钱吗?
我们一边在抱怨社会上的贪腐、不公现象时,一边却用这样的行为培养贪腐的坯子。所谓的贪腐不就是占有公共资源,而节省自己的开销吗,公私不分,侵占公共资源,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要想真正培养孩子珍惜金钱的观念,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而言负面影响太大了。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为了省钱玩哪些免费景点,哪些购票的景点不玩,或者让孩子从自己的储蓄罐中拿钱买票,已达到触动孩子目的,提升孩子规划金钱使用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听证会,这样带领孩子参与社会生活,使之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不是在规则定下来,用逃避的方式来对抗体制。
再次,形成占小便宜习惯,百害无一益
家长认为,这是小事情,不会形成孩子道德的缺陷,不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这是一件可笑的短视行为和逻辑。就犹如我们现在的家长带着孩子等不及红灯熄灭,左右观望没有车就带着孩子闯过去了,确实经过多次的实践自己和孩子都安然无恙,没出事故,甚至一生都能避免灾难。但这不等于说这样的行为没有安全隐患,因为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不是故意造成的,否则就是自杀了。我们平日的小行为培养的是孩子的习惯和潜意识,如不遵守交通规则,很多时候都是不自觉的行为,没有人专门为之,但除了事故的万一就成了人生的一万。
回到这个小便宜上来,有谁会告诉你你的不成功或者将来孩子的工作不顺、事业受阻是因为你小时候带他逃票造成的,没有这样的研究,更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个常识,当一个人习惯了占小便宜,这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和为人处世的习惯方式,而且这样的为人方式成了习惯自己是不觉察的,而在同事朋友的眼中却一目了然,无法遁形。你说,谁会和一个这样的人成为挚友或组成团队合作共赢。我想,就连这位家长也不会选择吧。
用新浪微博的网友@小白兔陈的一句话结尾:“独行时,自己做人做事顾及不多!孩子在身边,自己定要严格律己,这比择校重要多了!”我想说的是,独行时不顾及的在面对孩子时也很难顾及,尽力“慎独”吧,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不仅为了你的孩子也为了我们生活的社会。
第二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 山西省高平市唐庄中心小学 田红星
近年来各地教育局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团体赛讲的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参赛教师要一人讲一节课,另一人说这一节课,一人甚至多人评这一节课。刚听说时,我感觉很别扭,一人讲课让另外一个人说课、说设计思路、说教学感受,能说好吗?教师之间互相评课好意思吗?心里疑问重重。但是,十几节课听下来,却感觉这样做实在是太有意义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太有价值了。
一、加强教学研究,汇集集体智慧
1.用心准备,适时修正
讲课前,一个老师精心准备讲课,一个老师用心准备说课,一个老师费心研究要讲的这一课,听课时,要说课的老师还要根据讲课老师临场发挥和学生的表现及时修改自己的说课稿,要评课的老师更要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及时发现讲课老师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精力高度集中。评课时,说课的老师因为自己坐在台下听课,更具客观性,更能说出原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差别和不足.
2.个性展示,集体智慧
老师们讲课的风格我们以前就见识过,反而是老师们的说课、评课让我们久久回味。我听着老师们的说课和评课,说得头头是道。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有切身的教学体验,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考,也有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想法,集体的力量真是无穷的!加强教学研究,汇集集体智慧,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乘着课改的东风,减负增效已成为新常态,学校放学按时了,课后也不留下辅导了,晚上作业也按规定时间规定数量布置了……教师轻松了,学生轻松了,家长也轻松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能在减轻教师、学生、家长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呢?
1. 培训组长组员,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首先,要培训小组长成为会做也会讲的“小老师”。我们有的小组长会思考会做题但不会讲题,辅导也就是直接告诉组员答案,甚至有的组长着急了就让组员抄自己的作业,造成平时上课学生们都顺利完成任务的假象,一进行测试,才发现有很多人该做对的题也没做对,该会的内容依然不会。所以,我们必须要教给小组长一些辅导学生的方法,让小组长也成为会做也会讲的“小老师”。
其次,要培训小组长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管理好自己的组员。要告诉小组长,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要关注组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习状态,提示组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帮组员分解任务,安排完成的顺序和时间,并随时督促组员遵守纪律专心完成。
第三,培训组员,让组员不懂就问。告诉组员不懂不怕,不懂就问,问组长、问老师,老师、组长及时给你讲解了,你学会了,你就进步了。
2. 加大放手力度,真正变“讲堂”为“学堂”
课堂上教师要加大放手力度,真正变“讲堂”为“学堂”。课堂上让学生自学、交流、展示、碰撞、提升、归纳、总结,练习、巩固。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才是内化的知识,也才能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展示能力、合作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敢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课堂上才会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场面,才能及时反馈,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文章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肯请同行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六个方法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魏 芳
1.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家具变变变》这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们从家里观察各种各样的家具,看看他们对家具的构造,是不是了解。接着再启发他们自己动手拆一拆教师提供的家具,交流他们的构成及制作过程。共享集体游戏的快乐。由于家具是学生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所以,学生对自己来动手做一组家具是很感兴趣的,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和妈妈在一起》一课中,我使用了投影仪来演示如何画出体型较大的妈妈和很小的宝宝,他们在画中所占的比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投影仪充满了好奇,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投影上,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3. 巧妙设疑,激发兴趣。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也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比如我在教《雄伟的长城》一课时提出“说一说你知道的长城?”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展示自己知道的关于长城的资料。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长城。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长城的特征来做画的方法。
4. 教具演示,激发兴趣。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百变团花》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对折几次的纸,在未打开前,用投影仪投影出来,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纷纷举手猜测,很快就有同学猜对。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接着,利用这一张纸进行不同的对折方法,让学生总结出剪花团的规律,学生因为在猜测时注意到图案的形状,所以很快就把规律总结出来了。这种教具的运用,就起到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一种情趣,活跃了气氛,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5. 运用竞赛,激发兴趣。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节节虫》时,在后一阶段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规定时间内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有特色的节节虫,制作好了以后进行评选,制作出好作品的那个组,将得到“创作之星”一枚。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对节节虫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学生锻炼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评价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组织讨论,激发兴趣。围绕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获得完美的解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萌发了解决此问题的欲望。
总之,美术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鲜活生命力: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色彩、宽松的氛围、开放的体系、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等等,这些都要靠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丰富,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让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也成为一个爱美、懂美的人。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趣味教学
□ 山西省兴县东关中学 吕静飞
趣味教学就是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喜闻乐见的充满趣味的教学形式激发起学生爱学、乐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愿学到主动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摸索并实践的:
一、利用实物,创设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初一学生对英语这门课存在一种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学会讲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就喜不自禁,念念有词,抓住这一特点,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模仿,反复练习的兴趣。
如在教一些水果、饮料单词时,当我把orange,apple,pear,banana,milk,juice等摆在讲台上,孩子们的眼睛都瞪圆了。这时他们既开心,又好奇,一会儿就学会了。
课后把这些教具分给学生,又能锻炼 “Here you are”“Catch”“Thank you”“Not at all”等日常交际用语,这样一来,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更高了。
二、利用卡片、图片、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习者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与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启发性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上常采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寓教于乐,同时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学生紧张和畏惧的心理障碍,易于接受所学知识。在一些具体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学生渐渐地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浅入深地掌握英语知识,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逐渐得到加强和提高。
三、利用猜谜、做游戏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猜谜语、做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消除了紧张和疲劳,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并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在教学有关颜色时,我拎着一个红色的篮子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好奇地看着我。我先与同学们进行了这样一组对话:
T: What’s this?
S: It’s a bag.
T: What colour is it?
S: It’s red.
接着在掌握这个句型的基础上,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大家一起来做游戏,请大家猜猜老师的包里有什么,看他们是什么颜色。同学们的情绪高涨,争相发言。当我变戏法似地把一只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包展示给同学们,他们很快就学会了green,yellow,white,blue,orange,black,brown,red,purple,grey等表示颜色的单词。
实践证明,游戏是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英语教学法应与教学内容相协调,也就是说引用的一些素材必须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联。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动作、眼神、语调、表情等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印象,使师生双方的感情得以融洽,使所讲的内容易懂。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更显重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教学之余,我经常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上网查阅资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时时处处给同学们做示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运用趣味英语教学法, 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趣味英语教学法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 应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新课导入、内容讲授等各个教学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口语教学
□ 山西省新绛县东街逸夫学校 李志俊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呢?显然,搞好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初中英语的教科书中口语内容有很大比重,如:问路、看病、打电话、购物等,口语篇幅贯穿于教材的始终,突出了英语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性。那么,如何进行口语教学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口语学习兴趣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先用简单易懂的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适时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猜谜、做游戏、听英语歌曲、讲一个英语小笑话等,将英语课上得引人入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就加速了口语能力的提高。
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乐于开口说英语。
二、创设情境,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1. 借用实物创设情境。用直观教具是进行口语教学最简单的方式。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也可借助物体使表达简洁明了。如创设实物情境组织“辨认物品”“指明方位”之类话题的教学和训练,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真实,学生印象深刻。
2. 通过图画创设情境。实物情境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教师不便甚至不可能带进教室。这时,图画情境就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如交通工具、家庭摆设等。特别在描述一个事件,表达一串连贯的思想的时候,图画情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当场画简笔画,那效果则会更佳。
3. 利用环境创设情境。教室是教学的主要环境,也是进行各种语言模拟训练的最方便的“临时舞台”。如一、二张桌椅稍加一些道具就能为学生提供“购物”“用餐”“借书”“看病”等对话情景。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还可以排成街道、厂家、商店的样式,使“问路”这样的话题在较形象的情景中进行。
4. 运用体态语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如在“看病”这一对话情境中,教师可用动作做出捧腹、咳嗽和按额、按背等不同姿势配合面部的痛苦表情进行口语教学。同样,组织“现在进行时”的操练时,动作情境也较为有效。
5. 巧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种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已成为发展趋势。录音、录像、电视已成为现代课堂中较常用的教学手段,为创设情境、培养口语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如看了一段录像或电视后,把声音去掉,让学生借助画面进行语言表达,也不失为一种练习口语能力的好方法。
三、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力求多样化,综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1. 值日报告。每节课拿出5分钟时间,用英语谈论今天天气,或讲一个故事,或报道一条新闻,或介绍学校的一项活动,或推荐一本好书,题材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英语的机会。
2. 交际游戏。这种活动就是把学生置于一种游戏时的情景中。交际游戏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老师拿一张图片,让学生在不看图片的情况下,通过向老师提问猜测图片是什么。或者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小组中一位学生手拿图片或设想一个情景让其他同学猜测。
3. 扮演角色。就是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如警官、售货员等;设想一种情景,如购物、安排晚会等,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模拟交际训练。练习完每课对话之后,可请一对学生临时编排相似的对话或把全班学生配对,让所有学生同时编排相似的对话进行训练。课本上有许多话题都是很好的表演材料,让学生边学边演,知识掌握轻松自如,还能自编台词,达到了口语锻炼之目的。
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方法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何立新
我曾经在学生聊天群里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学生是否喜欢音乐课,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喜欢。但学生喜欢的缘由,近一多半学生的回答可能让音乐老师会不太舒服——学生回答是音乐课可以写作业,甚至有些同学说可以睡觉。我相信这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音乐教师的确得好好反思一下,仔细分析,原因是我们的音乐课没有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兴趣,才会让学生有以上这些想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就是音乐的美。音乐老师日常生活中外在的仪表美,被学生有意无意中听到的语言美,这些都会影响到你在学生心中的完美形象。没有人可以拒绝美!一个音乐老师自尊而不自负、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一身正气正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再就是要关注班里的每一名学生,切忌用成绩去判定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许孩子在文化课上逊色,但在音乐方面会展露光芒。
二、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这里所说的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我们在学府中所学的专业,比如你是钢琴、小提琴专业,这里所指的专业素质是指一个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就拿自弹自唱来说,自弹自唱是音乐教师的专项基本功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手段。教师富有激情的自弹自唱, 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教学、音乐作品的关注和兴趣,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启迪、激励、感染、熏陶等作用。
三、放大学生的优点
音乐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音乐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将目光集中在音乐尖子生身上,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多去鼓励学生。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中,我们班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对音乐中的音高特别敏感,所以每次音乐课中歌曲起唱都是由他带领,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升。所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总之,想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也不难,如果我们都能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位置,换一种心情,也许就会出现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难吗?
怎样让爱哭的宝宝爱上幼儿园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幼儿园 姜孟欣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是令我们忙乱的日子。入园第一天小班活动室里循环播放着哭闹交响曲。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独自走进幼儿园这个小社会,孩子们心里充满了恐惧与不安。而且不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的孩子们习惯用哭闹来表达不满。所以说哭闹是小班宝宝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经过近两周和孩子们相处以来,我发现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环境影响了幼儿入园时的心理状态。
我们的芙语宝宝和嘉俊宝宝第一天入园后因家人的离开大声的哭闹,在教师安抚片刻后很快安静下来,注意力被活动室里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但因小班幼儿发展特点不愿意受约束,情绪发泄外显,较强烈。这种哭闹时间较短的宝宝在新入园宝宝中占大多数,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班的一明宝宝对家人的依赖性很高,所以一直不停的哭闹,对老师的接触也若即若离。经过我耐心的安慰,一明对我产生了依赖,成了我的小跟班。这种类型的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到集体中。最可爱的是我们的荣卿宝宝和婉婷宝宝,第一天入园后只哭闹了一会儿便被桌子上的玩具所吸引,高兴地玩起来,但是遇到挫折或不满时就会哭闹,这样的宝宝独立性较差,在家任何事情都要大人包办,还必须要自己满意为止。所以他们在幼儿园遇到困难和不满时就会想念家人所以哭闹。还有几个适应能力较好的宝宝,本已经玩得很高兴了,听到新入园宝宝的哭闹声,受到感染后也跟着哭了起来,不过一会的功夫又玩的不亦乐乎。真应了那句,小孩子的情绪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消除心理的焦虑,我们作为老师除了对宝宝表示亲昵的行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让他们知道,幼儿园里的老师就如同妈妈一样可以依赖。对于哭闹不止的幼儿要给与更多的关爱,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障碍。要给孩子充足的适应过程;活动室里要给孩子们创设色彩鲜艳的墙饰,为孩子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式来分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让孩子快乐地融入集体;另外有效的家园合作也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地告别分离焦虑期,告知家长离园时间要准时接宝宝回家,避免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安的情绪与心理。对于哭闹的宝宝要正面的引导幼儿,不能采取哄骗或随意承诺幼儿办不到的事情。
宝宝入园的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增进我们与宝宝接触和亲近的机会,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方式,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宝宝在园时少一些哭闹,家长多一些安心。
让信息技术助力英语课堂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徐珍珍
我校为深入推进耕道课程体系建设,落实课程整合理念,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的自由生长,在卞玉陶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结合本土资源完成了有关课程的整合,形成了更加适应高阳中学学生学习的六本专著。而英语学科分别从课程性质,学科素养,学科思想,学科目标,学科内容,及整合点设计与词根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过去的一年内,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这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
英语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责任所在。一个接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它将使学生接受知识时会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并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在教学中我注意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我还借助录音、录像、电视、电脑、语言、实物、幻灯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我的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比如在教“up与down”这一对反义词时,我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片美丽的草地,太阳在慢慢升起,小男孩在放着风筝,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可小男孩的风筝断了线,掉了下来,但是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一只气球突然松开了手飞上了天。学生充分想象,造出了许多句子:The sun is up. The red sun is up…为了更形象地让学生理解“up与down”,我利用情景自然地教学生们唱英文歌曲Fly your kite,学生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就很自然地学会这首英文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播放一些配图的原版英文歌曲、英文儿歌,它们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他们的语感。我也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图画,让它们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创设自然的情境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如在教字母时我又提供了M 麦当劳、KFC肯德基、WC 厕所、P停车场等录像场景,这样使学生们能得到优美的视觉享受,感受英语的实用价值。
比如在学习七上第一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描述人的外貌”(Describe People),涉及到讨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其着装等语言项目。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以人的外貌特征为主线,兼顾交际功能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外表特征。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电影《好运查理》的播放,能够使学生更加感兴趣,利用视频中跟外貌描述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教材的内容,调整了教材的顺序,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更加清楚明白地知道如何对人的外貌等特征进行描述,如何分类才能便于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加强学生的记忆。《iRead》chapter 1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配套的对外貌描述的扩展,也能学到一些课外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大多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今天,我们英语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生动、活泼、直观并且多样化的。并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能充分利用形、声、色等大量的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习兴趣、开发听说潜能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英语教学。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整合后的知识作为教材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合作学习,让合作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第三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任立辉
多元智能理论关照视野内的作文教学便是在尊重学生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作文教学的启发。
一、作文源泉的多元
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就决定了每个学生感受事物的程度与角度不同。有些学生特别擅长于交际、与别人沟通,我们就可以引导这类孩子去关注自己与别人交往中发生的故事并将从中产生的喜悦感、成就感写下来;有些孩子则喜欢观察大自然,那么我们便让他以大自然为作文的灵感来源,让我们和他一起分享从大自然中获得的愉悦感;还有些孩子更加关注厚重的历史,那么历史中的人物、典故便可以成为他作文的灵感之源。
总之,学生喜欢什么,我们就将他喜欢的东西引导成为启发他作文灵感的源泉。我们在这里试着将其简单归类与罗列:
(1)自己的经历与身边的人、事、物。这一类学生关注他们自己身边的生活与交往,将身边的人、事、物拿来写进自己的作文,抒发自己的快乐与悲伤,感受这个小世界里的爱与恨。
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小世界的美与丑,通过自己的心灵感受着这个小王国里的冷与暖。周边的一切都融进了自己的心灵,融入到了自己的笔端。
(2)国家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这类学生的视野比较开阔,不再局限于自己身边的小圈子,而是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广阔背景,关注社会民生,有一种大视界、大情怀、大气魄。
(3)历史、名著阅读。学生在平常的阅读中,对历史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耳濡目染,自然地转化成了自己笔下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有情有义的故事。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仅仅是感受着书中人物故事的魅力,更多的是在里面读出了一个丰富的自己,读出了自己的心灵自由。历史、名著濡染着这类学生,这类学生也用自己的阅读重新诠释着经典名著。
(4)自然风物。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更多地将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感受美,接受造物主的这份奇特的馈赠。在这里,他们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从与人的交往中得不到的满足与缺失,找到自然与心灵、人生的诗意契合。
二、作文体裁的多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表达的一方面。有些学生特别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把自己的感情娓娓道来,打动人心。由此我们可知这类学生在抒情描写方面比较出色;有些学生则对某种事物、某种现象特别有洞见,他们有独立的思维结构,这类学生便擅长议论体裁作文的写作;还有一些学生比较擅长冷静清醒地讲故事,他们自然在记叙体裁类作文方面比较有优势。
三、作文内容的多元
在内容方面的多元,大都是承接学生所接触到的多元的作文源泉来的。针对学生作文功底的现状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指导:
(1)喜好读书,且阅读过大量经典名著、书籍的学生,指导他们要将阅读的内容转化到写作中来,让他们从书籍名著中读出“自己的影子”,读出自己的生命体悟,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2)对自己身边的点滴生活非常用心的同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截取生活中典型的片断来进行写作。以生活片断作为细节刻画的起点,引出心理活动的刻画,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与流动脉络。
(3)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特别用情的学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托物寓意、借物抒情一类文章的写作。教师在指导中可以先给学生提供数篇名家范文(比如林清玄的《发芽的心情》《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另外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是一个很好地范本),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悟这类文章的写作之法,而后稍加归纳梳理,让学生自然成文后,再进行点拨修正。
(4)对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比较关注与在意的学生,心胸中有一片更开阔地视野绿意葱茏、生机盎然。
(5)对阅读书籍不多,对生活、社会感受不深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尽量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并重新发现、挖掘语文课本内容,引导其将语文课本上学过的部分课文读出深度,读出自己心灵的丰神秀韵。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观照视野内的作文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公平地看待每一类学生的写作智能优势,最后比较全面评估个别学生的写作水准,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个人作文能力全面的改进和发展,达到学生作文能“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的”“地”“得”的用法探究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中学 杜建锋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许多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地”“得”的过程中,含混不清,乱用一通,给人在理解上造成一定障碍。现就“的”“地”“得”的用法予以探究。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 “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普通话都读轻声“de”。
2. “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虽然都读轻声“de”,但书面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后面写作“得”。
二、“的”“地”“得”的用法
1. 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1)石榴有梅树(名词)的枝干(名词、宾语)。
(2)鸟儿(名词)的鸣叫声(名词)是世间最美(形容词)的语言(名词、宾语)。
(3)我(代词)的父亲(名词)是一名教师。
2. 地——状语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1)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形容词)地说道(动词):“不能写罢?……”
(2)盐渐渐(时间副词)地消失(动词)在水中。
(3)房间里慢慢(副词)地暖和(形容词)了起来。
3. 得——补语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1)这顿饭我吃(动词)得真饱(补语)。
(2)她的小手冻(动词)得通红(补语)。
(3)她在网上已经红(形容词)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1. 他们在路上有说有笑的(地)走着。这句话主语是他们,谓语是走着,修饰谓语用有说有笑,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2. 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好,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却用了“的”,正确应该用“得”。
3. 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很明显,句子里应该用“得”。
4.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地(的)又一个重点问题。这句话的主干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呢?需要前面的定语修饰,所以应该用“的”
四、“的”“地”“得”用法归纳
名词之前用“白勺”的,形容词后面用“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也有特殊情况。如:他激动地(得)哭了。既可以用“地”,也可以用“得”。到底用哪一个,就要看语境。不同的用法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
1. 他激动地哭了。是在表述一件事情,也即是说,你现在是要表述这件事,那就用“地”。
2. 他激动得哭了。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他为什么哭了,是因为激动所以哭了。或者可以理解为,他激动的结果是哭了。如果你此时要告诉读者,他“激动的程度或结果”就可以用“得”。
五、病句修改,强化认识
1. 她红的发紫。
2. 考场上,同学们正紧张得答卷。
3. 秦岭是长江与黄河地分水岭。
正确的用法依次为(得、地、的)。
六、小练习,用“的”“地”“得”填空
1. 爸爸(的)手机正快乐(地)唱着歌。
2. 为了赶上车,我们起(得)很早。
3. “嫦娥”顺利(地)升入太空,开始了我国(的)探月之旅。
4. 勇武(的)鲁提辖打(得)镇关西趴地求饶,为受欺(的)人们出了一口气。
七、总结
“的”“地”“得”的用法记住以下三条:
1. 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2. 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3. 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衔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相信大家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再使用“的”“地”“得”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王美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经历了无数的教学体验,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基本活动形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形成爱学、会学、乐学的现代学力,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好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书、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学习主动意识与能力的激活,引发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远比不停地学更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个人认为首先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靠学习兴趣这一要素得以保持。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接受新知,并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新颖教法,引起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用讲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用绘画或图示法理解重点难点;模仿电视里的一分钟问答形式,让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几个知识性的小问题……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保持稳定的高效的自主学习过程。
2. 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积极情绪。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持久、巩固,莫过于见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如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所有学生学习中的点滴成绩,适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学好的信心和勇气。
3.提高语言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简练、准确、清晰的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解,纵横捭阖的分析,令学生感到妙趣横生;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明快有力的节奏,令学生兴味盎然;教师优美的语音,充满韵律,令学生享受其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二、加强合作学习,发挥学生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把握时机,选择有合作需要的内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而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能力。
1.创造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2.学习小组共同答题。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教师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所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还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将会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的目的。
总之,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以学为主,独立自主”,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促进与积极成长。
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 山西省沁水县端氏幼儿园 张向峰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自信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应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新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的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每个幼儿都渴望别人的关心,希望成人的接近,教师的一个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一句亲切慈爱的语言,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满足孩子经常的需要。
二、营造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缺乏与能力强弱有关。幼儿虽小却具有很大的学习和发展的潜能。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幼儿在自己喜欢的活动天地里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因此老师要为孩子创设实践锻炼的环境,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幼儿园纲要》中指出: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体活动是锻炼幼儿的最好时机,让每个幼儿在全园或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此,不管学校开展什么活动,只要有孩子参与的,我班都有幼儿参加。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每个孩子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三、多用积极评价激励孩子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奥秘正在于此:儿童在一个好的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学习是一个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必然的,依次教师或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在评价时,立足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做到客观、公正。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常用微笑、点头、赞许的目光、竖起大拇指等体态语言来鼓励、赞赏幼儿,毫不吝啬地说:“你真能干、你能行、我相信你能做的好等语言加以肯定,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能力。当幼儿有某些不足时,要鼓励他去弥补,还要耐心帮助幼儿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力条件,促进幼儿自我激励。如幼儿美术活动评价时,无论他们的笔触是稚拙还是流畅,所表现的物体是具体还是抽象,我们都一一展出,加以肯定,同时给予幼儿自由讲述的空间,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得到同伴的赞赏,使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获得成功。
四、善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中心小学 易东华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学生,怎样使他们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来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是管理班级的首要条件
自古以来“身教重于言传”。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工作中我非常重视班级中的小事,关注细节。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不骂人,不乱扔废纸,粉笔头等,这些我都首先做到,发现违纪的学生我从不出言不逊,而是进行疏导,纪律上约束。上课第一遍铃响,我也准时到教室,起到了表率作用。我们学校每周每个班轮流捡拾操场上的垃圾,刚开始学生积极性挺高,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而且玩是孩子的天性,捡拾着垃圾的几个同学就一起玩了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带头去扫操场弯腰捡拾操场上的垃圾,学生看到老师都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干活,自然也就跟着干起来。当我们扫完操场,回到教室的时候,我面对全班学生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并且及时做总结,表扬那些热爱劳动的同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是管理班级的重要保障
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班干部如果由教师依照成绩来任命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但是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同样有弊端。于是我鼓励候选学生先进行就职演讲参与竞选,然后由学生结合每位学生的演讲先民主投票选举10位同学,再由教师权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
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班委会的工作得心应手,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做阳光教师,播撒爱的温暖是班级管理的动力源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做阳光教师,播撒爱的温暖。面对后进生我没有放弃他们而是耐心教育,抓住他的点滴进步在学生面前表扬。在生活上我关心每个学生,帮他们整理衣服、提醒学生及时增减衣服、多喝开水,有的学生感冒我会把外套给他披上,冬天有的值日生忘了戴手套,我会把我的送给他用。有了爱就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灵魂”塑造“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让班级管理更加出色。
构建耕道教育文化体系,让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卞玉陶
为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推进“耕道教育“,我们以“和谐生态,自由生长”为核心价值观,提炼既能符合乡村学校实际,又能体现时代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物态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一、思想文化
我们植根高阳文化,从高阳传统文化中寻找学校发展智慧, 提炼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和教育意蕴,借鉴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主张、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形成了“耕道教育”思想,形成了“耕道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育人理念,提出了了耕道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
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哲学与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我们确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校训)以及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集思广益征集了包含学校校徽、校旗、校歌、校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