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624期

第201624期

【概要描述】

第201624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624期     2016年11月10日    

 

第一版

 

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模式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中心小学   王炳锋   杨志伟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致力于打造一支由优秀班主任团队组成的专注、专心、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吸收家庭教育讲师团优秀成员,设立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开发、完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家庭教育课程;强化家庭教育讲师团功能,健全、完善“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悦行”家庭教育简报品牌,并在家长内产生强烈影响。

一、重视师资建设,夯实家庭教育专业培训

(一)建立两个机构,落实一个目标。即由校长、德育干部、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负责调研学生家长关注的家庭教育课题,并依据课程开发适合家长的家庭教育选修课程;由德育主任、德育副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负责根据家长选择的课题和“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发的课程对家长进行培训宣讲;坚决落实以“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政策,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重点培训了一批“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培养一支专业化家庭教育教师团队。学校在家庭教育师资培训方面,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坚持请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培训“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先后聘请教育中心李爽校长、家庭教育讲师团高江波老师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坚持让家庭教育教师外出培训,提升其家庭教育专业水平,先后派出家庭教育教师到南京师大、东北师大进行培训学习。

二、强化家校合作,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一)坚持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周、电访、家庭教育手册、《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保持联系,注重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大家访”活动、《谈谈我的家庭教育》手册、社区座谈等,注重家长对学校意见的反馈和解决,和家长交流学生不在校的表现,注重交流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

(二)发挥“互联网+”能效,打造家校沟通桥梁。充分利用乐教乐学平台、微信平台、QQ平台、飞信平台等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校沟通交流更具便捷性、实效性,打造家校沟通桥梁。

三、开发家庭教育课程,提升家长培训实效性

(一)打造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完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视频课程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有质量的家庭教育视频课程。大力提升大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功能,引进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课程。

(二)完善“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强大功能。“必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和家庭需要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选择进行研发开设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自学”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需要通过微信平台、纸质宣传和网络推送等方式进行的,以家长自学为主的课程;“反思”是指家长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进行深刻反思,着眼于构建适合自己家庭的家教模式。

四、创新工作途径,注重追求家庭教育实绩

(一)实施“私人定制”家庭教师制度。“私人定制”家庭教师制度: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为每一个家庭配备一名私人家庭教育教师。私人家庭教育教师由学校“家庭教师讲师团”成员担任,负责指导自己所担任私人家庭教师的每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行为。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请教自己的私人家庭教育教师,而私人家庭教师必须当天给予回复和指导,直到家长满意为止。

(二)开创“父母课堂”微信平台,专注于系统化家庭教育。在“父母课堂”微信平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就是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父母课程”平台进行推送,以家长自学的形式开展课程。

(三)打造“悦行”家庭教育课程品牌。根据对家长需求的调研,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开发一至五年级学段衔接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家长喜欢、需要、愿意接受的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学校现已根据家长的需求,开发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成功的孩子》《孩子学习方法辅导培训课程》《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如何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养成学生学习的习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赏识你的孩子》《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12个家庭教育课程,并根据课程制定了授课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讲堂。

 

 

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小学生阅读教学

□ 广东省高州市第二小学   余 冰

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面对社会发展趋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巧妙地运用互联网拓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我们所处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那我们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小学生阅读教学呢?

一、利用互联网进行解惑性拓展

小学生知识面窄,许多知识未能完全了解,可以通过互联网帮助他们进行解惑性拓展。如教学《卫星比武》一课时,仅凭教材,学生很难理解各种卫星的作用。为了化抽象为形象,我课前精心准备了拓展资料包,里面有关于这五种卫星的文字解说、动画演示等材料,生动形象,简明有趣。课堂中笔者请学生四人一组,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卫星进行探究性阅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对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的积累性阅读。“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在网络上进行课外延伸阅读。 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桂林山水》一课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桂林山水”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桂林山水的各种文章,然后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会对桂林山水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具体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样一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互联网扩大学生自由阅读量

网络世界,知识无限,这为语文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轻击鼠标,上下千年,古今中外,各种精彩华章,美文名著,尽收眼底。这一切正是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计算机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阅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如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儿童文学家冰心奶奶,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我便指导他们上网搜索冰心奶奶的相关文章《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用心阅读。同学们从中受到了教育和熏陶,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利用互联网展示学生写作才华, 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在互联网上有语文实践活动展示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如一篇习作、一篇配乐朗诵,或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课本剧、一个小品,提供到展示平台上。同时我们还可利用校园网开展写作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知识大赛,进行好文章、好作品评比、优秀个人或集体的评选、民意测验或调查,这都会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风气,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例如我校鼓励学生阅读网站天空城中的优秀诗歌,组织同学们参与广东省诗歌节比赛,不但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还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全校掀起了一股写诗的热潮。

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网络的大容量、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智能化趣味化的知识、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快速简单的合作学习与交往方式;对不同水平、不同的年龄学生,设计了层次不同的阅读要求,更加符合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读中学、学中读,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种自我阅读、自读自悟、自我扩展、自我发展的新的学习领域,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现代、自主的学习环境。

 

 

拓养成教育之路  创学校育人特色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三分街小学 李建霞

自全市养成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学校借着这一股强劲东风,紧密结合村情、校情、学情,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思路,硬是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养成教育之路,创新了办学理念,凸现了学校育人的新特色,开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新局面。

一、明确目标,唱响养成教育之歌

养成教育工作一开始,我们就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村情、校情和学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问卷。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养成教育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响亮地提出了“以扎实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礼仪、节俭四种良好习惯为主旋律,把养成教育之歌唱响、唱亮。”

我们把培养四种良好习惯作为主旋律,从细处、小处、实处唱出实效,唱出成果,唱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大变样。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市、县教育局制定的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为标准,紧密结合本校学生在学习、生活、礼仪、节俭等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从小处、细处、实处着眼,制定了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实施细则。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小号角”广播站、校园内宣传栏、室内外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养成教育,形成了人人抓养成,天天说养成,时时搞养成的强大舆论氛围。

在礼仪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培养、节俭习惯的培养等实施细则出台之后,我们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培养标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周一个小课题,一月一评比总结,扎扎实实地分步训练,有条不紊地深入推进。

二、突出重点,积极营造书香校园

良好读书习惯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中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重大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2008年3月开始,在全校上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大兴读书之风,营造书香校园,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活动。大力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我们利用每一处可利用空间,让校园墙壁说话,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受到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同时我校不断改善图书环境,同时保证了学生的读书时间,积极开展从上到下的轰轰烈烈的各种读书活动,从而真正培养起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评价机制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小学生行为守则》为依据,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不断地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使学生在评价机制的导向和激励下,训练自己,规范自己,成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养成教育的评价办法采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记录袋》的方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记录袋》共分三部分:

(一)我来认识我自己

“我来认识我自己”,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对照《小学生养成教育“十个好习惯”发展性评价表》找自己的不足,敢于认识自己的缺点,并针对性地去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成长的足迹

“成长的足迹”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作出评价的一些评价量表,自己认为自我做的最满意的事或最后悔的事(主要是有关礼仪、生活、学习、节俭四方面)做记录并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星级学生证书

 “星级学生”的考评工作由班主任和班委会负责实施。每学期期末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记录的学生行为习惯成长情况,结合“星级学生证书”分项要求在各班评选出行为习惯方面的星级学生。学生得星的多少,根据成长记录袋中内容参加相应项目的星级学生评比。学期末,学校结合班主任对学生的考核结果,给予表彰奖励。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我们力求以当前最新的学习观和教育新观念为基础,采纳的是多种经实践验证的方法与手段,并在评价过程中突出强调科学的程序,坚持可行性,使评价体系符合学生成长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给学生提供各种良好习惯培养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愉快地成长,在成长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做到真正的健康成长。

 

 

图书漂流——让阅读区活了起来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幼儿园   刘 霞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类似关于书籍的励志名言比比皆是,可见书籍能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我们班的阅读区,却成了最冷清的区域,相比可以动手操作的其他区域,孩子们对阅读区不太感兴趣,很少有人进去,这就有违于老师设计这个阅读区的初衷。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区,我们进行了多次分析与反思,而一次区域活动中孩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老师我想让你和我们一块看书,你给我讲讲吧。”是啊,为什么不能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呢?除了老师,还有谁能做带头人呢?哦,对,家长!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让家长喜欢读书,给孩子创造好的阅读氛围。因此,我想到了图书漂流活动,所谓图书漂流,就是让静止的图书动起来,漂到每一个幼儿的手里,漂到每一个家庭里,由家长做带头人,陪孩子们阅读,真正实现亲子阅读。这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口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等。更重要的是,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

制定好活动方案后,首先组织家长们开展了一次“童心如歌,书香如蜜”漂流活动的研讨会,家长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表示会努力带好头,帮助孩子爱上读书,图书漂流活动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经过大家研讨决定,定于每周五下午开启《图书漂流活动》,孩子们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感受亲子阅读的乐趣。等周一带回幼儿园。

几次活动后,家长反馈在与孩子阅读绘本时,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会深深地吸引孩子,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听。家长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让孩子进行评价,“你认为我讲得好不好?什么地方好? 为什么?”这样势必就要求孩子有目的地听。在这样的引导下,也就培养了孩子在倾听的时候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图书漂流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家长们感到这个活动既是孩子积极读书的平台,又是家长和孩子分享快乐的小天地。我们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开设班级微信群,鼓励家长将好书推荐给大家,将自己的读书心得等内容发到班级群中供大家欣赏与学习。图书漂流活动不仅让冷清的阅读区忙碌起来,也拉近了我们与孩子的距离,让我们又一次走进童话的世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声。

 

 

与爱同行,让家长助力学校教育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家庭教育工作扫描

□ 张云明

高阳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近几年,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乡村家庭教育工作新途径,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综合育人体系,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现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引领家庭教育方向

1. 成立与爱同行家长教育委员会。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各种教育渠道的畅通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学校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教育委员会,出台了《高阳家长教育委员会章程》,确定家委会工作流程,细化内部分工,赋予权利,明确义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家校合力,提高家校育人水平。

2. 成立与爱同行家长学院。学校依托“六渡”家长大学、临淄区家庭教育中心的指导支持,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了与爱同行家长学院 ,引领家庭教育方向,唤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教会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优化子亲、亲子、夫妻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文化,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 成立与爱同行基金会。以“与爱同行”为主题,建立与爱同行基金会,向全体家长、教师发出倡议,号召有条件的家长奉献爱心,资助帮扶困难学生,用爱心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

4. 成立与爱同行志愿团。学校招募与爱同行志愿者,成立与爱同行志愿团,依托家长、社区资源建设与爱同行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家长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建设家长课程,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 引进教材,通识培训。引进“六渡”家长大学《家教读本》和临淄家庭教育中心《牵手两代》家庭教育教材,利用家庭教育微信平台,开通“空中课堂”,整合教材内容,对家庭教育进行通识培训 ,建立学习反思制度,提高家庭教育认识。

2. 丰富家长课程途径,突破家庭教育难题。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或预见的各种问题,结合孩子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分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敏感或突出的表现,不断探索发现并进行规律、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家庭教育讲师团明确每个月的家长课程大主题,从各年级学生的差异出发,分别确定每个年级家长课程小主题,通过专家讲座、观看家庭教育专题片以及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评析等组织形式,提炼家长课程主题内涵,基于家长课程主题目标达成,有目的性地开展家庭教育,突破家庭教育难题。

三、举办家长论坛,分享家庭教育智慧

1. 精心设计,严密组织。针对班级、年级、学校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中的困惑和成功经验确定家长论坛的月主题,提前告知家长,让家长精心准备,形成“家长——教师”沟通机制,分别由班主任(班级)、年级主任(年级)和学校德育主任(学校)全面负责相应级别的家长论坛,形成“主持人(由老师担任)概括介绍论坛主题——家长分享智慧——解疑答惑互动—专家(家庭教育讲师团教师)点评—组长总结发言”的工作流程,注重论坛的实效性。

2. 遴选成功案例,分享家庭教育智慧。在班级中设立与爱同行接力本,遴选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案例,用身边的案例引领全体家长纠正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

四、开设家长课堂,促成学生素质发展的“核聚变”

1. 家长教师进课堂。依据家长自身职业特点、专业擅长和人生发展等因素,学校每双周开设家长课堂,邀请学生家长走上讲台,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2. 家长艺人进社团。聘请学生家长中具备某些特长的家长艺人为学校社团辅导员,每周到学校进行社团活动辅导,发挥家长的特长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短板。

五、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教育合力

1. 与爱同行——孝行周末:怀揣孝心,践行善事。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优秀美德,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孝文化的“魅力”,学校启动“孝行周末”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从点滴小事做起,奉献爱心,感恩社会,并号召家长能与孩子一起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奉献爱心。

2. 与爱同行——家庭民主生活会:融洽感情,增进沟通。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学校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实施途径,以家庭民主生活会为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家庭教育,让教育之花在家庭中绽放。

3. 与爱同行——亲子共读:与爱同行,幸福相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读书活动从学校向家庭延伸,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并要求学生与家长撰写读书体会,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增长知识。

4. 与爱同行——家风、家训评选:弘扬美德,健康成长。优秀的家风家训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基于此,学校通过出版家风家训电子报、搜集家风家训小故事、征集优秀家风家训内容并定期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文评选活动,借此弘扬家庭美德,以家庭和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 与爱同行——志愿者服务:资源整合,提升素质。学校整合家长资源,一方面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聘请家长为校外辅导员,负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讲解;另一方面发挥家长资源的特长,借助社团活动平台,组织家长志愿者进行社团活动辅导。他们耐心讲解,亲自示范,传承着文明,在活动中共同见证了学生生命的成长,点缀了活动的生命色彩。

6. 与爱同行——家长开放:献计献策,助力提高。家长开放活动是邀请家长走进学校,深入班级,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探讨教育方法,参与学校管理,提出宝贵意见,督促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活动。通过此活动,家长亲身经历了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让家长走进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学校教育的变化,提出自身的建设性见解。

 

 

第二版

 

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新乐幼儿园   张丁玲

假期到了,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成为每一位家长关心的话题。其实,要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假期中,幼儿离开了教师和小朋友,更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与父母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会引起幼儿心理的细微变化,甚至有些幼儿会因为怕爸爸妈妈而产生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定位与幼儿的关系,做幼儿的朋友,尊重他们、了解他们,为幼儿营造放松的心理环境,既不要“高控约束”,也不要“放任溺爱”。父母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幼儿,积极引导与正确地教育幼儿,学会尊重幼儿,维护他们的权利,成为他们最信赖的朋友。只有家长尊重幼儿,幼儿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幼儿园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绝佳环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将习惯培养渗透到了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将对幼儿终身习惯的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任务,绝对不能松懈。假期里,家长朋友们也要延续幼儿园的一些良好习惯,习惯成自然,成长中再也没有什么比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家长可以让幼儿从自我服务做起,如自己穿衣、洗脸、叠被子、收拾玩具等。大一点的幼儿,还可以让他们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择菜、抹桌子等等。同时,要继续关注幼儿的阅读,特别是亲子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能否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三、尊重孩子,共同协商

假期安排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愿望,并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如何安排孩子学习、阅读与活动的时间,家长应向孩子提出建议,与孩子共同制定计划。这既便于家长督促和管理孩子,又能够使孩子的假期生活过得充实、有规律。

四、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假期是家长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也是亲子关系完善的重要阶段,家长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娱乐。假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孩子们娱乐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时光,而家长应当是孩子假期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儿童心理学认为,玩是幼儿最正当的行为,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有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情感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假期里应该让幼儿痛痛快快地玩。当然,家长要指导幼儿怎样去玩,怎样才能玩出花样、玩得开心而健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应多带幼儿去游览古迹新景,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美。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使其感受和享受到大自然的美;还可以把幼儿送到农村生活几天,让幼儿尽情享受农村的自然风光,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健康情感。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泳、郊游、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有意义的活动,既可激发孩子的兴趣,丰富孩子的阅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长同孩子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谐。

五、接触社会,陶冶情操

假期里应当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如社区活动,帮助残疾人活动等,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鼓励孩子结交一些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朋友,在相互交往中共同进步。

六、安全谨记心中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安全永远是我们一切活动的重中之重,假期里家长朋友们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搞好对孩子的安全常识教育,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实践中,教育幼儿不玩水、不玩电,不玩火,不到危险的地方玩、不玩危险物品。(如:剪刀、小刀、菜刀等尖锐的物品或电线插座、开水瓶等)。家具、电器背后不要乱钻,因为在这些地方有可能触电或被困住出不来。教育幼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出行安全,不让孩子骑小三轮车上路,不让孩子在路边玩耍及打球。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防吃过多冷饮食品,不在无证经营的小食店或小摊小贩吃零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生活中,父母应该教孩子牢记自家的地址及父母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牢记:火警119、报警110、救护车120。遇到危险时若联系不到父母,应尽快拨打求助电话。

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孩子一定能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陈月平

2012年5月经习水县教研室推荐,我校成为贵州省“十二五”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实验学校,对小学生礼仪教育课题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研究与实验。

一、主要课题研究活动

1.将学生礼仪教育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制定《回龙镇中心小学学生礼仪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制度》《各年级礼仪训练目标》及教师、学生、课堂、校内礼仪,家庭、社区、家长礼仪,使学生礼仪教育课题研究做到“五落实”。

2.重视课题研究队伍建设。依托贵州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两个科研平台,利用全省课题实验区(校)负责人课题研讨会、全省德育年会、习水县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以会代训。

3.创新礼仪教育研究模式。依托《和谐成长》德育读本,实施“五纳入”。创造性地开展德育银行、举手行动、弯腰行动、“新三好”创建、礼仪之星、孝星评选、“三项工程”、“9个礼仪好习惯”主题活动。

4.改进礼仪教育评价体系。制定《学校、班级礼仪教育考核办法》,按月考核评比,使课题研究做到“四个结合”。改学生礼仪教育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改班主任评价为自评、教师评、学生评与班主任共同评;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5.搭建科研学术平台。一是全省和谐德育年会及试验区(校)负责人会议;二是市县学校德育暨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中国德育》《贵州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刊物、媒体以《坚持德育创新,打造德育品牌》为题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报道。五是参加省教科所2013—2016年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六是全国课题组优秀课题试验教师、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七是礼仪教育课题研讨会。

6.构建“三位一体”学生礼仪教育体系。一是礼仪教育课及礼仪读书演讲征文活动;二是“给父母洗一次脚”等主题活动;三是孝星评选及跪羊图”手语操;四是清明节祭扫亲人及红军烈士扫墓;五是礼仪文化长廊“百善孝为先”孝敬墙;六是礼仪知识竞赛;七是实施“511”小学生孝敬教育工程(唱孝、讲孝、践孝、奖孝、评孝)。

二、课题研究成果

一是《德智双馨  助人为乐》专题片荣获中央电教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专题类银奖。

二是《基于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礼仪是文明校园的靓丽名片》《“511”工程深化和拓展农村小学生孝道教育》研究成果获贵州省教科院优秀论文一等奖。

三是礼仪教育案例评选。

四是收集学生礼仪教育优秀日记200余本,礼仪教育图片50余幅,礼仪教育好人好事112件。

五是王祥清老师被评为贵州省骨干教师;张昕艳、陈月平老师评为遵义市骨干教师;陈月平、王祥清同志被评为习水县第一批教学名师;

六是陈月平同志被评为贵州省山区优秀教师、钟亮同志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七是刘婷同学荣获遵义市美德少年称号。

八是“举手行动”得到贵州省交通厅干警及国务院国研中心专家高度评价,县教科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全县中小学推广。

三、实验成果推广的影响

1. 2012—201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县“五心”教育示范学校、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五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主题活动先进集体、习水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2. 课题研究及德育工作经验在遵义市学校关工委工作研讨会进行交流,原贵州省副省长、现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龚贤永予以好评。

3.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中国文明网、中国德育网、贵州文明网、贵州德育教育网、中国德育杂志、贵州教育等多家媒体对课题研究宣传报道;遵义电视台录制德育专题片《德智双馨  助人为乐》。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展望

课题研究中存在以下困惑:一是个别实验教师存在对教学质量与德育占比认识不足;二是礼仪教育与教学质量两张皮有效整合不够。三是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提炼需加强。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王艳君

有效课堂是指教学有魅力,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在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重要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有效地利用起来。而有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离不开学生的有效配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将谈一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吃透教材,融汇贯通,才能运筹帷幄

不管是以前的“满堂灌”,即填鸭式教育,还是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重要性历来是不可动摇的。所以,教师本身的素养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的讲课方式和管理模式决定着整节课的氛围和走向。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纲”,才能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有了具体目标,才能让学生的摸索和探究有一个可靠的扶持和引导,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了正确的目标,课堂才能沿着正确的轨迹航行运转,才不会偏离轨道,让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找不到线索和思路。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讲师,学生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接受者!教学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练习对话,钻研探究,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给于他们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要有合理及时的反馈。每个学生的水平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既有优秀的,也有不够优秀的。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切记不要骄傲自满。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也要耐心地鼓励他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打压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也是令人可喜的。其实他们内心脆弱,非常敏感,他们也是极其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的。教师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做到“一视同仁,全面丰收”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贴合实际,了解学生才能事半功倍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进度和实际掌握情况,对症下药,视情况而定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课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复习,课上听写检查反馈,从而了解学生的实际听课掌握情况,才能随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反思,采取措施,转变方式,采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策略,比如课堂达标与周末作业挂钩,采取一些奖励措施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毕竟布置业也只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复习,不是为了做作业而布置作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薄之见。总之,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毕竟课堂是属于教师和学生的。

 

 

怎样将民族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荆玉梅

民族地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会对我们地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因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容易被其他形式的文化所同化。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和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

一、分层递进,步步深入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丰富,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筛选恰当的内容后,再深入浅出地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感觉学得轻松愉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

喀喇沁亲王府是我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蒙古亲王府,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以了解认识王府的历史为契机,融入了蒙、汉、藏、满四种民族的文化和民俗习惯。这个建筑是本地区最重要的建筑,我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既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识传承,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喀喇沁旗蒙古族亲王府相关资料,并做整理。从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方面融入课堂 ,让学生初步对王府的建筑和历史有一个了解。然后从本地的地方特色入手,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整体认识王府,欣赏建筑特色。按观光次序做成课件,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欣赏评述。这样利用本地民族民俗美术自然环境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自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爱国主义的热情,产生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感。   

二、走出校园,实践体验

让学生了解民族地域文化的种类、特征、风格,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骄傲。

民族地域的文化存在于本地的建筑、风俗中,这些内容在课堂中的认识是很有局限性的,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社区中,走到风俗中去。如我在本地区王府教学时,让有条件的学生去实地参观,亲自领略王府建筑的风采,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可以用线描等多种表现形式画出王府建筑,或整体、或一角,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实践, 实践的过程中体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用美术的语言,表现王府的结构、色彩 、民族特色等。

三、融入教材,直观形象

将民族地域文化恰当地融入教材当中,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教材内容有“凝固的音乐——欣赏古今建筑”这一课,我在上这一课时,将本地区蒙古王府的建筑特点融入进去,把王府的大门门钉跟北京故宫的门钉、屋檐上的仙人走兽做对比,让学生了解了等级制的建筑风格,知道清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也体现在建筑规模上,如王府的门钉是63个,故宫的门钉是81个,这些细微的地方都充溢着制度等级;在欣赏完地域民族和故宫的建筑对比后 ,再和国外的古老建筑做对比,用课件演示: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从材料上,结构上,色彩上让学生去比较 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在学习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总之,千方百计地发掘、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用通俗的方式将民族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丰富了我们美术课堂的色彩,更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美术课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大单庄小学   刘 强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一、设计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绘画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不断充实教学内容,采用教具、游戏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设法点燃学生心中探求知识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

二、多种渠道,开启“创意之门”提升创新能力

美术学科是一门涉及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学科,体现的更是一种艺术,有着多样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艺术欣赏在开阔学生视野方面显得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从中领悟创作的技巧,体验创作的乐趣,从而为提升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是一门创意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大胆,创造性地挖掘素材,使用教材中的创新元素,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拓宽创新来源,教材诱发创新兴趣,增强创新信心,将这种能力辐射到其他学科,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四、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角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肩负着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任。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创新意识,自身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又如何引导学生呢?因此,教师应跟着时代的脚步去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深入实践,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制订出独特而新颖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美术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绘画兴趣,扩大学生欣赏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总体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让初中生轻松学习文言文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徐立丽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古文的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古文难懂,不好理解。古文的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堪称典范之作,因此,学好古文,对学生来说,不论是提高语文素养,还是陶冶艺术情操,都十分必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古文,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并有兴趣投入古文学习中呢?在此我浅谈一下我这几年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点体会。

第一,从字的层面上看,应该做到读得准、写得出,即能准确把握字音和字形,特别要注意对通假字的学习。比如在《桃花源记》里面的“便要还家”中的“要”字与今天的“邀”相同。《隆重对》里面的“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信”与今天的“伸”相同。

第二,从词的层面上看,应该从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或古今同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具体点讲,就是从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化活用现象,古今相同字形的词语在意义上的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比如在《狼》一文里面有一个词类活用“其一犬坐于前”“犬”字本来是名词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却是名词用作状语理解为“像狗一样”。还有《桃花源记》里面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在今天的意思却缩小为“成年男性的配偶”。

第三,从句子的层面上看,应该把握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判断句等。具体点讲,就是把握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倒装句中的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在《岳阳楼记》里面有一句“吾谁与归”)、定语和状语的后置,被动句中的“于”字表被动、“见”字表被动、“为”字(或为…所…结构)表被动、“被”字表被动以及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现象,判断句的几种常见格式(如…者,…也。又如用“为、乃、即”等表示的判断句)。

第四,从文学文化常识层面上看,应留心作家、作品和作者所处时代等文学常识,注意积累古代科举、历法、计时、节日、姓氏称谓和官职升迁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总而言之,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写,多练,上课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还要善于总结,把知识系统化。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学好文言文其实很简单,相信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语文教学应做到“文道合一”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匡衡小学   宗克记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密筛选的,在题材、体裁、思想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道德情操、思想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结合,巧妙渗透。

一、爱心是对学生的关注

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堪比母爱,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较好,爷爷、奶奶管教较严。她平时很文静,内向,上课不爱举手,成绩中游,平时我也不大注意她。有一次,她和另一个同学因为身体不好,没去上体育课。我到教室作上课前的准备,无意中听到她和同学聊天,发现她其实很健谈。我也试着加入她们的谈话中,更加发觉这个女孩伶牙利齿,对爷爷奶奶的教育很有见解。我想我平时怎么没注意到呢?可能是平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优生和差生的缘故吧,对这种学习不用太操心,不爱表现的中等生较少关注。从那天起,我就经常注意她。课堂上也有意识地经常提问她,没想到她的声音那么好听,发音那么标准。我在课堂上经常表扬她,不久我发现她上课越来越专心了,发言也越发积极了,作业字迹更加端正了。一个学生得到了微笑、鼓励、表扬,她的心里感受到了温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所以,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的甘露浇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小苗。到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居班级上游。

二、循循善诱,激励挑战

学生的成长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思想方面,都是靠自己在平时的努力,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循循善诱,激励学生奋发进取。为了使课文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在心灵上,教学时应该借助对形象的具体分析,体会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言行,自己反馈自己,教育自己,如学习了《落花生》一文,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列举了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成才,努力为“四化”做贡献;雷锋叔叔生活朴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受到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阮文发单脚跳几十年扑在教学中,默默奉献……学生还检查了自己轻视劳动,贪图享受,不能独立自强等不良习惯,从而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好思想。

三、配合活动,讲究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应当采取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方法,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可利用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心、学生的心沟通起来,融会贯通。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中下等生思想上、意志上薄弱的学生,并通过各种活动,如举行演讲“我和保尔比童年”“我和张海迪比学习”等比赛,不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应该真正地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并以饱满的热情,从语言文字入手,细心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版

 

提高学生练琴效率的方法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何立新

当我们拿到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有很多人仅仅是盲目的去开始两手进行练习,既不对曲子进行谱例分析,也不讲究练习方法,这样下来总是费了不少功夫,曲子练习进度总是效率很低,以下是自己在练习钢琴中的一点经验之谈。

首先,聆听原版录音。

有的人反对学习新曲子的过程中听录音,其实不然,我们不仅要多听,还要听各种各样的录音。“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其实录音于我们也是一样的,多听多借鉴才能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些反对听录音的人也许不知道,许多大师们也在听录音,我们从小到大都耳濡目染着音乐,何来听录音就没有自己演奏风格的说法呢?

其次,了解曲子的背景,创作动机,作曲家生平。

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的感情,有些乐曲中的感情甚至丰富得让人落泪。如果我们能在弹一首曲子之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将自己的感情正确地融入到作品当中。当在演奏中能够找到一首曲子的气息和灵魂,能够与作曲家的乐思产生共鸣的时候,学习起这首曲子来就会效率很高。

最后,在实践中把握好“分部练”和“难点练习”。

1. 分部练。方法和练习曲差不多,但是分的方式不一样。要想更好的弹奏乐曲,就必须首先了解曲子的结构,比如一首奏鸣曲,你应该知道它的呈现、展开、再现各部,这样你就可以分开部分练习。如果能细到分清主要主题、过渡句以及移调复述等地方就更好了。分部练习对于掌握曲子的大体走势是大有好处的,也更方便我们反复地推敲曲子的内涵。更为主要的是,分部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作曲家的构思,从而和作曲家的思想相一致,这对于表达一首曲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 把难点拿出来练。一首曲子之所以弹不流畅,这和曲子的难点密切相关。一首曲子里面多少分布着一些难点,比如主题复述时,一些过渡句和经过和弦所在的地方、曲子的高潮部分、主题对比处等都可能出现难点。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把这些难点单独拿出来练,练的时候要加上这一难点部分与前后部分衔接的小节,以便能在解决难点的同时把前后部分连接起来,因为有些难的地方就是这些衔接的地方。此外,除了把曲子的普遍难点拿出来练外,还得针对自己的技术缺陷专门练习曲子中相应的段落,道理和练习曲的一样。

现在学习钢琴的人很多,但许多人的方法都不正确,练习的质量不高,效率自然也不高。其实我们每个人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弹琴的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村牛匠小学   宋杜娟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育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伟大祖国团结奋进的一面旗帜。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使爱国主义教育完美地贯穿于语文课堂中,才能使爱国主义情感真正在学生的内心落地生根。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小学是孩子的知识水平积累的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好每一周的作文课,采取不同的形式,对某些德育现象“我手写我心”。正如大思想家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作文教学,更能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那一面。学生懂得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尊师重教是美德。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当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时候,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大自然中,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的同时,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意境和情怀交给大家去探讨,唤醒对自然不寻常的认知,达成对破坏环境珍惜环境的共识。最后用作文形式、手抄报形式、演讲形式等对自己的看法做个总结。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热爱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着感恩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感恩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体验,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所谓“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老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但是语文毕竟不是政治,应以教材为依托,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之时,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推进,抓住契机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使学生容易接受,乐意接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正是从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读一篇文章,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内容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写一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采取的语言文字形式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的。学习语文,只有理解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才能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思想熏陶和感染。因此,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进行思想教育,便不成其为语文课。然而不是说,只要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也就自然进行了思想教育呢?不能这么看。如果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只是片面地就字论字,就句论句,脱离思想内容而讲求语言形式,学生固然可以获得一些有关语文的知识,但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易为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也就难以使学生受到感染,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小学教育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强调教育的重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外,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渗透德育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前“预习单”设计的重要性

□ 山西省沁水县郑庄小学   牛红梅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而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课前预习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单、有效地检查评价,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

一、设计预习单的缘由

1. 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考。这学期,我校高段语文老师尝试了“单元整体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更好地落实“单元整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从提高学生预习质量入手。为此,我们高段语文教研组在本学期尝试研究单元预习单的设计。

2. 基于轻负高效的思考。近年来,我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轻负高效。轻负高效不仅要求教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而且希望学生能真正减负,从大量繁重、重复、机械的练习作业中解放出来。可见,开发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练习作业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中高段语文教研组在本学期提出预习单的设计,想以此促成轻负高效的达成。

3.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思考。新课标理念中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如何真正走向这一步,老师备课前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预习单的反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预习单的信息呈现是备课和设计具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

4. 基于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思考。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上重视,行动中忽视的现象极其普遍。盲目的预习作业、一成不变的预习要求、无效的交流与反馈挫伤了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的积极性,预习的有效性更无从保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有具体可操作的预习要求,我们高段语文教研组在本学期提出预习单的设计。

二、预习单的类型

“预习单”可不是新鲜事物,甚至有些教师也尝试研究过或借鉴优秀的预习单运用过。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预习单是基于单元整组预习而设计的。它与一般的预习单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预习单的类型:单元预习单、课时预习单。

三、预习单的设计原则

1. 目标性。预习单设计的内容应以确立的学习目标为指向,符合《课标》规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

2. 层次性。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学生自身因素,预习单要设计符合不同层次的,多种类型的任务。

3. 延续性。根据课标对每个年段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设计预习单时要有延续性,尤其是单元预习单的设计,更要具有延续性,只有这样,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才能建构养成一套系统的整体预习操作流程。

4. 发展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设计难易不同、重点不同、要求不同的预习单,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5. 评价性。预习单的完成质量决定着真正的实效性,为此,设计的预习单中应有多元评价。如:自评、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

6. 合作性。新课标强调合作探究新理念,为此,在设计预习单时,也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预习单的使用建议:

1. 分步骤完成,回环往复巩固。设计的单元预习单可以在没上这单元课文前做,也可以随着教学进展在教学课文中穿插做,还可以在快结束整组单元教学后做。部分预习单中的练习还可以回环往复巩固,利用遗忘规律,以达到知识尽量消化吸收。

2. 梳理筛选。在备课前,教师可以提前从预习单中筛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典型问题,更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预案或设计相关活动进行检测,增强学生预习成就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同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3. 相互评鉴。预习单可以学生互阅,在互阅中交流,在交流中争辩。互通有无,增强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可以课堂上开展师生对话。

总之,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是一项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中,曾经一直游离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预习已经正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将继续不断思考预习指导的层次与序列,将预习进行到底。

 

 

 

创设交际情景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许曰华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普遍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急功近利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体现,因为考试只考读写,在课堂上练习听说便有浪费时间之嫌了。

其实真正的语文能力体现在听说之中,南北朝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里,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这里所言的辩才,是居要位、担重任的精英,或者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的能人。口语交际能力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全体学生基本的口语素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以为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听说,便是最好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创设交际情景,既能体现实战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教科书里每个单元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些“交际情境”,如:诉说、对话、讲述、讨论、辩论、演讲、采访……教师应该利用好教科书上的这些设计资源,认真组织各个情景活动,紧扣单元主题对话、交流,让学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定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的课堂不但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这些“交际情境”中得到升华。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自行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辩论会、讲故事比赛、即兴演讲比赛等,给学生的说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保证口语训练的效果,教师必须要有平等对话的态度,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表达,创设宽松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除了设计专门的活动外,阅读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朗读及戏剧演出等等,都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大好机会。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与回答,或者学生间的争论,都可以看成是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教师的对话既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也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组织实施,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习惯训练无小事

□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中心学校   张学强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地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效果并不好。冷静思考后,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后我会用平和的态度让他讲出原因,再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慢慢地他有了变化,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但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学期当了校卫生督察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班里的表现也改进了很多。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譬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离校时到家电话通知老师,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四、榜样的力量(教师、家长要做好表率)

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自己做好榜样,比如我们职高生,很多家长在外打工,那么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请老家的长辈给予关注,时常关心孩子,而不是一味给钱,其他不管。另外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自己不赌博,教导孩子不能参于,自己不讲究吃穿,教导孩子要节约,自己尊敬老人,教育孩子也要尊敬老人……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又如要求学生有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那么老师也要以朴素大方,给学生做好榜样。所以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五、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六、鼓励上进, 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爱学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月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遵循教育规律  促进健康发展

□ 四川省仪陇县复兴小学   龙  俊

教育规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犹如不同庄稼的种植要根据季节、时令的不同松土、施肥、拔草、捉虫一样,哪个条件不具备,哪个环节没做好,哪个特点没掌握好,都会影响它的长势及收成。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力量薄弱,学生不良习气盛行,这给我们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但是,只要我们遵循了教育规律,就能促进师生与学校健康发展。就此,我谈谈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管理工作从教师的成长入手

1. 让教师领会教育真谛,真心实意做教育。

教育必须出自于心,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围绕促进一切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一切工作。“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2. 解放教师的身心,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给教师松绑。去掉那些与促进师生发展无关的不必要环节,让教师真心地回归教育,回归课堂,而不是敷衍塞责,应付检查或功名。渐渐地,不少教师不仅能站在学校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能站在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角度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渐渐地,工作中的感动越来越多,老师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自觉性、主动性也自然出来了。

3. 营造氛围,促进教师真诚合作。

管理者应设法了解教职员工的需求,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用情感化他们,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着想、为教育着想、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着想,从而形成合力。由于这样,大家发现了学生好的习惯能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于是,全体教职工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狠抓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有班主任从学生热衷的“假结婚”的游戏中发现了农村教育的困惑——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迫在眉睫,避免“黄色”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毒害;通过学生下午上学迟到,发现了学生在校外下塘堰摸鱼,到砖厂偷废铁等违规行为;从课间操的一点点骚动,发现个别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异常表现,及时进行教育。通过真诚合作,学生行为习惯、精神面貌变化很大。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保持干净、整洁,学生言谈举止文明大方,着装整洁,有一定的责任感。不少班级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的班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主动完成作业,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心中的疑惑。

在教学中,教师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重难点及学情,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给学生更多时空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练习、去亲近大自然。

二、学生工作从健康、可持续发展入手

1.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发学习动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 培养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701期
下一个: 第201622期
上一个: 第201701期
下一个: 第201622期
上一个 : 第201701期
下一个 : 第201622期
上一个 : 第201701期
下一个 : 第201622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