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622期

第201622期

【概要描述】

第201622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622期    2016年10月20日    

 

第一版

 

学校法治教育要“强化四性”

□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来晓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教育作为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母机”,就必须要依法治教。近年来,法治教育从小抓起逐渐形成社会和人们的共识,学校积极开拓多种教育途径和形式,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政策体系和合力已经形成,效果逐渐显现。但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来看,学校法治教育仍存在学校教育中缺乏独立地位,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化教育体系,学校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没有真正形成整体合力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时代要求,适应中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遵循法治教育规律,实现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具体就是要做到“强化四性”:

一、强化法治教育地位的独立性

法治教育的规范化,首先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法治教育,赋予法治教育以相对独立的地位。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使法治教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学校保证法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整合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反腐败教育等内容,建立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保证有丰富的教材、足够的课时、充足的师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法治教育纳入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来确保法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强化法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要切实改变目前法治教育零打碎敲、内容简单单一的现状,紧扣时代特征,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使法治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要结合当前中小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基本法制观念和基本法律知识两大方面要求,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基本法制观念方面,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初步树立规范意识、平等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初中阶段让学生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高中阶段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等。在基本法律知识方面,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宪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初中阶段让学生学习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高中阶段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等。

三、强化法治教育途径的全程性

中小学法治教育要创新载体,硬化主渠道,拓展多渠道,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一是将法治教育有机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在上好法治课的同时,各学科都要挖掘法治教育因素,有机、有序、适时地将法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结合。二是将法治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针对各年级的特点和需要,可以在开学前、年级中、毕业前或课堂内、课堂外等环节,选择专题进行法治教育。三是将法治教育有机渗透在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活动,整合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四、强化法治教育队伍的全员性

开展法治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热爱法治教育工作、专业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一是选派专任法制教师。在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时,要录用一定数量的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任课教师。二是聘请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专职司法人员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并制定管理办法,为开展法治教育提供社会的辅助力量。三是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法制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法律素养,形成校园内时时育人、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氛围。四是整合家长和社区资源,聘请一些有法律教育或从事机关法律工作的家长或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增强法治教育的综合力量。

 

 

加强班级管理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中心小学    徐 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与班级管理已成为中小学工作中的热点之一,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优劣。我们在这方面浅淡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应试教育导致班级管理工作产生的误区

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较广,在学校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班级工作的重点往往是抓学习成绩,注重培养学习尖子。正是由于这些教育重心的偏移,导致应试教育只能是偏向少数学生的教育,从而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教育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学习成绩,轻创造能力。应试教育对学习成绩的追逐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班级工作考核的尺度是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尺度也是学习成绩。因而,教师拼命的教,学生拼命的学,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考试这一中心去发展。学生的分数上去了,而能力却降下来了,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一批高分低能儿,素质发生了畸形变化的不合格学生。

2. 抓了尖子,丢了全体。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考试尖子,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对象和重点是少数尖子学生,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多数学生只能成为陪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3.只注重单一教育,忽视全面素质培养。应试教育是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单一教育。在这种体制下,根本不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这是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的。

随着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特别是良好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各种服务社会的技能,都需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这都是应试教育无法实现的。因此,改革教育方式,改革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实施班级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一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工作。实施班级素质教育的内容,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种:

1.文化素质的培养。班级教育归根到底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的。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标准。因而,文化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当然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关键还在于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须掌握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方法。

2.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各种不良行为的同时,应当逐步培养他们健康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使之形成稳固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

3.身体的素质和培养。尽管学生身体的成长是自然形成的,但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的是会劳动的、勤俭的、坚韧的建设者,这些都依赖于从小进行的培养。

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的广泛应用,将会大大提高班级工作的效率。让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步的过渡素质教育上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根本转变的目标。

 

 

用爱的阳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小学   赵丽艳

沈河区东陵小学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生活困难,有的孩子面临辍学。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东陵小学的教师们付出了他们的满腔热情,关爱全体学生,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对适合教育的探索。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

学校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东陵小学教师每年开学前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周边社区,了解流动人员居住情况,子女上学情况,新生入学报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不能及时交纳书费和杂费的家庭,学校采取缓交、减免等措施,开展党员“一帮一”帮扶对象,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进行经济上的救助。

让传统美德文化映照孩子的心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基于此,学校丰富了德育校本课程。将弟子规的学习作为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

学校还将经典诵读活动与绘画、歌咏、手抄报、演讲、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 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的诵读竞赛,“国学经典我知道”手抄报竞赛。诵读《弟子规》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学生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学校开展了“争当美德少年”评比活动。考评内容分学习、纪律、礼仪、卫生、路队、孝亲敬长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让培育花朵的园丁成为专业团队

如果说学生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座土壤丰厚的花园,那么他们的芬芳多彩更离不开辛勤培育的园丁。通过举办“爱的智慧”班主任培训,“尽职尽责 无愧良心”的师德经验交流会,提高了德育队伍的育人水平;带领教师探索有效教研,营造和谐合作氛围;带领教师扎实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提升了大家的教学智慧。

 近几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东陵小学先后获得沈阳市体育特色校、沈阳市艺术特色校、沈阳市平安和谐校园、辽宁省优秀红旗大队、沈阳市市民最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东陵小学愿秉承“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让每一株包含个性的花朵在阳光教育的普照下尽情地绽放出最美的年华!

 

 

培养良好习惯  成就幸福人生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钟 玲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 制度引领,以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纪律是提高学习成绩,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保证。学生刚踏进学校的第一天,就应了解校规校纪,就应知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规范的内容,还要根据本班特点,删减增补适当的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2. 实行班级岗位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自暴自弃。针对这些学生,我们要求老师和家长不能歧视,相反要给他们格外的关照。我认为批评永远不如激励奏效,要让这些同学找回自尊与自信,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转变德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可以尝试实行班级自治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敢于管理,愿意去管理,有能力去管理,自觉投身班级管理。全班学生在班主任所列岗位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行选择岗位,承担班级管理任务,参与班级管理。

3. 实行民主管理,培养自我管理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

有些同学在课间午间老师不在教室时,往往自控能力较差,常常有讲闲话、搞小动作,甚至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同学一定要作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投入学习中,并实行民主管理法,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习惯。在育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班主任就能从繁锁的常规事务中解脱出来,学生就能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让学生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同学们应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通过一些列的文明礼貌教育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个人修养。

“明礼”,需要自觉行动,需要学生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能只说不做。在很多时候,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说文明用语,让座位等,身体力行,从身边做起。

5.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劳动习惯

卫生劳动习惯教育包括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成果,不乱扔垃圾,在家里同学们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自己铺床叠被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应帮助父母干些家务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等。

一些学生养成了令人担忧的不良品行:以自我为中心,同学间不会谦让;漠视集体,群体荣誉感淡漠;自制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及时表扬在“爱劳动、讲卫生”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为班级树立可模仿、竞争的榜样。分每周根据班级平时的检查来评出本周“卫生之星”“劳动之星”“环保进步之星”等,肯定每个学生的努力、或大或小的进步。日久天长,学生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易行难,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需要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熏陶。只要我们找对了方法,并常抓不懈,就一定培养出一朵朵文明之花,去扮靓我们的校园,让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王庄幼儿园   唐茹靖

当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差,所以培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了,吃饭、午睡、大小便、穿衣、喝水是很担心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上幼儿园了,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能不能吃饱饭、穿好衣服、有没有及时喝水、解决好大小便是很不放心的事情。如果我们能教会孩子生活自理,既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轻松愉快地度过,又可以让家长们放心、满意。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

一、创设相应的环境,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愿望

对新入园的幼儿我们从精神和心理上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产生生活自理的愿望。例如:开学初邀请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表演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等生活技能,然后鼓励幼儿“看谁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能干”,从而使幼儿产生“要学习”的心理。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

幼儿特征很明显,其阶段性教育应以年龄为准,譬如,在小班第一学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体会劳动的作用,对劳动产生良好的情感与乐趣。在中班,侧重巩固已有的文明行为和卫生健康习惯,提高形成良好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大班,要牢固掌握一些生活、学习常规并形成习惯,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操作的积极性和认真态度。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在集体教学中,要进行分科设计、综合教学设计、主题活动设计等,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服务技能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还要利用随机教育,包括自由谈话户外活动中的随机指导。由于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老师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采取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途径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和幼儿自己就能完成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探索一条培养途径。在幼儿园,集体活动坚持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使幼儿学会各种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种竞争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家庭中,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尊敬长辈,关心、体贴别人等。多带领孩子参观社会上的各种劳动场景,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

总之,我们要以集体活动为指导,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主渠道,以劳动、游戏、随机教育为辅助,以‘三结合’教育为保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和健康行为习惯、文明习惯,最终在自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带动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图片新闻

路山小学宣誓.tif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路山小学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校外德育基地——烈士陵园,参加烈士纪念日扫墓活动,缅怀革命烈士,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王 乐/摄)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定昌镇城南明德小学   郭建宏

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插上翅膀,飞往天堂;坏习惯可以让我们挂上锁链,走向地狱。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怎样才能达此目的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

一、执行制度,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校纪校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保证。因此,我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不珍惜财物,常损坏桌椅和学习用具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公物方便你我他》《学习的好伙伴》等主题班会活动。此后,学生能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爱惜学习用具。

二、防微杜渐,纠正问题

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是非观念差,行为容易出现反复,因此,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教育,及时矫正,不让不良行为发展成不良习惯。“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教师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教师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以后等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了再改正难度可就大了。我有一个作业情况记录本,当天作业优秀的学生记录下来及时表扬,10次作业工整无错就奖励一颗五角星。作业不能及时订正的,我也记录下来,督促学生订正。现在我们班学生基本上养成了作业有错就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三、树立榜样,率先垂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低年级学生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十分重要。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它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常规教育,反复训练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一时又难以改变的行为。好习惯的形成和坏习惯的矫正是在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例如评选文明礼仪星并不难,关键看谁能坚持得好。其中有一条,衣着整洁,红领巾佩带规范,讲究个人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这一条正是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陋习,如黑手、黑脖子、乱扔果皮纸屑等,这一条一天做好容易,天天做好就不简单。为此我校将评比内容分成若干项并具体化,建立评比台,鼓励督促争先创优。学生为了能评上,天天都能坚持。日日如此,月月如此……慢慢就形成了习惯。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五、家校合作,同步培养

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他们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可见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家长在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时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可采取打电话、网络工具、家访等方式与家长采取同步教育。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第二版

 

做好班主任工作六要素

□ 河南省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   梁龙山

班主任工作就像一个针线笸箩,杂七杂八,要啥有啥,要是没有一份爱心、责任心和恒心,还真是干不了这瓷器活。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活干好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勤”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一个“勤”字。腿勤、嘴勤、眼勤、脑勤,即勤了解、勤观察、勤发现、勤解决,勤与学生沟通,勤向科任老师了解,勤与学生家长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晨诵、午读、大课间、自习课,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时间空挡,这时班主任就要勤快一点,多到教室里转转、看看,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要“细”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一个“细”字。首先了解情况要详细、要认真,全面观察和了解,班里发生了情况,要让当事人多说说,多找在场的同学佐证;其次发现问题要仔细,不让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逃过自己的眼睛,例如大课间跑步,为什么队伍里有说话的?是学生之间有矛盾吗?有矛盾的事很少,主要是学生跑步间隔太窄,太拥挤,前撞后碰发生了摩擦,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孩子注意前后间隔;队伍里为什么那么嘈杂?是在讨论学习吗?不是,是也不行!这需要我们平时进行集体主义和团体协作教育,不能想说就说,而跑步中经常喊喊口号,既可以呼出肺中的废气,又避免了嘈杂之声,壮大声势。第三处理问题要细致,不能急躁、简单、粗枝大叶、甚至粗暴。学生中有了矛盾,我们要先进行翔实的了解,然后进行调解,必须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晓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要“法”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方法,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想办法。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因时、因地、因性别和性格的差异,采取适合各自情况且行之有效的不同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例如,孩子违反纪律,犯了错误等等,内向的孩子,咱得和风细雨地说说这样做的危害;大大咧咧、屡教不改的孩子,咱得时常提醒。总之,要注重处理问题的效果,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取得的和谐统一。

四要“严”

我认为,严厉的老师并不等同于坏老师,时时刻刻的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就更需要我们时刻监督他们,鞭策他们,才能逐渐让学生从他律变为自律,养成好习惯。所以,当学生违反纪律,触犯班规的时候我通常是“毫不留情”的(可能有点过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迁就的。

但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也要配合及时表扬,防止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于表现优秀的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我也会放大百倍在全班学生面前对其进行鼓励,让他们知道在老师眼里他们是一样优秀的,他们一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

五要“放”

好的班干部就是老师的左右手,放手让班干部发挥自己的才智,能让班主任省不少事。

首先要树立班干部在学生心中的威严。我总是对学生说:“我不在教室的时候,班长就代表我,班长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刚开始的时候有学生不把班干部当回事,我就来了个“杀鸡儆猴”,在全班学生面前狠批了两个不听班长话的学生,现在班长的话在班上就很有分量了。

其次,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以前的班长确实“很听话”,吩咐的任务都能很好地完成,但是我不交代的,他们从不去做。于是我就一方面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放手让他们去做,我不再事必躬亲,事事插手。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复杂的问题我一边教给他们方法,一边告诉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六要“幽默”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却又是非常有意义和伟大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更好更多的美丽花朵。

 

 

让爱的花朵在学生心灵中绽放

□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东风小学   解建芬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情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树立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事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交往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一切情况后,从一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从这一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一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变了,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教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对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作用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小学   路明凤

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身的发展过程,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美术素养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实施鼓励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理解、尊重学生是运用激励法的前提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是实施激励法的有效手段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要注意鼓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 、运用激励法的主要途径是发掘潜能

发掘学生的潜能首先要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尽量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这样让学生自己发挥,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掘了不同孩子的潜能。

 

 

分组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二中学   娄 红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本文从体育特点、策略、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分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初中体育课开展分组学习的特点

1.特色性。分组时,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组长、组名、口号,同组学生的表现影响自己所在小组的未来,学生会为了提高小组的综合实力而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2.合作性。进行集体性游戏活动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默契程度是制胜的关键。组内成员都无法完成目标任务时,就会向邻近的小组寻求帮助,学生在运动参与的同时学会运动技能,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自主性。小组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有一定专项技能的学生成为“小老师”,思维敏捷、语言组织力强的学生成为“智囊团”,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成为“小学员”。学生在学练时自然分配角色,让学生帮助学生,自主讨论和学练,有时还形成“一帮一”特训,比起教师一人对众多学生的教法,收效要好很多。

4.适应性。学生上体育课,不仅是获取知识,也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让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群体,适应群体。

二、初中体育课分组学习的基本策略

1.男女分大组。在教学上采用男女生分组教学(每组约20余人),女生在体能和技能方面与男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样可大大减轻女生在学练时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和上课效率。例如,进行中长跑项目教学时,女生学练项目为800米,男生学练项目为1000米,同时男女生跑速差异也很大。在练习时,让女生跑1、2道,男生跑3、4道,可以提高田径场的利用率,同时也能针对男女生的体能进行分层训练。

2.同质分小组。在技能学习初期,将体能和运动技能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每组约5~6人)。在组内让学生个体之间感觉差异较小,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提高技能方法,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赶超同伴的可能,通过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提高运动技能。在组间有一定梯度,可以让学生根据运动水平选择不同的训练环境。例如,在实心球学练中,水平较低的小组可以选择在距离沙坑的5米起掷线后投掷实心球入沙坑,水平较高的小组可以选择8米起掷线后投掷实心球入沙坑,当整组学生都可以完成投掷实心球入沙坑时,可以让学生继续选择更远距离的起掷线进行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都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同时也避免技能较好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3.小组内异质。所谓异质,是指组内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进行立定跳远学练时,学生根据抛物线原理了解起跳后的运动轨迹。本体感受比较好的学生通过控制身体在空中的姿态提高了运动成绩,小组内学生在讨论身体运动规律和最佳空中姿态后通过学生的身体展示,让其他学生看到更直观、更真切的演示。尽管演示可能不尽完美和规范,但学生觉得自己能超越身边同学,会激发练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

4.组间调整。将班级中个头不高、体能较差的男生调整到女生组,或者将个头较高、技能较好的女生调整到男生组。进行此类调整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与相对应的技能水平,需要通过理性学习合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教师可以给出合理的引导建议,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调动到其他小组。

三、初中体育课分组学习的效果

在分组学习时,各个小组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决定自己小组的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激励,学生同呼小组口号等方式,使学生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上课时通过教师引导,各个小组的组员互帮互助,小组之间进行沟通竞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分组实验课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李 萍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人,结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要努力创设严而有序,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教师指点到位,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实验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效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堂。

一、先示范,严要求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必须的,教师的教育策略不当,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强调实验仪器珍贵,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缩手缩脚,因怕损坏仪器而不敢大胆实验;若过分强调药品有毒,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

二、做预习,备仪器

老师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的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

学生方面准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做好实验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三、勤指导,善总结

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小结时既可补足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后写出本实验的反思,让学生深刻体会,印象深刻。

四、激思维,励创新

在指导学生认真地按照要求进行实验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法,允许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在组织学生进行“氧气的制取”的分组实验时我只提供了一只大试管、带单孔胶塞玻璃导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问学生这组仪器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若改用其他的原理制氧气将这套装置如何改进?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了很多方法,经过一一推理后,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我又接着问,若液体的量不够了,怎样改进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生们能回答出将单孔胶塞换成双孔胶塞,在另一孔上加一长颈漏斗。所以在实验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五、细评价,多赏识

对学生分组实验的评价,不应只偏重知识理解、操作技能方面,而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态度方面的评价,尤其注意以赏识的态度进行正确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实验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实验报告的评价,评价学生整理资料、解释结果、推理和分类的能力。第二,实验等级量表,在做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方法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作评价。第三,自我评价报告,用核定表形式写自我评价报告或感想,适用于评价学生情感,如态度、兴趣等。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差异的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长,是师与生心灵沟通的主要方式。

 

 

让幼儿停止哭闹的妙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宁王幼儿园   夏 丽

每年的九月,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新生入园是孩子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们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亲人,独自面对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幼小的心灵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陌生的伙伴和陌生的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活动,则使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即没有安全感。哭闹就成了孩子发泄情绪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排遣幼儿的不良情绪和宣泄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因此,幼儿来到新环境中,哭闹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们经过大胆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聊聊天,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聊天对于缓解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能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增加孩子对老师的依恋情感。每次与哭闹的孩子聊起天,孩子就会停止哭泣。老师的表情变化是幼儿情绪的“遥控器”,幼儿对老师的表情变化十分敏感。在聊天时,老师首先要蹲下来和孩子在相同的高度,微笑的眼神,关切的目光,和蔼可亲的面容,这样幼儿的情绪就会比较放松。反之,老师的疾言厉色就会导致幼儿的情绪紧张和不安。老师要避免对幼儿进行语言刺激,如:“再不听话,让110的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再哭,让大灰狼吃了你!”等等,这样会加重幼儿的不安全感。对新入园的幼儿,老师要想尽办法让他们熟悉自己的微笑,熟悉自己的眼神,让他们感到老师也像妈妈那样亲。

二、抱一抱,给孩子一个依恋的怀抱

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地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稳定他们的情绪。而早上入园是幼儿一天生活的开始,老师用手摸摸他们的头、小脸,拉拉他们的小手,微笑着抱抱他们,和他们说几句悄悄话,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冲淡他们的不良情绪。如抱他们时说:“宝贝,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谁给你买的?”“宝贝,今天早上吃的什么,老师闻着好香呀!”在老师的赞美声中,幼儿会很兴奋,他们紧张的情绪得到转移,自然会很开心。

三、给予及时应答,减少孩子的错误认知

当孩子哭着一遍又一遍不停地问“妈妈去哪里了”“奶奶什么时候来”时,老师千万不要装聋作哑,而是要耐心地与幼儿进行交流,正面回答幼儿所提出的问题。“妈妈给宝宝去买好东西了,一会就回来”“奶奶正在来的路上”等。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应答,知道妈妈并没有“消失”“不要他”,就像一颗定心丸一样,让他们不要为此彷徨和焦虑。

让孩子结束哭闹还有很多方法,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幼儿园。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像家一样温暖,老师像妈妈一样亲。这样孩子入园才会顺利,哭闹才会远离。

 

 

让数学课堂因爱而精彩

□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第二小学   吴 霞

每天清晨,走进充满活力,处处书香的校园,习惯了听那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走进课堂,更喜欢看到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黑眼睛。

作为一名从教十余年的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间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毫无保留的奉献,是纯真的、神圣的,我要让数学课堂因爱而精彩。

一、帮助每个孩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多,特别大。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下午临放学前,亮亮的家长打来电话说,因为路滑,可能要晚一会儿到家,亮亮没带钥匙,能不能让我留孩子在办公室待会,到家后就给我打电话再让亮亮回去。我还要再四十分钟后才下班,就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说起这个亮亮,我还真是头疼,他调皮捣蛋,总是与我对着干,并且时常有同学来告他的状。

在一次数学课堂上,学习《长度单位的认识》,我用课件播放齐天大圣孙悟空介绍他的金箍棒:“这金箍棒,小到可以变成三四毫米,塞到耳朵里,大到可以变成几千米,神奇无比……”

大家对孙悟空都不陌生,全神贯注地边看边听,我趁机引入了毫米、厘米、分米、千米的四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让大家对几个单位的应用范围有了粗略的感知。

此时,我话锋一转,问:“孙悟空把金箍棒放进耳朵里的长度按单位应选哪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齐喊:“毫米。”“为什么选毫米作单位?”“因为它很小。”我继续追问:“你能在尺子上找到三毫米么?用手比一比。”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从尺子上找到用手比划着,唯有亮亮不动。看着他无精打采的样子,跟刚才听故事时简直判若两人。我瞅了亮亮两眼,提醒他我注意到他了,让他赶快行动。

我继续用课件往下引导:“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用手一指,说‘长’,金箍棒一下长的和老师的教桌一样高了。”同时,我拿起米尺比了一下讲桌:“这尺子就是一米,10厘米是1分米,请你帮孙悟空算算1米是几分米,几厘米啊?”

同学们有得忙着从尺子上数,有的忙着用公式推导。小组合作正忙得不亦乐乎,亮亮却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这哪是给我们讲故事,又骗我们做题,没意思,我才不上你的当呢!”虽然我精心安排的一堂课被他给搅黄了,但我想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并寻找机会帮助他成长。

二、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爱学习、有梦想

课本同步练习中的统计表要填写各自“一拃的长度、一步的长度、一跳的长度。”我找同学到讲台上演示测量,并要求用三个不同单位说出你的测量结果。前几名同学都顺利过关。量一跳的长度时,大家说亮亮在班里跳的最远,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他。

机会来。我知道亮亮跳得不错,他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运动员。可当让他用三个不同的长度单位告诉大家他这一跳的长度时,他却怎么也讲不出来,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我制止了同学们的笑声,趁机告诉他,今后想要做一个合格的运动员离不开文化知识,做运动员更要和长度单位和数字打交道……

两天后,亮亮找到我拉勾,告诉我,他今后要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为国争光。从那以后,他注重认真听课和勤奋学习了,并把落下的功课渐渐的补上。

三、让教师成为学生心中最美丽的人

爱让数学课堂精彩,也让教师成为了学生心中最美丽的人。一天下午6点,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手机里传来亮亮爸爸焦急的声音:“老师,亮亮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我一听急了,按说亮亮早该到家了,急忙穿上衣服立刻赶到他家,与家长分头去找。最后,在离家不太远的山上找到了他,亮亮正准备往家走,他的小脸被冻得发紫。

回到家后,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他才慢慢地说:“老师,我今天听你和别的老师说,你的手脚冻裂了,又疼又痒。我听说用樱桃枝洗手泡脚管用,我就来山上的小果园帮你弄樱桃枝。可是,对不起,老师,我没有找到。”了解真情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紧紧地搂住亮亮,心里充满感动。

数学课堂上的爱,也让师生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学期结束后,亮亮因父亲工作调动转回老家读书。临走时他把那盆最喜欢的君子兰送给了我,同时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老师,在我心中你永远是最美丽的,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我爱你!”如今的亮亮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望着窗台上那盆盛开的君子兰,我欣慰的笑了。

 

 

第三版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张晓梅

语言学家汤姆斯认为:语言能力不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说话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发挥,有赖于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语言没有语法,很多东西不能表达,但是语言离开了词汇,就不能表达任何东西。正像建筑大厦,没有建筑材料,即使有再好的地基和图纸也无能为力。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词汇量不足,基本语言结构不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不熟悉,知识不牢固,对英美等国家文化不了解,必然会影响口语表达。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检查奖励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运用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恰当的学习方法,必然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

1. 注重培养小学生用英语说话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在学基数词时,我们可让学生按顺序报数,说出单个的数,说出车牌、电话号码等;再如学习了“Turn right, Turn left, Go straight on”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如何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医院、银行;学习人体部位时,可以做“摸鼻子”游戏。

2. 注重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比如用英语单词堆砌句子,说话时老想着语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多采取游戏、比赛、唱歌、chant、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没有什么压力的状态下开口说话。要注意避免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要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立的见解。如让学生谈一谈假期打算,谈一谈学校、家庭、同学、朋友等等。

3. 注重口语测试的正确评估,建立学生口语测试有声档案。对于说得好的同学和小组,老师给予口头鼓励和表扬,对于差的,给予指点及建议。老师可通过发喜报、奖励小贴画、铅笔、本子的方式进行鼓励表扬,这样形成制度,养成规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投身于口语练习了,效果明显。由于建立了有效的口语测试机制,使得学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动口说英语的习惯,口语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并不需要为了交际而去实践所学语言,也不必为使用英语购物或问路等实际问题而产生语言障碍。因此,除了课堂,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既然没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就没有必要进行口语交际,甚至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所以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在语法规则和词汇的学习上。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渠道,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1.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很少,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分担角色并进行活动,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但角色扮演应紧密联系教材和生活实际,不能脱离教材,超越现实生活。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好的情景和听说活动,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3. 要注意避免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在课余,可以在校园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英语角。在英语角师生可以共同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举办英语讲演、讲英语故事、chant、唱歌、看英语动画片、听原声录音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参加英语角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口语交际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探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 广东省五华县大都中学    陈茂玉

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因此,在词汇教学方面,老师应正确引导,行之有效地运用各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记忆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1.利用实物和图片来记忆单词。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身边不乏实物可运用于课堂教学。如:pen,eraser,indow,doo-r等。老师在教这些单词时可以一边向学生指着实物一边让学生跟着老师指着实物大声读出单词来,这样来回练习几次,然后让学生看着实物说出单词或听着单词指出实物,让他们在简单的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再比如学习动物词汇tiger,lion,elephant等,老师在教这些英语单词时向学生出示写有英语单词和音标的动物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学读单词,拼读音标,在熟记单词的发音之后,再根据图片认读记忆单词,从而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组织,达到识记单词的效果。

2.利用猜谜语的游戏记忆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两者并不矛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适当地把游戏融入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玩体验快乐,这远比把知识硬灌输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7 学习“pants(裤子)”这一单词时,老师可采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猜出谜底。What has three doors?We come in from one door and come out from two doors. 然后用中文翻译谜语:什么物品,它有三扇门,从一扇门进两扇门出。学生马上就活跃起来很快就说出谜底是“裤子”;学习“map(地图)”这一单词时,老师也可设个谜语让学生来猜。What has cities with no houses,rivers without no water and forest without no trees.猜出谜底后老师向学生出示图片。游戏虽简单却很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轻松记住了单词。

3.采用在具体短语、句型和句式中记单词。单词脱离了具体的短语,句型和句式就成了单一的个体, 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和作用,学习英语脱离了词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老师在词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单词,从而更快、更准和更牢地记住单词。如:alone(单独)、lonely(孤独)这两个单词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很难记住区分开两者的用法。这时,老师可以把这两个单词放入到具体的句子中来,My grandmother lives alone,but she doesn't feel lonely.这样,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就不难理解这两个单词。

4.采用顺口溜记忆法。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耳熟能详,总有一种让人想忘记都难的感觉。用顺口溜把一些英语单词串联起来,记忆单词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英语可数名词以f 或fe结尾的单数变复数我们很难一下子想出来有哪些,但是我们用顺口溜“树叶多半自己黄,妻子拿刀去杀狼,架后小偷逃命忙”就能轻松记住了leaf,half,self,wife,knife,wolf,shelf,thief,life初中常出现的名词。再比如:sometimes(有时),some times(几次),sometime(某些时候),some time(一段时间)这几个词看起来都差不多,学生真的很难记住。我们不妨用顺口溜“有时(sometimes)分开几次(some times);某些时候(sometime)分开一段时间(some time)”很轻松地区分开这几个词来。顺口溜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准、更牢地记住难以记住单词。

二、掌握规律,巧用多种方法巧记单词

1. 根据音标、拼读规则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来记忆单词。在英语学习刚入门时,老师都会先教学生26个字母、48个国际音标和拼读规则以及常见的字母组合发音。掌握了这些规律,学习英语就轻松了许多。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读音拼出单词或看到新单词读出它的发音来。如:字母ea发[i:] tea,ch发[t?] Watch,sh发[?] wash。

2.根据词性来记忆单词。每个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的后缀具有的较强的语法作用,加在词根上构成派生词,但它并不改变词根的基本意义,而是改变了词性。例如:(1)动词变名词:-ation, explaination;-ment, agreement;-er,worker;(2)形容词变名词:-ness, happiness;-ity,acceptability;(3)名词、形容词变动词:-ify,beautify;-ize realize;(4)名词变形容词:-y,rainy;-ish,selfish;(5)形容词变副词:-ly,quickly;(6)动词变形容词:-able,affordble;-ful,helpful;(7)词形不变,词性改变:water,plant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look,try 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辅导课

□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北西中心小学   韩鑫鑫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这几年新出的词语,它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团队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国家将心理卫生等相关服务纳入了医疗保障金。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呼吁,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习总书记今年8月份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在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工作。

如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仅被社会逐步认同,在校园内也迫切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因为中小学的抗压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是远远逊色成年人的,开展得越早就能帮助越多的未成年人。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 ”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各中小学虽然早就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了。

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辅导?我认为:

第一,国家的重视,社会的扶持,学校的贯彻和家长的配合。

现阶段国家已经在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想要真正地落实下去,依然需要社会上的认知,改正对传统教育的认识。学校也要在此基础上多下功夫,把宣传工作和榜样工作做出来。使社会各方面看到心理辅导的作用及成绩。

第二,优化教师心理教育资格岗位。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心理教育专业技术水平。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不是一项短期工作,是一名教师需要用一生不断去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过程。如何能让教师抛弃生活上的负担和内心的压力,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去奉献,也是任重道远的任务。

第三,开设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课程。

怎样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其实与第二项是紧密结合的。只有专业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工作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学生的心理缺陷,成功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学校的课程具有权威性。

第四,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九中学   王 艳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体验体育乐趣并主动学习为核心的“快乐体育”教学理论应用而生。因为“快乐体育”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让学生自觉自愿参与,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快乐体育的最佳方法之一。

一、认真地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我们知道,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的学,并且认认真真的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的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并且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的从事学习,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见解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三、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围绕终身体育这一中心目标进行,脱离了这一目标的改革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技能的发展过程,对体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认识,必须指导着我们体育课的改革。

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室内课中,通过电教媒体和计算机丰富功能以及声、光、色、形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示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中的定格、慢速播放、近镜特写和反复播放来演示投篮时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使学生能够更生动、直观地看到规范的示范动作,便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而传统教学中仅靠教师自身的动作示范讲解,就很难达到多媒体的展示效果。同时,对于掌握技术较慢的同学,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观看重播的技术要领,从而避免了过度重复的讲解,增加了课堂的练习时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直播或录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比赛。

在终生体育教育理论的认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课程在学生提高兴趣中进行锻炼成长。

 

 

识字教学之我见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钢小学校   王翠霞

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一项大工程,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数学审题的关键,也是科学、思品所必须的。小学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期和启蒙期。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呢?

一、创设情景,激趣识字

识字本身枯燥、无趣,要想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生字产生兴趣,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图画式:图片上画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让学生认识“大、小”;卡片式:把生字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开火车”认字。先给这些生字加上音节认,此时学生根据拼音识字较简单,去掉音节再认,让学生在这种识字游戏中比一比谁认的字最多,最后进行表扬。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摘苹果游戏,认对一个生字,苹果就摘掉一个;登山游戏,认对一个字或词,红旗往上升一个台阶,看谁最后到达顶峰。就是说,在识学教学中,给这些生字加上一定的场景,让枯燥的生字变得有灵性,有动感,学生的识字就变得有兴趣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认字,也很乐于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二、教给方法,创新认字

我们知道,虽然学生需要识记的生字较多,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方法。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才会激发孩子的思维火花,学生的识字能力才会逐步提高。最基本的识字方法有:

1. 象形字记字。如:日、月、水、火等,让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去认字。

2. 熟字加一加的方法。如:日十月=明,扌十八=扒,用熟悉的字相加的方法去认字,更容易让学生记住要认的生字。

3. 熟字减一减的方法。如:现一王=见,感一心=咸,同样的道理,减一减的方法也比较适用。

4. 熟字换一换的方法。如:“偏”把“亻”换成“纟”就变成“编”,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间接记住要认的生字。

5. 比较法识字。如:认“鸟”时,故意将“鸟”字的一点不写,引导学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鸟”有眼晴吗?用别的颜色粉笔加上一点,并说鸟没有眼睛就成了“乌”。

6. 会意字识字。小土尘,小大尖,不正歪,三日晶,三木森。识记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住。

7. 谜语识字。为了增加学生识字的兴趣,可以通过编字谜的方法认学生去猜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谜语去认字。比如: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一块木头是什么字?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床。通过这种猜谜、编谜的方法,学生的思维会被调动起来,识字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8. 联想识字法。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识记生字,效果会相当好。比如:教“办”时,让学生联想成出大力,流大汗,办法就出来了。再比如教“呆”时,联想成一个人张大嘴木头似的站在那里,就是“呆”。

9. 歌谣记忆法。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如教“回”,四四方方一座城,城中有口井;再比如姓氏记忆法:弓长张,立早章,木子李,草头黄。

经过这样的识字教学后,学生就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提高了认字兴趣,对庞大的认字工程再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对语文课程会越来越喜欢,学生自我识字的能力会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略谈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中心小学   王修娥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各种有价值的美术作品,无论是形象地表现自然美景,还是典型的描绘社会生活,都可以让人们从它的形象和色调上感受到美,体验到愉快和其他健康的情感,从它体现的和表现的思想情绪上,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和升华。所以说,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美术具有运用线条、色彩来造型的艺术特点,这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今后从事科技工作是很有益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例如认识微观世界的物质奥秘,宇宙太空的形体运行,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都需要丰富的空间狭小能力和较高的制图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学和科学技术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美术教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配合其他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其次,通过审美教育这一待定内容的熏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较高的鉴赏力和识别选择能力。能择美而从,择善而从。从而造就较完美的人格和生活情操,增强他们在今后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及生存能力。再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美术课的各个环节的教与学实践,来发掘和发展学生对自然界本身所蕴涵的美和和谐的直觉洞悉,从而开拓他们全新的思维能力和开创能力,并努力培养学生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二、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美术教育在学生的个性形成中起一定的主导作用。美术教育就培养学生的个性而言,其价值是被蕴藏在美术作品中的作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624期
下一个: 第201620期
上一个: 第201624期
下一个: 第201620期
上一个 : 第201624期
下一个 : 第201620期
上一个 : 第201624期
下一个 : 第201620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