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604期

第201604期

【概要描述】

第201604期

【概要描述】

详情

201604期    2016320    

 

第一版

 

注重强化“四性”  打造高效课堂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苏陈寨学校   殷新光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而学生的展示才是课堂的核心。因而必须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动态性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性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前提——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将课本知识给学生一味的灌输,那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学生一旦主动去探索知识,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如我在上课前,会列出每一小节知识提纲让学生预习,明白哪些是重点,哪儿易错,哪儿易混,该记的记一记,该弄明白的弄明白,再来做一些练习题。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减少了学习的阻力,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结构,从而把理论转化为学习能力。

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相关的知识点,利用各种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将创造性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是高效课堂教学方向。实践证明,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向质疑,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注重问题的多向求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重点——注重发挥学生动态性。高效课堂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思考、在动中探索。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就是要将书面展示与口头点评相结合,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小黑板来展示解题思路,展示成果,暴露困惑。其他学生通过口头及时点评补充,使课堂动起来。

关键——注重教学方式多样性。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强有弱,水平有高有低,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需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状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运用得当的引导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正是教无定法的体现,也是学生个性与发展的差异性所必需的。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实施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探索

□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车盘中学   张桂蓉

阅读教学的最终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主体精神的发挥,传统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桶,其严重的后果是压抑和束缚了孩子们自己的感觉、想象,荒芜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理解性阅读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它以理解为核心,重在引导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个性的发展和生命意义的表达。

一、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他们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对教师及教科书的依赖。一方面,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先要审视,有时甚至持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看法,表现在阅读上是对文学艺术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对文本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理解上有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看法,而且急于发表,此时,如果教师加以适时恰当地引导,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探索

1. 诵读:理解的情绪感染

诵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活动,是文本语言文字由唇齿浸入思想、心灵的过程,诵读要做到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以学生的激情激活文本的语言。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诵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指导诵读方法,拓展思维感悟的空间。创设情境,激发诵读欲望,可采用如下方法:

1)多媒体渲染。多媒体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它声画结合,可以逼真地模拟或再现文本中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读《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仿佛置身在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就会随着擂鼓者的那股冲劲和节奏激烈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就闻于耳而会于心了,学生在这种震撼中诵读文本就会以激情感染激情。

2)音乐介入。多媒体的画面有时用多了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不妨单纯地让音乐介入。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帮助诠释文本,在音乐的氛围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就会对文章的格调风采、层次脉络、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加以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

2. 体验:理解的必经途径

理解性阅读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对文本的阅读权力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主体验和理解,自主建构,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现场观察。体验总是和主体的自身经历相联系的,阅读的意义也只有通过读者的体验才能得以展现。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上升,但形象思维不是完全退出了舞台,特别是初一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其思维中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形象性较强的文章,与其闷在教室里静思默想,不如领他们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心理学的一种实验方法,把它放在阅读中,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当演员,扮演某个角色,进行表演,变学习者为当事者,来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超越时空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

以上几个环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交融的,它表现的只是一个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相互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理解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开阔了自己的精神视野,生成了新的意义。因此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为“理解”而存在的教学,“理解”既是它的手段,更是它的目的。

 

 

班级管理方法初探

□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初级中学   范军华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难,当班主任更难。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班主任的辛苦,但是如果掌握了工作方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收获的更多的是幸福。

一、正面引导,践行赏识教育

我告诉学生:只要你品行端正,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无论你的成绩如何在老师的眼里,你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我把自己的观点明确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学生的标准,给了他们一个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同时也要学生知道即使学习成绩不优秀,也要在品行上做到优秀。

我鼓励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把它们贴到教室的墙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再由同学或者老师不断地给学生补充,三周左右每个同学的优点都能达到十条以上,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突出的十条优点重新整理两份,一份仍贴到教室的墙上,另一份带回家给家长看。这样做能从正面引导学生在劳动、纪律、卫生、学习、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等方面都要好好表现,而且强化了学生原来的优点,让优点更优。

二、遵守纪律,加强行为习惯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做了如下工作: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成长岁月”记录本,一天下来,先把自己遵守纪律和认真听讲的课节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记录上,这是必须记录的内容。然后可以把自己或者是同学好的表现记录上,也可以把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和困难以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第二天早上交上。放学时发给他们,晚上再由家长记录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我一本一本仔细阅读,并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身体力行,身教大于言传

开学之初,教室里的垃圾是比较多的。但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打扫,开学的第一天领到卫生工具后,我就亲自拿扫把打扫,这时有的同学拿起了扫把,有的把凳子挪到一边,有的拿抄子,有的倒垃圾,有的拿起了拖把。扫的很干净的教室,当我再次走进去的时候,又看到一些学生课桌旁边有废纸,我什么也不说,自己过去弯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我注意到学生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时身边有垃圾的同学一个个的也都弯下了腰。就这样坚持三周左右,地面上就很难再找到垃圾了。并且学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卫生是保持出来的,而不是打扫出来的。卫生习惯也就这样慢慢的养成了。

四、架起师生桥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常对学生们说教我们班的老师是最优秀的,把每位任课老师的优点大力向学生宣扬,在学生心目中给任课老师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相信、敬佩、尊重任课老师。我主动向任课教师了解上课的感受,开始阶段主要了解课堂纪律,听讲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并把这个信息和成长记录中的内容及时反馈给学生。

同时,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每节课我都认真准备,尽量做到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上课时有些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我少讲或不讲,或者比较有难度的问题经过师生共同研究后还有部分同学不很明白的,我就让会的同学一对一的教,被教会的同学再去教其他同学。坚持下来,在班级中形成了一句口号:只要一人会,变成全班会。

五、家校和谐沟通,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每学期我都会组织两次家长会,向家长诚恳地反应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做好家长的培训,让家长明白:要让孩子先做人,后成才。孩子只有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融洽了,他才更愿意学习。更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但区别不是很大,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孩子笨,也不要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孩子是否成才关键看后天的努力。用平常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智慧,我将继续学习提高,完美我的班主任工作。

 

 

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中心学校   赵海琴

老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班主任工作表面上看似乎是平淡的、重复的,但深入其中,你才知道它是重要的、复杂的,真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就在这耕耘中起步,在耕耘中收获,在耕耘中享受着。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灵对话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的我,首先做到了与学生心心相印。记得刚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我怀着一颗阳光心态,从头开始,少一些怒气,多一些和气;少一些将气,多一些书生气。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胃里的蛔虫,与学生们无话不谈。同时,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些机会,用我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教育语言,教育行为,从小处,从细微处入手,以小见大,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我,与我零距离,让学生们和我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哥们。就这样,时间久了,在我这个老大的领导下,孩子们心甘情愿的,不讲任何条件地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使得班级的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二、真情感化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深深知道这个道理。作为一个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更爱我的学生。班里一个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管,使得他生活松散,性格孤僻,成绩是经常在及格分以下。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做到了生活上关心,学习上耐心,终于使这个小男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渐渐地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

三、德行示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我做到既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意了自己的内在品质,给孩子们一个平易近人的印象。其次,我坚持学习教育教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们感觉到我很牛。这时,学生就会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倾倒于我。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就很铁。就连家长也嫉妒几分,正如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开玩笑地说:“我养育了孩子十几年,不如你教几天,老师,永远都在我们家长之上。”

四、身体力行

“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种人。”要求学生们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们每天早来,我每天走进教室里等候学生;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我要给学生们做出榜样。这样,每当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们都会想到,一定一定要好好做,争取比老师做得好。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同学们之间也会相互督促,相互进步,争取把事情做到最好。

都说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我想,就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鲜花有了它的陪衬才绚丽多姿,世界有了它才生机盎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张守勤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凡是好态度和好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小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① 每天阅读;② 读书动笔;③ 带工具书阅读;④ 勤问。培养好习惯,光提要求和讲解无济于事,还要多督促,勤检查。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什么都“好像出于本能”,语文就不需要教了。可以说,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各种语文学习习惯一经养成,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不须教就实现了。

二、教给阅读方法

1. 指导预习,教方法。因为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所以,课前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 上好精读课,教给学法。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1.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也不例外。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但接触到了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还体会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

2.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表现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语言还有着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

四、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在教材中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学校班级管理在“变”中绽放异彩

□ 山东省莒南县石莲子中学   李文霞   山东省莒南县第五中学   曹殿卿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初中学生是多变的,这就要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适应学生的变,随学生的变而变。

一、“严”字引领,理在先

那是初当班主任时,有一位家长对笔者说:我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要求太严了,只要学校规定的她都让我们严格遵守,并亲自监督。我当时一愣,管严了!但紧接着的一句话又让我心一松:老师严了好,严了出事就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说这番话的,是陈丽莹的家长。陈丽莹同学虽是女学生,但特捣,在宿舍里喷香水,晚休时间大侃特侃,课堂上经常说个笑话,课下与同学追逐打闹,我发现一次就让她对照规章制度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违反了哪些规定。现在想想对待七年级的学生确实严了点,但是,陈丽莹的很多行为就在笔者的严格要求下得以改观,变成了端庄又做事严谨的好学生。

诚然,没有严格的批评指正就不能塑造品质良好的学生。不抓住事端及时地教育学生就不能使学生得以正常的发展。批评时一定要注意,由学生所触犯的纪律为由头进行分析此行为的严重后果,从道理上进行说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

二、情来感化,变在中

青春期的叛逆,冲动的个性,初长大的感觉让他们过于自大。笔者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王明龙,七年级下学期时学习成绩有了进步,笔者也很看好他。可是他经常好摆拳头,好与人争斗,晚休不按时休息,不到十一二点不睡觉,早晨上课迟到……因太着急,每次一触犯,笔者就批评他,可时间一长,发现他不但不改,还变本加厉,为此笔者也请过家长,但是家长总用上堆的理由推脱,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也说好好教育,但学生还是原样,当时笔者伤透了脑筋:让他写保证书、进行比较教育(他姐姐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等等,手段用得不少,效果却不明显。有种所有班主任都无奈的想法:学生自己不想改变,放弃自己,家长不在乎,只剩下笔者还在努力想改变点什么,笔者这是在干什么?真得不想再管了!带着消极的念头,笔者暂时放下,开始冷眼旁观。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的态度有点改变,趁一次劳动时间,一边与他一起干活一边说:你近一阶段时间改变了不少。他羞涩的笑了笑。一次早读时间,笔者提前站在教室的门口等学生,他又迟到了!“你怎么又迟到了?”“我就迟到了这一次!”很理直气壮。“一次?你前天迟到一次,昨天早晨迟到一次……”“没有,我就迟到两次!”一边说一边向上翻眼。笔者语调一沉:“你想想你从入学到现在犯了多少错误,老师是怎么处理的,让你请家长请不来也就过去了,老师总是一再的退让,总想着你会改变,可你是一次一次的让老师失望。老师在你的身上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让你家长到学校,你的父母忙没时间到学校。可老师还是没有放弃,拿出大量的时间放在你的身上,天天观察着你,总担心你会出事。你自己扪心自问,老师的付出换来了什么,只是换来了你的白眼……”“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让您操心了,我一定改。”虽说这名学生改得不够彻底,但是改了不少。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经常满教室乱窜,自我约束力很差。一次与同学产生了一点小矛盾,他竟然约好其他同学准备教训一下,多亏要被打的同学提前告诉了笔者,笔者提前等在宿舍门口,找他一问,他说:没有的事,我那是说着玩的。我没敢全信,到第二天,把他准备找的学生找来一问,确实找好学生了,只是看到笔者站在宿舍门口没敢行动。事后笔者把家长请到学校,告知学生的情况。家长说了一句话让我心凉了一大截:他说你经常批评他,看他不顺眼。笔者反问家长:“我为什么经常批评他,是因为他经常犯错误,我怕他误入歧途。”

从这两件事我悟出:批评,讲道理有时是没用的,你做得再多,学生也不理解,不理解的根源之一是你没有告诉他们你的付出。从这以后,笔者在教育学生时加了一点:用情来感化学生,用语言让学生明白你为他的付出。

三、心系学生,扬在后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毛病再多的学生也渴望老师的表扬。王成满同学在小学升初中时学习成绩在笔者的班倒数第六名,全级也在倒数的行列。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了班级三十名左右,笔者高兴的大为表扬,第一次开家长会,笔者面对全体家长对他进行了表扬。其实笔者当时虽表扬,但心底担心底子太差恐怕还要退步。事实证明笔者的担心纯属多余,后来他顺利的升入了高中。

总之一句话,班级管理没有一定的模式,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心系学生,刚柔并济,褒贬结合,随学生的变而变。让班级管理在变中大放异彩。

 

 

第二版

 

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中心小学   易娟丽

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引导,铺垫课堂气氛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如果在和学生不熟悉的班级上课,可以先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交朋友”“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等一些轻松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作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节课堂气氛

动手操作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手,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手,比如,画课文里边的风景、小动物、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各种角色进行表演活动,将语文课堂变成充满乐趣的活动课,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微笑授课,塑造课堂气氛

微笑授课,是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原本不敢举起的小手都会不由自主地举起来,由开始的不敢发言到主动积极的发言。其实教师的威严并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迫使学生去做,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时间不会长。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首先要自己充满这种情绪,其次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去为学生塑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四、多媒体辅助,制造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九寨沟的美,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九寨沟的图片,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九寨沟的美景。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制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创设悬念,活跃课堂气氛

时代的转变,高科技的发展,促使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如今的课堂不再是灌输式的,而应是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再加以鼓励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提教学艺术,创设课堂气氛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着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其次,教师也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说话,让学生感到老师与自己心连心,这样课堂气氛会非常融洽!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那么课堂气氛一定是宽松的、和谐的。

 

 

无限精彩在“对话”

□ 江苏省泰兴市东街小学   谢 飞

“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的效应和呼应。“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让数学教学在对话中进行,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

一、对话教材,实现资源的共享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让学生亲历教材,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完成自我与教材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凭借“行的勇气”获取“知的收获”。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课前我就让学生自学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思考自己想用的验证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学具。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对照教材,自己实验、验证。

(学生们拿出了尺子、绳子、方格……动手操作)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我是通过画一画的方法验证的……”

“我是通过比一比的方法验证的……”

“我是通过数一数的方法验证的……”

“我是通过读一读的方法验证的……”

……

学生们各抒己见,你的、我的、他的,与教材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当然十分深刻。

二、对话伙伴,展现思维的碰撞

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与学生对话,切磋交流、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在与伙伴的对话中,学生之间相互弥补,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习变得有趣,并且有创意,在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的同时,共享数学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三、对话教师,体现心灵的交融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达成心灵与心灵的交融。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15][14]之间写一个分数。说:“现在请大家四人一小组,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比一比谁发现的分数多?”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议论纷纷,不一会儿工夫,大家便纷纷出谋献策了:

1:老师,我想这个分数是[940]

师:你是怎样想的?

1:我是先将[15][14]通分,变成[420][520],再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就变成了[840][1040],这样中间的一个分数是[940],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的倍数变大一些。

师(投去赞许的目光):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2:我是这样想的,将[15][14]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3倍,变成[315][312],中间有[313][314],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的倍数变大一些。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谁还有不同意见?

3:我想了,[15][14]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14.5],然后将它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变成整数,就是[1045],即[29]

师:你真厉害,想法与众不同。

师(会心地笑了):同学们真会开动脑筋,想法很特别,说得也很有道理,老师真是佩服你们。

话音刚落,另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的答案与第三种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想法不一样,不知道对不对?

师:你敢于质疑,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大胆地说吧。

4:我是将[15][14]的分母、分子分别相加,分母4+5=9,分子1+1=2,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9]

师(惊讶,又马上话锋一转):你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我看到第三种方法的答案中的分母、分子正好分别是原来两个分数分母与分母的和、分子与分子的和,所以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大家听了,都很愕然。

“这种方法可行吗?”请大家动笔验证一下。

全班同学齐刷刷地开始打草稿、试算、验证……,过了一会儿,学生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四、对话生活,显现活力的张扬

“生活即教育”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要善于联系“生活画面”,要善于设计“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的思维融入生活,让生活走向学生的思维,在与生活的对话中,提高自己的求异创新能力,张扬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让数学教学在对话中进行,从而适应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课堂,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领略数学的无限精彩!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小学   杨玉星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策略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新颖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在执教公开课《五彩池》时,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策略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近学生,让学生争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展示的各个环节。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在实践中完成自主学习过程。 

第三,教师妙用非智力因素,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

策略三: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与德育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南安阳小学   高召福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

首先,由于受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传统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接触很少,他们只是在媒体里有一些简单的了解,而这些体育项目展现出来的运动美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却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着吸引力,且有很强的新鲜感,能引起学生的豪气。有了好奇,就有兴趣了解,去模仿,去学习,去体验其中的乐趣。其次,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需要有一个将旺盛的精力向外释放的途径。体育运动大多数是一个身体的实践活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先天条件。再次,小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好胜是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竞争心理,使学生在同学中证明自己是最棒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好胜心理具体表现为对体育比赛的兴趣和取胜的向往。学生这种好胜心理能保持和巩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结合实践渗透德育

体育教材内容多,我就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等。课堂常规是把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要求和措施加以规范和制度化。常规是对师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种种常规。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性、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组织纪律性,我还建立了课堂评分制度,这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调动学生自觉积极性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而良好的班风应是友爱,乐观向上的。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更有助于正确思想品行的形成。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参加者往往根据一定的体育需要担任某种体育角色(如裁判、体育委员等),并按照规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正当的体育活动。由此,学生可以体会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都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进而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在教法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不到应有的乐趣,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如学生在学习实心球投掷技术时,因为动作比较枯燥、单调,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让铅球击中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具体的做法是:在掷实心球的场地插一小旗,并划一条标志线,让学生进行对垒,看谁能击中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铅球的投掷技术过程中始终保持较浓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体育教师(不管专职的也好,兼职的也好)勤于动脑、肯于钻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着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定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入门之我见

□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当完小   桑 磊

贡山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藏语、怒语、傈僳语、独龙语是这里使用最多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谓颠倒。由于民族语言习惯的影响加之除学校以外民族语言成了交流的主要语言、见识少、课外阅读少,导致少数民族农村小学生感到作文难写,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华而不实,要么东拼西凑。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开展。

一、说话通顺

对于我所任教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学生来说,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说话都是“反”着来的。比如“你去哪里?”,这句话少数民族的孩子会这么说:“你哪里去?”试想,学生连话都没说通顺,如何能写好作文呢?通过不断地反思之后,我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方法: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让孩子们上台朗读自己喜爱的小故事。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所以孩子们都特别用心,读着读着孩子们说话的语序逐渐改正,慢慢的孩子们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

二、注重文章结构

写作文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首先没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而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写出来的作文可想而知。对于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看书少的现象,我的作文教学首先注重文章结构的分析。如教授《桂林山水》时,我首先把写作重点放到“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教学上。因此,每次布置写景作文时,我都会让学生先罗列好文章的结构,之后根据结构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至少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三、注重平时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题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好句”这样的练习。如果课本上的这些优美的字、词、句、段、篇,在课堂中就加以穿插教授、练习,不就能为写作打好基础,学生就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

课外读物,比起语文教材来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为此我坚持每天让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勾画能够与内心产生共鸣的经典字句,并记录到笔记里。如此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根据自己情感的走向利用自己积累的句段篇章表达出来。

四、仿写入手

小孩子先天的模仿能力强,所以仿写作文就成了孩子们入门作文的首选。仿写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方法不得当也会走很多弯路。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这几种方法:1. 句段仿写;2. 文章结构仿写 ;3. 文章顺序仿写;4. 实物特点仿写。如此一来农村孩子对写作表达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写作就能摸到门路,进而提高写作的兴趣。

五、日记训练

日记主要记录生活的点滴,在日记中学生可以不受束缚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坚持日记训练则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即使每天写一百字,长时间坚持下来也就成为自己的一本故事库。

六、要写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的确,现实生活就是孩子们写作的源泉。我在作文教学中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如:我让孩子们写关于爬山虎的作文时,会让孩子们先到操场边去观察爬山虎。从外形特征、生长特点去观察,然后由几名同学口头阐述,全班学生自由评价,说的好在哪?不足在哪?并给予及时纠正。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也为写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七、注重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评价适当,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不当,可能让学生产生厌恶写作的不良效果。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写作水平好的要表扬,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哪怕能写出一个好词语、好句子都要及时表扬,即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差生才会看到希望,进步会越来越大。

总之,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只有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探索、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的写作方法才能使学生爱写作、乐写作、愿写作。

 

 

实施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小学   侯维涛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越来越重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策略,积淀学生的信息素养,增长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学习品质。

一、积极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在过去的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总结教学方法:

1. 形象教学的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身边的事例来打比方,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让学生了解步骤和方法,学习中更快地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怎样“复制粘贴”的时候,我选定要复制的内容,先用复印机复印内容,再把复制的纸粘贴到位置上,最后,把复制的步骤形象化,让学生对这个方法有形象的记忆,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 成果展示的方法。教师要有选择地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的潜质很好,画画的想象能力丰富,就鼓励学生想象,画出想画的东西,再将作品通过教师控制软件展示出来,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画画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班级课程表等,通过展示教学成果,增长学生学习的信心。

3. 游戏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和游戏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可以操作的游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例如,教师教学生指法的时候很枯燥,学生容易不愿意学。 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引入的方法,让学生玩《打字教程》,比赛看谁的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中发现,要有好成绩就要有好的指法,教师再进行讲解指法练习。这样,学生玩游戏就很轻松自在了。再例如,学生上网自己申请电子邮箱,学生一听说申请自己的邮箱,变得可积极了,有的讨论,有的摸索,耐心询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教师演示的方法。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组织学生都进行上机的操作,让学生练习所操作的内容,了解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例如学习画曲线的时候,必须点两次鼠标才能把曲线画完,教师可以把画曲线的方法在电脑里演示一遍,让学生了解教师操作的过程和步骤,对画线的方法有认识和了解。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

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处理问题的才能,积淀学生养成好的信息素养,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1. 讲解新的知识。这个环节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将操作的步骤板书,增加备课的力度,重视研究教材,保证将课上得精彩。

2. 学生练习电脑操作。这个环节大约25分钟。 教师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深化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吸收,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课堂总结方法。剩余5分钟时间,教师可以谈话方式进行,组织学生小结收获和发现,教师再总结,让课程轻松愉快完成,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也保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

三、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1.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时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 让学生能者为师。学习能力快的学生可以成为别的学生的老师,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课堂上走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得愉快,学得轻松。

3. 教师示范和个别辅导结合。学习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单独示范,个别辅导,耐心教会学生,提示学生,让学生在平和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要学习的内容。

总之,教师要不断带领学生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努力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任务,积淀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版

 

提认识  抓管理  强培训

□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彭 龙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六点: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地区与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注意隐形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变化;注重校本课程建设;重视体育课的教育功能。这六点要求的达到,基于教师个体透彻理解教材,准确分析学生身心状况等,更取决于教研组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故而,加强教研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我作为一名教研组组长,在总结与反思、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教研组建设的不成熟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体育教研组建设的方略。

一、提高认识

任何一件事情的顺利乃至健康进行,都离不开对其正确的认识。我校组内教师深刻认识到: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研组跟其他教研组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它除了学科的教学研究外,还要具体实施全校的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会、体育锻炼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组内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协商。

二、加强管理

首先,制度的健全是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如我校制定了《体育教师岗位制度》《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制度》《体育课安全制度》《体育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等多项制度,使教研组的建设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规范常规是进行科学化管理的保障。体育组要响应校本培养计划,通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相互听课评课、优质课观摩、教育科研等形式,规范体育老师的常规教学,培养体育老师的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另外,教研组要积极配合教务处的常规督查。

三、加强培训

1. 坚持学习,学高为师宽胸怀。

1)首先要有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艺无止境,学高为师。不管别人年龄大小,教龄长短,只要博学多才,就是我们的老师,都要认真学习。其次,坚持自学,不断“充电”。我校组内教师人手一份教学业务杂志,每星期一上午教研时间,开展业务读书活动并做详细笔记,切实保证了教研组学习的制度化、全员化和终身化。

2)要走出封闭的小圈子。走出教研组,跨出校门,就会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以聘请体育学术界的内行人士、知名人士指导体育教研教学,是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又一措施。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和交流座谈,全组教师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的无穷魅力,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极大地调动了的工作热情,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明显改善。

2. 常规有序,扎扎实实促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研组同样形成了“以教带研,以研助教 ”的优良教研氛围。同时,我们将教研活动的重点回归到常规教学,在常规课堂中发现问题,从常规教学中研究问题,让常规教学助问题解决,以此逐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扎扎实实抓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组织好公开课、观摩课、提高课等评课活动。要求高级教师上好示范课,中级教师上好研讨课,初级教师上好汇报课。通过教师自评、互评、联评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集思广益,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3)提倡教师课前说课,在教研组内开展试讲活动。

4)推行课后反思制度。具体要求是:反思成功之处;反思不足之点。

3. 研究课题,以研促教带发展。

加强体育教研组团队建设,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来推动。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要关注“小、实、真”,要围绕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对体育课改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要坚持“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课题研究原则,通过“校本培训、专家指导、读书活动、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我校体育组申报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全组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研组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教改与教研的基础性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研组的建设不亚于其它学科,“提认识,抓管理,强培训”是我多年来在体育教研组建设方面的探讨。千说万说,有一句话最实在,也是此项工作能开花结果的重中之重,那就是——重落实。落实,看似容易实则难,贵在坚持。

 

 

抓养成  从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入手

□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康杰中学   王国栋

升入高二年级以后,教学区内检查时总能发现每栋教学楼后都有水渍,不论春夏秋冬,这好像成了习惯。大家都将水向教室外随手倒去,不管也不顾下面是否有人,只要方便了自己就可以了。倒水的位置都很统一,都是在教室最后的小窗户外,因为那离饮水机最近,也最方便,每次接水时杯内剩水伸手就解决了,不用跑到卫生间去倒,很是便捷。

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很坏的一个习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发现这一问题后,怎么去纠正呢?高二年级有33个班级,班班如此,生生相同,如何纠正这一不文明行为成了我们年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从宣传入手,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必须纠正。不文明行为反映出的是学生素质低和班级管理不到位。通过班主任会议、班长会议、班级卫生委员会议、全体学生会议等进行强调,让全体高二年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所在,从思想上重视这件事情。其次是抓典型。这个工作比较难,抓谁?怎么抓?从哪抓?33个班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603期
下一个: 第201602期
上一个: 第201603期
下一个: 第201602期
上一个 : 第201603期
下一个 : 第201602期
上一个 : 第201603期
下一个 : 第201602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