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责任编辑:吕 智
特别报道
临事肯替别人想 是第一等学问
—— 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创建“幸福班集体”的思考与体会
■ 浙江省 罗树庚
人物
“化缘校长”辞世 全城花圈卖断货
(王 峰)
校园短波
河北省巨鹿县育英小学
新书披上“环保衣”
(滑瑞章 王振刚)
图片新闻
新学期学习“两会”知识
陈仕川/摄影报道
特写
翔宇丹心昭日月 恩来遗爱遍人间
—— 周尔鎏出席周恩来红军小学纪念周总理诞辰117周年活动
(李 军 潘东升)
第二版 责任编辑:刘华荣
陈茂林·缑国禧手机短信聊天录之
假如我再当校长19
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原北大校长周其凤:中学不要文理分科
国旗下的讲话638
拥抱春天 努力成长
■ 江苏省 顾新红
图片新闻
广西柳州:科技进校园
廖子渊/摄影报道
名师典范
一丝不苟的大师
■ 安徽 张 坤
感悟新课改
充满诗意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 湖北省 余凡秀
校长讲坛
优点要放大 危险性也要放大
■ 江西省 朱小毛
第三版 责任编辑:田晋文
寻计问诊
读书是否真无用?
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每个人而论,读书是提高个人自身素质、发掘个人潜能、服务社会需要的必经途径。然而,班里部分同学受“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不爱学习却还振振有词。面对这种学生,班主任应该怎么办呢?
三次“读书无用论”思潮
新中国成立至今,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里,知识成了一种罪恶,知识本身似乎的确无用,因为没有使用的地方。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依然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于是就泛起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如今的“读书无用论”首先从农村出现。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几大难题:比如,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以及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所以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日益死灰复燃,使很多青少年学生都深受影响,日益无心读书。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甚至高达三成。
(如是整理自网络)
读书无用?非也!
■ 刘威德
班主任如何应对读书无用论
■ 毛群周
一次与“读书无用论”的偶遇
■ 朱静江
孩子,妈妈为什么要求你用功读书?
节选自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100问(56)
班级管理主要内容有哪些?(下)
第四版 责任编辑:曾文
名家在线
丰富育人情怀 给学生发展的能力
■ 河北省 霍 庆
班主任论坛
上好春游这门必修课
■ 山东省 孙 娜
带班心得
我这样减少主观偏爱
■ 江苏省 周建洋
主题班会
做优秀的 “女汉子”
■ 河南省 刘 强
主编读图
有创新才有职业快乐
培训信息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高峰论坛
为更好地服务中小学班主任老师成长,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德育报》社与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交流网将联合在宁波市、珠海市、成都市、兰州市举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高峰论坛”。 具体地点、时间、授课人为:
宁波市:2015年4月17日—4月20日
主 讲:高金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