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 201503 期 2015年3月10日

第 201503 期 2015年3月10日

【概要描述】

第 201503 期 2015年3月10日

【概要描述】

详情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  伟


转化“后进生”七点小巧门
□ 浙江省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张余华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体的素质。学生素质高,往往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心应手。但“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几个后进生,他们的存在,常使班级产生波澜。对于这些所谓的后进生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不要采取常用的打、罚、压,而应采取“爱”和“导”,会使其变“乖”。
1. “感情投资”多增加一点
一些后进学生在学校里玩世不恭,惹是生非,成了班上的“害群之马”。为了拉拢他们,班主任可以示爱,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带上点水果等东西到公园等或到舒适的地方和他们拉拉家常,使他们放弃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和不合作态度,真心悦纳教师,继而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
2. 言行指导多示范一点
为了让后进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班主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摆事实,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自己给学生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老师以身作则,学生才能遵规守纪,班主任的言行榜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真所谓“碱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3. 磨砺意志多激励一点
班主任除言传身教对后进学生进行教育外,还要用一些名人名言来感化教育他们,让学生自悟自醒,自强不息。如我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勤学是知识的土壤,多思是知识的钥匙”;“最好的节约是珍惜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年华”;“聪明的人有错即改,糊涂的人见错就瞒”等等。让名人名言成为激励学生自强不息的动力,使班集体形成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锻炼机会多给予一点
班主任任命班干部,一般是挑选让人放心的好学生去担任,让好学生去管理后进生。针对我班的实际,我反其道而行之,让“后进生”当班干部:李强劳动积极,任“劳动委员”;吴伟打篮球行,就当“体育委员”;范中献关心班集体,但自控力差,我让他任“纪律委员”。这个决定,曾让老师们担心。可我相信欧阳修“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成其事”这段话。他们虽然“后进”,但毕竟不是不可救药,他们身上还有一些优点,正是这些优点,就像那“星星之火”,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燃成“燎原大火”。我在充分的信任中让他们任班干部,正是把他们由被管理者的被动地位推到管理者的位置上来,通过管理他人来改正自身的缺点。
5. 帮助差生多优先一点
差生多数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信心不足。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我在学习指导上对他们采取了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课、每一个问题、每一句、每一字都让差生听懂理解,并采取“四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的做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请同学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定期组织全班性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求学生留心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注意培养他们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同自己的不良习惯作斗争,提高自制、自理能力。
6. 闪光之处多表扬一点
每个后进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有他的“闪光点”。如,体育见长,劳动肯干,为人勤快,乐于助人等。班主任要善于选择突破口,抓住有利时机,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对于他们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和成功,都应给予肯定,使他们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功感,这便是新的成功的起点。一方面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由量变会引起质变,同时,挖掘闪光点,使后进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扶持他们的自信心。
7. 对其改错应耐心一点
青少年学生正在成长阶段,思想很不稳定,但可塑性大,易接受外界各种思想影响。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犯过的错误,还可能重犯。因此,转化后进生工作,班主任特别要有耐心,有恒心。坚信只要不断加强教育,增加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就会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变后进为先进,不断进步。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双泉小学  胡荣荣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不放心、不放手,导致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是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尝试着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只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少讲多读,适时点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没有自己的分析,没有自己的感悟,听到脑海里的知识就特别容易忘掉。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少讲多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相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二、少说多听,注重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需要教师把时间让给学生,少说几句,多听听学生的朗读,多听听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先读熟,然后引导学生说说“黄河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自己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由于学生已经将课文读得很熟悉了,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积极。接着,我抓住课文的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体现在课文的哪些语句中?课堂上,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最后的汇报交流,更是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艄公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将羊皮筏子驾驭的如此自如,足见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有的则通过对比体会到“‘我’在一旁看的是提心吊胆,而艄公却非常沉着,可见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而有的同学则从侧面感悟到“乘客坐在羊皮筏子上,没有一丝的担心,而是谈笑风生,烘托出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整堂课,虽然我没说几句话,而学生的感悟却非常深刻,成功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少问多导,注重实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而我们有些教师,一节课就是不停地在提问,很少留给学生朗读和感悟的时间,也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致使一节课下来,只有个别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理解,而大部分学生都是一头雾水。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去悟,而我只是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去探究文本,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语文素养也就不知不觉地提升了。
总之,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那就是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我希望广大教师们能尽快地将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我的班主任幸福感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边河中学   李 敏

不知不觉参加工作十余载,除了产假期间,我一直当着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一提到“班主任”三个字,有很多人就感到后怕,因为在我们的身边,不止一次听到班主任抱怨“工作辛苦”“责任太重”“身心俱疲”“待遇太低”……以至于许多教师宁愿多上些课,也不肯当班主任。实话实说,同为班主任,这些体验我都有,甚至曾经一度十分讨厌学校里的广播,巴不得天天远离德育处班级考核公示的那面墙,一天到晚,我们除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及班管工作外,还要心平气和、时刻准备着面对学校经常在广播里布置的各项任务,而基本上学校的广播一发,都是要班主任怎么怎么样。其实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繁琐辛苦的,同时还要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一切都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和精神负担,也因此导致很多班主任体会不到幸福感。
但是,班主任工作真的就没有幸福感吗?如果应该有幸福感,那么到哪里去寻找这种幸福感呢?这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用心做事后,自身职业成就感的提升。正视我们的职业,要把做教师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那么我们永远无法让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快乐起来,只有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时,我们才会将自己的智慧倾洒在这方热土上,才会收获幸福的种子。所以,我们要抱着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职业生涯。
二、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以己之智慧”,赢得学生的尊重。都说班主任责任大,任务重,要求班主任要具备这样或那样的工作能力,但是丁榕老师说:“班主任老师必须是智慧型的老师。”我非常地赞同。批评、指责、教训学生可能每个老师都会,但是你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动脑筋,做智慧型的班主任,不然自己会觉得筋疲力尽,可班级管理却不见成效。
三、班主任的幸福感来自情感付出后学生对我们的爱戴。班主任劳累毋庸置疑,但与学生的情感联系是班主任特有的一笔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班主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就是来自学生的爱戴,这种幸福超过了领导的表扬和奖励。作为教育者,能走进学生心灵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平时我们有时间应该多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和他们交往,多与他们交流情感,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
四、班主任幸福感来自和谐幸福的人文工作环境。你也许既是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领导的下属,丈夫的妻子,同时又是孩子的母亲,所以我们不仅要处理好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以及学校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保持家庭的幸福。倘若没有家人的支持,你在工作中再怎么积极地投入,学校领导再怎么表扬器重你,学生再怎么爱戴关心你,那也只是一种安慰,我想班主任也不能安心工作,因为只有工作快乐,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幸福,这样的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幸福,是一种感觉,也许在常人眼里看来很寻常的小事,在体验者的心里就是一种幸福,从中可以品出快乐的滋味。早晨走进教室,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你应该幸福;看到学校常规评比,班级获得流动红旗,你应该幸福;看到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被评为“星级文明班级”,你应该幸福;看到顽劣异常的学生也认识到要好好读书时,你应该幸福;看到学生在随笔中对你的一句称赞,你应该幸福……时常觉得当班主任很累,但每天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所有的付出和辛酸都融化在这幸福之中了,这时的我们无疑已经是幸福的班主任了。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中心小学  郭建然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小学生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面对这群不明是非,天真烂漫的孩子,班主任的工作更加艰难。所以老师一定要做智慧型教师,如果一味地埋头苦干,只知道出力,但不懂得用脑子的班主任是失败的班主任。那么如何才能让智慧先行呢?
一、要想走进学生的世界,先给他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共同娱乐是纽带。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精神紧张,生活单调,他们渴望多彩的生活。作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吃、一起乐、一起做游戏,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爱才能被学生接受。在娱乐中你和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上取得了共鸣,学生才能“亲”你这个老师,才能“信”你所传之“道”。 要想孩子听你的话,必须先把孩子的心拿下。不管你在哪里,要让学生的心始终和你在一起。一旦学生喜欢上了你,他会心甘情愿地被你管理。
二、要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心中充满温暖;一句关切的问候,会拉近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只有教师自己身上有阳光,才能让孩子生活在温馨的世界里。学习本身就已经够辛苦了,教师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时时带到课堂上,岂不异于摧残学生? 如果学生每天看到的是清清爽爽、满脸朝气阳光的班主任,那是多振奋精神的事情啊!不再一脸严肃,不再一脸沉重,不再紧崩着神经,那是多么美好而轻松的心情!在这样的状态和心情下学习,学生不也就更阳光更灿烂了吗?阳光中的学生怎能不喜欢学习呢?所以,我要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
三、制定合理有效的班规。一个有序的班级必须具备严格的班级管理机制。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则会导致班风散漫,班纪松弛,班级管理失控,不能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合理有效的班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班规的制定,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符合班级实情,而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班规的制定要顺应民意,要人性化,让犯了错的学生既能改正错误又不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错误和改正缺点。另外,班规不是刑法,不是只针对犯了错的人。班规应当是赏罚分明的,不仅有对犯错的同学的约束,还有对良好行为的提倡和鼓励。总之,班规可以使班级正常的运行,可以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展开,同样也能使班主任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
四、用自身独特的魅力影响学生。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闲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更能创造和谐,民主,团结的班集体。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用最敏锐的双眼、最智慧的头脑挖掘别人身上的缺点,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争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六初级中学  孙 超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德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少不了德育。为此,作为上课主导的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而思想品德课是与德育最密切的学科,它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道德观树立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如何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思想品德学科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第一,用智慧激发学生兴趣,为德育思想渗透营造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你,喜爱这个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见解,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体验。
第二,梳理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为了使德育能够在课堂中有效地渗透给受教育者,教师必须要梳理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要在学生敏感的地方下功夫,功夫下的要不愠不火,要达到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德育渗透的效果。  
第三,让德育渗透贯穿在生动的课堂中。思想品德学科有些知识点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强制灌输,往往会使教学效果差。为此教师要在备课授课上下功夫,要精心备课,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生动具体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
第四,采用信息技术,让德育渗透如虎添翼。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大大地填补了耳听为虚的空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形、声、色同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给学生们以视觉听觉的冲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书本中的德育因素,使得德育因素对学生的吸引力达到最大,从而使德育渗透能够有效的进行。
第五,体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品德。理论来源于实践,当然,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离不开实践的锻炼。
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教育、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作为思想品德课而言,开展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是比较实用的实践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们探究实际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们观察社会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实践中锻炼品德的效果。
第六,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让课堂绽放。以上五点德育渗透方法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深的业务水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经典的教育书。为此,教师首先要修正自己,在生活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清晰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也逐渐出现在老师们的面前,对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是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探索总结实践。

 

让品德在生活中绽放光芒
□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第二中心小学  王晓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一、来源生活,回归生活。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不是简单的备教材,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只有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与教学。比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有一话题内容是《我在长大》,在教学中如何把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之而高兴,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小衣物等教学方法,不是用语言来告诉他们是如何长大的,如此既体现自己在不断成长,既做到了实践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二、创设情景,活用教材。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这就要求我们灵活机动的运用教材,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开放,坚持实践。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教师虽然通过课堂上40分钟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我认为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显著的特点。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课堂与生活应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充分实现它的生活性,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品德在生活中绽放光芒、熠熠生辉。

 

第二版      责任编辑:兰 菲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徐莉红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支撑学校的发展。深入推进了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加快了素质教育实施的步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在我校开展了一年多,尽管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好多的问题,但老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因为老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正确评价每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的责任。现总结一下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用好成长档案袋,积累全面的评价资料。自课改伊始,小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就已经建立起来,学生成长档案袋是关于作为每个终身学习的学生,为了更加明了地全面地将每个终身学习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部记录下来,而将分离的项目统整起来的学生学习的积累,它是记录学生学习成长中的档案。它是学习过程中各种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资源反映和影响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证据的积累。
学生档案袋评价特别留意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以及勇于挑战的行为,学生采用自我评价,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并朝着通过评价反馈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成就的方向而努力。重视学生在成长记录创建和使用过程中的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这不仅是构建双向,活泼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对自己和集体负责的精神。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生档案袋中,有校长寄语、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我的人生第一份××(作品等),展示学生的各方面成绩,通过标志性成果和特长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信心。
二、抓好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家校联手促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评价宗旨是“突出学生亮点,记录成长足迹,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以学生自评、他评、师评、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等,除了在学校中培养,更多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学校为学生印制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让教师、家长、学生、同伴都成为参与者,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把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得到评价。通过教学开放月、家长会、班级QQ群等,和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取得了巨大的合力,效果显著。尤其开展的同伴互评,不仅帮助学生相互监督、互相提示、用评价细则来规范自己,同时还让他们从同伴身上吸收优点,不断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同老师、家长评价相比,同伴互评更为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几点反思与认识。1.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班里的学困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真正实现有意义上的学习,有个性的张扬。2. 对学生自主评价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给予适当指导。“尊重”不等于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自主”也不等于完全拒绝有益的忠告与帮助。所以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教师要适当做出引导,教给他们评价的方法,培养他们评价的能力,激发他们评价的积极性。这样有助学生明确方向,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3.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反省的指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教师按要求向学生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让学生对照条文,自我调节与反省。他们可以通过拟定计划,生活实践,把自己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行笔成文,存放在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中。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把所获得的奖励归档留存,对于不足之处加以调整,如:写给自己的话,今后的打算,我的目标等活动都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反省。
总之,新的评价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各显其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喜悦和欢乐,从而激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积极性,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真正做到从实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感悟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 山西省沁水县实验小学   李晓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切实加强阅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以思维培养为根本,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学生课内阅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内阅读对象一般是教科书,严格地说是教科书中的精读课,其特点是在老师参与下的阅读,相对于课外阅读是比较规范的阅读学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训练手段,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抓预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从字词入手、通读全文、搜集资料、圈点勾画、提出疑问、课后反思等;抓听课能力的培养,对预习中所不懂的内容要点拨启发学生阅读,多听同学是怎样理解的;抓拓展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肯问、会问、善问。
二、以习惯养成为关键,抓住薄弱环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如果说在课堂上要解决“学会”的话,那么课外阅读就要解决“会学”的问题了。课外阅读是学好课程的重要方法和重要途径之一,凡是学业好的学生一般课外阅读耐力好、能够长期坚持。
一是课外阅读的选择能力。课外阅读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符合个人需要的选择,要选择有趣的、自己喜欢的,要不带功利,轻松愉快,对人的终生发展有用的书籍来保证阅读兴趣和质量。汉武帝每天读书一石,这就是他读书的时间与数量的安排。
二是课外阅读的养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的根本保障。忽视习惯的培养来训练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难以得到较大提高。养成每天或者每周在既定时间内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形成制度、形成习惯,长期坚持,雷打不动,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毅力,半途而废。
三是课外阅读的思维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说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所谓把书读活,就是读得进去,跳得出来,心无旁骛便能进入一个很好的阅读状态。可以说读书的根本乐趣和作用在于思考,不动脑筋的阅读不仅没有乐趣可言,而且没有作用可言。要不惟书,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惟上,敢于向传统挑战;不惟师,敢于向师长挑战。
三、以理念转变为主线,抓住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要成才,一定要勤于读书,可见读书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不读书不行。阅读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拓展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语言,提高人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相对话的过程,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课外,让学生多读一些有较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作品,把报刊杂志上收集到的课外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如快速阅读法、三步读书法等。只有加强阅读指导,才能使学生从个体的“封闭式阅读”变为充满乐趣的“开放式阅读”。
总之,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生兴趣,产生动力,真正学会读书,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成为“好读书、乐读书”且品位情趣高雅的人。

 

用爱心改变学生
□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胜利小学  窦  燕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有关教育学生的培训,几位老师的现场讲座使我受益颇深。每位老师都有几十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满腔的热血和真挚的情感使一大批孩子受益,也为我们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虽然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用爱心走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信任老师,喜爱老师。回顾一下自己二十几年班主任的工作,其实得到益处最多的也是这一点。我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有一次在操场活动,孩子们过于兴奋,乱成一团,我喊得嗓子疼,回到教室后,我把全班都批评一顿,临了随口说了句:“咱们班淘气的孩子怎么这么多呀!”一个孩子马上举手说:“老师,我知道,正因为他们太淘气了,才需要一个好老师来教育他们,他们才能转变呀。”这时王华站了起来,郑重地说:“对呀,我不就是一个转变成功的例子吗?”当时全班都乐了,孩子稚气的语言既可爱又好笑,没想到在这样的时刻可以分享到他进步的成果,所有的不快和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我对孩子们的所有爱心和付出其实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了种子,并已开花,有一天必将结出硕果。
老师习惯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评价并不是结论,否则就是对孩子的偏见。老师的偏见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不仅影响其他学生,甚至打击当事学生的信心。老师,要接受学生的个性和缺点,甚至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我一直努力让自己做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善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不跟学生歇斯底里发脾气。在笑容中传递信息,同时也会传递感情,“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喜爱的情感是传道授业、消除隔阂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以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爱他们,他们那颗小小的心灵也必将对我毫无保留,他们温暖的小手,也必将帮我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洒知识和美德。
上学期一次课间,我们班有两名学生打起来了,在走廊里一阵嘈杂的哭骂之后,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两个泥土混合着眼泪的淘气包。当时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打不动也骂不出口,所有的惩罚对于这两个“小坏蛋”来说都太轻了,“先写说明书,然后处理你们!”,两个孩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撕纸,找笔,半天写不了一个字。忽然我灵机一动,让他俩合写一份说明书!于是两个孩子极不情愿地坐到一起,渐渐地由怒目而视变成小声商量,最后他们心平气和地把说明书交给我,说说笑笑地出了教室。手里拿着那份字体参差的说明书,我不由得感慨,假如我当时一味地不依不饶,孩子之间的矛盾不容易化解,连我都跟着生气。以一颗宽容的心面对孩子的错误,以理智的方法去实施教育,起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但宽容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前几天我发现一些学生带“赛尔号”的卡和书,经过了解,我知道这是一种大型网络游戏,孩子一旦迷恋上是很麻烦的,因此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我明确告诉学生:这类的东西带到学校就没收,结果第二天就有学生又带来了。现在那本书安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里,面对孩子的眼泪,我承诺,当他毕业的时候,这本书一定还给他,我一定牢记自己的承诺。
老师,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生活冷暖,在意他们的喜怒哀乐。从朋友的角度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成果,以师长的身份去承受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才能对学生的教育水到渠成。
总之,老师这个角色对孩子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对社会而言却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必须把握自己的角色,倾尽全部能力去关心孩子,哪怕这种关爱只是点点滴滴!我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我,更加乐于接近我,更愿意接受我的教导。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四法”
□ 陕西省定边县第五中学  候飞飞

中学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搞好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法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中感知——模拟——巩固——运用,达到学会交际的目标。如学生学习有关打电话的交际英语时,让学生用道具电话、真实电话号码,真实姓名打电话参加一个party,打电话相约去郊游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口、耳、眼、手、身体等一起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效果令人满意。
二、游戏竞赛法
中学生普遍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游戏可以让学生对单词和句子学会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如在讲单词时采用单词接龙,教师给出一个单词,由学生接上另一单词,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教师所给单词的词尾相同。这个游戏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可迅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可复习大量不常见的单词。使学生感受到学英语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而是一种“游戏”,学生的思维和言语都能得到较大限度的训练和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多媒体激趣法
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于教师教学的吸引力,即使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但如果教学角度新、方法新、手段新,以比较新颖的形式体现出来,就能收到好的效果。投影、电视以其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特点给课堂带来了活泼的气氛, 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它不仅让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而且能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效果。如在讲授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地图和首都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播放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地图和单词的理解。
四、重视成就法
中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自我表现的意识强,总想找机会显露自己,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学习愈成功,自我体验愈佳,信心愈高,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教师应放手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会话,口头作文、讲故事比赛、日记、作文、书信评比等多种形式,这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让学生确立自己的赶超目标,明确竞争对手,以帮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对于后进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有所用”驱使学生乐于参与语言实践,在运用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感,而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能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巨大的内力,所以在课余我们要构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显山露水的舞台。可以开设英语第二课堂,出英语墙报、手抄报,建立英语角,组织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比赛等,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 山西省襄垣县开元小学  刘小慧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维,感情和词语。”这说明:兴趣将促使学生迸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而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恐惧症”,这个问题,在我们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因此,消除学生畏难恐惧情绪,激发作文兴趣是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尝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小品、话剧、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由学生组成小组改成话剧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他们经过讨论,都能根据剧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再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二、关爱生活,培养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以情感为纽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和教会学生写自己生活方面取得的进步、成就。我常利用活动课和自习课跟学生畅谈,尤其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达到沟通感情,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作文指导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打下基础。比如,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写童趣的,抓住课文之中的童心之趣,指导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生活中的趣闻对照,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路,避免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现象。
三、以改代教,引发兴趣。将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改。增加师生面批的次数。教师向学生当面提出习作的优缺点,并提出应怎样修改的建议。这样学生心通,文通,教师也减少了大量的无谓的劳动,使广大语文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
四、分组指导,巩固兴趣。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使学生厌写作文,怕写作文,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单班层次教学”的规律,我们将学生分成A 、B两个小组,分别予以指导,让学生“小以小成,大以大成”,变厌写作文,怕写作文为爱写作文,想写作文。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优生,重点放在训练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一题多作,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写作的适应性。对于后进生的作文,要适当增设台阶,减少坡度,降低难度,首先是提供材料,然后是提供范文,再是提出要求。材料要丰富,范文应作讲解,要求要具体单一。由于难度小,要求具体,这部分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 这样分组指导,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不断遵循动态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状况,随时进行调整,以巩固不断调动起来的作文兴趣。无论是作文指导、批改、评价,只要是迎合和满足学生的喜新心理,旨在诱导和培养他们发挥“自己想,自己做”的探索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稳步提高。

 


借助补白 培养学生想象力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李家寨小学   王春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由于语文课文读解的多元化特征,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基础。这正如文学理论中所讲到的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存在着“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于补白文本。
一、凭借插图,进行补白。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廉颇蔺相如传》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插图:廉颇身背荆条,跪在蔺相如门前请罪。这一情节是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文只简单地提到廉颇“负荆请罪”。至于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文中却只字未提。而这一画面又是学生感受将相爱国情操和可贵品质的精彩的一幕。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特别是人物的动作与神情,想象廉颇会怎么做,怎么说,蔺相如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借助图画将当时“负荆请罪”的情景还原出来,说一说,演一演,再评一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启发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二、借助标点进行补白。“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文章省略号处、结尾处都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黄山奇松》一文,可抓住文中结尾处写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的句子,启发学生去想象黄山奇松还会有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合理恰当地将省略号省去的内容补白,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借助故事延续,丰富想象。《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留给人们很大想象空间。像此类文章当教学临近结尾时,学生的情绪尤为高涨,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将这种积极情绪迁移。此时,请学生为课文续编故事,学生的情感在故事的延续中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如果只限于课堂、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千方百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文本的留白处无字胜有字,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增添一抹亮色。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中学  庞东旭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根据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病而提出来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地、健康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才能让这种理念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从而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①明确教学目的;②确定教学重点难点;③选择教学方法;④设计学生的学法;⑤组织实施教学,包括导语设计、课时安排、问题设置、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板书的设计等;⑥布置作业。从上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教学完全是在教师的一手操纵下进行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只是方便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是在搞一言堂。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应该交给学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相互启迪。作为教师要做的工作只是顺势而为,借机引导,巧妙点拨。如此融洽、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既让学生乐于学也让老师轻松教,何乐而不为呢?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人,还给他们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必将收获一分喜悦和精彩。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语文课本、语文课堂的教学,这种观点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是错误的、非常有害的。我们要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语文教学有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要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比如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积累好的词句,撰写读书体会,积累成语、歇后语、谚语、近义词、反义词,背诵积累古诗词,开展辩论、演讲等,都是将课堂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方法,也是“大语文观”的生动体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心去感受,用他们的笔去记录社会人生,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学生就会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语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三、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仔细想想,深入点化、引导、召唤潜藏在学生心中的那份人性,引发学生情感的释放、生命的涌动、人文的关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应坚持文道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它对阅读教学有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和思考,就像魏书生所说的我们要哄着学生把一篇课文读上十来遍,自然而然“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而且能让他们收获文字以外的意想不到的惊喜。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是一门文学,一门人学,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领悟,这样才能做到既教文又教人,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人文关怀传递起来!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慧云


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策略谈
□ 江苏省无锡市甘露学校  周  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呢?
一、良好的氛围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等等,用一个个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分析和赏析文本,使阅读成为个性化的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学生的自主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你喜欢读哪一句就哪一句。”“你愿意交流哪一个问题……”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学生因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那么读书的效率也高了。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交流方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他们必然希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使学生的个人体验能得到很好地表述和交流,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择和老师交流,下座位找好伙伴交流,也可以回家和家长交流等等。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的主导是个性化阅读的保证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难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要给学生敞开心扉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适当给予引导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创新观。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老师或他人的观点,甚至敢于向课本提出质疑,并陈之以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不迷信文本和教师,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才会有质的提高。
四、课外的延伸是个性化阅读的动力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调动起学语文的兴趣,挖掘出学习语文的潜能,学生也变会得思维活跃,心胸开阔,说话言之有物,而且自然流畅,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尊重差异 发展个性
□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闵楼小学  陈 芹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人生方向。作为班主任,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如指掌的。我靠的是勤跑、勤观察、勤了解。学生一到校,我就出现在教室里;早自习课,我也会去教室看看;学生上课,我在教室外转转;课间操,我跟随学生到操场练练;活动课、午饭后,我常到学生中间谈谈。腿勤,听得多、看得多、了解得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利用学生差异,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能为学生铺垫人生成长的坚实路基。教师应让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的美好前景,并在高年级学习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确定自己的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将这种长处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有发现,才能给学生机会和舞台,让学生有所作为,这是教育发展的硬道理。因此,我在班级组织各种活动时,尽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施展,如拔河、缝扣子、剪纸、讲故事、画画,等等。我还在班级设立“我是王”的展台,将有绝活的学生照片及简介张贴在展台上,并允许其他同学挑战。这样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势提升。
尊重学生差异,发扬学生优势,但不应夸大学生的差别,尤其是在评价学生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但不应过分凸显和贬低处于劣势的学生,而应让这些学生在无形对比中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虽在教室设置各种展示台,但从来只展示学生好的方面,如“与书共舞”“秀出最美的自己”等,从来不设“曝光台”和“批评台”。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一方面能让展示者获得大家的点评和鼓励,进一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这种无形的对比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努力提升自己。在这种隐匿差异和无形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督促,互相学习,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
三、把学生当自己。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一位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这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在王友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巴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含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
“把学生当自己”,就是要求班主任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以生为本,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要善于发现和张扬学生的优点,学会像欣赏自己那样欣赏学生;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也会把班主任当作自己,班主任工作也就游刃有余。


习惯形成性格
□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胜利小学   董露颖

古今真正研究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 。
约·凯恩斯说,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多年以来,我力求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在班级开辟一条独特的个性张扬,却又和谐团结,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基石,以“自信、自强、自立、自理、自创”为理念的求真务实的优良班风,从点点滴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创新教学篇。第一次“换角色”。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师投石导路为引,培养学生乐学探究习惯为主。
如今的社会是飞速运转的信息社会,教师一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储存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五十多个渴求新知的头脑。于是在教学中,我知难而上,勇挑重担,积极探索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次改变老师讲,学生听,以学生传统接受知识为主的教学老路,而是由教师在学生眼前展示缤纷多彩的文学之路,让学生自己广泛查阅探询知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课文自由主动走上讲台,大胆而自信地向同学和已经成为自己学习伙伴之一的“老师”,展示自己头脑中独特的思想与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建立了一种自由选择的教学情境,每堂课都上得生动活泼,每个学生都在自由探究中享受到了快乐。
二、民主管理篇。第一次“请进来”。开展成长之路“百家讲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习惯,让学生自己做班级的主人,以科学、民主的态度去努力完善各级管理体系。
对于管理体系,我以“让集体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的理念为指导,意在追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人人快乐的教育境界,以科学、民主的态度去努力完善各级管理体系。我经常告诉学生,班级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它需要我们一齐去开创、去管理。在我们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是我的好朋友、得力助手,大家和谐团结,各自发挥独特的个性共同管理班级。在集体中,我们分工明确,教学、后勤、课外活动都有专人负责,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活干。
三、社会实践篇。第一次“走出去”。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习惯。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把焦点都集中在学习成绩上,我在教学工作中告诉每个学生,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幸福是一种心境。于是,我第一次在班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学生走进了武警部队,让他们体会军人严明的纪律性和温馨的田园生活。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叠整齐的被子,认识了各种蔬菜,掌握了各种种植方式,趣味浓厚。
四、反思提高篇。第一次“槌的打击——严厉”。“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记得那是上个星期三,孩子们因为教室进了一只马蜂而乱作一团。我走进教室,想用一张严厉的面孔把每个孩子都吓唬住,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威严,可是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孩子们没有被我的严厉镇压住,反而越说越欢,丝毫没有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那一刻,我突然体会到泰戈尔“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句话在教育工作中的独特内涵。
班主任的批评是一门艺术,怎样使批评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呢,这将是我要逐步完善的一个课题。
总而言之,我要做一个“水”一样的班主任,不但容纳百川的个性,还能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从点点滴滴培养每个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每个孩子都引入一条正确而快来的学习之路,这是我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静待花开  学会等待
□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王  欣

学生就好像百花园中的花儿,每种花儿都有不同的花期,有些在阳光明媚时就开放了,而有些要到寒冬腊月才绽放。但无论何时开放,它们都拥有同样的绚丽!
假期结束,我带着喜悦和期待走进新的班级。这个班级就是我的百花园,里面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朵。我巡视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儿,心里想象着春天到来时的满园春色。
第一周,军训。我偶尔忙完到操场上看望孩子们,并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训练强度,是否能吃得消。当听到学生们拍拍自己的胸脯说:“好着呢!”我立刻感到满心的骄傲,对这个百花园的春天充满了信心。“Miss Wang?” 突然一个尖而细的声音出现在我耳边。“What?” 我本能的问了句。”“老师,刚才你没来的时候,某某和某某在站军姿的时候窃窃私语,被教官罚跑操场一圈。……”。我打量了下这个叫强的男孩,心里却想着,这样的学生可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啊。事后我找到班长了解情况,谁知,强也是“严重违纪”被罚的一个。看来强是“灯下黑”,只看到别人的不足,看不到、更不愿给老师说自己的缺点啊。
正式上课后,我发现强经常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比如上历史课看漫画,与同学秘密传纸条……由于强爱说话,嘴巴闲不住,各科老师多次找我告他的状,学习成绩更是落在了后面。一天在历史课上,由于强的“捣乱”,把新来的历史老师惹生气了。班长向我报告这件事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耻辱,难道我平时辛辛苦苦做的思想教育都白费了!我暗下决心,非要给他点厉害,治改他不可。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大声呵斥:“历史课上干什么了?破坏纪律了没有?”可能被我的声音震住了,他愣了。我借机更是暴风雨一般数落着他最近的种种不是。为了让他折服,我把时间地点都说得很准确,并把各科老师的反馈也都说出来。这样想着,正为自己的明智举措暗暗窃喜,谁知,强竟也咆哮起来,“历史课上,全班同学都说话了,你为什么偏偏找我?”说完声泪俱下。完全出乎我的预想,我以为他会向我道歉,保证以后再不说话了,请老师监督之类。他这一吼,把我惊得没词儿了,我缓了缓劲儿,说:“你先上课去吧,放学后来办公室找我”。我想我要抓紧想好对策,让他心服口服才行。
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教育孩子要先听后说,可是自己却没有做到,造成了被学生“将军”的后果。此外,学生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否则,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他再次来到办公室,我放下老师的“权威”,耐着性子跟他谈心,问到:“说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爱说话”。“为什么不改?”“别人不清楚的事,我必须向别人解释明白。”然后,我针对他的说话方式、说话场合、说话分贝做了详细的分析。我告诉他,交流时要学会聆听,上帝给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意味着跟别人说话时一定先安静地听,然后再做合理解释,不要据理力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场合,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场合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上课的时候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并大声指出他人的错误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更会令人尴尬;说话的声音要悦耳,要学会低声,慢条斯理。
那次谈话之后,他虽然没有完全改掉爱说话的毛病,但是强进教室后说话声音变小了,有时候会用动作和眼神与人交流了,那个又尖又细的粗门大嗓化作了体育课上的口号声,晨读课上的朗朗读书声,演讲比赛上的喝彩声……
每一朵花期的到来,都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和爱心培育。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教育教学需要爱心,更需要耐心,教师要做花园的守望者,学会静听花开的声音。

 

巧用“语文课的修辞手法”上好体育队列课
□ 重庆北部新区花朝小学  潘雪梅

看到“修辞手法”很多人都会想到语文学科,把它和体育学科联系起来确实让人难以置信,这个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嘛。我以前也这样认为,所以每次学校组织大家听其他学科的课时,我总是抱着写个听课记录的心态去听,所以没有什么收获。可是那一次听我校教师胡钰铭老师的语文课时,我改变了这个观点。
那次是学校的周一抽签课,胡钰铭老师被抽中,上的是“观潮”一课。刚开始听我还没有进入角色,当听到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胡老师请学生勾画、朗读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用带有修辞手法很多的语句启发学生在脑海里想象观潮的画面,像是在回放电影一般,感觉非常有趣。听着比喻、夸张等写作常用的修辞手法时,我的脑海里突然一闪: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体育课呢?那一定很有趣。下节课是一年级五班的体育课,新生的队列练习最让人头疼。这是个相当枯燥又不得不学习的内容。按照预先的课时设计,练习了几次“立正、稍息和看齐”的口令后,学生开始烦躁起来,肯定是觉得没有意思。每次这样喊,连我自己也觉得没有意思。怎么办呢?我想到了上节课胡老师教学的“修辞手法”。先试试比喻法好不好使。正巧要教队列的“纵队”,就这样讲解说教学生怎么也记不住,可能他们根本就理解不了什么是“纵”什么是“横”。看着排成的两条纵队,因为排得不整齐,活像两条摇来晃去的小尾巴,我灵机一动,马上说:“小尾巴不要动!”学生听得一愣,哪里来的尾巴?全都疑惑的望着我,我趁机说到:“我们现在排成的两路纵队就是两条长长的尾巴。”孩子一听两眼放光,接着嘿嘿笑起来,“看看哪一条小尾巴能摆正,能站直。”孩子们立刻站得规规矩矩,比我喊立正还管用。首战告捷,我马上用“尾巴”理论教学“两路变四路纵队”,期间还加上变魔术的游戏,很快孩子们就记住了自己纵队的站位。这个过程即快乐又有趣,学习做“尾巴”原来可以这么好玩,我也不禁乐起来。后来教学“横队”站位时,我把队伍比喻成一条鱼,排头和排尾分别是“鱼头”和“鱼尾”,中间就是鱼肚子,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学得又快又好。我也乐在其中。看着“修辞手法”屡试不爽,我也渐渐扩大范围:不仅在队列教学中用,在其它类型的项目中也涉及;不仅在低年级用,高年级教学中也频频使用;不仅用比喻,还用“夸张、拟人”更多的手法;不仅用“修辞手法”,还用“数学符号”……现在我经常去听其他学科的课,为的是给自己的课“充电”,可以用孩子刚刚学的课文来做游戏,可以用背诵“ 乘法”口诀来练习跳绳,可以用“直角、锐角和钝角”来学习手位操,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来跑步,可以用书法里的“横平竖直”来练习武术操……不单单是这些,还有许多其他学科甚至是其他行业的一些知识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例如交通信号灯的“红灯停绿灯行”就可以改编成一个体育游戏,“救护伤员”就是一个负重跑的练习方式,电影“飞夺泸定桥”为高年级攀爬横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其实只要肯学习,处处留心,懂得变通和创新,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经过我们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都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
□ 湖北省嘉鱼县城北中学  董荣富

“留守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十多年,我注意到班里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更不能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家人、老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找回自我。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班里有十几个学生是留守孩子,他们无论在学习、心理、劳动、纪律等方面明显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在性格上也经常表现出怪癖、任性等弱点。结合他们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用爱心培育迟开的花朵;用宽容抚慰他们的创伤;用鼓励与需要重塑他们的自信。
学生雷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他对谁都不信任,敌视一切,十分顽劣,学习成绩差,尤其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但不予理睬还有一种抵触心理,公开和老师顶撞,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刚开始的确感到头疼,也曾像对其他同学一样教育过,但效果不大。偶尔的一次家访中,我终于了解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原来他的父母关系不好,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后来都出去打工了,很少回家,好不容易回来了也吵架。他长期与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他觉得父母都抛弃了他,没人真心关爱他……看到这些我恍然大悟。其实从留守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要比同龄人多许多。于是我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次我决定采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信心,告诉他既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就要去接受,并且正因为如此你要比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的孩子更加独立,更要自强,用事实证明你是最棒的,你不比任何人差。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找他谈心,时常地对他问寒问暖,对他的衣食起居经常挂在心上。他过生日时,我组织全班同学每人送一句真诚的祝福,发动班中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他有了变化但还是经常反复范错误,每到这时,我就告诫自己,要给他时间,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他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发挥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好动,我就让他在班中担任课间纪律纠察员,给他树立威信,让他负责课间同学们的纪律,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次两个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他也从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三个月过去了,雷同学基本上融入了同学们之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留守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使得一叶孤舟,作为班主任,这时就需要在师爱中加入一层父母般地疼爱,给这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如果我们班主任能正确引导,他们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都来做留守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

 

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良策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中心中学   刘西元

一、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份,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1. 激发好奇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想学”。抓住学生渴望求知识的心理,使学生在心理上由好奇心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到有了求知的欲望。
2. 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