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 201504 期 2015年3月30日

第 201504 期 2015年3月30日

【概要描述】

第 201504 期 2015年3月30日

【概要描述】

详情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  伟
 

当前独生子女教育的困惑及研究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一中学  张 艳
 
 
一、独生子女特点
优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能听从家长、老师的教诲,责任感强。国内外的各方研究表明,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智力较好,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情感丰富等品质。一位心理卫生学家指出:“爱比维他命还更重要。”爱能使孩子智力、情感、个性得到顺利发展。
缺点:娇气任性、自私冷漠、节俭观念的缺失、叛逆性、耐挫力差等。出现以上这些心理特点也是正常的,只是在以前的学生中表现面积较小。一般发生在一些男孩子身上。这些男孩在家中也大都是独子或者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与现在的独生子女也有着较大的共性。
二、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司空见惯的做法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摔了”,溺爱之风,家家可见,这样,在期待独生子女成为超常儿童的心态支配下,许多家庭陷入了过分溺爱和过分管制相互交织的教育之误区,结果可想而知。对此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应该“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我们反对父母溺爱孩子,但并不反对和排斥父母爱子之心,问题是怎样爱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爱孩子,做到爱得深而不滥,爱得热烈而理智。一方面要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的错误做法,要敢于拒绝孩子的不正当要求,敢于说“不”,做到爱严有度。
2. 不要过分看重分数,要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一个孩子能否成材,要看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很多家长却在教育孩子中,把考分当作孩子的“命根子”,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孩子成绩好,一切皆好;成绩差,一切皆差。不少父母不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他们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发展。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剧。其实孩子有着一方面的优点或潜能,家长可以试着从这一方面重点挖掘。也可以让其成为有用之才。
三、教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1. 让学生之间能友好往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了解,贯彻互助原则,利用班会开展一些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利用运动会、歌咏比赛等集体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有些事情凭一个人是完成不了,不能脱离社会、班集体和人群,消除以这为中心的意识。
2. 作为教师应坚持热爱和严格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恩威并施。对他(她)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热心帮助,关心学生,让他(她)感觉到温暖,但是遇到学生犯错误,要及时地批评,寻找原因,说到他(她)心坎上,让他(她)心服口服,自动改正错误。
3. 应坚持家庭和学校班级教育的一致性。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统一认识,统一教育,学生犯错误,与家长联系来共同帮他(她)理清想法。引导他(她)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了,那他(她)或许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否真的错了,从心理上慢慢会接受,去反思。
4. 坚持民主集中制,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涵的心理特征,既有显著的内隐性和缄默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和个体差异,尊重他们情感和人格,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轻松、愉快的在教学氛围中彻底敞开心扉,坦诚的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
5. 进行及时,正面地引导。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推动其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化,又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坦诚交流的同时,准确地把握学生跳动的脉搏,及时、正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针对现阶段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我认为最好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老师确立发展的育人理念;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地前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激情飞扬
□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一教研中心    张建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在与新课程改革的亲密接触中,我不禁被名师们的激情课堂所深深地吸引,那充满激情的课堂,犹如阳光绿地,绚丽灿烂;那充满激情的课堂,又如涓涓流水,铿锵有声。学生在课堂上那激情飞扬的神情,定格在我的脑海中。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激情飞扬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呢?
真诚评价——激情燃烧的火焰
《品德与生活》课面对的是低年级这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当你蹲下来给予孩子真诚评价时,你就会聆听到花开的声音,你就会发现花的世界是多么美妙。一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上课时容易分神。针对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运用各种激励评价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瞧,你们挺起胸膛坐得多神气呀!我爱你们,可爱的小军人!”这形象的比喻激起了学生们的光荣感,上起课来精神抖擞。“小朋友,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佩服你!”称学生为“小朋友”,让学生倍感亲切。“你的想法真了不起,祝你美梦成真!” “你的思维敏捷,总能让大家有所收获!”“你说的,正是大家想听的,谢谢你!”……这样充满情趣的真诚评价就像一条潺潺的小溪,愉悦的音符在每个学生心头荡漾,学生听后,怎么会不心动呢?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在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真诚评价语言,就像是一把激情燃烧的火焰,点亮了学生的心火,一串串思维的火花在跳跃。“亲其师,信其道”,让激情飞扬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中。
快乐活动——激情荡漾的甘露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如果说生活是教材,那么活动就是生命,是课程实施的“灵魂” 。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动手动脑,亲身体验来学习。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我们应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快乐活动”这一激情荡漾的甘露的滋润下快乐学习,让我们的品生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
在教学二年级《春天来了》一课时,我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田野里,学生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泛绿的、柔软的枝条,用鼻子闻一闻嫩芽的清香,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冬眠结束了,慢慢地爬出来晒太阳的小动物,青青的小草钻出了地面……在这一课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春天,体验春天。春天不在书本里,春天不在教室里,春天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用美好的大自然来熏陶学生,用醉人的春雨来教育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把学生的世界还给学生,欣赏他们的童心、童趣,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快乐成长。
真诚体验——激情澎湃的玫瑰
“体验”是教学中最响亮的字眼。也是学生情感品质形成、内化的过程。只有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感受。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更需在教学中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再现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境”中悟,在 “玩”中学,在“乐”中思,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育德育于无痕之中。让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在“快乐活动”这激情甘露的滋润下,悄然进行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真诚评价是激情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我们的品生课堂;快乐活动是激情荡漾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品生课堂;亲身体验是激情澎湃的玫瑰,美化着我们的品生课堂。细心雕琢,用心玩味,让我们满怀激情,走进《品德与生活》课堂,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激情飞扬!
 
 
 
班主任要学会“望、闻、问、切”
□ 湖北省嘉鱼县南嘉中学  胡圣刚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影响超过一般教师,当班主任看到由于自己的工作,使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起来时,当看到全班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起来时,特别是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各行业的骨干时,由衷的喜悦和幸福。从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智慧管理的几点作法:
望——看懂学生之行
前苏联杰出的作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留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透过他们的外部表现洞察其内心活动,并能将所观察的细节情况与从其他情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例如,班主任在自己上课或其他老师上课时,观察学生听课的情绪、注意力、回答问题及完成作业的练习的情况。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程度等等。通过参加学生课外活动,观察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组织纪律性,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征等。
闻——听懂学生之言
作为班主任,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而且是一种睿智机巧的教育艺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也需要教师学会倾听。
班主任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如选班干部,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开展“我来当……”的演讲。这样既能根据个人的胆识、才能和兴趣确定班干部的人选,又能不露声色中听取每个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让学生对老师、同学、家长等大胆地说出心里话,了解他们内心的感激、建议、意见等,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问——悟懂学生之情
在教学中,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坦诚相待,让学生感受到与我之间没有距离,从而敞开心扉接纳我,相信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班有一名叫陈言的学生,一直以来是教师眼中名符其实的“问题学生。”他在学校里打架,逃学,破坏公物已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也极差。后来初二分到我们班,经我观察该生智力并不差而且自尊心极强,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另外父母离异在他幼小心灵留下阴影。针对这一情况,我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促膝交谈,鼓励他,努力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主动与他沟通与他建立一种真诚,平等,和谐的关系。在生活上关心他,通过我的一系列努力,终于融化了他心头的坚冰,最终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切——读懂学生之心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因为爱,我们就能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因为爱,我们就会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留守儿童往往自由散漫,厌恶学习,整天无所事事,生活空虚,甚至惹是生非,寻找刺激,为何如此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爱,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作为班主任是与这些留守儿童接触的时间最多的人。那么,要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他们。从小事做起,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作为班主任,需要在长期工作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深入实际,因人施教,持之以恒,才能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豆家小学  殷晓会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最头疼的作业。学生因表达能力差,见识少,知识面狭窄,因而他们对于作文望而生畏。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要写好作文,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我在作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生活,写真人真事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往往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所写内容不知所云,没有起到真正为主题服务的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那就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写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由于这些事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他们就会有内容可写,这样他们也就会觉得作文容易一些。此外,真人真事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也就不会显得空洞。“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之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阅读积累,拓宽眼界
许多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的材料,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因此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加强阅读积累,提倡多阅读他人的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要多,知识才能丰富,写起文章来才能驾轻就熟。我每周都专门开辟一堂课定为读书时间,让学生带上自己喜爱的书来读。与些同时,我会定出方向,并布置学生就你今天看的内容,选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写出读书笔记。第二天,交给老师批阅,我会评出最优秀的五篇,在班上朗读并热情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慢慢地就会爱上作文。
三、激发想象,重口语表达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没有想象的作文一定是枯燥的、缺乏活力的。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发出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联想,还可以创造出作者没有知觉过,甚至从未有过的奇想。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优秀文章的产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敏感善思的情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赋予人的感情和思想,大胆地去想象,大胆地去发现那些新奇瑰丽的东西,并把它们叙写下来。要告诉学生自己能把“它”想象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这样每一个人就会写出自己内心的那个与众不同的“它”。
四、及时肯定,增写作兴趣
教师一句简单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就是无穷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用的极为恰当的词语,一句别出心裁的比喻句,教师都应及时予以肯定,对于优秀作文还可以作为范文全班朗读,这将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相反,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则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对于平日的小练笔我都会细心批阅,评出优秀作文,予以表扬,连续三次优秀者,奖励小礼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形成你追我赶,乐于作文的好风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又必须啃掉的硬骨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生活,加强阅读积累,激发学生想象,善于及时肯定等诸多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在一次次的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用文字表答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勤于写作,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言之有物,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图片新闻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中心小学志愿队来到齐陵街道敬老院,表演了歌舞、小品、模特走秀等节目,开展“献爱心”活动,传递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杨志伟/摄影报道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的几个环节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中心中学  刘西元
 
在多年新课程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检测、课堂作业,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如何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检测、课堂作业,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应加强以下几点:
1. 课堂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学生的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时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情感的表达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在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真心实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善待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错误,允许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修正意见。
2. 课堂的参与性。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满堂灌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自学与互学,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学风气。
3. 课堂的激励性。要不断促进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上。教师要抓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喜欢表扬和鼓励这一特点,在语言、情态行为上有效展示。
4. 课堂的延迟性。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展开,给学生创造广泛参与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要迟缓一些,改变过去过早地下结论,轻过程的做法。
5. 课堂教法的灵活性。根据语文课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讲课采用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的办法,营造学生听课的氛围。强化针对性、启发性、适时性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6.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其主要做法是:
(1)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课文教学与作文写作挂钩,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同时,学习作者的构思、技巧与顺序。
(4)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5)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
(6)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主动观察,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二、关于课堂检测
1. 课堂检测的目的不能把分数看得太重,应把课堂检测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之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
2. 课堂检测次数要适量、否则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课堂检测从内容上讲,从单一到多元化,不断提高。
3. 课堂检测应形式多样,注重效果。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注重字、词、句的训练与检测;高年级加强阅读能力、习作与创新能力的训练与检测。
4. 课堂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巩固与提高。我认为应做到:
(1)继续强化学生口语训练,努力克服方言影响。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捕捉写作素材。
(3)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好不同层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三、关于课后作业
1. 作业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基本方式,但决不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抓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效果,而刻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久而久之,失得其反。
2. 课后作业要适量、有自主性。语文课后学习,重在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积累、自我运用。要淡化教师的硬性规定,减少机械重复性的作业。
3. 课后作业的开放性。由教材走向课外,从校内可以走向校外和社会,让高年级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学习空间内,自主制订计划、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方式。如开展校外习作活动,背诵古诗、格言警句等。
4. 课后作业的规范性。课后作业知识运用必须正确,符合书写格式要求,字迹工整,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5. 注重课后作业的综合性。语文是很强的综合学科,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每次的课后作业要突出综合的特点,逐步由单一型过渡到综合型。
6.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2)给学生创造阅读与自由发挥的空间;(3)给学生推荐、提供书源,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第二版      责任编辑:田晋文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艺术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  吴  娜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名老师如果真正能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就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的艺术,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幽默恢谐的语言启发学生。每个班级的学生基础不同,表现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班级的“气候”,有的放矢的控制课堂。使用幽默教学语言吸引学生,适时插播“广告”,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故事增加兴趣,潜移默化。用趣味的小故事引领主题。例如学习伴性遗传时,引用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发现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由此,道尔顿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在讲解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可以引用伟大科学家达尔文因对遗传学认知的局限性,与其表姐结婚,生下六男四女,两人早夭,三人不育,其他五人也是终身病患,智力低下的故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
三、精讲精练,不拖泥带水。理科知识,讲究言简意赅,干净利索,适可而止,不拖泥带水。“钉是钉,铆是铆”。概念就是概念,公式就是公式,容不得半点马虎!同时选练习题要具有针对性,宜精不宜多。讲解到位,练习充分,一步一个脚印,不盲目。有讲有练,讲练结合,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锻炼思维能力,从“不学习——要学习——乐学习”。
四、把日常小事与知识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无氧呼吸,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长跑。长跑下来,腰酸背痛为什么?原来,这是由于在长跑过程中,氧气供应不足,人身体内部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使组织中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痛。学习无菌技术中的消毒,可以为学生引申讲解巴氏消毒法;感季节教室消毒用“84消毒液”;用酒精擦拭双手,氯气消毒水源等等。
五、充满激情的上好每节课。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教师讲课,与其说是讲课,不如说是在表演。你是平铺直叙,还是跌宕起伏,全看有没有激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激情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激情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社会活动,以心激心,以情感激情感。教师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以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以教师用心对教育的事业追求,焕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热情。
六、难点知识“数字化”。化难为简,用数字学习。例如学习DNA的双螺旋结构,用12345来记忆:1个DNA分子;2条链组成;3种化合物: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5种化学元素组成:C.H.O.N.P;再如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体现了达到一个目的即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是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需要用到二种生物即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和受体细胞生物,需要用到三个必备工具即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四个步骤,即1、目的基因获得2、重组载体的构建3、重组载体的导入和筛选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鉴定。数字记忆:一个目的,二种生物,三大工具,四步曲。
 
 
 
热点作文探究
□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工农小学  徐守英
 
所谓的热点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特别受关注的问题。它具备了突发性,及时性,不均衡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因而,在热点作文教学的训练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趣味性,就是选择小学生关注的热点,调动了他们的全部的感官。二是量力性,热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三是实效性,对热点的关注要及时,最好在第一时间展开。在明白以上内容后,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一、发现热点。关注热点首先要发现热点。一位家长问我“季”的笔画数是多少?我信口开河地回答是7画,可这位家长却认为是8画。后查阅字典,才弄清楚确实是8画。第二天上课时,我在班上公开此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我以“7画和8画”为题布置学生写作。一位学生生动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结尾还写道“这件事不仅使我明白了季字的正确笔画,还真正理解了‘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二、选择热点。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周围环境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这些发生的事件,我们除了要及时捕捉“热点”,还要善于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在我班的语文课中,我常溶入一些活动课,比如开展“多人多足”的活动,开始时是“二人三足”“三人四足”“四人五足”,逐渐增加难度。而在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着学生去草地上,让学生脱掉鞋子,真正享受一下“脚踏实地”的感觉,当然,此时的草地已经被清理过了。就这样,孩子们通过在草地上无拘无束地嬉戏玩闹,快乐得像长了翅膀一样,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作文:《合作是制胜的法宝》《校园的风景线》……其实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他们学会了选择辨别生活中的热点,那么,一定会把丰富的生活体验,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三、关注热点。对于热点,学生关注比例的大小、关注程度的深浅,是教师选择标准的两个重要变量。我们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密切关注学生的热点话题。一次,我听到孩子们大谈日本的核泄漏和市场上出现“抢盐”的现象,似乎“振振有词”。我灵机一动,取消了新课的教学,而改为说话课,话题是刚发生的日本9.0级的大地震:如你想对日本孩子说什么,为什么会抢盐……并将讨论的话题,对刚发生的新闻的看法,写成一篇作文。学生们兴致盎然,讨论的热火朝天。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而接下来的写作,学生们也大多数一气呵成。我想,热点对学生的心理诱惑力、视觉冲击力越强,对学生的刺激也就越强烈,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受的教育和启迪就越长久。
 四、升华热点 。1、培养学生求真。作为一名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教学变成人生质量的优化过程,精神资源的开发过程,生命品味的提升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上除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教学效率外,还要以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用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打造精神和品德的底色。培养学生求真是当前所倡导的,是孩子们一生所受用的。有一次,我让学生用“亲自”这个词写句子,一个学生写道:“爸爸亲自吻了妈妈。”看了这个句子,我非常惊讶,我问那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写“我亲自洗衣服,亲自叠被子。”学生的回答更让我吃惊:“因为这是我亲眼见到的,我要说实话!”我情不自禁地亲了一下这个学生,学生也还了我一个甜甜的吻。这使我想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培养自信心。有个教育学家说过:“自信心强的人敢想,敢说,敢尝试,而且有韧性,坚信自己能成功。我认为培养自信心主要靠鼓励,班上有一个男生,过去学习不认真,上课交头接耳,常常打骂同学,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这学期开学初,有一次阴雨天气,上课时教室里很暗,影响了上课。见此情景,他不声不响地跑回家,拿了两个100瓦的灯泡安了上去,教室里立刻亮起来了。上课后,我立即表扬了该同学,并布置全班学生以“新学期的×××”为题写作。后来他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树立了自信心,还被学生一致评选为生活委员。
事实上,现实生活就是无数“热点”的有机集合,关注热点就是关注生活,从“热点”开始学习作文也就找到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学工作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
□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初级中学  马  燕  周  丹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于教育的论述十分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立德树人?
一、 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德才兼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要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甘为人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好老师,在让学生学习到丰富课业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教师不仅言传更要身教,为学生树立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平时工作学习中当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教师要强化自身道德文化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感染学生,教师要时刻以身立德,以德育人。
二、悉心引导,因材施教
我们只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就一定会收获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教师平时应深入班级,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沟通。教育中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叛逆的青春期,作为教师要格外的细心,并有耐心,用“因材施教”的方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用针对不同的方法耐心的去沟通、去引导。
三、家校合作,同心同德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教师一定要与家长紧密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合作努力,从点滴做起,共同培养学生。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时语气要委婉,说话方式要得体,以期通过与家长沟通找到促进孩子进步的方法。只有家校合作,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克服学生成长路上的难题,才能更好地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在教育事业上开创一片新天地,以此真正在教学工作中践行“立德树人”。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幼儿园  张晓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因此,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发展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一到课间,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着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尽情地施展了自己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二、突出主体地位,营造创新氛围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注意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美术课上所有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发现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我总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处于这样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同样是种创新。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和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达到统一,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死的规范,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他们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科学评价,  鼓励创新。“赞许犹如阳光”
的确,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教学中,我既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更要想法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决不能简单的批评责备。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科学引导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切不可强求统一。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 ,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
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启发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得到全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并教给他们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让他们得以自由地运用。美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上,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新人。
 
 
 
如何让学生说好普通话
□ 山西省襄垣县开元小学  索惠峰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观念的局限,有些老师往往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实际上,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说”和“写”相辅相成,教师应通过在“说”上做文章,以说促写,进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第一,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习惯。农村小学中,一些学生不爱说普通话,怕说普通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甚至是不以为然。学生的作文本常常出现文句不通,文理不顺,词语单调,方言多等毛病。可以说,或多或少受到了方言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下功夫排除各种困难,教育学生认识到说普通话的重要性。课堂上加强说话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第二,要让学生乐说。敢说、说好普通话。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切忌太深或太浅。太深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往往绞尽脑汁还不得其解,这样如何能使其大胆发言?而太浅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面对“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式的满堂问,学生想都不用想,习惯性的答案脱口而出,难有展现能力的空间。所以,课堂提问应精心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课中,要让学生说说该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手中拿着一个球,左右两边颜色各不相同,提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两边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学生思考,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说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活当中,有什么相同的情况?”学生的思路打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第三,要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养成做好说话准备的习惯。传统教学中,课后总结的任务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进行,既不利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失去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中,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鼓励学生大胆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说话欲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教师以哀伤、沉重的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入情,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自然就会滋生出对穷苦人民的深深同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当教师提出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表现在哪里?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命运?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应该怎样珍惜幸福生活?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地畅吐心声。在学生说话过程中,教师应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有说话的乐趣。带头示范,鼓励学生多使用成语、古诗句、歇后语、格言等,鼓励学生积累、运用词汇。对于很多农村学生,作文中他们一般不会存在堆砌辞藻的问题,而是词汇太贫乏。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教育形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说普通话习惯,让学生乐说、敢说、说好普通话,让学生都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
□ 陕西省柞水县小岭九年制学校   程  静
 
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年龄,笔者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数学和所有美的事物都存在联系,数学美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能够全面培养起人们的思辨能力以及理性思维。数学不但是一种趣味的推理演算,是一种论理上的判断求证,同时数学还有着严密的辨证性和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等。从审美角度上看,数学中蕴含着美和美学。
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生们通过对于数学美的认识,领悟到数学美的真谛,非常有利于培养其对于数学知识的良好积极的情感行为。从而,逐渐将数学学习转化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
德育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打造出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自由的学习。美的教学情境包含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比如整洁的教室环境,它们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入到数学学习状态并美化心灵;心理环境比如师生间、同学间的和谐关系,有助于构建起一个美的“数学学习共同体”。
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很好的数学游戏,从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思维方式,感悟到数学的美,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通过数学美的教学,全面构建起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数学当中,外在美具体表现在一些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几何图形的简单性、统一性、对称性上,具有令人悦目的美。结合当前的教材及情境,积极发掘图形的变换、图形的性质,发现数学中的外在美。在讲到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时,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一些纸质物品,帮助学生们直观的看到具体的形状。此外,生活当中的一些实物也体现出了数学外在美,如圆柱形笔筒,长方体纸盒,精致艺术品,宏伟的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展开数学美教育的最好素材。
此外,数学题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现出数学解题的思维方式,展现出了数学中蕴含的美。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展示出数学的外在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解题,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结构的和谐美和统一美,进而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的鉴赏能力以及崇高的审美情操。
数学是一门蕴含了丰富美学的学科,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美学知识,数学中的美形式多样,如图形和曲线的对称美、数学内容和谐美、数学思维的活力美、解题途径简洁美等等,都令人赏心悦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心”出发,注重数学美的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美的感知,树立起良好的审美观念,在美中接受到丰富的学习知识,更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生成的策略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枣沟头镇中心小学   黄素玲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者可以和谐统一于一体。这个统一体,就是教学的高效,就是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地预设,所有预设无不是为了有效生成。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怎样生成才有效呢? 
一、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希望能出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挑战欲望。课堂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且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教十一册《少年闰土》时,我抓住“闰土来了,给我带来了哪些稀奇的事”这一句话,让大家充分发散思维,探究怎样理解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组成协作小组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汇报。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有小组用图示法来学习“雪地捕鸟”,有小组用讲述法学习“看跳鱼儿”,还有的小组则分角色朗读“瓜地刺猹”……通过交流,学生对“稀奇事”有了体验,对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得自然也就更主动了。
二、学生在多元解读中生成。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因此,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允许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由于学生的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 这种多元解读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反复读诗,然后问学生:“读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疑问?”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我抓住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有的学生认为老翁根本不是在钓鱼,而是借钓鱼欣赏雪景;有的学生说老翁遇见什么伤心事了,借钓鱼消愁……在此基础上,我先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然后问学生赞同哪一种看法,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学生通过讨论终于明白了:这是柳宗元借“蓑笠翁”表达自己被贬永州的心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鼓励,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既是解读文本,也是在感悟人生。
三、学生在创造中生成。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
我在教《少年闰土》时,课文插图描绘的是鲁迅与闰土告别的情形。鲁迅与闰土依依不舍的情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让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回顾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在插图上写上一段文字。这样的练笔方式,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创造的机会,学生写的话充满童趣,非常精彩。这既是写话的练习,也为学生表达对少年闰土命运的关注与同情,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在学生质疑问难中生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质疑问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十一册《老人与海鸥》时,学生齐读课题后,我问学生: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课文题目为什么是老人与海鸥?”另一生接着又问:“这是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我抓住这个机会,在黑板上写了:“老人与海鸥 。”然后叫大家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啦,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老人与海鸥是好朋友。”“老人与海鸥相依为命。”“老人与海鸥朝夕相处生。”“老人与海鸥亲如家人。”“老人与海鸥永不分离。”…… 他们阅读的多元感受,实在令我震惊,课堂成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天地,而这来自“生成”。
五、学生在偶发事件中生成。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百地按预设轨道运行,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有时却能让学生“灵光一闪”,擦出思维的火花。我们抓住这种机会,就可以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育教学的生成点。  
抓住偶然事件,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始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既培养学习兴趣,又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第三版      责任编辑:邢  菲

 
浅议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 陕西省蓝田县孟村中学   高军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已经迅速兴起、普及,使人们对信息技术追求的欲望空前高涨起来。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先进的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也相对较晚,虽说计算机和网络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分析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对加强农村普通高中今后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高中的从教经验,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我对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受高考指挥棒及传统教育的影响,思想认识不够,各级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多数人的眼里,信息技术是副科,不加入高考,开不开课都一样。在多数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老师的主要工作不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而是为学校其他部门和其他学科服务,如打字、排版、做课件等,甚至将信息课停上,信息技术教师完全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辅人员使用。这造成信息技术课教师无精力钻研教学、进行科研,信息技术课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二、教学课时分配不足,教学不能全面进行,取舍困难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136学时。一般从高一年级开始,每周2学时,开设2学年,总计136学时。” 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不参加高考,只是老师组织参加校内的水平测试。农村学校一般每周一节,考试后不再开设,实际信息技术课程大约在40学时左右。这与教育部的规定相差甚远。由于教学课时分配严重不足,使得教师根本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三、设备配置不齐、后续经费困难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校通”工程发展形势下,不少农村中学,配备的计算机大部分是兼容机,机型落后,已无法满足网络教学、多媒教学的需要。而且班级人数多,所配备的计算机数量远远不够,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相应的代管费却不能收取,致使许多学校因此而影响机房的使用,影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四、师资力量不强,课堂教学模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模式上没有什么模式可循,不少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这与信息技术课的先进性、开放性不对称。而且由于在初中阶段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硬件设备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要求教师深入进行探索,研究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通过会考。
五、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高考课程,在农村学校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因此教师和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就是一盘散沙。
针对现状,我提出了一下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信息技术教学有所改观: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考试体系;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专职教师充实知识、提高教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够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氛围。
2. 增加投入,确保设备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大,更新换代快,我们可以采取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学校自筹、将信息教育费列入代管费等办学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证信息教育的后续发展。
3. 加强教学科研,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学科教师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科学、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并且及时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目的。
4.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尽量提高广大落后农村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普及还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在观察中激发中学生的作文兴趣
□ 江苏省宿迁市淮北中学  吴 豹
 
一个反转的纸环从中间剪开会变成两个纸环吗?一张黑纸暗含怎样的玄机?这与学生的作文兴趣有关系吗?要弄清这些问题,不妨先从观察谈起。
观察,从教育原理的角度说,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通俗一点说,就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仔细察看。
观察对中学生作文尤为重要。通过观察,能使中学生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进而形成作文的素材。将观察具体运用到作文活动中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而激发联想与想象,写出好文章来。“如果创造,第一须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努力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
将观察与写作结合起来,具体应该从下列两个方面抓起: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锻炼作文能力。作为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都不同于成人,对新鲜的事物会产生一时兴趣,对常见的事物则往往会充耳不闻,注意力分散,随意性很大。比如,教师带中学生到野外观察春天的景色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往往不是集中在景色上,而是集中在相互间的玩耍和逗闹上。这时候,可以适时从嘻闹中引导他们观察事物。一般情况下,让中学生观察野草和麦苗,他们能找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绿色的,外形差不多,也能找出不同点:叶片形状和厚度不一样;让中学生观察树木和电杆,他们很容易区别出两者不同特征来。引导、激发中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之一。在以上观察实例中,教师可找准机会,将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拉长、拉远,比如:由麦苗说开,从粮食谈起,当学生认为诸如水饺、果点一类的面食好吃时,及时告诉学生这些食品源于小麦,再说明一下小麦的生长过程情况,从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麦苗,此时,中学生的观察便会十分仔细,在观察之后,能对麦苗作出许多精确的描述。这样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效果会很好。这种观察方式简言之,就是找出一个着眼点来,诱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从而锻炼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孩子去观察美,同时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
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提高作文水平。观察的方法很重要。一篇好的作文,往往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有关。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文中这样描写济南的雪和山:“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从“一髻儿白花”“花衣”“肌肤”“害了羞”,看得出作者进行了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单写出了静态美,还写出了动态美。再以《春》为例,开篇“……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把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形神兼备!应该说,《春》是“观察”作文中最好的范文之一。
由此可见,观察对中学生作文非常重要,无论是一个纸环、一张黑纸,还是一棵大树、一条小河,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写出内涵丰富的作文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 山西省黎城县城内小学    张会霞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也是从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过来的,现在我不敢说我是成熟的、成功的,但是我想说承担班主任管理工作,让我学会了淡定,学会了从容。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尽量把爱送给每个孩子。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
杨某某是我们班有名的学困生,测评几乎每次都交白卷,在课堂上老师们从来不怎么理会他。而他也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趴着无所事事地乱画或者玩小东西。对此我也是一度听之任之,但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就真的啥也不是了,我是老师,而且是一个班主任老师,必须得让他有所进步,让他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班级里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开始跟他谈话,开始要求他从每天认识一个词语做起,从发挥自己的劳动强项做起,从助人为乐做起,就这样一天天地,他能背首简单的故事了,他把班里的坏拖把修好了,他把垃圾箱周围清理干净了,他主动帮别的同学打水了.当然有时候,他还是会犯些小错,但我也绝不会得过且过,有时我会声色俱厉、严厉批评,有时我会苦口婆心、晓之以情。
二、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的,是琐碎的,力不从心、精力有限是我们经常有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把一些工作交给孩子们去做是不错的选择。
班里的卫生最初是我亲自去检查的,但是后来由于琐事繁多常常无暇顾及,后来我就在班里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小组成员是分别从五个值日小组内挑选出来的为人正直、做事认真的孩子。首先我给他们讲述了检查的标准,并要求他们每天对各组值日情况进行打分,纳入各组日常量化。并且由卫生委员在每周班会上通报各组卫生情况。这个方法实施之后,检查小组组员非常认真检查,而各值日组也重视起来,打扫得仔细多了,因为这量化关系到学期末的明星小组评选。就这样,我们班的卫生状况得到巨大飞跃,几乎周周在学校的评选中得第一。
三、做好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班里的温某某同学,平时做作业经常是偷工减料,做题时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常常空着或者是胡乱写上几句就万事大吉,这种状况在周末作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每次开学回来,我或对其暴风骤雨的批评,或对其和风细雨的劝诫,但效果一直都不明显。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我先后与其家长通过几次电话,告诉他孩子的周末作业状况,最初家长也只是几句应承话, 在家问他作业写完了吗?他说写完了啊!后来,我在周五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和家长讲明:在学校里老师管孩子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得尽一定的责任,否则在学校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就会遭到破坏。作为家长,即使不能帮孩子检查作业的对错,但最起码得监督到位,保证作业按质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许起不到显著的效果,但是此后只要是该生出现类似问题,我总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强调家长监督的重要性,终于在我的近乎软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长逐渐改变了固有观念,懂得了家长应该有所为的道理,而孩子也渐渐能在家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在三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失态过,但更多的时候我是换位思考,以情动人;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怠慢过,但更多的时候我是认真对待,尽力解决;面对发生的不如意,我抱怨过,但更多的时候我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面对取得的成绩我得意过,但更多的时候我是放眼未来从长计议。
 
 

□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实验中学  姜慧泉
 
第一次见到霖,他坐在教室后排的角落里,高大帅气的外表下,透露着一丝忧郁的气质。阳光般的年纪,花儿一样的青春,我对他散发出来的气质感到好奇。
第一次接到霖妈妈的电话,是周日的晚上九点多。她说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回家了,一定呆在网吧。找到霖我没用太长的时间,他显得很羞愧,一再的说下不为例。霖妈妈没有交流太多,只言片语中我读到了溺爱和袒护。
霖的成绩在下滑,霖妈妈说她管不了霖了。为了电脑,霖可以和她翻脸,甚至离家出走。“姜老师,您给我儿子多布置点作业吧!没事您就找他谈话!你说,他怎么也不谈个恋爱,谈恋爱也比上网好啊!”霖妈妈的话着实让我无语。一个母亲,在孩子困惑时不能给予正面引导;危机时不能适时进行挽救;在孩子无药可救时,却理直气壮地推诿责任,又何必口口声声谈“爱儿子”呢!
“霖到今天,您的责任最大!你要是愿意听我的,我就试试看!”
我找到霖,问他成绩下滑的原因。他说失误,但言谈中我看到了他的在意!我说:“记得我们的约定吗?只要你成绩下滑,就得听我的!愿赌服输!”他说行。“从今晚开始,必须要有家校联系本。让妈妈记录你每晚的家庭情况!你不会再一次让我失望吧?”在霖的面前,我拨通了霖妈妈的电话,非常严肃并详细的说明霖成绩下滑的严重性,并谈到了家校联系本的事情。三方达成一致意见,我开始着手下一步的准备!
开始的一段时间,霖回家很用功,妈妈也按照要求给予了肯定。每一天,我都会在霖的本子上写下我的期待、鼓励和肯定,告诉他我眼中的他是何等的诚信与懂得坚持。不仅如此,我还在班级的晚点中频繁的表扬他,告诉大家霖的努力和坚持,让大家都向他学习。在每天的鼓励中,我看到了霖的羞涩、开心和改变。上课的时候,他的表情很专注,背诵任务总是提前完成,连理科的测试也是名列前茅。我开心霖的变化,也经常把好的结果通知给霖妈妈。
好景不长,霖妈妈又来电话了。她说从周一到周四,霖每晚都很用功。但一到周末,霖就又回到了从前,通宵的玩乐。霖爸爸一气之下给了他一巴掌,霖整张脸都肿了,说不想上学了。我告诉霖的妈妈只做好一件事:向霖解释爸爸的心情,一定让霖知道尽管爸爸不对,但是他自身的行为触碰了爸爸的底线。顺便问问霖,要是姜老师知道了,会如何看待他?
霖按时回到学校,只是一整天都窘迫的忙于补周末的作业。在他的左耳后,我看到了一块很大的淤青。放学的时候,他把所有的作业都交给我。我问他为什么周末没完成作业?他低着头说玩游戏了。“周末的作业,你可以在周一不耽误上课的情况下及时并准确的完成,这让我刮目相看!”他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妈妈说你平时学得很辛苦也很认真,我为你的变化而骄傲。周末了,放松一下是应该的,我理解你。”他低着头不说话。“只是,我们可以规划一下玩游戏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补作业和不被理解的难堪了,对吗?”我看霖没有反对,就说:“你觉得应该怎样分配呢?”我和霖一起商量了周末玩电脑的时间,他似乎很满意。“我会每个周末都给你妈妈打电话的,你自己也要学会克制哦。”私下里,我又安排了班上打篮球的男生周末约他,并设定了交流的话题。每次活动后,队长需要向我汇报情况。
又一个晚点,我给孩子们放了一部叫《伞》的微电影,我说:“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走许多的弯路,幸好一路上,我们都带着一把伞,它让我们忘记了这个世界风雨的存在。请珍惜你身边的那把伞吧!”晚上我收到了霖妈妈的一条短信,尊敬的姜老师:孩子今晚非常严肃地问我姜老师每个周末都会打电话来了解我的情况吗?我说是的。孩子停了半天,对我说:“妈妈,别为我担心了,我回来了!”
成长的路上,家校间的完美合作,就是让孩子健康发展的“保护伞”!
 
 
让英语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李家寨小学  付 艳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尝试,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如何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最后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成立,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我们要围绕这个核心去设计课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一、成立自主学习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优等生当组长,带领本组学生按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纠错、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当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争执不下时,组长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如果遇到的问题比较难时,我会对全班同学进行多次的引导、点拨,直到全班同学都弄懂为止。在这样的分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教学效果好。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提问教学法。在课堂上,我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提问,因为提问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更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门艺术。我觉得提问一定要有计划性,要难易适中,更要有针对性。每次备课时,我都会用心策划,精心构思,这个问题该向谁提问,怎样去引导,怎样由浅入深,怎样使孩子们能通过提问掌握知识。在提问时,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程度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但也不能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能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会及时的用眼神、语言或全班学生的掌声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2.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我根据小学生爱表演,好模仿的特点,尽可能地运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充分调动其多种器官的参与。情景教学法,不仅能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通过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感知了本单元的词汇及功能句的意义,进行合作交流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词汇与句型的教学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图画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我还经常让学生在画中学,学中画。如,在教授动物时,我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边画边读,图文并茂,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在教学巩固动词短语时,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地画出相应的动作画,边读边用动作做示范,然后同学生一起边读边运用动作演示,人人参与,使学生的兴趣点达到高潮。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把英语课变为学生们爱上的美术课,出示一些单词,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这样会使他们不疲惫,不厌烦,能主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比赛教学法。我们都知道: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运用比赛,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我经常进行一些比赛,项目可以有多种:朗读比赛、字母、单词书写比赛、赛拼读音标的速度和能力、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比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仅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充分做好备课和学生工作,更要选择适合学生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自主学习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给学生排个舒心座位
□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西宁小学  王  娟
 
在学生眼里,安排座位是班级工作的大事,班主任老师能否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完成这件工作,不仅关系到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关系到班级体的凝聚力。多年的班级实践使我感到,安排座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对座位都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主性增强,对良好环境的需求更强烈,自主选择座位的呼声也更迫切。不过考虑学生的需要不等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不可能的。考虑学生的需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这种需要, 在尊重的基础上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避免产生误会。
二、选择恰当的时间。调整座位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原则。开学初,是班主任工作展开之时,也是学生期盼调整座位的时候。有的班级规定,按一定时间组与组进行轮换座位,学生自觉、行动快捷、省时,班主任省心省力。如果学期中途换座位,要选好切入点,一般以某一事件为契机,藉此整顿班级。换座位不要太频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固定,一年半载同一个座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邻近的相熟久了,纪律观念也会松弛。
三、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班主任要用正确的观念做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座位安排。一个教室里,公认的好座位毕竟有限。所谓“好座位”,应该是适合安心学习的位子。不少的学生夸大座位对搞好学习的好处,害怕座位靠后学习落后,只想往前挤。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权坐在任何一个想坐的座位上,但也要有坐在任何一个座位上的思想准备;尽量给每个学生安排合适的座位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学生的心愿;每位学生在考虑自己座位的时候,也请顾全大局,多从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班级纪律考虑。同时,班主任要和各科任教师多协调,引导他们多关注坐在后排、两侧等不显眼位置的学生,消除学生认为座位不好影响听课的疑虑。
四、采取合适的方法。有的班主任常常喜欢一手包办学生的座位,但往往存在考虑不周之处,学生闹情绪,甚至会有激烈的对抗。也有的班主任把给学生安排座位视为畏途,丧失了管理班级的手段。那么,怎样安排座位呢?我一般依照以下的程序:
调动前,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提出可行的方案或建议,以便班主任综合处理。这促使学生思考体会到班主任工作不易,以达到与班主任默契配合的目的。对于学生不合理的要求,应个别解释,尽早与学生沟通,最好让学生参与安排座位,这样可以避免班主任精心安排的座位学生不理解、不接受。
调动中,要分散学生的不良小团体,合理分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消除不利建设良好班风的因素,发挥先进学生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引导学生不要只盯着座位,要追求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风尚。要处处为学生着想,予以方便,注意组合的技巧,使安排的座位符合学生的思维走势,如短长互补,高矮有序。
调动后,要注意安抚个别学生的情绪。若发现还有必须解决的问题,做好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五、要注意的问题。有的班主任喜欢将排座位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其弊病显而易见,它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盲目的优越感或强烈的自卑感。又如,有的班主任在排座位时搞起有偿服务,这种行为有损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我们要坚决唾弃。
 
 
 
美术与德育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中学  孙忠昂
 
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
一、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美术欣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与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进而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课中,他们已经在学校中度过了一个学期的时光,他们已经开始熟悉学校的环境及生活,了解到了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观察身边的生活,知道家庭、学校生活的乐趣,对今后的时光充满了向往,激发他们立志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将来去回报祖国,建设自己美丽家园。
二、在“欣赏评述”中的渗透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中学美术课本中每一册都安排有欣赏课,欣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