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烙有民族和这个时代的痕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亡种,一个国家只要文化不灭,民族就尚存。很多种族将要消亡殆尽,但只要他们还有文化传承,就有生生不息的可能。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层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道德的示范,是行为的准则,是文明的标志。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事尚礼则事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常被视作人生之本,立业之基。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形象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交往而约定俗成的最基础的行为规范模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文明程度的反映。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吸收,以致我国礼仪文化日渐消亡。君不见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者比比皆是,“中国式过马路”、“碰瓷”等层出不穷,风景区留言攀爬雕塑,娱乐恶搞等等更是严重损害了我国民形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处于素质教育的外衣下越发锣鼓震天的应试教育环境中,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因此,“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的推出,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那么如何开展礼育活动呢?我以为“礼源于生活,才会反哺生活”,首先要有“学生礼仪养成要植根在日常规范中”的理念,做到知行结合。
一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们宣讲学习实践“八礼四仪”的重要性;各班级利用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宣传“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知晓、理解“八礼四仪”内容,促进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的认识。二是结合班会、校会指导学生相互学习礼仪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落实文明行为规范,提升文明素质。三是班级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富有特色、寓意深刻的“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成长仪式,微故事、微电影,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手绘画公益广告等,创新载体,丰富文明礼仪教育内涵。
其次礼仪养成教育不仅要“知行”,更需要涵养,从而提升修养。“涵”者包容也;“养”者,储存也。让“礼”成为学生的一种道德积淀,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素养。让它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骨子气”,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使人活泼而不放浪,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轻狂,使人沉着而不寡言,使人和气而不盲从。讷于言,敏于行,男生做谦谦君子,女生做窈窕淑女,才使人积淀、熏染。礼育的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主题演讲、主题朗诵“礼”的名言名句等形式进行。
最后开展活动要注意多样性,开展活动要有教育性,使学生的素质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开展活动要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精神需求,结合各年级特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活动要有序列性,活动不仅要丰富,还要形成合理的序列,注意活动的连续性;开展活动的评价性,注重反馈和督查,学校通过组织现场问答比赛、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学生“八礼四仪”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常规检查反馈各个班级“八礼四仪”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让“八礼四仪”的主题教育效果更显著。
当所有的形式过去,“礼”的价值观才能永留在孩子们的心中,礼仪教育活动才能内化为习惯,终身受益,代代传承。
文明礼仪 从我做起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王 涛
社会正在进步,时代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就必须讲文明、讲礼仪。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普普通通,但只要你能处处为人民着想,乐于助人,就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他就会在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小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素养。
“孔融让梨”——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如果一个人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那他也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就像宣永光所说的那样“无道德,是狗材。无知识无道德,是弃材。既无知识又无道德反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是杀材。”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身为一个学生,懂得的事情、道理渐渐多了。当然,我们就更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讲礼仪。生活处处都渗透着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合格的学生。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巧用攀比心理 提升成长共同体责任意识
□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第二中学 孙新祥 孙永香
陶行知说过要把孩子培养成“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人,责任感是指个人对人或事的信念和热情。我们的孩子大多从小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责任意识淡泊,缺乏爱的能力,表现冷漠:教室里擦完鼻涕的餐巾纸随意丢;垃圾桶满了没人倒;值日生扫地敷衍了事……再对比广岛亚运会后没有留下一丁点垃圾的日本公民的高度责任意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意识到责任意识亟待培养。一次孩子们因用餐光盘而得到水果的奖励,引得别的孩子羡慕不已,给了我启发:为何不尝试利用孩子们的攀比心理,来提升成长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呢?
一、重新认识“攀比”
攀比心理是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同时,攀比也是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它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攀比效应积极的一面,适当引导,可以促进成长共同体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巧用攀比心理,提升成长共同体的责任意识
1.无为而治,扇攀比之风。班级常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每个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心,都能做好分内事,那么班主任就可以真正做到不管。孩子们天性都是善良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我利用共同体之间的攀比心理,互相监督,每天学生会的十项常规检查,被扣分的共同体成员要求在组内反思检讨。为防止家丑外扬,对所检查项目,共同体之间先互相检查、记录,每周评选完美星级共同体,并进行物质奖励。课间看得出孩子们攀比上了,有挑刺的,有不服气的。于是班上人人成了国际警察,个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班级风貌焕然一新,无为而治不再是个神话。
2. 活动平台,点攀比之火。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大多是因为受到外界的诱导,作为班主任,要想方设法为孩子们搭建攀比的平台,在活动体验中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攀比。班级是孩子们的,应该让孩子做主人,当演员。每周班会课,我班都会以成长共同体为单位搞一个活动,如给老师设计奖状写颁奖词,英文演讲比赛,水浒说书比赛,百姓讲坛模仿国旗下讲话等等。每次先在共同体内部评比,挑选出优秀的成员参与班级选拔,设一二三等奖,每个共同体出一名成员当评委,适时点评。每次活动结束,各个共同体收获不一,赢的得意洋洋,大肆庆祝;输的,有不服气的,有后悔没发挥好的,有的甚至已经商量好如何在下一个活动中扳回一局。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都不会自甘落后,尤其不愿在同伴目前抬不起头,这就把攀比的压力化成了动力。通过共同体之间的攀比,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与本小组共荣辱,体验了责任和竞争。
3.高调表扬,激攀比之情。任何人都有想得到表扬的愿望,初中生更是如此。表扬能强化被表扬孩子的正行为,可以让其他孩子看到更多的正能量。教师要留意责任心强的成员,并大肆表扬,让其感到被关注、被重视。对此,我设计了各种表扬单,如某某同学值日工作尽心尽责,使得班级真正做到了“各尽己责,无为而治”,其敬业精神值得每个同学学习。结尾特别强调回家给家长签名。然后将表扬单以共同体为单位贴在“优点大搜索”板块,每周统计一次。各个成长共同体组长召集成员开会,评价、分析每个成员的贡献值,制定下周的目标。每次开会时,大家都热情高涨,巴不得自己组里永远第一。而对于责任意识暂时落后的成员,班主任可引导其反思行为中的自律和自控,行为后的自省和负责,调动其攀比向上的热情,打个翻身仗。
攀比心理是一种“人有我也要有,人好我要更好”的比较心理,它隐含着竞争、好胜的心理成分。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教师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创造环境,引导孩子积极攀比,努力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的人,从而达到自
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之我见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许艳玲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特别是一年级学生。鉴于这一特征绘本图书成为了孩子阅读的主要图书。绘本图书图文并茂,以图画表达图书的主要内容,配以简单的文字和汉语拼音。绘本阅读是指以绘本为主要阅读载体的阅读形式,是儿童阅读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心灵成长、精神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阅读相比,绘本阅读具有阅读材料的直观性与形象性、阅读过程的趣味性与快乐性、阅读影响的整体性与终身性这几个特点。那么怎样引导低年级进行绘本阅读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实践探究阅读。低年级孩子,对于事物的认识非常有限。有些绘本图书内容丰富,为孩子提供了模糊的认知学习经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科学、社会、艺术、人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由这种好奇心与欲望引领着不断地观察自然与社会,开展持续性地阅读。如绘本故事《回声》,一年级孩子自己借助故事中的图画和文字粗知故事内容。但不知究竟什么是回声,回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把孩子带到校园的小湖边,老师学着青蛙妈妈们的样子把石子投进湖中并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湖水在一圈圈荡漾开去后碰到岸边是如何一圈圈荡回来的。再让孩子也投掷石子并仔细观察湖水的变化。实践过后引导孩子再回到故事中,借助拼音找出青蛙妈妈的话:“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啊。”孩子也就明白了回声就是怎么一回事。
二、有声欣赏阅读。绘本中有许多故事性不太强的作品,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这一类绘本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赏读,如以听教师大声读为主,教师在为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将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通过自己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把绘本的内容传授给孩子,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如《小恩的秘密花园》一书。学生对于小恩的一封封简单的书信不太感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借助网络通过媒体把一封封书信读给学生听。学生在有声配乐朗读中感受到了小恩的善良、勤劳、可爱,感受秘密花园的美丽以及小恩美好的心灵。
三、表演展示阅读。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设计角色对话与情节表演,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将故事以各种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表演天份。在边读边演中融入故事,走近人物,获得真切的体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窗边的小豆豆》在阅读时,让孩子分别扮演小姐姐和小豆豆,引导孩子分角色表演有关小豆豆的精彩故事,让孩子感受小豆豆的天真可爱。学生在表演中不但加深了对绘本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拓展阅读。想象是绘本的特质,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这类课我们一般先让孩子看封面进行猜想,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然后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猜想后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前后对照着品味细节,以产生心灵的顿悟。
做一个有魅力的班主任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十八塘乡中学 林朝银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同时也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工作质量,对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班主任必须在班内塑造自己的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形象魅力,团结、感召、带动全班学生,使大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合力,把班级各项工作做好。那么班主任应具备怎样的魅力呢?
一、班主任要有积极向上的开拓精神。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作为班主任唯有创新,及时抓住学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才能带动班级前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善于把新时期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倾听学生意见,集中学生的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如学校工作计划中,有每周要查班级卫生,查作业,查好人好事,查课外活动,查班级纪律,查黑板报等内容。我就召开班干会,把学校要查的工作项目交给班干部,让他们在班内发动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对任务进行分解,把各项工作具体分到各组,班干部带头,班主任督促。每次检查,我班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扬,并多次被评为学校模范班级。
二、班主任要有精益求精的学者形象。班主任应该有渊博的知识,是教学的内行,才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要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威信,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而且应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了解教育规律,通晓教育教学业务,熟练掌握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一直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地备好课,并注意不断地吸收新理论、新知识充实自己。
三、班主任要有一种堪为人师的高尚道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此外,班主任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如果要求学生不留长发,提倡穿校服,女生不戴首饰,不穿高跟鞋,首先班主任要做到衣着整洁,仪表大方。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首先班主任要早来晚走,做到出满勤。凡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班主任要率先遵守,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这样班主任才能与学生关系融洽。
总之,班主任在配合学校的工作中,应该做到见了困难就上,不争名,不夺利。只有这样的班主任在学生中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抓好班级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写照。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张 静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倾“三心”, 春风化雨育桃李
(1)要有慈母之心。平时,我总是用炽热的爱心去激励学生努力追求真理,奋发探索知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每接一个新班后,总是会不断的家访、谈心,直到摸清学生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教学中注意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敬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处理班级事务时,坚持对事不对人,人人平等,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生不歧视,让学生时刻能感到教师的温暖、慈爱。
(2)要有严父之心。每当接新班时,我对学生总是长打算,短安排,强化 “三个教育”,即理想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良好的道德卫生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对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制定严格的具体要求,日常逐条检查,从严管理,使学生一入校就养成严格自我要求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紧张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条件。.
(3)要有益友之心。所谓益友之心,就是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建交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理解,多关怀,诚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朋友,他们自然从内心敬重您,热爱您,进而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班级工作中,我非常尊重学生,处理班级每项大事都与学生商量,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从不包办代替,当班级取得成绩时,归功于学生的努力,班级出现问题时,主动揽过,由于我总是拿人心比自心,学生视我为亲人,师生关系分外融洽,深挚的师生情谊,推动了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求“全” “活” “异” “新”
“全”: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点尤为重要。要培养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要教育学生具有全球意识、竞争意识、效率观念,并具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能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新一代。
“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应灵活多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展示学生的一技之长,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在活动中会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同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我还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赛。充分利用黑板报,设计表扬栏、展示栏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异”: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我班不仅设学校的“三好奖”而且增设“特长奖”、“助人为乐奖”、“金点子奖”等,设立这些奖项,为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建立学生综合评估档案,使他们学得主动活泼,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新”:创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要耐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他们不成为掉队的孤雁。相信从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找到发展的契机。如在班级管理上,我采用值日组长轮换措施,让每个学生都来尝试管理的苦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找到自信与自我价值。
学生群体是千变万化的,班级特点也是多样的,因此管理方式上也不可能只是一种模式,对此我将不断探索。我相信只要有心有爱,就可以撑起教育这片蓝天。
第二版 责任编辑:吕 智
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小学 李文琴
新时期的中国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人们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合理价值观念的确立、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创意意识的提高。小学教育也不例外。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却有其特殊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如何在小学课堂上实现数学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一个难题。
通过观察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吸取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例如《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创设问题情境——“12岁的小明说自己只过过3次生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么?”这时,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小明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的阶段。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而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
新时期,我们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也是在新时期,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将努力思考和实践的任务。我们期待着,中国小学数学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六联小学 樊印龙
德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数学知识和一些数学材料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上就绘有反映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成就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太阳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南京长江大桥等图画,而这些图画又一般是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的,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1.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通过数学学习尤其在数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推理验证中,激励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2.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3.在研究数学概念的基本关系中,在对数学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学生认识到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4.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渗透“变与不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5.在每一个新知识、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三、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检验校正结果”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的社会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数学教师要强化德育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强化德育意识,更加重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努力学习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力求站在哲学的高度分析教材,处理教材,阐述教学内容;要加强数学史的学习,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各个时期的数学思想体系,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还应了解美学的有关知识。钻研当代的基础教育理论,探求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活动特征,以不断提高教学与教育水平。数学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自觉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以端庄的教态、工整的板书、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严谨而活跃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使学生在优美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茁壮成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教学效果。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刘景海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作为教者本身来讲,要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师德修养,文体修等等,让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学生成为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他们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现在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上你的课了。学生一开始就抵触你,即使你再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二、其次先要诱发兴趣,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的数学课。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100以内二位数加减二位数中,我让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让学生们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三、再次要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四、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丰富想象,开拓思维。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兴趣。
五、最后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喜悦,延长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综上所述,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 山西省兴县魏家滩中心校 白海荣
我们知道,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脱离了生活的数学,即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是空洞的理论。那么我们该怎么创新呢?
一、把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我们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二、让兴趣带着学生去创新。用感兴趣的生活话题来体会分数,实质上就是在课堂上擦亮学生们那双“生活的眼睛”,关注分数所对应的大千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常识,同时调动他们的智慧,对实际生活中的分数进行理解、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应用数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这样,数学的课堂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
三、鼓励学生用“生活的眼睛”放眼生话。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如果刻意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思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抑制。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四、把课堂作业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另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这是数学问题、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数学课堂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如分数的意义部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我们经常会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学生能从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甚至加减法、乘除法关系等方面体现数学类比的思维。
总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初三地理复习课之地图教学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初级中学 魏尚荣
进入初三第二学期的复习之后,地理教学从上学期的基础知识复习进入本学期的全面复习,需要对复习计划进行方方面面的调整和部署。教学以全国各地中考真题为主要内容,并贯穿相应的基础知识部分,将概念融会贯通穿插进入教学。同时,我发现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凸显出来,学生反映也非常强烈的部分,那就是地图教学的部分。
首先,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尽管我已经尽量将地图的记忆、分析和理解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但是犹如纸上谈兵,望梅止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地图记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无法将已知的内容在地图上对应起来,无法形成立体的知识架构,进而影响到地图的理解与分析。学生们也意识到了地图学习对于掌握地理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提出种种问题,诸如如何进一步掌握和整理地图知识等。此时,地图教学进入空前重要的阶段。
其次,将地图归类教学,整理部分重点地图资料。曾经学过的地图再一次回到学生的眼前,进入到学生的心里,但又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第一种是内容分类法。①政区类:即世界政区、中国政区等。②地形类:即世界地形、中国地形、区域地形、国家地形、省区地形等。③气候类:即温度带划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降水分布、中国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国降水分布、中国干湿区分布、中国温度带分布等。④经济区域类:即欧洲经济分布特点、世界发达国家分布、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长江流域经济带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等,还有人口、民族、物产等等……第二种是图类分类法。有统计图、变化图、示意图、分布图等。林林总总的地图,学生达到记忆、巩固和应用,让学生再一次对地图进行深入学习。
第三,以地图为介质,渗透基础知识,发散思维,举一反三。例如:陕西省教学,利用陕西省综合地图,先是名称简称、省会,其次是轮廓、地形、气候、河流(河流水文特征、环境问题等)、经济、物产,最后是陕西周边省份等等……推而广之,发散联想复习;提到地形分三部分,就会想到美国地形东中西三部分、澳大利亚地形东中西三部分、印度地形南中北三部分、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等等举一而反三,再例如提到秦岭淮河一线,就想到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等等。
第四,以地图教学突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建立地图的知识结构。利用各种类型地图,整理地球运动、地形、气候的热点考点、经济热点、政治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内容,抓住地域特色渗透考试题型、考点的图文内容,将内容灌输在地图教学中,形成知识的立体架构;将书本与地图紧密结合,使知识学活、学透,以点带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复习长江内容时,利用长江水文示意图和长江沿线经济带示意图,从长江水文开始,长度、流域面积、分段、流经省区、发源地、注入海洋、环境问题等开始,到复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城市群、各主要城市工业主要部门、资源、发展条件等。关于长江的相关知识是完整而细致的,知识结构立体而易于记忆理解。
总之,地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成为教学内容的隐形重点。灵活掌握和使用地图,才能将基础知识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和试题讲解变得生动、课堂内容有效拓展、课堂气氛变得恢宏大气、效果明显,最终让地理教学事半功倍。
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质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许丽玉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针对当前中学班主任在自身素质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引发了对班主任素质要求的思考。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一、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班主任能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他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那么,作为班主任要如何关爱学生呢?首先,教师要努力去理解学生。教师要以孩子一样纯真的感情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思想感情。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其次,热爱学生,就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尊重和信任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要比较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本质特点。爱的教育之所以伟大而有成效,就在于每个教师在付出关爱的时候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二、独具慧眼,远见卓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绝不会有不愿学习的孩子,每一个儿童上学时都是诚心诚意来学习的,他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师的责任是使他们感到生活就像入学前一样欢乐愉快。”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的心理品质、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挖掘、发展学生中这些潜在的才能,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慧眼独具、知人善教,能从今日之幼苗,预见明天之栋梁,于常人中见优秀。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人曾说:“教师们应该希望自己的学生多能、多智、多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就要永求长进。”这是老人一生的经验总结。“永求长进”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学习对班主任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对班主任自身素质的要求之一。现代科学的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教师要适应开放的社会,改革的浪潮。只有通过自觉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不落后于社会,落后于形势,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全面的、发展的知识,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
四、团结协作、共创未来。马卡连柯认为:“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强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动,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教育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好的,它需要很多志向、兴趣相同的人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劳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同样渗透着各个阶段、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种种有关人员的心血。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同别的教师交流思想、协调关系。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才能为振兴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总之,班主任的这些素质不是教师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进行学习、反思、自我教育,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修养、具备必要的素质。我们参加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光荣而艰巨的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坚持自强不息的追求和进步,才使教师职业显得无比高尚和光荣!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乡曹家联小 王媛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推陈出新,学生是否得到发展成了教学的最终目标。音乐课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就成了这门学科的研究课题。为此,笔者在小学音乐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一、教学目标要科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输出的流动过程。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把握音乐教学方向,了解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总体教学目标,这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每堂课应有明确的指向性,如在制定《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学时,不仅需要学生学会唱这首歌,也要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震撼力。另外,环节目标要明确。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中,教师在舞蹈环节中,让学生表演骑马动作,同学们积极的分组讨论,大胆的上台表演,参与兴趣浓厚,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这一环节不仅完成歌曲处理这一目标,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还包括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课堂情境创设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设计《幸福拍手歌》这课时,我以“拍手歌”的游戏方式引入后又以亲情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学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终达到学习歌曲的目标。
四、课堂语言运用要灵活。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最多的是“草原的天空很明朗、空气很新鲜、小丘翠色欲流”,学生听到这些语言首先对草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更想学习这首歌曲了。整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课堂评价要充分。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一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二是课堂评价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三是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第三版 责任编辑:兰 菲
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南韩学校 张秀英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电教媒体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所蕴含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课堂上将那一张张有序无声的投影教材,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就会使其变为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为一句句有声有色的语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
一、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第六册中《藏戏》这一课,“面具”“服饰的颜色”的意义,以及藏戏的发展,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的颜色的意义、美丽的面具、藏戏的形成过程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像这样的课文在整个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很多,都可以借助类似的处理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节约时间,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知识的输入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鲸》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好几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我学会了剪辑声音,看得出他们十分兴奋。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教学课程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中提到的“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及人类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在理解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光靠课文文字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课上自然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情况、地球表面分布情况,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等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同时配上教师自我设计的解说。此时学生进入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