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创生,让教育得以发生

创生,让教育得以发生

【概要描述】

创生,让教育得以发生

【概要描述】

详情
创生,让教育得以发生

——中国班集体建设考察万里行常州站纪实
                                                  
   顾惠芬  陈亚兰  陈笑颜   李燕
 
 
 
  中国班集体建设考察万里行的第二站,是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这一考察,直接聚焦一个班级——六(8)班,进而拓展开来。一天的考察,团队成员一直感受到的是:时间不够!因为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即便就是这一个班级,就已经有太多的信息量,太多的对话者,太大的新情境,太多的新创生。
   从“幸福”开始
如果连作业都被视作一种幸福,那么,教育将会进入怎样的新境界?
   考察团的探询就从这里开始。六(8)班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幸福作业”项目研究,在前不久挪威召开的“ERNAPE-ARCTIC”国际会议上得到了包括大会主席在内的各国专家的肯定,称之为“最有趣、最精彩的研究”“研究很有意义,是国际领先的,对西方也具有借鉴意义”……而当考察团成员漫步“七彩情韵廊”,阅看学生的“作业材料show”;坐进多媒体教室,观察顾惠芬校长组织的“作业汇报show”班级活动;聆听项目介绍,与学生、家长交流互动后,也真正触摸到了这一研究的脉络与魅力所在。
   学生立场,研究自觉。是与学生同喜同忧的敏感自觉唤醒了这“幸福追求”:当亲耳听到“学生因没做作业自杀”的新闻,当亲眼看到小女孩在妈妈的戒尺下边抹眼泪边写作业,当亲自处理家长向学校发出的“难道作业可以随意规定吗?”等投诉质疑……老师的心被触痛,便蹲下身子,以画画、座谈等形式,聆听到了学生“幸福作业”的心声:轻松有趣、一举多得、亲子共赢。
   三力驱动,三环交融。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促成了这“幸福之旅”:在设计“幸福作业”时,教师“专业驱动”,将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年段要求和训练方法结构化成一周七天的作业内容;学生“实践驱动”,给作业拟定了喜欢的名字和表现形式,确定了时间安排;家长“合作驱动”,自主选择亲子作业项目,创生了合作参与的方式。三者通过讨论、问卷、书信、qq群进行沟通、融合,最终形成共识,自发建立了“幸福作业”的合作约定。而之后实施、评价、调整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教师、学生、家长三力驱动,三环交融的智慧与甘甜。
   整体结构,综合融通。是开放、长远的育人视野清晰了“幸福之路”:融合两条主线,向“语文关键能力”开放,在“积累”“阅读”“作文”三大基础内容中渗透本年段重点题型的训练,与课堂作业整合,“减负增效”。向“日常生活”开放,“龙娃说事”“新闻速递”“玩转世界”……丰实学生成长内涵;依托三类资源,跟学生的班级、家庭、社会生活关联,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灵活转化;力求整体融通,“幸福导图”评价,面向全体、学科共同参与、贯穿学期长程、逐级奖励。作业与班级的环境布置、日常活动、班队活动等整合,促成班级建设的融通高效,逐步凝聚“幸福文化”。
   长程系列,诗意盎然。是坚守与创生丰满着“幸福之翼”:从学期中一周作业的整体架构,到两周—张的“作业报”及讲评;从“寒假作业”的点上尝试,到刚刚结束的“幸福作业暑期版”的全面革新,“幸福作业”在不断深入的探索中生机盎然。
   综合发展,事实为证。是时光论证了这个“幸福故事”: 8班的语文成绩自实验后一直领先于同年级其他班,98%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幸福作业学会了怎么学习”,98%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幸福作业变得更自信了”,98%的学生表示“幸福作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到社区或社会上参加活动,并有98%的学生表示通过“幸福作业”交到了更多的朋友,98%的学生肯定了因为做幸福作业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98%的学生和92%的家长表示“做幸福作业让彼此的关系更好了”……
整个上午,考察团成员感叹着以“社区项目研究活动”为核心形成的小队报、个人书等暑假版幸福作业的精彩纷呈,创意无限;感受着学生小队汇报时的真实、自然,彰显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感动于家长自申请、自组织参与座谈所体现出的如家人一般的支持与融洽。吴盘生会长肯定道,“幸福作业”很好地回答了活动中的教育是怎样创生的,让人看到了中国教育是怎样发生的……
 
  走过“午间”
中午,巡走在各个班级,学生项目组组织的“午间项目课程”丰富多彩:这个班在“数学思维操”,那个班在“演三国,品人生”……孩子们快乐的笑声随风飘荡,也感染了考察团的每个成员,我们或在教室窗口不断按下相机快门,或干脆走进教室分享孩子们的精彩……这样的学校生活,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考察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一个“还”字……
   让“最日常”化为“最教育”。把领导的权力还给学生:午间,它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六小时在校学习时间”之内,却是事实上的学生学校生活构成。当“少代会”代表提出:“我们能拥有一段快乐的午间时光吗?”改变开始了,让学生作为领导者开发、实施和推进“班级午间项目课程”,打通学科学习与班级建设、学习与生活等壁垒,让最日常的午间生活,从无组织状态转化为最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让多元形态成为现实。把创造的权力还给学生:年段个性、班级特质在 “午间项目课程”中自由绽放。学生活动意愿主导型、学科项目活动主导型、主题统整下的项目模块型、特色项目全覆盖型……变革与创新的热情,在这里点亮,点燃。
   让学生评价成为更新的力量。把推进的权力还给学生:午间项目课程的评价以促成学生自我成长的愉悦体验为宗旨,活动中的互动点评,定期开展的“最受欢迎项目”评选,学期末的 “课程改进”专题讨论……各年级还将各班最受欢迎的午间项目组合起来,在家长会上向全校项目组长、家委会代表、全体班主任进行展示,通过现场互动与会后问卷研讨,获得激励与指导。课程的自我更新在学生主导的评价中得到有力驱动。
让班级成长导师团成为常态。把获得陪伴的权力还给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班级小干部组成“班级成长导师团”,共同开发、决策和管理“午间项目课程”。于是,陪伴孩子一起创造和享受午间生活的,不再仅仅是班主任,还有数学老师、音乐老师、家长……以班级为细胞的教育合力凝聚在这一段教育生活中,并潜移默化到班级生活的各个时空中,成为常态。
走过午间,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Lucinda Rae Morgan女士说,看到了非常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孩子们能在午间自由选择,过自己的生活,真棒!是的,敢于改变,信任学生,就能让学校生活美在每一刻。
   创意从学生日常实践中流出
   下午1:00,考察团迎来了数十位学生,这一次的座谈,似乎与众不同……
   “愿意来的都来......”考虑到会议室的空间有限,本想只邀请部分学生来参与互动,但是,《班主任之友》编辑王皓老师提出:让愿意来的孩子都来。结果让考察团成员大吃一惊,一拨拨神采飞扬的学生涌入会议室。顿时,整个会议室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学生主动参与,寻求自我发展,这正是生命主动性的最好诠释。
   “事实是这样的......”尽管六(8)班学生几乎全班涌来了,但当得知还有几位学生没来参加座谈时,唐云增老师耐心询问班长是否知道个别学生不来参加活动的原因,告诉班长,一个班集体应该是共生共长的整体,班集体的成长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希望班长能够尽可能请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这时,一个学生勇敢地表达:“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那些学生没有来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次座谈并不是只针对我们8班的……”活动过程学生独立思辨,敢于提出不同声音,勇敢表达自我,着实让考察团成员钦佩。
   “如何让我的孩子变得自信?”来自南京的李亚娟博士用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没想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给出了无数个办法,犹如一个小小“智囊团”:“和你认识她不认识的人聊聊天,这样就能够锻炼她,使交际更广泛”“我们老师说,能举手就是英雄,无论你说的对与错”“我建议多参加合适的社区活动”“有困难的话,不一定要找老师和家长,可以到小区里和朋友们商量”……思维的开始离不开经验,看得出来,这些办法是来自孩子们已有的实践,来自他们的日常生活。
   “怎样在玩中学习?”《班主任之友》编辑部的王老师敏感到孩子们的语言系统,因为“整合”“资源”这样的词经常从他们嘴巴中蹦出。她就向学生们提出了玩和学如何沟通的问题。学生们结合自己或者同学的经历,出妙招,谈感悟:“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亲近自然”“猜字谜、走迷宫,做益智类的游戏”“亲子多互动”“多出去逛逛,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录,画画啦、写作文了,玩的同时提升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生们还不断地对彼此的想法进行补充,创意不断,精彩不绝。
   “什么是幸福?”以“幸福”命名的班级里,学生们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呢?《德育报》社张国宏社长引导孩子们聚焦这一问题。“幸福就是少做作业、成绩不会下滑。”“幸福就是满足。”“幸福是和家长多互动。”“幸福就是快乐,就是每天都很开心。”“幸福就是轻松、高效”……学生们各自表达了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话语中也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教育,在创生之中
如果说前面的考察还只是让考察团成员兴奋于一个班、一个时段、几个项目,那么,在聆听顾惠芬校长、陈亚兰主任整体介绍学校品牌项目及学生发展工作整体架构后,在与部分教师展开深入对话后,《德育报》张社长说出了考察团成员们的共鸣:龙小教育,充满了智慧和创新……
   创生整体结构。该校学生工作的变革缘于对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的实践。通过中期评估、全面普查、基地校创建等节点活动,加上每两周一次的日常班队活动研讨,该校开发了班级建设六大领域的内容结构:学生干部培养与班级岗位建设——人人有岗,月月评岗,定期轮岗;班级文化建设——基于特质,开发多元舞台;主题活动与主题班队会——校级、年级与班级活动有机融合,形成《诗意成长课程》;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融通——以班级建设与语文学科、品德与生活的整合为基础,拓展外延内涵,促成综合性发展;学生、家长介入学校学生工作——家校社联动,让学生、家长成为学校共同的主人;社会性与自然性资源开发——校内校外融通,社区共建,亲近自然。
   创生日常生活。学校不断重建学生日常生活,于2012年形成了学生活动年历。校级层面,升旗仪式变身为“自己的生活自己说”的“国旗童声”,中午开设“自己的生活自己管”的 “午间项目课程”,冬季运动会变身为“自己的运动自己选”的“诗意体育节”,元旦有“国学迎新”,夏日有“诗意文化节”……年级层面,传统节日,各有侧重;社校联动,分层参与;家校合作,形态多元……班级层面,根据年历与本班学生特点合理制订建设计划,内容同中有异,目标异曲同工。
   创生发展自觉。随着“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的学生立场逐渐明晰,班级管理与建设逐渐趋向民主,思维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从问题引发的思考与创生不断涌现。陈亚兰老师发现了班级学生对于午间自由生活的需要而开发了“午间项目课程”;林燕群老师尝试了“小公民孝老在行动”的主题活动,推动社校联动基地化;钱红霞老师推进了班级建设与语文教学的综合融通……思考、批判、尝试、创生,老师们都在用实践诠释着“生命自觉”。
   创生教育真义。对老师们来说,“创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拥有阳光、灵动、文雅的童年生活和幸福的班级生活。而正是在教师的创生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转化为一个个教育事件,学校生活转化为真实的教育过程,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中,得以发生。
   力行诗意教育,成就生命芬芳。龙虎塘实验小学呈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班集体,且已主动开展国际对话。这,使考察团成员对中国教育的明天充满自信,对中国学生的班级新生活充满期待!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