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专业发展十年感悟
走上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十年间,我在很多地方都做过班主任(或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但最近两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其实就是如何真实地生活。静静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有很多感悟想与大家分享。
一、从功利到随性
2004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了《教育在线:撑起一线教师的心灵天空》这篇文章,我立刻被深深吸引,因为那里有一批勤奋写作的人,有一帮编辑在征集文章,《新教育文库》每年还收集文章。我毫不犹豫地注册,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开始了我的网络教育写作。不会电脑,立马去学;没有电脑,买个二手的凑合用;没有网,就蹭。一直以来,我对发表文章都不大积极,但在2005、2006年的时候却心思逆转,写了就想着发表。读书也是,看到名师看什么,我就看什么,完全不理会自己的基础,导致有些东西现在都难以消化。好在我还有些悟性,总能从每本书中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平时在网上,也是尽量去接近名师、编辑,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些指点与帮助……
今天想来,我走上专业发展之路的初衷也算是疯狂的,就是想做好自己,离开农村,去东南沿海教书。为此,我按照东南沿海招聘教师的条件一条条地去准备,对自己的实践、反思、阅读、写作等都有一定量的要求,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基本上每天都超负荷运作。虽然我仅用了一年多就初步具备了那些条件,但却付出了损害了身体的代价。2006年,我去梦想之地面试,因为我要求学校的条件比较苛刻,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如今,我依然在农村,也依然坚持教育写作、阅读、实践与反思,不说安守农村,至少不再刻意想着离开了。因为现在的我,发展自己只是因为喜欢,追求我向往的生活而已,我逐渐懂得倾听内心的呼唤,尊重身体发出的信号,不再为一篇文章的发表而委曲求全,不再看自己不喜欢的所谓教育经典,不再什么都去实践,不再方方面面地要求自己,算得上随性所至。因为我现在明白,做真教育,需要的是你的实干,做好自己才最重要。
二、从感性到理性
很多的时候,脑袋很想看书,但是身体却想睡觉。在发展自己的时候,我是经常用意志战胜了身体的疲倦,于是就有了大家经常说的“累,并快乐着!”其实,今天的我是绝对不会逼着自己这样做的。
想看书,只是脑袋中某个固执的念头而已,而身体则是伟大的存在的根基,爱自己要认识到念头的虚妄和身体的真实。如果脑袋很兴奋,身体却不舒服,日子久了,人一定会出情况。爱自己,就听身体的召唤吧,渴了喝,累了睡。这才是王道。
刚走上专业发展之路时,我谨记朱永新教授送给江苏教师张向阳的六个字“读书、写作、上网”。记得05年的时候,我一边给儿子写成长记录,一边给班上的一个学生写成长记录,同时也还坚持写教育随笔。这些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就的,很多时候,都是零点后睡觉。那时,人在亢奋状态下,还洋洋得意,“有文字可以写,真的很幸福。”现在想来,多么的可悲。我后来的颈椎痛、肩周炎等都是那时落下的。好在我及时的回头,长此下去,我不知道今天的我是什么状况。
现在我很不喜欢“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等这些看似昂扬着正能量的东西,等到这些真正给身体留下病灶的时候,为时就晚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为一句话而改变,我算是执着的,也算是狂热的新教育试验的追随者。正是这种疯狂,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也让我真正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蜕变。
刚参加新教育试验的时候,我全身心的投入,有种虔诚的感觉。去参加年会,就有朝圣的感觉。在与名家大师的零距离的接触中,我慢慢感觉到了,真正的大师都是有个性的人,都是真实的自己。朱永新老师的睿智与洒脱、李镇西老师的率真与爱心、卢志文的风趣与幽默等等,都让我觉得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最好。于是我摒弃了浮躁,开始慢慢的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人,我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我能教学生什么,我能把班级带成怎样,然后确定自己的基本的带班理念与班级文化,冷静地分析,客观地求证,采取人性化的策略,我发现无论多么复杂的班级问题都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这六个字,我一直做了十年,并将一直坚持下去。
三.从数量到质量
最初开始写作,三年就写了近百万原创文字。在外人看来,我很有毅力。我自己也很为自己得意,四处宣讲。直到2007年3月,我受朱永新教授邀请,去苏州参加“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讨会,才有了一个警醒。“你写了那么多文字,有哪一篇是你的代表作?有哪篇代表你的教育思想?你是在制造文字垃圾吗?……”干国祥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毛骨悚然。一百万的原创文字,有多少价值,我是在制造文字垃圾吗?那以后,我不敢提笔,只简单的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且,后三年近一百万的班主任日记,都埋在我的电脑里,几乎没有见过天光。我不敢像以前一样,把自己的文字拿到论坛上,发到博客中。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记住了导师张万祥老师的话,“沉静,沉静,再沉静!”。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伏地前行,才有高飞的可能。那段时间,我多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思考,更多了一份追求。
利用给市里班主任做培训的机会,我整理了自己的文字,梳理自己的实践,提炼出了几个讲稿,并在全市巡回讲座达三十场之多。在培训他人的同时,我才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意义何在。我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哪些有待改进,在教学相长中,我更明白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
听我讲课的人,从全市的班主任到甘肃,到河南,到山东,最后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我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人家把你当专家,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是我必须要让人家能从我这里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我将这些认可我的老师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班主任民间团队“草根班主任研究会”。平时要引导他们走专业发展之路,同时也要给他们一些所谓的指点,因为有好多人关注着,于是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将自己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历仔细的总结,认真地提炼,总希望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他们,写出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与感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我写了一系列班主任类的文字,如《班主任不需要“兵法”》、《班主任如何保护学生隐私》、《亲们,我们来个仪式吧》、《反思,班主任迈向卓越的第一步》、《我为什么倡导班主任专业写作》、《做班主任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文化”、“法治”、“服务”——我的治班三法宝》、《别牵着学生的手》、《做一个有爱好的班主任》等,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教育时报》、《福建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对一线的班主任有一些借鉴意义,也因此也赢得了很多的朋友,而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渐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
阅读也是这样的,刚开始看很多的书,不停的买书看书,但真正给自己留下印象的,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还真不多。阅读了三百多本书后,我知道根据自己目前的状况来选择阅读的书目,并开始倾心于一些教育大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看些自己喜爱的并非教育类的人文社科书籍。专著于大师的作品,让我更加具有专业精神与职业情怀。跳出教育看教育,视野更开阔了,心情更舒畅了,收获更大了。
四.从工作到养生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历,2012年7月,我提出了“做班主任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这个观点,后来发表在《教育时报》,接下来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宣讲。其实,一直到去年下半年,我才真正理解并开始了科学养生。
首先,一改近三十年熬夜的恶习,我做到了早睡早起。每天晚十点半睡觉,早上六点起床。其次,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上午“阳光体育”,我带着孩子们“跑操”,慢跑一千米;饭后,我在校园散步,与孩子们聊天;晚上八点至九点间,我在运动场上“疾走”,每分钟130步以上;最后,注意合理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多年,现在更加科学。我总结了下,早餐吃给自己,尽量营养点;中餐吃给单位,吃饱点;晚餐吃给医院,易消化一点,绝对不宵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将吃水果、喝水、锻炼、排便、睡觉等时间段基本都科学安排,做到尊重科学顺应身体需求,有规律地生活。
当然这是低层次的养生,而真正养心养神,必须要对学生爱与尊重,忍耐与宽容,这些是人性的修炼。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心态平和与宁静,真的很难做到。最高层次的是养气,养浩然正气,培养教师职业幸福感,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听了很多关于“教师幸福感”的讲座,总觉得有种“伪幸福”的感觉,“装幸福”的感觉,很少有发自内心的。
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很多场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成长得益于“读书、写作、上网”。目前,我依然在坚持,但是却有了本质上的改变。
我现在事务繁杂,因此只能挤时间看书。我一般是在旅途比如飞机、高铁上才有比较集中的时间读书,再就是每天睡觉前约半小时。《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师的幸福感》、《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朗读手册》、《孩子们,你们好》、《教学机智》等都是在这样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不再像以前一样,几天一本;也不再像以前熬夜了。读书完全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不是任务,不是跟风。书目有了自己的选择,时间有了自己的安排,方式有了自己的喜好,一切都是随性所致。
记得05年,我在日记中写道,有文字可写的日子是幸福的。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幸福”误导了多少人。以伤害身体为前提的写作,就算文章发表了,书籍出版了,真幸福了吗?这些不知道诱发了多少病症,只有多年后才可以显现,今天想来觉得好悲哀。现在我依然坚持写作,不同的是,我从来不晚上写了,都是白天在办公室里写作。有时,同事们在嬉笑间,我的一篇文章就完成了。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真正的宁静是来自内心的。写作早已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脉,不再刻意追求文辞的优美,不迎合取悦他人,完全是自己生活的记录与心境的写照。
作为一个农村教师,能走出去在全国各地讲座,网络成就了我。今年,我网上游走的经历以及感悟,作为头版头条在《教育时报》“名师有约”栏目发表。在感激网络的同时,我也深深反思,网络的确也浪费了我很多的时间,也给我带来了肩周炎、颈椎痛等疾病的前兆。那几年最严重的时候出现胳膊抬不起来,脖子好像断了一样的感觉,还有眼睛严重充血等等,我一再提醒自己控制上网时间,但好几年了都没有做到。现在,我基本做到了,白天上网,晚上除了有活动,一般不上。有效远离网络,办事更有效率了,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五.从个体到团队
感恩网络,感恩共同体,我怀着报恩的心理,创立了QQ群“班主任行者论坛”,从最先的十几人,一直发展到现在八百多人的“草根班主任研究会”。成员都是我的朋友、同事、学生、同学、博友,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听了我的讲座后有发展欲望的一线班主任。
结合个人实践,我倡导“健康生活,愉快工作”,而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要走专业发展的道路。没有专业,健康、愉快只是一种奢望。我们在QQ群内“相约星期二”,举行“专家讲座”、“名班展示”、“答疑解惑”、“案例研讨”等各种形式的研修;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群友写作,为媒体集中投稿;我们在群内就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交流与探究……在网下,我倡导一线班主任每周坚持写一篇千字文,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每月读一本教育经典,最好做一点记录写一点感悟;有空多参加群内组织的活动,或者抽空下载群共享中的资料学习;还有群内专家在外讲学的时候,我们会约当地的群友小聚……所有这些都是希望能帮助群友们解决思想负担、轻松上阵、幸福工作。
从一个小小的QQ群,到一个比较规范的团队,我一直都是忙前忙后的人。每当看到群内的讲座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一线班主任从中受益时,我觉得自己的精力没有白费;每当听到群友报喜说文章发表了,在什么活动中评比得奖了,我比他们还要开心;每当看到群友写出或说出他们的转变与成长,我都替他们感到高兴,我就觉得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所有的一线班主任都能跳出繁重的工作,超越自我,真正地享受教育。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薄,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自己成长的同时,邀上一帮人与我一起行走。我也有惰性,我也有失意,我也有疑虑,但是有大家在,我便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而更多的群友,则感受到了我们团队源源不竭的动力,幸福前行。
无论网上网下,走到哪里,都有我们研究会的群友,第一次有“朋友遍天下”的感觉,真好!我也希望让每一个群友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不再孤单。我们互相扶持,相携前行,希望每一个班主任都能“健康生活,愉快工作”。
在与群友们交往的过程中,我希望他们不要功利,不要指望着去发表几篇文章,不要急躁,等等,但是,殊不知,这些都是他们必须亲自体验后,才会有深刻感悟的。于是我对他们多了一些理解与宽容,不再拔苗助长,慢慢等待,并陪同他们一起成长。
在自我发展整整十年后,我终于明白——
在专业发展的路上,我们不懈地奋斗,写作、阅读、实践、反思……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该如何健康地活着?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健康地生活。
健康生活,谁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2014年,我将博客标题更新成“超越自我,健康生活”。希望能以此记录我的转变,也期望在日后的岁月中,我能继续坚持——超越自我,健康生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