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一个基层老师的心声:好老师不能少

一个基层老师的心声:好老师不能少

【概要描述】

一个基层老师的心声:好老师不能少

【概要描述】

详情

以前,村里人把老师称为“先生”。这是个了不起的称谓,它成了受尊敬、受爱戴的代名词。那时候,过年写对子、红白喜事写礼簿、新生娃起名字等都得请“先生”出马。这个称谓是对乡村教师的肯定和尊重。有人说:他们是乡村文明的星星之火,也是乡村教育的根基。而今,这份“尊重”似乎逊色了很多。

记得小时候,那些乡村教师个个是多面手──弹琴、绘画、唱歌、跳舞,而今的小学里,教语文的大多数不会教数学,教数学的大多数不会跳舞,会跳舞的大多数就不熟悉文化课。悲哉!查一查他们的学历,个个是“专加本”,而曾经的那些村里“代课教师”,最多只是中师。乡村学校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缺少好老师。

不可否认,我国农村教育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乡村地区学校硬件建设,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可以简陋一点、破败一点,仪器、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可以不达标,但绝对不能缺少留得住孩子的好老师,有好老师必定就有好学校。

如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最大的问题仍旧是生存境遇问题。第一,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很多教学点一个老师往往承担几门功课的教学任务;第二,工资待遇不高,福利差。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津贴部分都未能落实,更不用说其他福利待遇;第三,心理压力大,个人生活令人担忧。例如,在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的有些特岗教师很难在当地找到“另一半”,很多人已是大龄青年,因为条件艰苦、待遇低等问题很难建立家庭;第四,职业认同感偏低,离职意向较高。近日,甘肃会宁县很多乡村教师放弃教师职业选择考取警察就是最好的例证;第五,学习机会少,教学文化呈现“惰性”。笔者周围的乡村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缺乏热情,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第六,乡土文化流失严重。很多乡村教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对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流失痛心不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笔者认为,解决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安心在乡村教书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

当然,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光要靠政府、学校的努力,还需要乡村教师自己的努力。乡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许多人有机会就离开,这是一个客观现象。许多乡村教师经常埋怨自己的环境不好,条件不够,其实,有些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朱永新教授说:“所有的环境都能够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我们乡村教师自己就是环境,就是条件。完善自己,勇于挑战困难,就是在改善环境,就是在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师自我意志的强弱是决定自身成长的关键因素。当乡村教师自己的脚步不停歇,我深信乡村教育就一定能够走的足够远,就一定能欣赏到城里老师看不到的美丽风光。

(作者系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特岗教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