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家长不做“虎妈狼爸”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
《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意见》要求,广大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意见》提出,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
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此外,《意见》还提出,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意见》指出,要积极争取政府统筹安排相关经费,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开展督导工作。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生。
(王 峰)
好消息
全国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家长有了自己的报纸
为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到实处,服务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专业性,更接地气,2016年《德育报》社将编辑出版:
以幼儿家长为读者对象的《德育报·幼儿家长宝典》(邮发代号:21-89,半年定价36元)
以小学生家长为读者对象的《德育报·小学生家长宝典》(邮发代号:21-90,半年定价36元)
以初中生家长为读者对象的《德育报·初中生家长宝典》(邮发代号:21-91,半年定价36元)
以高中生家长为读者对象的《德育报·高中生家长宝典》(邮发代号:21-92,半年定价36元)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均为四开八版彩色周报,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同时,《德育报》社决定,在全国各地邀请100所幼儿园、100所小学、100所初中、100所高中作为各版的理事长单位。希望依托大家的力量,一起把《德育报·家长宝典》办好。
有意成为理事长单位的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高中请发电子邮件至:dybjjxx@163.com,获取《德育报社关于合作办好家庭教育宝典的备忘录》,了解具体合作办法。
《德育报》社家庭教育办公室联系电话:
0351—2190336 2190338
特写
北京市太平路中学
鲜花献给普通校工
(戴小鑫)
新鲜事
山东省淄博市闻韶小学
家长过一天教师生活
(张 兵 刘建军)
校园短波
上海市华育中学
学生上台当“名家”
(倪悦潇)
浙江省嵊州市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
青春笑脸 定格幸福瞬间
(张 凌)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国学周” 传承经典国粹
(汪慧明)
区域亮点
德育也能“就地取材”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开发“家乡课程”纪实
(陈 楠)
图片新闻
“校园吉尼斯大赛”如火如荼
刘晓伟 /摄影报道
第二版 责任编辑:文泽圃
李镇西:让每个班都是唯一的
摘编自李镇西的教育专著《教育为谁》
校园文化建设
宿舍: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应遗忘的“角落”
■ 江苏省 李玲玲 高 鹏
校园文化更体现在人与人的氛围上
■ 四川省 马德均
教师手记
在“教育的五大冲突”下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灵
■ 湖北省 刘堂刚
堪为人师
带上童心进教室
■ 安徽省 陈复斌
环球教育
英国重典惩治学生迟到:轻则罚款,重则家长入狱
(新 华)
不吐不快
教育减负真的让贫民子弟受损吗?
■ 河南唐 马长军
中国校长好声音
班规班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 河南省 王新平
第三版 责任编辑:田晋文
寻计问诊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班级教育当中,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许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却始终难以和谐互助形成合力。那么,班主任究竟应该如何与科任教师相处呢?
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理顺五对关系 促进班科和谐
■ 江苏省 康海群
班主任要学会点赞科任老师
■ 四川省 袁 成
做第二间房子的老师
■ 湖北省 龚春芹
专家·支招
巧夸搭班的同事
■ 新疆昌 丁万兵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100问(75)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 要经历哪五个阶段?(上)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方
班主任之星
我愿做一棵静静生长的大树
■ 河南省 霍松梅
校长点评
静心守望花开
■ 河南省 侯苏丽
同事赞语
播撒阳光的使者
■ 河南省 杨红梅
家长印象
孩子因老师而幸福
■ 学生家长 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