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让“旧”孩子在新班级中拥有新气象
- 作者:
【概要描述】
让“旧”孩子在新班级中拥有新气象
侯方清
接手新班级,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到“知彼”,即迅速摸清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为此,我们常常会找原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情况。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前任”口中那些无可挑剔的好孩子并非至“善”至“美”,而他们眼中“无可救药”的孩子也并非一无是处。
教师评判学生,有时会因为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对一些学生赞不绝口,也会因为厌恶某些行为而对一些学生存有这样或那样的成见或偏见。
教师是成年人,成年人世界里的优秀早已被条条框框所规定。对于一些教师,“成绩好、有能力、还听话”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标准。可这些“好学生”真的就完美无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学生具有两面性,即他们在家里面对父母、亲人与在学校里面对老师和同学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于是,我见到过“好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会恭敬地问候“老师好”,而回到家中却对父母冷言厉色,甚至出言不逊;我见到过在学校里一听要打扫卫生就会第一个冲去拿起扫帚的“好学生”,在家中傲慢得像 “公主”“少爷”,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这样的“好学生”更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他们的学习成绩好或许是真的,但某些行为上的好却是装出来的、演出来的。所以,了解班级情况时,不要被外界那些“他是个好孩子”的声音干扰了自己的判断,而要极力帮助这些孩子改掉身上的“瑕疵”,让他们变得真正优秀。
而那些他人眼中的“坏孩子”,或许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或许他的调皮行为不合规矩,会让老师暴跳如雷。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让人因对他的印象欠佳而忽视了其所有的优点,因为他某一点的不好,进而否定他的全部。
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作为教师,不应以成人复杂的眼光和个人的喜好,去评判孩子行为的对与错,要给这些所谓的“坏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
有一部叫做《树上有个好地方》的电影,说的就是在以成绩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环境中,农村小学生巴王超过在老师与家长的眼中是淘气捣蛋、爱出洋相的“差学生”,是那种不学无术的“渣滓”,却因前来支教的粉提老师的出现,成为了负责课外图书的“管理员”,这逐渐使他有了一种在成人面前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从而影响了他的成长轨迹。
接手新班级的教师,本来在处理“问题孩子”的事情上就要多费心思,与其头疼怎样管理他,莫不如多给这些“坏孩子”展示的机会,将他们重视起来,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与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悄悄改变。如此,你会发现,课堂上,你对他的深情朗读施以热烈的掌声,下节课上,他游离的目光会变得熠熠生辉;劳动时,被“好孩子”嗤之以鼻的垃圾箱,不用你吆喝,他第一个冲上去处理;操场上,他不再一个人偷偷躲在墙角数蚂蚁,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在篮球架下挥洒汗水……
而那些因某种原因在前任老师面前表现得并不好的孩子,到了新班主任面前,也会希望能树立新的形象,会在你信任的目光中敞开尘封已久的心门。新班主任于这类孩子而言,不再是另外一把锁,而应该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打开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善良的向往。
不要被别人口中的形象影响了你的评价。多方面了解,多角度分析,认真倾听,细致观察,给予学生平等对待,才应该是新班主任最应该做的事情。也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好”孩子锦上添花,让那些“坏”孩子焕然一新,让“旧”孩子在新班级中拥有新气象。
(作者单位为吉林省靖宇县龙泉学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