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
目录
往期
分享
往期回顾

资讯详情

“双减”背景下,教师最应该做什么

  • 作者:

【概要描述】

“双减”背景下,教师最应该做什么

【概要描述】

  • 分类:电子报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6-16 09:28
  • 访问量:
详情

“双减”背景下,教师最应该做什么

 

落实“双减”政策不等于放松教学质量,而是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最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教师要做好自己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双减”并不是减学,更不是弱化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抱有躺平和佛系的心态放弃成长,而是要坚决杜绝消极和惰性的心理,始终如一地热爱教育事业,有理想、有目标、有规划、有行动。

其次,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双减”背景下,教师更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落实“双减”精神,优化课堂教学,在减负、增效、提质上下功夫。备课时,要备学生、备教材、备自己;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好的问题;要注重课堂的容量、技能、思想。要精讲、精练,既要长文短教,更要短文深教,确保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质疑能力、提升技能的平台和乐园。

第三,教师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公平的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尽情地奔向理想,是家庭、学校、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实现新时代宏伟目标的神圣使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学习有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破解这个困境,教师就必须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可以通过合作互助提升机制的建立,对学困生在课堂教学及作业的关注度提升等策略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培优辅差工作,确保每个孩子不输给未来,不输给世界。

第四,教师要做好针对学情及学生素养提升的作业优化设计,在减负、增效、提质上下功夫。

“双减”背景下,减负不仅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这就需要在作业优化设计上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找学生的薄弱项,减少照搬照抄,整合或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落实好基础+提升+实践的优化作业设计体系工程,切实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适应社会发展必需的综合素养和技能。

第五,教师要做好整合作业形式。

“双减”背景下,给学生减负最有效的方式是从作业的“量”“质”以及呈现形式上抓起,要通过整合或删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无效的训练彻底摒弃。“双减”需要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作业量、学习任务降下来,也不是简单地去看学生的负担重不重,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判断方式也不同,而且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提倡的是,在兴趣、内驱力的引领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精神品质,这才是教育应该留给学生的。

总之,“双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意味着,过去对教师职责、素养的描述现在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师的角色也从原来单一的教书匠走向全面育人,需要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能。

(甘肃省榆中县崇文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  高国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中国·太原长风西大街1号(丽华苑)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