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文字记录班级特色 笔尖流淌童年回忆
- 分类:班主任之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1-29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作者简历:耿志宇,中央教科所“课改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骨干成员,获部级优课、省级赛课一等奖并执教示范课,多次应邀在重庆、安徽等地做班主任讲座,并获得好评。近百篇文章在《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报刊发表或获奖,《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人物,多次被重庆卫视、《重庆晚报》《少年先锋报》等媒体报道。
文字记录班级特色 笔尖流淌童年回忆
【概要描述】作者简历:耿志宇,中央教科所“课改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名班主任工作室骨干成员,获部级优课、省级赛课一等奖并执教示范课,多次应邀在重庆、安徽等地做班主任讲座,并获得好评。近百篇文章在《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报刊发表或获奖,《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人物,多次被重庆卫视、《重庆晚报》《少年先锋报》等媒体报道。
- 分类:班主任之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1-29
- 访问量:0
文字记录班级特色 笔尖流淌童年回忆
■ 耿志宇
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朱永新老师说,“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暮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和学生创造了一间间辽阔的教室,这里有快乐,有故事,有收获,有成长……
写出自由,写出快乐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而今天的小学生作文为很多人所诟病,往往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就是听不到一句“孩子话”。
如何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还他们一片自由表达的天空?我思考了许久,决定把班级故事作为自由表达的主要载体。因为班级故事没有范本可依,如果胡编乱造就会被发现,所以学生会特别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思考。学生写的班级故事没有固定的结构,没有过多的修饰,不时跳跃着的灵动的精彩描写。
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话,做清洁时的一段插曲,校长的一次听课,班级的一次活动……课堂内外的一点一滴都变成了有声有色的文章。《班级剧场之大惊失色版》《坏事接着好事来》《一句话惹的祸》《两面性》等,亲切自然,生动活泼。或许孩子们不会成为作家,但是他们一定知道,作文应该说自己的话。
一次实践活动中,有孩子这样写到:
“最让人心惊肉跳的项目来啦!那就是跳安全气垫。叔叔先给我们讲了起跳方法,并亲自做了示范。只见他张开双臂,身体舒展,一跃而下,简直帅呆了!几个同学昂首挺胸地走上了二楼的窗台,蓄势待发。下面的同学就开始搞笑了,有的用纸巾假装擦眼泪,做着依依不舍的表情,有的大声呼喊:“再见了,亲人!”还有的居然说:“别想不开呀……”真到了跳的时候,大家的心情就不一样了。首先起跳的是××,他居高临下,双眼望着楼下的气垫,两腿直发抖,眉头紧锁,面部肌肉抽搐,手臂不停地摇摆,就是不敢往下跳。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儿童的视野,儿童的语言,真实传神,趣味盎然。
学生分享班级故事时的欢笑,作文获奖或发表时的欢呼,接受记者采访上报纸、上电视时的欢腾……这一幕幕都成为我教育生涯中骄傲的记忆。我想:或许,学生们多半不会成为作家,但他们应该已经清楚地知道,作文应该说自己的话。
与此同时,在文字的国度里,学生自由观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我是他们最忠实的倾听者。他们述说委屈,我给予安慰;他们表达烦恼,我帮助解决。走进一篇篇班级故事,走近一颗颗纯净剔透的童心,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班级故事中,还经常会有多个学生写到同一件事情,对于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产生不同的看法。
如,体育委员因中期改选落选而掉泪,老师和同学们心里也不好受。后来,他本人和同学们都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原因,《流泪的改选》《纠结版改选》《几家欢乐几家愁》等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小组里的分享交流,则让他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辨析。
由此可见,学生表达的自由带来的是心灵成长的自由。相对分数而言,培养一个自由快乐的人、不随波逐流的人,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更加重要。
写出故事,写出思考
李镇西老师说过,没有故事的教室,便如同没有色彩的花朵,没有树叶的森林。进入小学中高年级,随着心智的发育,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好奇多问,表达欲强,渴望成功的体验,词汇量、写作技法和语言需求也突飞猛进。
我从指导孩子们写班级故事入手,一方面顺应了他们的表达需求,同时又让他们记录了烂漫的童年生活。写着写着,我发现他们写班级故事的作用不止于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对于自己的对错是非,往往看不清,意识不到。在写班级故事时,每个学生都随时可能成为故事里的主角,把他们放到故事中,则能引导他们明辨是非,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最终达成自我成长。
《现实版徐庶》节选:
“课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魏老师望着幻灯片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位同学没有反应,课堂僵住了。同桌立刻用动作提醒他,他脸上满是惊恐,片刻后才像一部年久的电梯似的缓缓站起来,自觉地拿起笔记本向教室后面走去。路上,他冲后排的我们尴尬一笑。站在教室后面果然有效,他认真听讲,回答对问题就回座位了。事后,我才听说,老师讲课时,他一直在想下课后要玩什么。我晕!”
生动的描写加以老师“隐姓埋名”、入情入境的全班范读,这个孩子脸红了。就这样,通过写班级故事、读班级故事,孩子们更加明白哪些事情是对的,是该做的;哪些事是错的,是需要改正的。
在学生写的班级故事里,我有时也会成为主角,看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失。那些“高光时刻”给我教育启发:原来,一道目光能给孩童甚至家长带去喜悦;一个拥抱能给孩童甚至家长带去温暖;一句鼓励能给孩童甚至家长带去动力……比起这些正向的影响,我更看重学生的原生态记录,可以提醒我及时调整工作方法。
“只见耿老师涨红了脸,眼睛似乎要冒出火来,紧接着,一串连珠炮喷射而出……不大一会儿功夫,××同学就‘低头认罪’了……”
真实的描述引发我的反思:学生犯了什么大错值得我如此大动肝火?学生的错误严重到必须当众批评的地步?除了严加批评,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些年,孩子们记录的那些小事时时刻刻提醒我遇事要冷静,教育学生要更富耐心,更有策略。改变策略,耐着性子,和学生口中的“打不死的小强”谈心;让他摸一摸、折一折A4纸,想一想普通的纸张怎么就立起来了。后来,我们的谈话和做人要能屈能伸的道理被小强(化名)写成作文还发表在《作文大本营》上。比这更重要的是,小强懂得了宽容,收获了友谊,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而我的育人智慧也升级了。
因为是大班制的班级管理,老师和学生谈心、沟通交流的时间特别少,我就让学生在班级故事中写写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小靖写自己被同学争夺班级服务岗位的不解;小凇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小洋诉说了自己的心声——《我也想上巴学园》;小霖用剧本的形式还原了老师不在教室时的情形;还有孩子倾吐了父母不和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孩子们的性格、生活环境也是千差万别。他们笔下的班级故事给我留了一方不断反思的园地,让我更多地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看到他们明澈的内心世界,让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方法。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班级。这个班的学生普遍不爱也不敢发言怎么办?这个班的学生特别爱表达,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又该怎么办?
每一个班级的班情不一样,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策略不一样。在和每个班每位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都会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
我把和他们相处时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点点滴滴写成案例,《玩转班级小剧场》《在孩童的世界找寻自己》《如歌如诗如画的毕业季》等多篇文章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等报刊发表。
写出协同,写出收获
一间间教室里,一个个日子在不停地流逝,当一千个日子或两千个日子过去之后,生命便丰盈起来。这里的“生命”,不止是生理,更是精神。于精神成长而言,和学生、和教师、和家长都有关。
学生写班级故事,我和同学们通常是第一读者,但读者不应该只有我们,还应该有家长。多年来,班级故事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座真诚沟通的长桥。
看到孩子们记录的班队活动,看到孩子们笔下老师对于良好班风学风的树立、对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对于班级事件的艺术处理、对于每个学生的付出,家长更加了解老师的工作,沟通交流更加真诚走心。家长们对老师的评价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很认真很负责”,而是“很巧妙很艺术”。
继而,我让家长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在学生写的班级故事后写几句感受;邀请家长收集整理每月的班级故事,期末统一修改、设计版面,最终印刷成册。通过这些工作,家长们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从而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随着班级故事印制成册,家长们读一读,更多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群体中的每个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家长之间也会相互取经,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家教方法。小希妈妈惊讶于女儿青春期的变化,看到班级故事中同龄孩子的心理,了然了;看到老师们精心的指导,欣慰了。家校携手,双管齐下,达到最大化、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而这些,都源自孩子们笔下那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班级故事。
2013级3班的一位家长在百忙之中为班级故事集作序。一首《习作连家校》,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习作连家校
学校是开往明天的巨轮,
一头承载着家庭的期盼,
一头系着民族的未来,
中间连接的是执着理性的教育家的理想。
班级是巨轮上的甲板,
一头承载着童年的欢乐,
一头装着老师的希望,
中间连接的是教学相长的穿透大海的梦想。
教师是巨轮上的舵手,
一头连着事业的追求,
一头系着工作的琐碎,
中间连接的是朴实无华的人生价值的冥想。
习作集是巨轮上的云帆,
一头连着家校的努力,
一头系着未来的回望,
中间连接的是点点滴滴的共同走过的岁月。
学生小海的妈妈在阅读班级故事册后,欣然写道:
“真没想到,一朵朵散发着墨香的‘蒲公英’,在六一儿童节这天飘到了我们家。一家三口都争抢着阅读,捧在手中,欣赏、欣喜、欣慰……真是爱不释手,不逊于品大餐的滋味、赏名著的兴致!这本书有巧妙的布局、精美的设计、丰富的内容……我用了半天的时间,读了一大半的内容,说实话,真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因为我急于去读孩子们,去读懂孩子们……读着读着,我也仿佛成了五(3)班的一朵小花!”
看到这样的评价,我想任何一位班主任的心头都会满溢浓浓的成就感。
遥想当年,2013级3班坚持了3年的班级故事,结集成近60万字的3本小书和一本毕业纪念册:《蒲公英的天空》《蒲公英的舞台》《蒲公英的旅程》《蒲公英的约定》,重庆卫视为我们专门拍的一部专题片,和孩子们的文字一样,成为纯真的童年回忆。文字留住了欢乐,打造了一个永不消逝的童年。我想,这些文字单从语文、文学的角度来说,不能说是好的,但一定藏着童真的美。相较于孩子们,家长们更加明白文字的价值。
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一篇篇生动的作文,一个个难忘的活动,一段段欢乐的时光,汇聚成一届届学生的独家记忆。《苹果树下的梦》《四班的那些事儿》《三班的阳光森林》等,累计近三百篇学生作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家长也从班级故事的阅读者,变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合作者,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2020级7班学生小江同学的妈妈在孩子毕业后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
“多年以后,‘诗和远方’或可蜕变成苟且,‘岁月静好’成为四处奔波,青春也变成迟暮,或许在疲惫之后的某个偶然间,‘记忆卡’被重启,那一定会是泪流满面的感动!感谢有您!愿您一直清澈、澄净、敞亮!”
班级故事,就是这样让我随时和学生、家长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这些文字让我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为我谱写了一曲曲教育之歌:“班级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每带过一个班级,我都会问自己:在这间教室里,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有什么进步?我还会问自己:我有什么进步呢?我的教育智慧是否更加丰富?我的教育技能是否更加娴熟?我的教育情感是否更加充沛?我的教育思考是否更加深刻?我的教育良心是否更加纯净?我的教育视野是否更加开阔?……
在共同的生活中,在共同的书写中,我和学生、和家长一起成长,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幸福,这才是特色班级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
校长点评
写作育人,写作赋能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秉承“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育宗旨,以“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坚持科研兴校,突出双语特色,成为重庆市名校。
耿志宇老师扎根这所学校十多年,热爱阅读,坚持写作,班主任工作笔记累计几十万字。她引领学生和家长一起成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是乐学善学的语文老师,是有情有趣的班主任。
作为我校优秀班主任,耿老师用智慧教书,用情感育人,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江北区雷锋式班集体”。从耿老师的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她的文章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将日常的写作当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契机,当作教会学生思考的平台,当作家校真诚沟通的渠道,真正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打造出自己的班级特色。
教育,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在学生写作中,老师也了解到学生心中的自己,不断反思提升,把最平常的事做成了不平凡的事。耿老师的这种教育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副校长 吴晓容)
学生心声
为我种下爱的种子
鲁迅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而我相信,爱是会传递的,沐浴着教育之爱的学生内心一定埋藏着爱的种子。为我种下爱的种子的就是耿志宇老师。
耿老师非常懂得如何表达爱。在授课中,她总是情感饱满,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就这样感染着我们;在成长中,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负责与喜爱就这样无声浸润着我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耿老师传授的不仅是学识的道,解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惑,更是我们热爱生活、悦纳自我的引路人。好的教育不会随着升学戛然而止,毕业后我与耿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她依然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当我和父母为高考志愿填报纠结时,老师为我们拨开云雾,让我坚定了内心的想法;当我去山区支教时,我亦反刍在校时老师教导我的一点一滴,并时常同老师交流支教过程中的感悟……
这样的爱藏在上学时朝夕相处间,并在我们走出校园的未来不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谁能否认接受耿老师爱的教育是一件幸事呢?(2015届4班学生 文翊臻)
家长印象
麦田里的守望者
暖阳洒下金黄,风吹麦浪的田梗边,耿老师守望着她的孩子们。春天,种桃种李种愿景,秋天便收获希望。耿老师说:教育应该是自由呼吸的,得给孩子们滋养的沃土,让孩子们吸纳生长梦想的能量,才能助力他们向上飞翔。
从四年级开始,耿老师接手了“小七班”,孩子每天回家会安安静静地写点小故事,不排斥,还很开心。有时候,他还会兴奋地讲校园里桂花树的故事,讲黑板的小秘密,讲李白仗剑江湖行,讲杜甫的偶像贺知章,讲战国辩论王者庄子,讲操场上的树洞和小唐的大头鞋……
孩子在无声无息中改变,学会观察,热爱生活,还常说他是“小七班”幸福的“小种子”,耿老师是最公平的农夫。没有训斥和处罚,只有关爱和理解。给予孩子真正的自由,人格才能得以健全和完善,耿老师的教育智慧也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理解。
真正的教育,是真情的呵护和勤劳的耕耘,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能够正能量地影响人生,这是耿老师初心的坚守。转眼已到毕业季,孩子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大本“班级故事”,翻阅了几段,不禁泪目,感恩耿老师为孩子们留下青葱岁月的“独立宣言”,它成了孩子的珍爱。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耿老师为孩子们守护梦想,尊重生命的成长,一腔热爱接纳孩子们的人生修炼,漫漫年华,耿老师在默默守望,静静等待她的“小种子”绚烂绽放。(2021届7班 江明烨家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