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907期

第201907期

【概要描述】

第201907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907期   2019年3月10日   


第一版



“5+12”竞合式班组管理模式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一实验小学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一实验小学   董松山
做为一个工作了近三十年的教育人,总想实现师生教育幸福的愿景,不断总结积淀,特别是经过2008年到2018年前后10年的班级管理、德育管理,主持了5届学校的“班级管理发展论坛”之后,让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2018年3月第六届“班级管理发展论坛”我毅然决定将论坛主题确定为:“班级管理与师生主动成长”,并将“5+10”竞合式班组管理完善提升为“5+12”竞合式班组管理,表彰增加了“五星伙伴”“五星家庭”,加强了学生“成对教育”和家庭“亲子教育”,更新完善了评价机制,有效形成并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目前,区属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借鉴并推广使用。
我校以“5+12”竞合式班组管理模式为载体,全力打造五境校园,“5+12”评比表内容17项指标共3大板块,涵盖了新时期学生教育核心素养的3大板块、18项指标。评比和表彰包括两个部分:1、常规五星,即敬、净、静、竞、精,分别为礼仪星、卫生星、纪律星、两操星、路队星,对个人和班级进行基础奖励;2、单项12星,内容包括阅读星、才艺星、作业星、科技星、健体星、意志星、管理星、互助星、感恩星、劳动星、环保星、进步星,参与学校或上级相关单项活动的学生,参与者和获奖者进行加倍计分奖励。个人、小组表彰主要依据小组全部成员每周获奖之和,对优胜组给予奖励,全部由专项学生负责人执行,班干部监督。
“5+12”竞合式班组管理模式,更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班主任管理比例由传统的1∶50变为1∶8左右。实现了学生自育、教师教育、他人教育、小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六育一体”教育平台,时时处处发挥着更大的效能。建设的关键点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班组结构建构,生长点是小组内“组间竞争、结对互助”的内生成长建构,导向点是“淡化个人、组对捆绑”的平行评价建构,长效点是“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生育正德” 持续坚持,所以宣传、学习、组建、评价、表彰都要体现趣味性、能动性。基于此我校开展创五境校园活动以“创五星班级、创五星小组、做五星伙伴、做五星少年、创五星家庭” 显性评比为载体,活动中常规5星天天评比、周周表彰,单项12星在活动结束后统一评比、表彰。完整的能动体系能及时鼓励、肯定每位孩子、每对伙伴、每个小组、每个家庭,实现全员成长。
在五境校园争创活动中观察到的4个小细节,让我们感到“5+12”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1. 教室小发现:早读前楼上巡视,发现班级的学生围在评比栏前比谁的五星多。
2. 班主任小反应:班主任老师谈及学生参加学校教学、德育、体育、艺术小型比赛时能主动积极报名了。
3. 校园小收获:2013年开始获得五星达标班级逐渐增多,2015年全部为达标班级,五星红旗中队比例也逐渐增大。
4. 班主任小体会:管理论坛上,班主任优雅地说:我没有想到,班级各项管理都是我们二年级的小家伙做的,现在我什么都不用管,而且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顽皮蛋也快成小绅士了。
“5+12”竞合式班组管理,彻底解决了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全面评价短板,完整的评价模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极大地降低了班主任老师的无效劳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位教育人成长为教育的智慧管理者。多么期待有那么一天,每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可以洒脱地说:“我什么也没有管,仍然可以让学生获得超凡的成长”。
瀍河一实小“5+12”五星班组评比表



浅谈小学生班级文化建设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李 腾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启蒙教育的小学来说,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境界的拓展、文化修养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班级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而小学班级文化主要包括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基础。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物质文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利用物的使用,如桌椅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教室清洁卫生,来培养小学生爱整洁的习惯。二是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内要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办好班级板报,教室的布置一定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还应突出科学性,教室的布置要美观、简洁。教室内桌椅的搭配,第一排桌子离黑扳的距离,灯具的配置,都要做到科学合理。突出物质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能有效约束人的不良行为,是建设优良秩序必要条件。对于启蒙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来说,要把他们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童培养成具有“四有”品质的社会人,必须使他们从小在学校里养成能受制度约束的习惯。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这个主题。《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是针对全国小学制定的,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个学校各个班级情况都有不同,所以,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总的说来,小学班级制度建设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班级制度文化的民主性、科学性,同时要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简捷适用,便于小学生记忆、理解和执行。
仅有制度是不行的,制度还需要人去维护。首先,教师要带头遵守制度,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上课、参加班级活动时就不应迟到。其次,应要求班级干部带头遵守制度,任何人违反制度都要受到惩罚,从小树立遵守制度的意识,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三、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为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从抓班风入手,以建立和谐班级为奋斗目标。从小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和睦相处,在与人交往时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词语;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谅解别人的过失。培养学生的是非感,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主是和谐的基础,要建设和谐班级,首先班主任应在班内倡导民主,要利用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参加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班上的重大决定要与同学们一道讨论决定。
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合理科学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有所追求、有所向往,为实现目标,学生可以产生持久的、积极的热情,产生不断进取的意志行动。   
2.要有一个全面规划。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校生活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由一个蒙童到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有一定思想意识、掌握了一定社会规范的少年,所以各年级应有不同的侧重,方能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班级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时代的气息,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优良的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沐浴着每一位同学,使同学们感到温馨、快乐。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办曹庄小学   李玉志

怎样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一直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让课堂“活”起来。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往往能使其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可能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不仅有助于增强记忆,还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
 三、认真倾听激趣法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四射。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 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
四、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着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潘 菲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促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既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实行分层管理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年级管理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管理实践
□ 广东省罗定市金鸡中学   陈水木

在社会中,人们总有意无意的把人分成几个类别,在学校也一样。虽然《教育法》规定我们不能把学生分三六九等,但事实上我们也无可奈何地这样做了……当下,90%的学校都会把学生分成四类:尖优生、潜能生、学困生、问题生(有些学校只是分法不同或叫法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针对这四个层次的学生要各有侧重,让他们各有所得,各得其所,健康成长。
一、关注尖优生的思想心理
在一个班一个年级中,能进入尖优生行列的学生,纪律上小问题会有一些,但大问题基本是不会有的。对这部分同学,他们的学习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它们都是想读书想上进的人。这部分人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人数有二三十人。老师要做的便是紧紧抓住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都健康了,那他们的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为此,我给这部分同学每月开一次专题会议,既有思想教育又有专题学习,使他们在思想教育和专题学习中不断更新观念,明确目标,鼓舞士气,疏导思想心理上的一些不好的念头;有时还会组织他们观看一些励志的影片或者视频,如《小孩不笨》《教育的意义》等,引导他们在看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想法和行为。
二、激发潜能生求知上进的斗志
潜能生在一个班不算太多,全级也就100多人,这部分人平时都比较用功或想用功。但由于思维能力较差、基础不扎实、定力不足等各种原因,每次的考试都差那么几分到几十分,未能成功晋级。他们心里很苦,也有自卑感,放弃又舍不得,仍想挣扎几下,跳一跳,看能不能鱼跃龙门?对这部分同学,我们就要激发他们上进的斗志和教授他们一些更高效便捷的学习方法。我们把这些学生分配给科任老师去帮带。科任老师通过谈心解惑、指导方法、鼓励进步,一步一步的把他们的斗志激发出来。同时,我们年级的领导,每两周便集中他们召开一次激励会议。每次的会议都可以让他们的斗志旺盛几天。在斗志将要衰落时,第二次第三次便接踵而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的潜能生经过两三年的不断跟踪教育,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顺顺利利的以尖优生的身份进入到市重点高中去读书。近几年,我校的潜能生考上重点中学的,有近300人。
三、鼓励学困生不发生变异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生。这群人在班中不多,也就十个八个。这些同学主要是因为基础一直都不扎实,或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而造成了他们学习上的落后。这类人在“普九”前是没有机会读初中的,因为他们的成绩太落后了。对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老师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别把他们逼到老师的对立面上),工作上的重点就放在稳住这部分同学不会给老师添麻烦,鼓励他们尽已所能,能多学一点就是一点,考试时能多考一分便有一分的进步。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多与他们做朋友,多找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使他们明白,虽然他们的成绩比较差,但老师却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在心中与老师站在一边,与老师保持一致,从而使他们能够坚持完成初中的学业。这也是我们防流控辍的法宝之一。
四、稳住问题生不出问题
这类学生,一个班大约是三五人,但这三五人却是班主任重点防范和引导的对象。问题学生在一个班中是最不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因为他们的存在会导致班级产生各种问题,一切的荣誉也可能因为他们而无缘获得。这类学生总是不安分,不惹些自以为得意的事出来便觉日子平淡,爬围墙、吸烟、打架、小偷小摸、搞破坏、与老师作对等等,便是他们刷存在感的主要形式。因此,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时时关注,天天谈话,并且做好记录。我们要求班主任对这些人列出专门的清单,一般情况对家长实行两周报告制度,主要反映他们在校的表现,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大问题随时报告家长,并及时请家长到校协同教育。此外,学校还实行年级领导下班制度,各班的问题学生,下班领导都要熟在胸中。每周向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有老师和同学反映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同时,下班领导还要求这些同学每周都向自己汇报一次在校表现,肯定好的,批评差的。通过这样的跟踪帮教,稳住问题学生思想纪律不出问题,班级年级的管理便会更加顺畅。多年来,这个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层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得到了不同的收获,我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在各级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综合排名中都很靠前。
总之,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继续分层次的抓好各类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健康成长,还要把年级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如此方能使年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第二版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王台铺矿小学校   张甜甜

新课标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创设情境以为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见此情景,大惑不解,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同学们以《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颖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多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提高作文能力。
三、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指导学生写作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学习的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对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仿写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能够通过观察把大量的素材积累在自己的脑海中,需要时可以灵活的应用。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考察,让学生亲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激发观察的兴趣。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准备动手写作前,可以让学生翻看一些参考文献,提炼文章中的精髓部分,考虑文章的布局和脉络,久而久之,就能完善自己的文学功底。对于一些不熟悉、没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通过仿写相似文献来达到熟悉,甚至得心应手的地步。当然这种仿写只是借鉴,教学中要把握相应的尺度。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才能真正实现习作教学由“要我写”转为“我要写”“我要写好”,达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的有效教学,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爱是班级工作的基石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冯庄小学   李 娟

班主任是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爱,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如同春风给班级带来和谐;爱,如同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正因为我充分认识到爱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因此,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把爱的阳光遍洒给班级每位同学,真正做到了爱生如爱子。当班主任的爱打动学生,为学生所接受后,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不被接受那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反抗。什么样的爱能打动学生的心的确是一种经验抑或是学问,具体实施就要看教师自身的努力和个人修养了。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在他们犯错误时告诉他们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言语、心灵上的伤害。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暖暖师爱化作点点细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是班主任,你的语言习惯,行为举止,包括你的板书等,常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有句话叫做“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因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有良好、规范的行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千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而给学生带来不良的负面的影响。常言道“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做一个能吸引学生讨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意义十分重大。所有班主任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工作就只是处理一些班级日常事务或学生纠纷,看一看课间操,管一管清洁卫生。要知道我们是在塑造人,塑造人的灵魂。我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做好了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做得不好当然也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如此重要之事不能不做,更不能不做好。这需要我们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明确我们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敢于面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到位。说大了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负责,对学校负责。说小了是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朝气蓬勃的班集体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无论是什么活动,我都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定力所能及的目标,鼓励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不轻言放弃。平常遇到班级的重大活动或者重大任务时,我都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征求他们的意见。可是班会课时间是有限的,有时会讨论结果还没出来就下课了,我会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在班级论坛上发表意见,从中我看到许多在班会上一言不发的同学的留言和建议。
去年10月,学校组织了“校园集体舞”比赛。这是一次对班级荣誉感教育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展示班风班貌的绝佳时机。我抓住契机,鼓舞士气,带领学生认真训练。比赛开始了,我班学生身着统一的服装,脚穿白色的舞鞋,动作标准统一,活泼优雅,展示出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家长用手机全程录制了比赛过程发布到博客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家长留言:“感谢老师记一下了这珍贵的时刻!”有的家长留言:“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是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很欣慰!”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使孩子们更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为成长在这个班级感到自豪。



谈谈班主任关爱学生的“度”
□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钟志清

第一,爱的温度:其乐融融润孩子。孩子是璞玉,有光泽,也有斑驳。我们用温度去浸润,用欣赏去抚摸,它才会更加细腻与温和。陪他们安静,奔跑,嬉闹,疯狂,做快乐的老顽童,享受别样的天伦之乐。不仅“诲人不倦”,还要“言之凿凿”,以及永远聊不完的话题。除了学习生活,还有他们的小秘密,甚至聊聊娱乐八卦,比如“TFBOYS””BIG BANG”,要不然,我们就OUT啦。
第二,爱的角度:静下心来想孩子。这里的“想”,是思索,是考虑。对班上每个孩子的个性、行为、习惯、环境几乎做到了如指掌,谁是离异家庭,谁是留守儿童,谁是问题孩子。要像朋友、像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句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一个恰如其分的小绰号,会一下子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记得班上有个小女孩儿丁洁,小个子,小脸儿,特别可爱,于是,我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儿“丁儿”,没想到这一喊就喊出了名儿,不仅她自个儿特喜欢,全班孩子都把“丁儿”当成了她的代名词。关键是家长也想凑个热闹,结果被咱丁儿“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理由是:这是老师给起的名儿,只能老师和同学们称呼!瞧我这一不小心,又完成了一项“专利”!比如现在咱们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妙言,我也叫她“妙妙”或者“喵喵”,大家都觉得特别可爱,也特别亲切。可爱的小绰号,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和朋友。
第三,爱的厚度:宽严并济育孩子。这一点,应该算是咱班主任练就得最扎实的基本功之一。教育,引导,点拨,自然不在话下。但空洞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要做到严中有夸,严中有奖,严中有厚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姿态语言,孩子们也心领神会。只有孩子了解你的情真意切,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记得那是五年级有一天,刚上课,我一走进教室,班上一个平时就特活泼的男孩儿蹭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老师,我告诉您个秘密,林佩喜欢文雅!”不过之前我就隐约听到孩子们之间的一些窃窃私语的话题。于是,我走过去,拍着他的肩膀:“孩子,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这个秘密。不过,这对我来说,不是秘密!”孩子一脸蒙圈的望着我。于是,我继续:“像文雅姐姐这样,学习努力、热情大方、助人为乐,还谦虚低调的孩子,不仅林佩喜欢,所有的男生、女生都喜欢才对啊!当然,也包括老师。这节课就来说说咱们心里的小秘密吧。”一开始,孩子们有的捂着嘴,有的低着头,都不敢,也不好意思说。我又继续引导:“也许你们心里会有一个自己熟悉的佩服的同学或者朋友,把他当成自己的榜样,或者喜欢的偶像,这很正常,老师能理解,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接下来,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老师,文雅也是我的偶像,我要像她一样,为同学们多服务!”“老师,我喜欢冯玉林不张扬的性格,从不暴怒。”“我把唐金文当成自己的偶像,她特别大度,这一点我很欣赏!”……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居然嚷嚷着不让我下课,说他们还有好多好多心里话要对我说……最让我欣慰的是,不久后,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家长,特别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您用什么办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因为那天,母女俩聊天,妈妈就对孩子说你们现在还小,懂什么喜欢不喜欢,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千万别胡思乱想。女儿居然一本正经地教育起妈妈来,说你们大人别想歪啦,我们只是有一个佩服、喜欢的偶像,学习的榜样,老师也说了,我们都不是坏孩子。
第四,爱的宽度:放宽胸怀容孩子。这里的“容”,是宽容。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神圣。都说老师是神圣的,那,何不把自己当父母,当朋友,好好地爱别人的孩子,容别人的孩子呢!爱他们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儿,也要容他们的小错误、小淘气、小恶作剧……因为容下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张 锋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以及对象做好分析,然后结合数学知识点制作教学课件,便于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地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毋庸置疑,农村学校在多媒体的条件下开展教学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如下:
(一)对多媒体运用的不熟练。由于农村条件较为落后,许多教师不愿意投入农村教育中,这就导致了农村学校中十分缺乏能熟练掌握与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从而难以发挥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教育设施落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学校教育资源十分缺乏,这是使得多媒体的相关教学设备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具体应用
(一)结合教学重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由于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师单纯的讲授难以有效地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对学生学习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技术,把数学中比较抽象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以易懂、易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不会仅仅是通过口头讲解,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将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脑结合在一起,增强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1.农村中的基础教育需要通过分步实施,并能够在逐步采购设备中做到改善教学显现状,此外,还需要健全教育中多媒体的设施管理、维护的机制,例如配备专人的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确保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
2.提升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水平,主要是培养教师对多媒体相关的操作以及教学技术的运用,例如课件制作、教学视频制作等,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
3.教师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教学技能。
(三)多媒体可以在教学中扩大课堂的容量。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可知,板书的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学生也难以接受课堂知识,但是在多媒体的实践教学中,则可以做到节省时间,又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容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农村基础教育需要不断融入新技术,其中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已经在众多的学校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农村学校在教学中也需要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能够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化以及动态化的方式,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对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也带来良好的指导。所以,一方面,在农村学校中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在循序渐进中做好统筹规划,使得多媒体的教育技术能够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育方式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质量,推进农村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从一节数学课堂游戏想到的……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繁荣乡中心学校   王冬梅   刘姗姗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难免遭遇挫折,孩子们遇到挫折后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我想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完美的课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所以,我力求在每节课都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可没想到,今天这堂课上的游戏出现了意外,不仅没有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反而搞得我不知所措。
这是一堂数学课,在导入环节,我精心设计了口算比赛。我在班上选择了大家公认的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最差的学生各1名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1)2.5×16、6.5+7-1.5、10×(4+0.5)、16×70
差生:(2)100-63、36+70、15×40、20×7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成绩差的学生获胜,这也是我当初设计时想到的。全班学生顿时一片哗然,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抗议比赛的不公平。谁都知道两组题中当然是第二组简单一些。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比赛”学生的表现,这名优秀学生竟然哭了起来,她没想到自己会输给那名差生,而这名差生也没有因为赢了比赛而表现得很高兴。这时的课堂气氛令我不知所措,引起了我无限的反思。
回顾以往的教学,我明显是倾向于优生的。课堂提问倾向优生,各种比赛多选优生参加,几乎所有好的事情都是给优生做的。而优生在家中也是娇生惯养的,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由于学习好,经常被人夸,才使得在这样一次不正式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我对女儿的抚养方式应该也是精养的,我的父亲曾提醒我:“女儿啊,你把孩子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她出去能经受得住风吹雨淋吗?”我对父亲的话不是没有思考过,但实际生活中我还是不忍心用养“野花”的方式去养自己的孩子。而我也多次发现自己这种教养方式的弊端就是孩子经受不了挫折。有一次,孩子与她爸爸比赛运球,当爸爸把球先运到筐里时,孩子就受不了了,把自己的球扔掉,坐在地上就大哭了起来。后来我们分析了这种情况,安慰了孩子,并给她讲了道理。但是我心中仍不能释怀。这样娇生惯养出的孩子,以后能经受得住挫折吗?
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生活、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他们很少遭受挫折。但自古以来,多少有成就的人大都是经受住了千般磨难,逆流而上,经过艰苦奋斗,最终才获得鲜花与掌声的。而对于后进生的“宠辱不惊”让我意识到,在课堂及生活中对他们的关注应该时不我待。教学的道路还有很长,在这漫漫长路上我将反复求索,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我的每一名学生因我而拥有快乐的童年及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将是我永远的奋斗目标。


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淄江中学    武 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物理课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独立实验、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做了一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如何培养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物理实验,诱发学习兴趣。物理是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他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形象生动的实验、有妙趣横生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趣味实验“吞吃鸡蛋的瓶子”“水中取币不湿手”,悖论逻辑“轻重两个物体谁下落的快”。新奇的物理现象、实验常常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
2.联系实际、深化学习兴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人们长期生活、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把知识看成呆板的条条框框去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必然索然无味。
3.善用课堂激励、激发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一种隐性的鼓励,能使其尽情地展开思维,毫无顾忌地发言,大胆地动手实验,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二、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提高。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最基本方法,是建立思维的基础。但观察不同于一般的感知、更不是简单的“看热闹”,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交替发展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例如,在密度的导入实验中,取两个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共同点,再把它们放到已调节好的天平两端。学生自然会得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等”的实验结论。
2.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维的品质。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共同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能力与物理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越丰富,间接思维和概括思维的能力越强;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越强,物理的学习能力越高。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3.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较差,对物理不怎么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多思考,适当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他们的回答加以评价肯定,是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去精益求精,教学效率会更加的提高。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齐国栋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因此想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有用更多的生活教育理论去引导初中的道德与法制课程学习,让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让两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做到。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设定合适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制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根据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的联系,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一、立足生活导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足见兴趣对人学习的影响是重大的。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应该抓住初中生对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这一特殊阶段,将生活化事件和问题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母爱伴我成长”这节课时,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在各个时期感受的母爱的一件事情,写一个合集,在上课之前大家先读自己的小故事,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是自己和自己最亲密的妈妈,内容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感动,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为下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不会让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充实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主题内容和教学导入方式的主次关系。虽然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内容的教材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编辑者本意也是希望学生能够从案例学习中受到关于道德与法制方面的启示,但是学生往往会因为初中教案的材料案例脱离他们实际的生活而感到兴趣缺缺。因此,老师可以采用生活化场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课外生活化实践活动是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的各项活动中,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又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课堂所学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让知识点在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这一单元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先烈博物馆。学生可以一边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一边产生对党的敬佩,同时明白祖国发展取得今日成就的艰难,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党、爱国之心。这种活动形式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和党的尊敬和敬畏,同时也避免枯燥的教学过程和方式,让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增长课本以外的见识。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内容
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现在老师可以多布置一些生活作业以打破原来纸质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来。
如初中课程中的“尊老爱幼”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布置帮助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尊重,感受到所被帮助的人给予的敬意。这些活动我们都认为有助于帮助孩子成长,因为它不仅不会让孩子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还能从帮助别人这件事情最终得到一种充满正能量的人生体检。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够看出生活教育理论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元素的基础之上,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育与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学生的课中、课外和课后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当中,不断做到将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连,以便更好地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发展和进步。
 


第三版



对新时代师生关系构建的新思考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王 娜

黄济教授指出:“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 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应该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是教育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更是学校和教师共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新时代影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
1. 受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思想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从而使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了纯洁的师生关系。 同时,功利主义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这种风气。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学生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很容易轻视知识、忽视老师的劳动,从而缺乏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我行我素,进而影响到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2. 受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
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求学生言听计从,使学生心理受到压抑,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
二、新时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定位,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也随之改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教育具有人格的号召力,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自觉地认同老师的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做出令老师感到满意的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振效应,具有教育力量。
2. 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然。
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家人关系、社会关系,使学生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整个人生的发展。教师面对现代社会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扩大、传播速度加快的现实,应不断思考,使学生在富于教育性的师生关系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智能的发展,而且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
三、新时代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课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阵地。
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应该扮演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作为合作者的身份,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和环境。课堂上,教师应成为一个欣赏者,一个评价者。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对某个题目的见解,也许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是鼓掌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彻底放开手脚,敞开心扉,大胆地质疑和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共鸣。课堂上,老师带着良好的心境、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幽默的语言,才能创造出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
2. 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决定因素。
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会给学生树立榜样和力量,都可能拉近师生关系。如老师的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学生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师生关系融洽。
总之,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建立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只要师生和谐相融,在心理上能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有趣的地理实践活动——太阳高度角的测量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孙晓娟

新课标地理非常注重生活性,怎样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是现今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任务。我们本着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方便生活的原则来进行课堂研究,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慧眼,发现地理,应用地理。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发现生活中地理的用处之大,在学习了地球的公转一课之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一概念非常难理解,但是运用到生活中时确实又非常好理解,因此我设计了通过楼间距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共同以学校楼间距为例,测量冬至日前后正午楼影子与楼间距,研究楼间距是否适合。从而增强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意识。
实践活动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即围绕地球公转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一理论,解决太阳高度角与楼间距之间的关系,从而在选楼时注意怎样的楼间距适合人类的居住,将这一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之前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并会画简图描述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选定身边实例进行太阳高度角的研究。在活动中通过教学楼影子长短的测量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作用。在解决问题时可借助鲁教版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一节,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如楼距问题、旗杆高度问题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太阳高度角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通过获取数据和分析交流,发现太阳高度角与日常生活中选楼关注楼距的问题,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勤动脑思考,将地理与生活联系的能力和习惯。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记录和测量实验楼、艺术楼和教学楼的影子长度和楼距的关系,实现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的意义,在“研究楼间距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主题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选题:“太阳高度角与高阳中学楼间距关系”并对每位同学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多渠道收集“太阳高度角与楼间距关系”和“一年中什么时候选楼最适合”的相关资料,如:通过网络通讯、班级论坛等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实践活动中,参与活动学生是初一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学生刚学过本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地球的公转的基础知识,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许,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活动过程中每周天利用假期时间测量教学楼影子长度,体会最优选楼时间,并得出楼间距安排是否妥当。给学生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每周天利用假期时间测量学校教学楼影子长度,让学生写出解决的方法,小组交流、汇总。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实际的测量、收集和分析,学生知道了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的长度最长。
通过日常事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太阳高度角随地球公转不断变化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测量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收获了两个与其有关的生活知识,即一、买楼时最佳选楼时间是每年的冬至日;二、学校楼间距存在一定问题,并且研究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整个实践活动将与数学知识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初次测量和计算分析一个研究性活动,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多加改进,在教学中多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经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西王台小学   宋亚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小学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对学生施教,给学生以直接、感性的思想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受到语言文化知识的洗礼,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也影响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早熟,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教是非常单薄的,而且学生也不会是真正体会或者接受的,只有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才更容易实现德育目标。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来渗透德育。例如,我们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名人传记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刻苦上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事实上,我们目前所用教材的选文内容就是很好的德育素材,仔细归纳一下,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学习的内容与爱国主义、理想、坚强品格的塑造、团结友爱、孝敬与谦逊等品格的教育密切相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隐性知识的挖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品格、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另外教师还可以从课文重点词句和重点语段中,发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三、教师要拓展课外知识,渗透德育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既要落实在课内,又要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之外的素材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和品德教育。课外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学生课外的学习。
我们可采用下面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 用读书来引导、教育学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品,阅读一本好书就如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可想而知,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多么巨大!所以,我们要经常推荐好作品,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评述作品优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爱上读书,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用书籍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走向自强。
2. 组织健康的课外活动,开拓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中获得知识,一方面从生活中吸取知识养料。所以,教学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郊游、野炊、元旦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参观、访问、佳作欣赏、配乐朗诵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总之,语文学科是小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坚持渗透德育,它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更高价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让德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探析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中心小学   黄 萍

一、激起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还存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时间久了,数学的学习兴趣就逐渐消失了。数学虽然具有高度抽象性,但并不神秘,并非天外来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法,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浅显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教师还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引进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思维境界,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进行“数学美”的渗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实施分层教学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也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三、进行思维训练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要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性。讲例题,让学生自主审题,题目给了学生就可以,然后读题、审题、解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有了问题,反复推敲“个体参悟”,不行则“同伴互导”,再不行,“教师解难”,即使是“教师解难”,一样不要急于递给答案,教师应对学生逐步启发:问题里涉及什么概念?用什么公式才能表达这一规律?问题解决了,还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学生养成思维训练的习惯,随着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上随时就会有智慧熠熠生辉了。
四、讲究提问艺术
问题是教学课堂的引领者,数学课堂也因为有了提问而充满活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目标明确的问题,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平等交谈、平等讨论、平等探索、合作学习。提问要看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师一定要斟酌好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提在点上,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提问题,要避免无效问题的提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做好第一步的调查工作,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心中有数,以设计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了初步结论,教师可进一步加以点拨,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总之,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教师应从多种角度、不同方位提出问题,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师应紧跟改革步伐,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而是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并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以促进他们的知识得到扩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营造课堂气氛,促进语文教学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风轮小学   吴 婕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了人生正规学习生涯,学习环境改变了,学习内容改变了。他们年龄小,接受知识的能力还不强,他们好玩、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既开心又能学到知识呢?于是,我在导课部分做了以下尝试。
一、猜谜语,导新课
谜语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生动形象而且有趣,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如教《小青蛙》时,我用“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民”这个谜语来导入;教《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时,我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来导入;教《咏鹅》时,我用“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来导入。我认为,以某种动物、植物为题的课文,都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不但动脑猜出谜底,而且急于知道课文的内容,为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引了路。
二、听歌曲,导新课
唱歌跳舞听音乐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课堂上,用唱歌听音乐的方式导入新课,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活泼。如教《江南》一课时,用《江南可采莲》歌曲开场,配上挨挨挤挤的荷叶图、亭亭玉立的荷花图、小鱼嬉戏图等多张图片,那优美轻松的旋律,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就似歌中的一朵白莲,就似画中的一尾小鱼……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江南的意境之中;教《小小的船》时,我配了儿童歌曲《小小的船》,乐曲轻松、活泼,再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入情入境,很快就能熟读背诵,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证明,以优美的歌声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增加学生对美的感悟,同时,学生学得主动、高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悬念,导新课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揭示中心内容的钥匙。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我在教学中,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青蛙写诗》时,我就故意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新朋友—小青蛙,这可是一只神奇的青蛙,它会写诗啊,是一位小诗人,你们想认识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回答:“愿意!愿意!”“那就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认识它,看看它写了什么?”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劲头也就足了。一堂课我们一会儿互动,一会儿讨论,效果很棒。在教《四个太阳》时,我问孩子们:“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暖和了”“阳光明媚”“阳光照在身上可真暖和”。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太阳,“这一切都是因为太阳公公照耀着大地,可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呀,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是《四个太阳》,怎么多出三个啊,快让我们赶紧到书中去找答案吧!看看谁最聪明!”对一些童话、寓言都可采取这种提问式和板画结合的方式,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充满情趣的导课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让枯燥的学习也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如何让识字教学在课堂上“活”起来
□ 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中村小学   秦秀平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也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前提。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学用结合。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而且对识字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在课文中能够会读,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其他的语言环境中也能够认识会用。人教版新教材中提倡学生“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识字量大大增加。
而现阶段,课堂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材识字量大,学生识字任务重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一节课要学习10多个生字。而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如果用老办法,学生便会久而生厌,出现排斥,更谈不上主动去学习了。
二、新课程的识字教学强调读写分离。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效率低下
以往的识字教学以反复领读、书写为主要方法,识字成了孩子们的一个重要负担,学生对识字极不感兴趣,甚至恐惧厌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学习的持续时间很短,这样一堂课收获就甚小。
三、教师理论基础薄弱,讲课单调乏味,无法激起孩子们的识字欲望
教师缺乏汉字文化知识,对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了解模糊,对汉字形成规律也知之甚少,在课堂上,教学方法多采取满堂灌,识字教学模式,方法僵化,缺乏趣味性,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走进识字课堂,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识好字呢?本人认为要走情趣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教学新路子。
一、让学生在兴趣中识字,乐于识字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有识字兴趣,首先应该尽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应像朋友那样将识字内容、识字方法融入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孩子学习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敢于畅所欲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生字,识字效率会大大提高。
2.多表扬,多鼓励。
“孩子你真棒!”“你进步了!”“你用可爱的小手写出了漂亮的小字,老师真为你高兴!”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的眼神,都能给学生心理和精神上带来莫大的慰藉,他们学习的欲望会更强,劲头会更足,兴致会更高。
二、突出自主,体现合作,鼓励探究
1.在教学中突出自主,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比如,学生已经学会的,教师可以让其继续学习下一课;对学生有创意性的学习方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写字写的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引导他们找到最佳学习方法。
2. 让学生的学习既自主,又互动。
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然后小组内交流合作,个体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汇成集体的智慧。由于不受限制,学生往往能展示出令人惊讶的能力。例如,在识记“碧”字时,一个学生高兴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认识这个字,是碧绿的碧字,是我妈妈教我的。”我微笑着问他:“你妈妈怎样教会你这个字的?”妈妈说“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两人坐在石头上”,我就记住了。于是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这个儿歌。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字。就低年级学生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一种好的探究,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呢。
三、立足课堂,面向生活,拓展开放
新课程指出:语文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人人是学语文的主人,处处是识字的课堂。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间,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留心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悟语文,应用语文。



第四版



温润童心  博爱至善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六炉店小学  王向华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多年在低、中年级摸爬滚打。我爱我的工作,更爱我的学生。智慧、聪颖的学生我喜欢,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不放弃;乖巧的学生我信任,顽皮淘气的孩子我肯定。“蹲下身来看孩子”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尤其是对待“特殊”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有人去爱,去帮助,我放下架子,走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交朋友,找出症结所在,趁机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针对个别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的情况,我采取课上教新课之余补旧知,“全面出击”和“个别辅导,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在“长期抗战”加“灵活多变”的努力下,学生成绩总会在期末时给你带来欣喜。
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特别多,父母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这群孩子中出现了很多症状,有的孩子变得特别顽劣,调皮捣蛋,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与其他孩子打架;有的孩子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不论老师怎样与之交流,他就是一声不吭,作业不完成,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漠然。多种原因,造就了班级中各种情况的“问题”儿童,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908期
下一个: 第201905期
上一个: 第201908期
下一个: 第201905期
上一个 : 第201908期
下一个 : 第201905期
上一个 : 第201908期
下一个 : 第201905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