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
这是描述信息

《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第201822期

第201822期

【概要描述】

第201822期

【概要描述】

详情

第201822期   2018年7月30日   

 

第一版     

 

以五邑华侨文化为母体,孕育家国情怀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良山小学  简丽珍

华侨文化是以中华文化的源头,数百年来与世界各种文化在海内外的融汇与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多元、传承、开放、兼容、创新。

江门五邑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港澳台同胞达到40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有250万人,港澳台同胞有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1/10,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众所周知,五邑地区的华侨、港澳同胞远渡外洋,离乡别井,他们为了生活,辛勤劳动,努力拼搏,饱经风霜,形成了独具五邑特色的华侨“五大”精神——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奉献。

笔者认为,这“五大”精神的文化“根脉”在于华侨人的“家国情怀”。

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江门五邑侨乡文化这个母体,孕育出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呢?

我校在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呼声下,打破了“碎片化”的现象,以整体建构的方式思考育人方式。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与社会需求,坚守家国情怀这一教育底蕴,借助五邑华侨资源,构建了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社”一体化的育人模式。

一、学校引领,唤醒家国情怀

1.唤起热爱,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要唤起学生对自己的小家、家乡、学校、国家的民生幸福感,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幸福感知度,增强对家国的热爱之情。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历来不是虚无的东西,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热爱家乡父老乡亲的人,他的身上必定就缺少了立足的根基和前行的动力。因此,学校需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家国民生发展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家国特爱之情。同时积极强化学生享受幸福、感知幸福的意识,唤起学生的家国自豪感。

2.知行结合,增强民族感和自信心。

任何教育都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灌输,而是要突出学生的存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思想自由、感情自由、创造自由。把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意图,让其在体验中主动唤醒自我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这样的家国情怀教育,才会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家庭共育,稳固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风非常重视,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很多家长的眼光都集中在抓好孩子学习、让他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他们认为祖国的命运、国家的使命跟自己的孩子关系不大。这些认识上的偏颇是学校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大盲点,我们必须让家长明白,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是孩子成长进步最大的精神动力。

三、社会熏陶,体验家国情怀

除了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因素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拓展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为此,我校积极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共建关系。另外,学校还会以清明节、抗日胜利纪念日等纪念节日为契机,组织师生前往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切实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谐互动。如:每年组织一次“五邑华侨文化研学之旅”,让学生身临其境,穿越时代,深入探索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所有这些,都悄然引导着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从而主动把“担当”情怀内化为精神的擎天柱,自觉奉献社会,勇于担当起民族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

总的来说,学校不再是围墙内的书斋,学校教育已不再单纯是“闭门造车”式的孤立教育了,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更是要特别突出“家”“国”这两个重要元素,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更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而才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站在“国际舞台”中央的我、你、他,更应该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典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并身体力行,开拓创新,众志成城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阅读周里感受阅读的力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了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每学期都会安排几次阅读周。就在上周,根据区教研室进度,我校四年级进行了阅读周活动,读了《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书。在这次阅读周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感受静的力量

阅读课上,我一般并没有什么话语,只是把时间交给孩子们。我在前面捧着一本书,他们在座位上也捧着一本书。虽然我们不曾说话,可是我们却被同一本书联结在了一起。看着同学们在课上静静地阅读,我仿佛在这一片宁静之中感到了植物拔节、生长的声音。他们的阅读是那样专注,好像掉进了文字的世界之中。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课堂上这片阅读的静,是最动听的声音。

——感受笑的力量

到了交流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最喜欢的书中趣事”。为了学生更好地准备,我先让同学们和同桌交流一下。呵,这下班里可炸了锅。同学们一个个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正在和同桌兴致勃勃地说着,有些男孩子按耐不住,都在那里手舞足蹈了!

上台展示了,有个小姑娘在上面侃侃而谈:“我最喜欢的书中趣事是爱丽丝看到有瓶药水,她一开始害怕有毒,还喝了一小口,才下肚,结果……”话没说完,她已经坚持不住扑哧笑了,台下的同学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感受变化的力量

这次我还是老调重弹,列举了三个活动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还是PPT、手抄报、情景剧,但是他们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PPT环节,互动有了变化,打破“照本宣科”。

以前是学生上去把PPT念一遍就可以了,但是经过上一学期的锤炼,同学们也逐渐有了互动的意识。一半多的同学都很自然大方地找了同学给他们评价。看他们提问的样子,已经很有“小老师”的气场了。

手抄报环节,评价有了变化,打破“平均主义”。

以前是手抄报交上来就行了,不管好坏都一样给生长币。但我觉得这样对那些认真画的学生不公平,于是受上学期班里粘贴画比赛的启示,我组织学生在两个班进行了评选。编号、投票、唱票、表彰,学生们真真正正地选择了最喜欢的作品。

情景剧环节,场景有了变化,打破“狭窄天地”。

上学期的情景剧,就是在教室里狭窄的环境,就算是拉开桌子,也有点施展不开。正好这几天春暖花开,我想着何不直接去外面呢?事实证明,学生们特别喜欢这一点,一个个都非常开心。看着他们在和煦的阳光下,脸上绽放着一张张的笑脸,感觉真是不错。

总之这次阅读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缺憾。比如个别同学的PPT制作得还稍欠精美,字体和背景搭配不当;情景剧方面,两个班水平悬殊很大。

我希望这群孩子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中,潜心阅读的静和畅快交流的笑,能一直陪伴着他们;希望在我的微薄之力下,能让我的孩子们爱上阅读,不断生长。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街道中心小学  邓一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途径之一。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心理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概括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闹花灯》时,教师首先展现元宵节花灯展的热闹场景:龙灯翻飞,莲花灯迎风展开,火箭灯空中飞旋,鸽子灯似天上飞,鱼儿灯似水中游,人们观灯赏灯笑逐颜开。并以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及《正月里来闹元宵》的音乐。富有动感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夜街头。当教师提问:“元宵夜的街头是灯的海洋、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学习情境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唤起了有意注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文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优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顾此失彼,不可滥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来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班级核心力之班级文化建设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刘  

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状态。因此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拥有“好学、向上、团结、活泼”的班集体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目标。下面来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带领者,他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要比其他教师多,拥有别的教师所没有的权威,所以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教师则要履行好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目标的制定方式上要反映民主性和群众性。班级发展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发挥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精神的灵魂,他能带领班级建立共同的追求,以班主任良好的言行举止,健康的心理去感染改变学生,使学生内心充满阳光,形成积极的班级文化。班主任是一个班所有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因素的协调者,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构成班集体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学生又是反映班级文化成果的主体。在建设、发展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落脚点应始终在学生身上。

1.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构建班级文化基础。

规范学生的行为要建立多层面的班级制度,形成独特的班级制度文化,如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公约,班级阵地管理制度等。在这些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建议的权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从而形成绝大多数班集体成员认同的班级制度。  

2.关注学生的文化消费,保障班级文化纯洁。

师生并非总是处于班级文化的包围中,他们还与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并把它带入班级文化之中。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健全,对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其文化消费主要为“好奇心”所控制,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他的文化消费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隐含着巨大的“危险性”。因此,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保障班级文化的纯洁性。

三、构建和谐班级环境

班级文化环境,是指教室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班级环境中物质、精神因素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行为方式的选择,价值取向的培养。

1.构建班级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首先要精心设计班级标语(班训)。班训最好是一句独一无二的话,而不是几组干瘪的词。比如:叶德元老师的“不蒸馒头争口气”。其次要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和办好板报,可在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名言名句,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充分用好教室后面的奖状区和学习园地,润物细无声。

2.构建班级行为文化环境。

如开展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开展有目的的文体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通过开展评选学校、年级、班级的评优评先活动,树立榜样。

3.构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

让学生参与制度决策的制定,比如班规的制定和修改都可以通过班级集体讨论、表决的形式进行。此外,还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实行“值日班主任”制,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构建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培育班级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所面临的学生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再创造,在创造和革新中衍生出新方法,新理论去解决构建班级文化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分享成功经验,相互学习,把以后的班级建设做得更好。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东山腰小学   姜伯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地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一、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习惯的养成,很多人认为靠的是管,是约束,是限制,是循规蹈矩,是划地为牢,而实际上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育,是教化,是熏陶,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挖掘教材,让课堂教学成为德育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德育渗透在教学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三、整合资源,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工作开放体系,才能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实际工作中,我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准时收听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定期作的报告。充分利用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的热情。

(二)以家庭教育为辅。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倡导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学生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的每一次成绩都记录下来,让学生能够依据记录袋中的情况,不断地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找准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地帮助。同时积极主动地和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利用校讯通等联系手段,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德育教育的最优化。

(三)以社会教育为延伸。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生产劳动,体验“粒粒皆辛苦”的意境;在爱心教育活动中,组织学生成立“爱心小队”并分成小组,利用节假日定期轮流到敬老院去进行多方面服务;利用“母亲节”“重阳节”要求学生在家做“端水给亲人洗脸、洗脚”一类实实在在的事,让学生在爱的奉献中陶冶情操,受到感恩教育。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假日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工作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只要每一个为师者心中有爱,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孙爱玲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在新时期中,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

一是管理观念落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多小学教师认为教育不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展开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还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假设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遵循成年人的思维和逻辑,很容易扼杀他们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管理模式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往往维持一种模式,即采用监督管理方式督促学生学习。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班主任给学生的形象总是刻板的、严肃的。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并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而是采用整体性管理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既让教师感觉任务繁重,又不能有效发挥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是明确自己的班级管理要求。小学生的自制力尚未完全成熟,有时可能会随性而为,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班级管理要求,让小学生明白,我们是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要遵守的。例如,在教师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不可大声喧哗、在下课的时候不能在班级里进行打闹以免受伤、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不能装作没看见等等。教师制订这些行为规范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做到,学生久而久之也就明白了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一个容易分不清对错的年龄,需要班主任管理。

二是因材施教,抓好班干部的队伍建设。在传统的班干部竞选过程中,教师都是直接找出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候选人让他们竞选,首先,这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意愿,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他并没有意愿担任班干部,如果教师一味强求,肯定会造成他们不配合班级工作,而有的学生很有天赋,可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教师一直不重视他,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做好班干部的队伍建设,让每一个班干部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比如,班里扎西同学虽然各科的成绩并不太好,但是很擅长体育类的运动,教师就可以让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带领大家在体育课上有一个更好的表现;再如,美朵拉姆同学非常喜欢音乐和舞蹈,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她担任文艺委员,在班级文艺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艺。

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与班主任工作密切配合。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工作多数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全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证明,思想品德教育同班主任工作密切配合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起点。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其次要对班级的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第三对学生要有原则,不迁就,不放纵,不溺爱,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第四对学生思想、心理、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关怀,做学生的知心和朋友。

总之,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在这个新时代的发展中,事物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班主任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伍,才能真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二版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运卜屯小学   郭英杰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农村小学的生源比较差,学生的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加上农村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导致不能有效地引导农村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造成这种现象,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合作小组形式不科学、不合理。在课堂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但由于班级人数多,致使小组容量过大,多者达八九人。学生在讨论交流时,有的根本没有时间发言,无法与其他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另外,老师分组时,虽也考虑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但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没有顾及学生的性格差异。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善于思考,却羞于表达,不能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成效。

二、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分工。有许多老师只是笼统地把几个人分成一组,让成绩好的同学“管着”,小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互无责任,关系松散。没有组织协调者,谁想发言就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缺乏头绪,抓不住核心问题,更谈不上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太简单。很多课是老师讲课本核心内容,学生合作“探讨”,巩固强化性的练习或验证性实验。即使合作学习的内容较深,老师也是分析、提示再三,层层设梯,生怕学生合作“无果”,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学习内容简单,学生大都能独立完成,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使合作学习形式化。

四、课堂容量太大,节奏太快,学生没有时间交流合作。有些老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除课本内容面面俱到外,又补充、设计很多辅助性内容、练习,以求学生理解透彻,应用灵活,“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快节奏上课,学生刚思考完问题,还没来得及交流讨论,老师就开始提问。逼得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哪里还有时间探讨过程和方法呢。老师不关注学生的合作状况,不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合作学习成了走过场。

五、教师评价简单呆板,不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许多教师提问时,只从每组中选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来评定小组的学习成绩。至于该同学的回答是否代表了小组意见,是否是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却不顾及。这样,使学习成了部分同学的事,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得不到反映和肯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合作的愿望,甚至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评价不能形成小组合作的激励机制,不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不妨采取以下策略。

1.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组织。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力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掌握社交技能。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

 

 

比一百分更漂亮的是什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小学   

我带着浓重的鼻音,近乎失声的嗓子,来到教室里。我还未站定,数学老师走进教室,下发已批改完毕的数学口算试卷。当数学老师转身离开教室后,我先用眼神示意孩子们收好试卷,坐端正,我实在不想使用或继续破坏我那可怜的嗓子。但是我的眼神还是被孩子们的喧闹、兴奋、激动遮蔽了,没有人看我。

100分,真的很棒,以至于他们忘情地说着跳着,留给没有100分的孩子和我一片喧闹。听着已经响起的上课铃, “请你像我这样做,”看着场面无法平静,我从嗓子里挤出了这个控制课堂的“杀手锏”,声音飘渺而费劲。但就是这一声,小蒋,这个每科小测几乎都刚刚及格的孩子,马上在热闹异常的教室里捕捉到了老师的声音,并比平时更迅速地坐端正,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于是,在一群忘我而吵闹的孩子中间,小蒋严肃庄重的小脸,似乎来自一个天使,眼神澄澈 而纯洁,仿佛在告诉我:老师,我坐好了。那样专注的眼神,仿佛是一缕阳光,照射在我身上,让我格外感受到了一个老师的尊严。一股酸楚,抑或是感动,一下涌上我的心头。我的眼神慌忙离开他的眼睛,用更大的声音说“请你像我这样做”,这次在“大喇叭”一样的声音下,孩子们安静了,并疑惑地望着我。我的嗓子已经剧痛了。我缓缓地说:“刚才看到了很多同学得到100分开心的样子,老师为你们高兴。你们真的很棒。”我停了停,“同时,老师看到了一个比得100分更漂亮的情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啊?比一百分还漂亮?那是什么呢?孩子们面面相觑,疑惑重重。“老师看到了比得100分更漂亮的,是小蒋同学对老师的体贴与尊重。”我把目光投向了小蒋,此刻的他,似乎没有想到老师的肯定与感谢,小脸通红。

尽管他的试卷不完美,无论什么科目,跟其他满分孩子相比,都显得孱弱而无力。但人生那么长,谁能保证每个人的每份试卷都是完美无缺的?这试卷的100分,就能诠释孩子成长的全部吗?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街道北关小学东校   聂红艳

一、爱心是班主任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可见,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有一颗爱心,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人们一种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悲观、失望、苦闷。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它就会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人进取。对于处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所以,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来说就更应该有一颗爱生之心。 “爱就是教育”。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心教育,没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二、班主任必须身正为范,以德感人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肩负着的首要任务便是唐代韩愈所说的“传道”,即传授做人之道、处世之道、万物生发之道。如此说来,班主任要想“传道”必须自身有“道”,换言之,要传授正确之道,班主任本身就必须是一个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每日三省吾身、知明而行无过的人。惟其如此,才可以于德于行堪为表率;惟其如此,才可以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才可亲其师而信其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是因为桃李自有它诱人的芳香。一个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班主任,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跟随这样的班主任,自然会耳濡目染,自然会上行下效,对班主任的教导肯定也会言听计从、心悦诚服,因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足以服众;相反,如果一个行为卑劣、思想龌龊的人混入班主任队伍,师从这样的无道昏师,难免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只能误人子弟,令人误入歧途。正因为班主任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打铁还须自身硬。一个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严以律己,谨言慎行,必须时刻注意自己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思想修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三、明确班级目标

目标是集体建设在一定时期前进的方向与核心,有了明确的目标,班集体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正确的目标是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本学期我刚接任九年级某班班主任时,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课间谈论的话题不是老师预留的思考题,而是怎样玩QQ游戏等,为了明确方向,我先召集班委会成员,让他们思考这些不良现象,对照自我检查,再让他们思考怎样帮助其他同学端正思想,与班主任携手搞好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自己制定出班级的班规,大家共同总结出“参与、竞争、合作、创新”作为我们班级前进的方向,让它像航标一样为学生导航。让全班同学懂得只有团结合作,班级才能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四、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总之,作为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美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山西省定襄县宏道中心校北社西学校   梁淑蓉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荷塘月色》幽静的意境美等等,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

又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美、形式美、音色美、情感美、节奏美,教师的形象美,课堂设计的结构美,板书设计的情感美、简洁美、对称美、照应美、和谐美、流动美、主体美、布局美、整体美、整齐美、含蓄美、哲理美、奇异美、造型美、线条美、文学美、色彩美等都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

再如,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系,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财富,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教材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受到思想的感染,受到智慧的启迪,受到情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由上可知,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寻找谎言中的“善意”——例谈对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引导

浙江省玉环市芦浦中心小学    

谎言是什么?心理学家皮埃尔认为:“任何有意图的错误的陈述都是谎言。”而英国心理学家基纳特又提出:“撒谎是说真话遭到训斥的孩子在心理上寻找解脱的避难所。”由此想到小学生说谎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心理上的需要。这种复杂心理需要很多时候本身并不带恶意。因此笔者以几个案例为切入,寻找小学生说谎行为背后隐藏的“善意”,真正地走进学生心里,培养具有诚信品质学生的目标。

一、面对为逃避责任或惩罚而说谎的学生

这样的说谎行为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是不恰当的自我保护行为的表现。说谎就是为了逃避责备和惩罚,用谎话掩盖过错行为。

(一)案例:他的作业一天一场“劫难”

星期一,小组长又到办公室跟我告状:“老师,小翔的作业又没交,他说他完成了,但昨天他妈妈整理了他的书包,是他妈妈忘记放进书包了。”我立刻打电话给小翔的妈妈,不出意外,她没有整理过小翔的书包。小翔又撒谎了。最近,小翔的作业几乎每天遇到“劫难”,没几天是按时交的,理由很多……他没完成作业的谎言,从来不重复。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翔,很显然是经常不完成作业的。他知道不完成作业是要被老师批评的。而他很在意这种批评,也怕面对责罚,于是他采取了说谎这种行为,企图通过欺骗来蒙混过关。

小翔这一行为肯定是错误的,但如果我们就认定这是个不但懒而且还满嘴胡话欺骗老师的“坏孩子”,但此时的批评并不能消灭小翔的“懒”。所以不妨从“善意”角度去寻找小翔说谎的原因:小翔说谎是希望老师认为他也是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不希望老师认为他是懒汉。

(三)引导方法——真话原谅法

这种时候,老师要给孩子一个说真话的空间,引导他们将心中真实的想法讲出来,当他们讲述真实的心理时我们需要给予鼓励;当他们试图继续说谎时,引导他们明白说谎解决不了问题,就算侥幸过关,也终会暴露,并注意引导时对话的民主和气氛的宽松,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二、面对为获取某种利益而说谎的学生

为谋取利益而说谎的行为源自人性中趋利的一面,对于学生表扬和赞美是他们向往的“利”。很多学生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美而说谎的。

(一)案例:我最爱阅读

班级进行了课外阅读的比赛,读完一本就到我这里换一本,一个学期比一比谁读的书最多,小甜每隔一周就会来跟我换一本书。她说自己每天晚上要看两个小时书,我在全班对她进行了表扬。但渐渐的,小甜读一本书的周期越来越短,可很多书根本不可能那么快读完。我明确知道了小甜在说谎,但小甜是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她为什么要说谎呢?

(二)案例分析

小甜因为课外阅读表现认真突出而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她希望这种表扬持续,所以她假装看完了从老师那里拿走的每一本课外书,并用说谎的方式获得老师的表扬这种利益。

此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也许班级里很快就会少一位热爱学习的孩子。因此我积极寻找谎言背后的“善意”原因:小甜希望老师知道她很热爱阅读,希望在老师心中留下好印象。

(三)引导方法——榜样引导法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就该以身作则,在平时和孩子的交谈和交往中重承诺,有诺必践,言行一致。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各方面条件让学生多多感悟,以此引导学生走出说谎的误区。

通过谎言中“善意”原因的寻找,我们就会发现小孩子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充满恶意,品德低下。其实他们的谎言正是单纯内心的表现。我们需要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引导,逐步矫正他们说谎的坏习惯。

 

 

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   徐敬民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必要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鼓励他们勤于创新和勇于创新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重点,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会对音乐教学起到推进作用。现在低年级的学生接触面窄,对当代的音乐作品熟悉一些,感兴趣一些,但除了教授当代的作品外,还要教授我国古代的、近代的及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国在过去漫长的几千年,创作出了丰富优秀的音乐作品,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学习这些,对于小学生了解历史、文化、风俗、精神面貌、思想感情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同时也能起到陶冶学生的爱国爱民情操,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除了教好本国的歌曲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外国优秀的歌曲、乐曲,使其兴趣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想象的升华。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创造条件。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情绪, 以什么样的方式再现音乐,都是拓展他们想象力的重要方式,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同时,要注意完成基本的教学技能,启发他们研究问题,发现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音乐课,才是学生喜欢的好课。

 

 

用爱浇筑未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教五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理智公正。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力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三不”。

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3.严爱结合。

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正如浙江某私立中学校训所言: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第三版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   厉洪真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我校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了教师电脑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使现在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时的前3—5分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好开课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学习上来,能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时,我把学校附近十字路口上的汽车流动情况拍摄下来,将真实场景带入了课堂。由于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我放了一段该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各种机动车流量情况,学生兴趣很浓,纷纷投入到活动中。几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响应。我说,那我再放一遍,可要数仔细哟!又放一遍,几分钟后,我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说:可以想想办法呀!老师没有过多地指点,同学们开始自发的分工,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任务。把真实生活场景带入课堂,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能有效促进问题解决。

二、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事物的直觉形象思维只停留在表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才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意思就是说人认识客观真理是从形象思维入手,再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形象思维虽然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但只是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只有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才能使认知深入到事物本质。所谓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对具体的事物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与推理、判断等过程,从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概念、法则、定律、性质和本质特征。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与直接感性的经验相联系,所以仍然具有十分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三、运用动画技巧,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于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如在教“角的认识”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既不方便,又讲不清,往往演示不好,还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如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的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光点的闪烁,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的形象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同时,还能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的宝贵空间和时间留给我们的孩子,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皆俱的情境中培养兴趣,开阔思维。

 

 

农村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贾庄小学  陈善永

农村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是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不断积累词汇、体悟情感,更好地丰富书面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阅读、背诵训练

1.重视范读,精心设计阅读。小学语文中的每一篇课文皆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模仿能力强是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所以,范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使学生学会朗读,更好地体会语句的节奏美、情感美,又使学生受到听读方面的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方式易使学生厌倦。笔者认为应注重朗读方式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赛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热爱朗读。

2.加强背诵训练,积累优美语言。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背诵课文,是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笔者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必背课文,其他课文中的精彩句段也要求学生会背,并运用到写作中去。如学习《云雀的心愿》后,要求学生背诵第10自然段,接着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手法进行写作训练,所有学生都下意识的对背诵内容进行了仿写。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说、写训练

说写训练,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教学中,要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和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这不仅是写作教学的要求,我认为这也是阅读教学的要求,应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点燃智慧的火花。

1.重视“复述课文”的训练。

复述在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按照课文顺序进行想象复述,运用文中部分语句,遵循原文的风貌、表达顺序和基本内容。或者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2.加强说写的训练

(1)抓住关键词语或特色进行句式训练;

(2)运用课文“空白”进行说写训练;

(3)以插图为说写材料;

(4)利用有悬念的结尾进行说写训练。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明确的方向。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因素。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要针对教材实际,以课文为中心,以相关课外阅读内容为外延,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如学完《三顾茅庐》后,让学生阅读相关名著,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人物特点,大大增加了阅读量。

2.巧妙推荐,扩大阅读量。

结合学生学段、年龄等特点, 每学期向学生推荐适合孩子的课外读物。或简介书的内容,或介绍读书感受,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紧跟每单元之后,统一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一本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以活动为载体,培养阅读习惯。

要善于寻找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读写的内容。教学中,可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日、朗诵、演讲、诗文诵读比赛等多样化的读书活动,逐渐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大纲》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学期阅读计划,使学生阅读具有长期性。

(2)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圈点法、批注法,养成做记号的读书习惯。

(3)要求学生随时写读书笔记。好的词句、片段、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高年级根据读书感受写心得体会。

5.及时展示交流。

每天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的精彩片段,“讲”自己在阅读中的最深感受。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以读促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湖北省蕲春县张塝镇瓢铺小学   吴世礼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容忽视。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德育,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通过下文简谈之。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内涵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同时在教学知识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德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和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求得的结果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将其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很明确: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的教学应从生活出发,基于生活,为了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学中的生活因素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是用好习题,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承载德育因素的习题,另一方面还要不断针对教学和学生实际,改变和开发新的习题。其次是用于生活,比如在教学“克可千克”的教学中,通过开展市场调查、超市购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等。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布置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时分秒”,学会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学了《认识钟表》后可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学了《统计》后可让学生统计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

三、在数学训练中,拓展德育方法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要常抓不懈,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高年级学生不仅听课要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做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书写必须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树立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向工街小学   朱继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叶澜教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场所,师生生命涌动的场所。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研究教育的对象,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充分调动他们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201823期
下一个: 第201821期
上一个: 第201823期
下一个: 第201821期
上一个 : 第201823期
下一个 : 第201821期
上一个 : 第201823期
下一个 : 第201821期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

晋ICP备2020009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