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55
邮发代号:21-85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报
第201703期 2017年2月10日
诵读经典,传承国学——为学生打造精神底色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路山小学 赵改霞
“借国学经典教育,助推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是临淄区凤凰镇路山小学创新项目“经典养心,国学育人”系列内容之一。我们曾在全校500多名学生家长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国学教育的调查。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显示,约有87%的家长认为国学修养对自身的日常生活有帮助;约有76%的家长认为国学在今天出现了文化断层;约有71%的家长认为加强国学传统教育尤其有必要;约有89%的家长认为让孩子接受国学传统教育很有必要。家长对国学与国学教育所持的肯定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缺少或忽视了什么。这些调查坚定了学校实施国学教育的信心,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弘人文,烛照心灵,成长身心。
为了推广国学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学校专门选编了各年级的诵读内容。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四年级诵读选编的《诗经》、五年级诵读选编的《论语》,印刷成册,人手一本,利用晨诵时间和阅读课时间进行诵读。学校还在经典中,穿插了一些国学小故事,在“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班会中讲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把经典国学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策划了路山小学国学讲坛,把学生学习国学的学习心得收集起来评选,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学生慢慢喜欢上了国学经典,如今,学校每天早上各个教室里都会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在路山小学,墙壁上、画廊上到处张贴着国学经典,在经典的浸润熏陶下,学生们养成了文雅、知礼、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走进路山小学校园,看到的是一片整洁清新的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了学生充满爱心的呵护;学生们见了师长、来宾,会自觉行鞠躬礼致意;升旗仪式上,学生严肃认真,动作整齐划一。
在国学经典学习中,学生们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古代中国的了不起,古代中国人的了不起,他们感受到要做一个爱祖国、守孝道、讲诚信、懂礼貌、平等待人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个五年级的同学,从小娇生惯养,平常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之后,他居然主动在家里扫地,妈妈觉得不可思议,而他用了一句古文回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我们实施国学教育的初衷,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其实,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缘于教师创设了触及学生心灵的情境。学生行为的转变则缘于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理解、领悟了经典的含义,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慢慢汲取了经典的精华,得到了正能量。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与认同,国学开始慢慢地复兴了。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我们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生命力,越有生命力的东西就越有价值。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是中国人文化生命的种子,弘扬国学文化关系民族精神的传承,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生心灵最澄澈的时候,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加深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意义深远。
提高语言修养,让数学课堂富有生命力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小学 宋 瑜
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语言,更利于营造轻松愉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更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广泛参与。
一、用优美的语言,营造氛围,使积极情感的诱发更有效。教师优美生动的语言,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亲切自然的真情、生动形象的描述……那么就会使得课堂自然生成美的意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我以游襄阳公园为主线,配上实景图片,设计了游船、电动火车、过山车……等余数问题。开课时,我配着公园美景实图,以导游身份,拉开序幕:亲爱的同学们,十月金秋,天高气爽,襄阳公园的湖堤边,微风拂柳,湖面上波光粼粼,许多游人都在踏艇游湖……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游玩乐园?学生大声答道“想”!在美的渲染中,学生心情激动,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对新知的探究欲,就如同脱缰奔腾想要寻找嫩美青草的小马。
二、用启发性的语言,点拨探究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教学之道,贵在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讲得准确、清楚,还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充分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并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首先要善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思维上的困惑“做数学”,更会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从而使学习过程的探究更有实效。
其次要善引。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其有兴趣地思考,有根据地思考,有深度地思考,帮助他们克服思维的盲目性、表面性,使他们成功达到知识的彼岸。
三、用幽默的语言,激活思维,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合理使用幽默技巧,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高涨,而且容易把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更加深刻。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想法解决,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于是,我命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接着:“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的个数的2倍,是100×2=200(只)。然后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呢?”学生计算后马上得出是240-200=40(只)。“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教师问。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师又问:“现在笼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们欢叫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我灵机一动的幽默中,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
四、用激励性语言,鼓舞信心,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使用激励性评语,以鼓舞信心,优化效果。为了鼓舞学生敢说,想说,我经常会选用这样的激励语:“他的想法很有道理,谁还能补充?”“谁来试着说一说?”“谁理解了他的意思?”“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为了帮助自信心缺乏的学生树立信心,我会说:“只要积极参与思考,就会有收获”“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明你已经进步了,要继续发扬!”……在这样和风细雨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数学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优美、生动、鲜活、幽默、富有有生命力……以促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学校良好校风形成之浅见
□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街道腰而营子小学 苏广印
良好的校风既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又是学校管理者办学理念的表现,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
怎样做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呢?通过近几年作为校长的工作实践和吸取大家之长,觉得应从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干部的作风。学校领导班子一般由三到十人组成,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但不管大校还是小校,管理上大同小异。
1.统一思想,找准位置。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理念,要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要求,尽量去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吃苦在前,表率在前,要求教师做的,自己先做到。
2.分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要把学校具体事物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共同讨论,把每一项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头上,事事有人管。同时各部门相互配合,有合作有分工,不扯皮,有担当。
3.要制定好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行力度,有法必依。营造风清气正、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集体。
二、教师的教风。打造一支团结互助、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成功的关键。
1.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工会活动、联欢、聚餐等了解教师的需求、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听民意聚人心,有的放矢。在教师评职晋级上多指导,评先选优上公平公正。
2.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教师节、元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慰问教师,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增强教师的自豪感,让所有教师凝聚在领导班子周围。
3.通过校本研训提升教师的本身素质,如学校自己组织的“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阅读指导课及讲座”“如何打造高效课堂”“IQ教学平台的使用”“word、excel、photoshop、PPT的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一体机的使用”“语文主题学习的培训”等,积极聘请了省市的名师、专家来校讲座。积极争取让教师走出去培训、学习、参观,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并推出去。
三、班级的班风。首先是班级管理,学校把“小学一日常规”(共八大块52条)、“新小学生守则”做成宣传板张贴在每个班级并要求班主任召开班队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小学一日常规”和“新小学生守则”的具体内容,每个学生如果出现了违规行为,要自觉按“常规”内容来对照,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言行,用“一日常规”来规范约束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是大力加强值周监管,每周的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合理分工,严格布局,门口、楼道、厕所、平台由值周生和值周教师严加看管,值周领导随时巡视。如发现有违反“一日常规”和不遵守《新小学生守则》的行为要严厉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四、学生的学风。中华民族有优秀的传统知识和美德,要让学生去继承发扬,同时更要有创新精神,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讨。
1.增大学生阅读量,首先课堂上采用了语言主题阅读模式,主要目的是增大学生阅读;二是班级设立图书角,走廊有开放式图书厨,学生随时可以有书读,同时每周有两节读书时间。
2.引进经典诵读,明确诵读任务。各年级班主任有计划地分配好诵读内容,特殊字要理解字义及会认写,按进度诵读,既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又保证完成诵读任务。所有学生在上课前1至2分钟,不分学科,不分课节,诵读规定的古诗词内容,目前已经养良成好习惯。
3.为营造诵读氛围,学校在墙壁及教学楼走廊内设计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彰显读书氛围,并要求各班级板报要留有1/3的地方为诵读专项板块,书写与诵读相关的内容。
4.汉字书写练习,保证每天有10分钟的写字练习,统一播放音乐,班主任进行巡回指导,认真批阅,形成常态化。
5.课堂上改变传统教法,把40分钟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去疑、去讲、去做。
以上几方面如果能够做到,我相信肯定会形成良好的校风。
榜样引领 以情化人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王 超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在其中,德育是关键,它既有宏观上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的导向,又有微观上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落实核心素养,提高班级整体的素质。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一、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在班级德育工作中,首先应培养一批有上进心,能勤学苦练,惩恶扬善,文明礼貌,又健康活泼的干部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再通过集体的健康活动,感染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促进他们按校规和班风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班有一位留级生,刚到班级时,他对同学有敌对情绪,有时还对同学发火。于是我安排优秀学生来接近他,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同时教育全班同学团结他,关心他。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进行表扬。这使他逐渐适应了新的集体,并且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通过这名学生的转变,我告诉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大家拧成一股绳,不离不弃,伸出友爱之手,时刻关心他、帮助他,发挥集体的力量,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只有这样的集体,才是一个让人无比羡慕的集体。”
二、在热爱、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以深厚的情感,尊重、热爱、信任、关怀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找他们谈心,就是要发现学生还有什么不懂和要求,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来补充我们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尽快达到学生和老师的统一。同时还要用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来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对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特别是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和父爱的孩子,就要更多付出教师的爱。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爱的基础上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但要求要有度,给学生提出的目标要合理、具体明白,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如:有许多同学不知维护班级的卫生环境,几堂课下来,教室里的地上就会出现很多废纸。就此事,我要求学生首先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座位周围最干净;再比一比哪一组最干净。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管理,同学们都能自觉地维护班级的卫生环境,地上的杂物都能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使学生增强了维护集体的意识。
加强学校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晋城城区南街第四小学 毛忠朝
近年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弘扬廉正之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一、校园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改善办学条件有新发展。
在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和校园标准化达标的基础上,我校办学条件又有新发展:一是通过多年的申请努力,投资约二百万元,使我校的硬件和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学校今后开展足球活动、体艺活动和特色活动提供场地保障。二是对教学楼和教师办公室进行了粉刷装饰和维修,更换了部分年级的课桌凳,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通过规划调整和暑期维修改造,学校少年宫有了固定阵地,活动开展更加方便,“一宫一堂一中心”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创建有新进展。
自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创建以来,我校精心计划,统筹安排,合理分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制定学校章程,做到依法办学,有章可循。章程共八章六十四条,涉及章程制定的目的与依据,学校的性质与规模,办学的理念与目标,管理体制与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通过,顺利完成了上级的审定备案。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逐项进行学习领会,分工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三是注重落实,形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学校的各项工作根据要求合理分配,分工合作,协调作战,注重落实。做到每学期目标到人,每一项任务到人,每一天执行到人,每个文件落实到人,每件事责任到人,每个教师职责到人,每学期目标考核量化积分到人。
三、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师专业引领得到强化,整体教学水平有新突破。
一是“五流程”课改模式在内涵挖掘上有了新突破。在课改模式的探索实际中,我们深刻挖掘,使课堂教改模式在内涵上又有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构建“互动式双体验”五流程教学模式,使“双”字内容得到了充实发展,由双主人到双体验,更加丰富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是加强研修和专业引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技能有了新突破。
(1)通过观摩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通过全景式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两学一做”活动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有新成效。
1.讲政治,有信念,做到甘心从教。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引导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甘心从教,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讲道德,有品行,做到为人师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通过学习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到: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3.讲规矩,有纪律,做到廉洁从教。定期开展讲规矩,守纪律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严格遵守教育部“八个不准”和“六条禁令”,层层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断完善制度监督。
4.讲奉献,有作为,做到热心从教。我校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学校管理标准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将稳步前进,对此,我校师生充满了自信。
第二版
让数学活动经验这棵树“枝叶繁茂”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第一小学 边丽萍
感慨时光飞逝,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也在悄悄的改变。从拿到课题到备课到上课再到听课、评课,我似乎经历着一个蜕变的过程。我在积累着教学经验,孩子们在获取着活动经验。
所谓数学活动经验就是指小学生在参与整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以及情绪体验与应用意识。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育学》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我们所说的“数学活动经验”所指的“活动”其特定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活动。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仅说一下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生活经验+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中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日常的购物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大致分辨出面值的大小,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元、角、分的关系。因此,课前给孩子们创造向家长请教有关人民币知识的机会,甚至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亲自购买东西感受一下,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上,我把孩子们分成俩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装有1角、5角、1元硬币的信封,让孩子们用不同的面值购买同为1元的物品。
从孩子们兴奋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这节课的效果。因为我一直坚信,听过了你就忘记了,做过了你才记住了。活动经验就这样被孩子们自己积累起来了。
二、用旧知辅助积累经验
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活动经验。
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二年级的孩子对动手摆的活动要更为感兴趣。借助之前学生对正方形的认识,让学生自我探索从用8根小棒到用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孩子们经历从整除到有剩余的过程。很自然地引出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课上,通过形象的动画和有规律的板书,孩子们很容易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余数比除数小”。
这节课我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平时不爱听讲、不爱发言的孩子,都表现的很好。原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三、同样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自于不同的数学活动
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类似的模式,模式化的教学决定一些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共同的教学规律。比如,对长度、面积、重量、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就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1个单位,再通过学生不同的感受、体验、理解,最后将这些单位用来描述生活中物体的属性。学生在这些内容不同、规律相同的数学活动中就有着相同的体验,激发了求同的意识,这样的体验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千克和克》一课时,我首先从比较一袋薯片和一袋食盐的轻重引出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引入用量化方法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客观需要。接着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在引出单位“克”后,让学生通过掂一掂1颗黄豆,感受1克很轻等活动,建立关于“1克”的经验。最后,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深化对千克和克的认识。而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其活动模式是大同小异的,通过这样重复体验,巩固并强化了学生原有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相信学生有了这样的活动经验,在之后学习体积、容积单位时,将会轻车熟路,很快融入课堂。
“数学活动经验”是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的积累,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这部分经验,而且要有目的、适当地转化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活动经验的这棵树“枝叶繁茂”。
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幼儿园 朱 妍
幼儿虽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发明创造,像文学家那样写出新作品,像理论家那样创立新理论,但不能说幼儿的思维没有创造性,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他们能够根据故事的开头编出符合逻辑的结尾。当然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还处在初级状态,但这有助于幼儿当前的学习和发展,也能为将来其进行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一、日常生活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理想场所
现实生活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创造的第一要求是观察。幼儿正处于富有想象和喜欢从事各种探索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造。如我发给幼儿每人几颗雪糕棍,让幼儿自由摆造型,幼儿摆出了机器人、小房子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在散步或晨间谈话时,我向幼儿提出各种创造性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并作出回答。例如,你能用几种方法玩皮球?你能用几种东西保护自己不被雨淋湿?没有黑夜,天总是亮着会怎样?这样做,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美术活动:绘画、泥塑、折纸、拼贴图,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手的技能,而且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我教幼儿拼贴画,让幼儿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如毛线、小塑料片、彩纸片、包装纸、羽毛、瓜子壳等粘在纸上,任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最后构成了一幅幅图画。如有的小朋友用碎彩纸贴出一个小猴子,并用它创造了故事《精心的小猴子》。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音乐活动:多让幼儿听他们能听懂的音乐,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动作。音乐轻快,孩子们做轻盈跳跃的动作。我们不规定他们做什么动作,而让他们去想象、去创造。
数学活动:在幼儿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我让幼儿各取所需,进行几何图形的摆设和创画。如有的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摆出了小木偶、大轮船等。这种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几何图形,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
语言活动:我注意多给幼儿讲故事,并引导幼儿看图自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故事的发展有两种或多种可能性。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把故事编的合乎情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讲述的兴趣,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听故事、编故事的基础上还可能进行个人生活经历和创造性讲述。如拼画讲述:我和幼儿一起把废旧的图书、挂历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及花草树木等一一剪下来分类放着,拼画时让幼儿自己选取各种小图品摆在纸上,编成一个小故事。如猜谜语、编谜语。谜语是训练幼儿思维的体操,猜谜语能启迪幼儿的智慧。
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1.智力游戏。如《你变我也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玩“变”的游戏。你变成火,幼儿可变成水等,如果幼儿凭借想象创造出一种新奇的事物,可以制服你变得事物,就表扬他,并鼓励他说出理由。
2.发散性的玩具。我教幼儿玩积木、拼板、塑料插片等,除了按图来拼摆、接插、建造外,还可以按幼儿自己的意思任意组合各种不同的物体形象。这样,不仅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和探究,还能表现出较多的创造力。我们开展了各种棋类游戏活动。下棋时,幼儿能积极动脑,随机应变,因而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生物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崔海强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做人引导,必然会造成受教育者的畸形发展。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我们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呢?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生物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例如:讲述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要求学生在做完实验时将鼠妇放回到大自然,教育同学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习动物运动的形成这一节时,介绍了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的含量增多,骨的弹性小,易骨折。告诉同学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公交车上要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学习细菌、真菌、病毒这节内容时,强调它们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正确思想,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德育渗透。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身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定的环保观念,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形成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三、以尊重学生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前提。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德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确定哪些知识点渗透哪些德育因素,也就是说要自然渗透,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产生逆反心理。
四、加强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强化德育渗透。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范例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首先必须要考虑到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把其作为教育熏陶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如强烈的使命感、坚强的意志、果断的办事能力、明确的判断力,对真、善、美要由衷地敬仰,对假、恶、丑要愤怒鞭挞。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学生。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有的学生对说理产生反感,便需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其思想的转变。
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幼儿抓起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新乐幼儿园 徐秋棉
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担负的责任认识、 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责任心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勤奋地学习、工作,做各种有益的事情,掌握各种技能。因此,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比如真心地和孩子作朋友;多采用征询、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弯下腰去和孩子对话;尊重每一个幼儿;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去鼓励幼儿的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不批评指责幼儿等。持有这种心态和理念,幼儿就会自觉形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等良好处世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力图让幼儿意识到他们自己生活的意义,他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让他感到 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促使幼儿责任心的形成
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求幼儿要按时入园,穿戴整洁,不打架不骂人,说话要有礼貌等,我们当教师的也必须做到,不要以为孩子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言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特别是对于模仿性很强的幼儿,作为教师更得注意。“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幼儿最愿意接受的教育。
三、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入手,促使幼儿责任心的形成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对幼儿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幼儿上课注意听讲、举手发言时,告诉幼儿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让幼儿明白不举手随便乱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听不清楚,吵吵闹闹会形成噪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孩子明白后,就会自觉形成习惯。其它的如阅读习惯也是如此,要让幼儿知道看书阅读时,要认真、要仔细,看完一页再翻一页,不打扰别的孩子,不懂的问老师。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要爱护它。渐渐地就形成了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教师要帮助幼儿分辨是非。让幼儿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例如早上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这些看是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必须天天做,经常提醒,才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对于经常爱淘气的孩子,老师要多指导。利用故事、儿歌等幼儿喜欢的形式,抓住时机,正确引导,让每一个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让家庭也负起教育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来培养孩子,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来培养孩子。家长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制定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案。让孩子感到老师像妈妈,妈妈也像老师。正确引导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靠哭闹来达到目的,让幼儿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只有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增强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为长大以后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完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愿做细雨润幼苗
□ 湖北省汉川市田二河镇神灵小学 林超华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的教学生涯中,让你选择班主任 、年级组长、 学科带头人之一,你会选什么?我的选择是班主任。理由是: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他的工作却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虽然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却爱上了“她”,我为自己坚守教育第一线和热爱班主任工作岗位而自豪,我为自己的努力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学校、家长的认可而欣慰。
一、坚持三心四勤
现阶段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和学生多沟通,把学生当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努力实践“精心、爱心、潜心”,坚持“腿勤、眼勤、手勤、脑勤”,而要长期坚持做到“三心四勤”,需要关爱学生的信念支持,需要持久磨炼的吃苦耐劳精神,需要班主任无尽的耐心和耐性。我用鼓励和安慰使学生信心倍增,我与有思想困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寻找学习困难的症结……我的努力付出赢得的是学生的信任与家长的信赖。
二、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注意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卫生习惯差 、劳动意识差。所以我要求学生不要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果皮纸屑不要随地乱扔……并设立监督岗位。孩子们天性爱玩,对于他们的一些健康有趣的娱乐活动,我及时向学生推荐宣传,积极引导孩子们正常活动,健身健脑,及时总结经验,并要求学生将活动情况记载下来,精彩部分写在自己的日记中,时时体味。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我约束能力差,行为散漫的缺点,我经常利用课余和班会时间,指导他们整理学习用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和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和勇气。
三、为了学生的一切
对待困难生,我一直抱着“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信念,努力用“充满感情 、相信学生、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的教育原则指导自己的工作。我班有位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跟不上学习进度,她很自卑,对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与科任教师联系,布置作业降低对她的要求,对她学习上的差距通过帮扶小组和教师辅导,逐步夯实她的学习基础。同时积极与其家长联系,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重建了孩子学习的信心。
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不能只用学习成绩一条标准衡量学生,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其优点,挖掘其潜力,多给予鼓励与信心,就能帮助他们获得理想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 追求的艰辛,充实着我平凡的生活。不惑之年的我,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仍将一如既往地耕耘在三尺讲台,演绎我教书育人的多彩人生。
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学 魏 春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灵活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课充满了活力。
1.精讲多练。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就难以保证。所以在课上我会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并且注重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去操作实习。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
2.结合网络系统,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作为前沿的信息技术课,更加应该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极域电子教室的功能,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学习的效率非常高。
3.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是任何课堂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面对学习要点,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在交流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打开认知盲区。在信息技术课上,我都会抛出问题,让组内探讨交流,同时挑选几个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我一起走进学生中间进行辅导。这样一来,就可以大面积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效果不错。
4.耐心辅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感。中学生是个独特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一般来说,他们只要对学习内容懂了、通了,有了学习成果,就会充满自信心,兴趣也就随之萌发、高涨。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问题需要演示操作过程,有些问题需要简短的讨论,有些问题需要直接了当地回答,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个辅导过程中,老师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也不要因为问题简单而嘲笑、训斥学生。
5.分层次教学。随着电脑普及和经济的发展,电脑早已走进大多数的家庭,但是每个班里仍然会有几个家庭困难,买不上电脑的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学困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我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实践证明,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陡铺小学 高 磊
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基本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角色,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又都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最终实现的目标又不完全一致,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与可行性。
一、了解小学生的基本特性
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孩子,经历了从环境到行为习惯要求的改变,因而对小学生活既陌生又好奇。我校又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五天的学习、生活全在学校,班级无疑又是学生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家庭。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一切充满好奇。另外,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避免不了要娇惯孩子,他们在行为上较自由、散慢、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经常犯错误,甚至屡教不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我根据他们的喜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配合课内教学。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三、设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目标是班级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就不可能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班集体;集体荣誉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激发学生战斗力的催化剂,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我们从组织学生学习《班级规章制度》入手,以学校“常规检查评比”为契机,要求每一个学生以“做好操、读好书、值好日、说好文明用语”,达到“正德、正言、正行”之目的,从而创建优秀幸福班集体。通过营造正确的班级舆论,使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统一,奋斗目标逐渐一致,为争创“班级之星”创造条件。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出能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士气、显示集体力量的班级奋斗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言行时刻影响到集体的荣誉,明白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实现班级目标、争取班级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在快乐的竞赛中成长。这样,同学们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团结合作、互相监督、相互帮助。班主任再适当点拨、引路,就使班级在短期内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奋斗热潮,成为有秩序、有凝聚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集体。
总之,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阵地,而班级风气、行为习惯、发展方向对班级成员具有强有力的熏陶、凝聚和导向功能。因此,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有激情,对自己的学生有热情,才能产生内在的动力,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才能千方百计提升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艺术,创建特色班级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知识渊博、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第三版
多种资源落实美术课中的“欣赏·评述”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小学 郭 庆
小学美术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在“欣赏.评述”领域,课程资源极其重要,没有欣赏的对象便没有欣赏的活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达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益。
一、民间民族文化资源与“欣赏·评述”。
在“欣赏.评述”课中,要合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
1. 有目的的选择。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一见到就会产生熟悉亲近感,从心里愿意接受,愿意学习民间美术。其次,教学中要突出本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民族特色的内容。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欣赏课中,我把淄博著名的博山琉璃文化和陶瓷艺术让学生去欣赏,让学生看到家乡的美,从而更热爱自己家乡。
2. 明确欣赏内容。在欣赏民间美术时,应把握其艺术形式、审美趣味、造型特点、色彩搭配、质地材料、寓意等多方面、多层次来感受、欣赏和体会。民间美术的作品,多数蕴涵着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和对生命的渴望。因此从民间美术作品的寓意入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也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例如:龟、鹤、桃子等自然物往往被作为长生的象征,还有喜上眉梢、年年有余等被赋予吉祥如意的祈盼。
民间美术的色彩,包含着浓郁的特殊情感。在民间艺人中有这样的口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搭绿,一块玉”“红黄间,喜煞娘”等。从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艳丽的色彩是人们表现积极、欢庆、吉祥的一种手段,是民间美术的色彩风格。
民间美术作品的地域性、丰富性也是吸引孩子的一大亮点。在我们北方,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用麦秸、芦苇、蒲草、玉米皮、高粱杆等农作物编织作品,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二、本土物质文化资源与“欣赏·评述”。
本土物质文化资源包括衣食住行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在美术课上可以合理利用当地的物质文化资源。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民居、习俗、博物馆和生活中的美术作品等。在开发和利用本土的课程资源时,可以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文字记录、拍照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互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三、网络资源与“欣赏·评述”。
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和便捷化提高了师生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在美术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馆和图片库,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下,方便快捷的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料,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欣赏评述领域的空间。
1. 教师做好学生网络学习的“引路人”。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网页充满了好奇,很容易被无关紧要的内容吸引。在利用网络进行美术欣赏时,要让学生明确这次上网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例如,在欣赏建筑天坛时,可以为学生列出提示:(1)请查询天坛的位置、建筑年代、作用等。(2)请下载有关天坛的图片。(3)请将查询到的资料编辑到word中,并标明出处。小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步骤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时间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2. 利用小组,开展网络研究性学习。具体方法是,把高年级的学生分成小组,且每一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针对某一专题(如民间剪纸艺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小老师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了学习任务,学习效率和效果会明显提升。
四、期刊、杂志、报纸资源与“欣赏·评述”。
美术评论在我们的期刊、报纸、杂志上随处可见,教师可以把它们引入课堂。这类资源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时效性,通过它们能够了解当下的审美取向、了解当代艺术。在指导学生看这些资料的时候,要注意分辨、破除权威,把它作为一个参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凭着直觉欣赏作品,根据具体问题去思考,然后再根据文章评论,去对比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逐步提升自己的美术作品评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山西省定襄县宏道中心校 李瑞青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一、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做起
首先,教师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有庄重严肃的风格,端庄整洁的仪表,又要有深厚广博的文化修养,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还要有高尚正派的道德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让学生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及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才能施教育人,为人所效从。
其次,教师的言语和能力,更直接地为学生所效仿。教师上课用语要文明、简炼、严谨,有一定的逻辑性,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得到充分利用。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要耐心帮助,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关心尊重他人,体验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结合数学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的内涵,在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提高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适时地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到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师还要通过数学知识学习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学科特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由于数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们实践活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数学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例如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种种联系形象地提示出来或引导学生去发现,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公式之间、几何图形之间、量与量之间、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等相互联系,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变中抓”“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渗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统考指挥棒的威慑下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为考试而教学。学生则为争取高分而拼命埋头苦读。而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结合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着对学生德育的良机。作为数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努力培养出一批批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初中历史课前预习之我见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赵 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倡导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但是大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但做起题来却总是无从下笔?原因是思维方式不灵活、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不充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学生“合理的抢跑”。
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然后引导学生预习,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1. 预习时,先要把预习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感知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
2. 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通过第—遍对新课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和预习设计中的任务,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3. 要边阅读边记笔记。第二遍阅读的过程,就是做笔记的过程。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子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预习笔记本上。
第二阶段:抛开导学案让学生依据所学教材自己独立完成预习,在课堂中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最后选出最佳导学提纲,对学困生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尽可能消化掉,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优生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在此之前要把自己的疑惑汇总给组长和课代表,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备课中提到的“备学生”。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模式≠统一
□ 高平市东方红小学 刘 芳
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伴随着各种教学模式的交替更迭。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一线教师、专家甚至教学团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升华的结果。这些模式代表着一个时期的课改方向,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教学思想,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过于生搬硬套,注重形式上的统一,反而可能忽视了模式本身的精髓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称呼上的统一
新模式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四个学生为1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面对面就坐。四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的好坏分别被称为1、2、3、4号组员。课堂上,原本带有温度,寄托着家人希望的学生姓名被冷冰冰的数字所替代。就这样,学生被动地被贴上了1、2、3、4的标签。曾几何时,我们反对把学生按成绩进行划分,连“差生”这样的称谓都适应课改的需要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1、2、3、4号这样指向清晰的标签式称谓是否尊重了学生?这些被贴了数字标签的学生是否会在心理上留下“我是4号”的心理阴影?
2.辅助学具的统一
模式推广后,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被配备了一块小黑板,用来记录每个小组课前搜集的资料、预习成果以及课后的反思总结等。在老师们平时的上课中,学生因为课余时间不足等原因,没有人去打扮那块小黑板,所以,这些小黑板大多安静地呆在讲桌旁的某个角落里。只有在讲公开课或有大型活动时,这些黑板才会粉墨登场,光荣地站上窗台等显眼的位置,由小组里某一号组员向全班同学展示:请同学们看我们小组的课前资料搜集……然后,全班同学齐刷刷地把脑袋一齐转向某个窗台的小黑板位置。
小黑板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在本子上书面完成,既方便学生操作又方便学生保管,统一配置小黑板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实在关系不大。
3.课堂结构的统一
被模式化了的课堂全部整齐划一地由“基础达标、目标展示、设问导读、巩固练习、拓展迁移”五部分组成,学校的讲评课活动中,会以这五部分是否完整来作为检测老师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新模式的硬性指标。课堂的主体部分是“设问导读”环节,学生围绕“设问导读”自主学习,接下来小组交流,最后展示汇报。整节课的重难点全部由学生通过“展示汇报”来诠释,课堂内容的起承转合,学生完成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瞠目咋舌。新模式强调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用好几节课的准备来成就这一节课的天衣无缝,是否违背了模式的初衷呢?
反思这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我们会发现,在各种模式的学习和应用中,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在变化,教学方式在变化,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在变化……可以说,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但如果我们在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不考虑教师差异、学生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而一味地“拿来主义”,那就只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贻笑大方了。
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提高学习效率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小学 张晓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 英语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真实的场景或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德育报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351-2190338 2190328 社址: 中国·太原体育路403号